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明确主人公的目标

  张三平时都是睡到中午12点才起床的,可今天早上七点就起床了。因为他要开一本新书,很兴奋,所以他提前了五个小时,就怕忘了灵感——昨晚他做了一个梦。

  梦的大概内容如下:

  梦里有一个年轻人,他告诉张三,说他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了装备,准备前往新发现的加拿大金矿,希望在那里能发财。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把“加拿大”换成“A地”)

  继续。

  张三回忆梦里的内容,他给“年经人”取了一个名字,叫李四。李四就是主人公。

  那么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呢?没目标也就没情节可写——难道就写李四坐在沙发上的所思所想?再说了,就算他坐在沙发上也会有动作和表情的。所以主人公必有目标。

  写小说可不是在记录生活中那些碎片化的片段,而是为了将碎片化的片段加工成一个整体,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思想感情的。

  张三经过分析得知,李四的欲望是——想发财。(人物的欲望必须要合理,这个在此不作阐述)。

  

  因为文字是线性的,所以李四完成目标的过程呈线性的——当然不是直线,应该会有曲折,但为了便于排版,所以暂且定为直线。

  当人物有了目标后,他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了,故事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

  为“主人公的目标”设置阻碍

  当李四有了目标,去行动了,在“他行动的道路上”难道就没有阻碍吗?就像你有“想考上清华大学”这个目标(欲望)后,你就能顺利考上了?即使你最终能考上,但在没有考上之前也是有一些阻碍的。你克服了这些阻碍后,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

  回到张三的那个故事——李四想发财。

  (因为“想发财”过于抽象,我们把它弄具体一些——前往A地)




  在李四前往A地的途中,他遇到了两个阻碍。因为在李四跟A地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当他在这段距离中,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假如把“李四前往A地”当作主线的话,那么解决阻碍的线就是为副线,起到丰富主线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得在多条副线当中找到一条线索,作为“主要线(索)”,它将成为这段情节的主线,串联起其他线索片段。不然就会散,无法突出重点。也容易写成流水账。

  总结,思考

  李四解决阻碍的过程,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另外,情节要完整,也就是得有头、有身、尾。

  头——李四想发财;身——在去A地的路上遇到一些阻碍并解决了。但是身呢?也就是说,李四去A地的结果是怎样的?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两个结果会有两种主题思想的表达。

  你可以这么去理解:

  当张三要写这本书时,他是已经想好结尾的。比如说,李四最终成功到达A地。读者是不知道“李四成功到达A地”这个信息的,只有作者知道。

  当读者从故事开头开始看,随着李四的行动前进,并遇到阻碍,这会读者也不知道李四能不能克服阻碍(假如作者让读者毫无悬念地知道“李四成功到达了A地”,那这个故事情节对读者来说就很无趣,没有吸引力)。

  (要想故事有趣,除了文笔外,完全可以在“主人公解决阻碍”这个当儿做文章。)

  从创作角度来讲,作者是从结尾开始构思故事的;而读者则相反,他们从开始, 然后慢慢知道了结尾。(不绝对)

  根据读者的视角,当他们跟随李四的行动前进,然后遇到了阻碍,看着李四是如何一步步克服阻碍的,最终顺利到达A地。(哇,李四好了不起啊!)

  换个结尾——李四最终没能到达A地。

  读者会说,在解决阻碍的过程中,因为李四的胆小,他没能成长,从而缺少能力,导致他没能达到A地。

  你看,两个结果,读者对主角的态度会不一样,甚至相反。因为读者会这么想,既然李四没能到达目标,那一定是有原因的,作为主角——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导致李四无法达到目标的罪魁祸首就是作者。

  凭什么这么说?

  既然想让李四成功到达目标,那么肯定得有一个能成功达到目标的人设,对吧。

  既然不想让李四成功,那么作者必定会选择一个有一定缺陷的人设,从而让他因为他的缺陷而到不了目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