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冲突不是打打杀杀。
写小说时最好先抛弃金庸古龙那一套既定的套路,因为那样会让作者变得愚蠢。
我砍你一刀,你刺我一剑,那是动作指导的工作;和小说家的关系不大。
武侠小说里值得借鉴的地方,是:
你要一统江湖,我偏偏不让你一统江湖,因为我是无政府主义者。
或者是:
我要成为武林盟主,而你们也都想成为武林盟主,所以我要跟你们竞争。
褪去武侠的外衣,这些矛盾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目标不一致 或 目标相同。
构建方法:
当目标不一致时,要让双方的角力更精彩,就要让双方实力相当才有意思。而且最好让反派比主角更强一些,因为这样会更有意思。
当目标相同时,要让这个目标具体化,让该目标具有唯一性、不可取代性。那么,就需要给“追求这个目标”一个很充分的理由。
其实很多有名的作品,都没办法处理好这一点,只是含含混混就过去了。比如《倚天屠龙记》里的“武林至尊宝刀屠龙”这样的目标,给我的感觉就是——十分愚蠢。
谢逊和一众江湖人士的所作所为,就像现在买比特币玩区块链的大叔大妈,只是听到了一个神秘的口号,就一涌而上,甚至可以连命也不要。
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倚天屠龙记》这个故事的元情节有什么高明之处。
但这不代表我把所有喊口号、立flag的故事都视之为作者无能。
比如《灌篮高手》里的口号“成为全国第一”,基本上每一集都要喊上一两回,因为那很热血;但只要稍微冷静一点,就会发现这个口号似乎并不能支撑主角走到连载结束。
主角樱木花道不但要时时和对手发生矛盾冲突,他在全书中最大的对手其实是他的队友流川枫;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在比赛谁的篮球打得更好,其实是在比拼哪个男生更有魅力!
因为故事的开头就点明了,樱木花道是因为喜欢晴子才加入篮球队的;而晴子对流川枫的暗恋又使樱木花道妒火中烧!
因为“晴子”是一个具有排他性的目标,她代表了主角的一切美好,是主角青春的证明,追求晴子的过程中,主角的目标升华为“全国第一”。
和对手之间的矛盾冲突,只能靠技术来显示高下,无法通过打架斗殴来实现——当然樱木花道最初是更愿意用拳头来解决流川枫的。所以我一开头就说,冲突不是打打杀杀;打打杀杀是解决冲突的其中一种途径,但不是冲突本身。
写作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冲突构建得激烈,而不是琢磨打架怎么打得更激烈。怎样打得激烈是武术指导、动作设计的工作,不归作者管。
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收录了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不是看中了鲁提辖的武功,而是看中了施耐庵的描写,他的写作能力不是体现在鲁提辖和镇关西之间的打斗过程,而是写出了打人者的价值观、行动部署思考,更形象地描绘出了被打者的全方位感受,读者就像戴着VR眼镜看5D电影,仿佛鼻子也酸的,嘴里有股咸味儿。
梁羽生在写动作场面时也很详细周密,但没有收入语文课本。
因为施耐庵构建的冲突,是不可预知、但又完全在情理之中。换成史进,也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未必会把郑屠打死。即使作恶的不是郑屠,也会有别的人会被鲁提辖打死。
因为施耐庵做足了铺垫,镇关西出现在鲁提辖所在的关西,他是必死无疑了。
第二,冲突只有两种。一种是两个人之间的冲突,一种是个人自己跟自己的冲突。
比如,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理想:写出世界上最精彩动人的故事,成为流芳百世的文豪。
现实:道路漫长而艰难,作品苍白又平淡。
如何构建?
不激烈的方法: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每天勤学苦练,读万卷书,每天不写一万个字以上就不允许自己睡觉……
激烈的方法:她嫁给了心理变态的国王,睡一夜之后就把她杀掉;除非她能讲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国王为了把故事听完,会让她多留一天。于是她得以续命。
啊哈,这不就是《一千零一夜》吗?如果一个关于作家的故事可以像山鲁佐德这样性命攸关,我觉得不精彩也很难啊!
在处理人物的自我冲突时,请尝试把矛盾外化、变形,使其富有动作性、戏剧性。事实上,《一千零一夜》里的山鲁佐德并不以作家为理想,她的目的是解救全国的处女,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抚慰变态国王的心灵创伤。
这就是艺术的变形。
因为你很难找到一本讲述小说家的小说,又讲得很精彩的。
同样的,画家的故事也很难讲得引人入胜。
作为一本传记,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让人喜爱,从小说角度看就不够精彩;因此在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里,重点表现的是“梵高是怎么死的”。即使这部动画片像推理悬疑片一样讲故事,最后还是让观众领略到了梵高内心的冲突,他的渴望与梦想,以及他面临的现实,就是他给他弟弟一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包括我在内,我们很多年轻人都面临经济上的负担(王先生请借一步说话);
想表现一个人困窘,如果每天柴米油盐地铺陈也可以,只是不够激烈;
那么学学《星空之谜》的方法,从“梵高已经死了”开始讲述,追寻他的死亡真相;这便是一种构建个人冲突的方法。
还有以导演为主角的故事,如何更精彩?而不会流为一篇个人编年史?
每个在影视行业奋斗的年轻人,都渴望成为国际大导演,而现实也毋需赘言。好了,如何去表现这种矛盾才显得激烈?
不激烈的方法:《私人订制》。李诚儒希望高雅,于是找王宝强换血。这个表现手法呢,画面感是有一些了,戏剧感也不能说没有,只不过有点无聊。
因为换血这个构思的张力不足。想要有戏剧张力,则必须是“极度不情愿但是不做不行”,
说白了,就是“冇得拣!”
激烈的方法:《买凶拍人》。杀手葛民辉在酒吧里遇到副导演张达明,葛民辉说有人要我来取你性命,张达明求他饶命;杀手说想要我不杀你除非你帮我拍下杀人的过程,而且要拍得精彩,令观众血脉偾张、仿佛身临其境的那种。
如此生死攸关,张达明肯定要使出浑身解数拍条好片啦!
这样的处理手法,我就问你激烈不激烈?紧张不紧张?
发现没有?激烈的冲突,通常都是关乎生死的。
再谈两个人之间,或者多方势力之间的冲突,如何更激烈?
《三国演义》是一本讲战争的故事书。战争当然是因为矛盾冲突。
《三国志》也讲战争,为什么你不爱看陈寿的《三国志》?因为矛盾不够集中。
我们还是拿具体的例子来演述。
比如:
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不激烈的处理:喇嘛和哑巴两个人比手画脚,闹出一些笑话。
激烈的方法:表现出喇叭对于喇嘛的重要性,以及鳎目鱼对喇嘛的潜在危险。
发现了吗?这道题我的解题思路都是放在喇嘛的身上,而不是出于弱势的哑巴,为什么呢?
因为是喇嘛主动提出交换的啊!
这个思路就是,当矛盾发生在两个人(或两方势力)之间时,主动发出挑战的一方,内心戏比较丰富。所以,当你构建双方矛盾,感觉不够激烈的时候,你就先研究下,这两个人谁更适合做挑事儿的一方,然后给这个刺头写人物小传。
《三国志》之所以不够精彩,是因为陈寿把曹操作为被挑战的一方,而刘备作为挑战者,内心戏却不够丰富。
《三国志》的矛盾设置:曹丞相守卫着汉献帝,谁不服中央我就打谁,直到生命终结,大汉王朝也跟着曹丞相一起走了。
《三国演义》则反其道而行之,把刘皇叔作为被挑战的一方,把曹操作为挑战者;而曹操的内心戏是极其丰富的,所以《演义》的矛盾就变得很精彩。
根据这个思路,我对《喇嘛与哑巴》的改编如下:
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临海小国,国师是一个喇嘛。
喇嘛和海里的鳎目部落内外勾结,毒死了国王,阴谋篡位;王子当时也在场,幸亏他机灵,上厕所把嘴里的鳎目鱼吐了,但也中毒成了哑巴——王子逃命,并带走了镇国之宝——喇叭。
喇嘛打听到了哑巴(王子)的下落,带着鳎目来找哑巴,准备斩草除根;
而哑巴之所以不把喇叭交给喇嘛,是因为哑巴早已广邀天下诸侯共同讨伐喇嘛,只要时机一成熟,哑巴就会吹响集结号,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通过这道题的演练,我得出一个结论,当矛盾处在二者之间时,要使矛盾显得更激烈,就去找出二者中主动挑事的一方,为挑战者写人物小传。
为了验证这个解题思路,我再找一个电影来解析。比如《作家的谎言:笔忠诱罪》。
我先尝试把剧情的思路反过来构思。《作家的谎言:笔忠诱罪》这部电影里的挑事者是老婆。老婆为了谋夺丈夫的巨额遗产,用美人计,诱使老公堕入色情陷阱,拍下出轨证据。
反过来构思,就是老公是挑战者。老公能挑战什么呢?他唯一能挑战的,就是家庭的和睦。说白了就是偷吃不被发现——那么请问这样普通的故事,有什么值得观众花一个半钟头看完?
选谁来当挑战者,是由作者决定的。
我看到有些作品里,总是主人公去主动拉仇恨,我觉得这样不好;一个好看的、精彩的故事,主人公是被动——反抗。
孙悟空不是从一开始就反天庭的,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和侮辱,才彻底造反,所以《大闹天宫》的故事特别好看,特别能打动人。
当主人公自己跑去拉仇恨时,读者就不那么同情主人公,只会觉得这人好作。
选错挑战者的失败案例:《封神演义》。原著里的哪吒,蛮横,残忍,莫名其妙。
与之成镜像的成功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