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潮的理解,有很多种说法,最精彩的是这个:
叙事性文学中情节的主要部分,也叫顶点、高峰,是作品中的基本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面临着矛盾将要获得解决,而远未解决的决定性瞬间。
——《文学理论词典》
PS:本回答很长,请做好心理准备。
高潮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各类要素的大集结。我们刚刚铺开故事的时候,平衡被悄然打破,就像平静的湖面溅起一点水花,但涟漪还不是很大。主要人物的生活有所改变,不适感轻微。
当故事进一步发展至巅峰,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角色的命运、认知、情感汇聚一处,叠加外部矛盾与冲突、激烈行为、各方博弈等等,多种要素发生剧烈碰撞,高潮就产生了。
这时湖面的涟漪便转变为像海面的惊涛巨浪,声势逼人。
从效果来看,高潮是为了解决或释放矛盾,满足读者期待感、好奇心,通过一场暴雨倾泄掉云层里的多余水分,从而搭建一个新平衡。
大高潮与小高潮
严格来讲,没有大小高潮之分。
单线故事只会存在一个高潮,而多线推进的作品,本质上也只有一个。如果硬要解释,只能说小高潮是一些激烈的剧情起伏场景,它在部分程度上起到高潮所能起到的解决矛盾、满足读者部分期待的作用。
这些小起伏场景,更像是质量互变规律中的量变,为最终的大高潮也就是实现质变做积累,使质变出现得更加自然。
很多作者有了足够经验以后,会将这些“小高潮”有节奏地安插在各环节之中,甚至写入大纲,产生“海浪”般的推进效果,我个人对这种方式很赞赏。
情感高潮与情节高潮
情感高潮,侧重于心理上的感知,对读者的体验更为关注,往往会把读者情绪最强烈之时定义为高潮;而情节高潮则偏剧情化,在节奏上比较明显。
比如美国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所有的高潮几乎都在打败大反派的那一刻,属于情节高潮。不过我个人其实不太感冒这种方式,只是情节高潮的设计相对简单,不像情感高潮那么难以把握。如果能把情感高潮写好,那么你的故事一定会是精品。
当然了,也有情感、情节高潮同时发生的,这种就属于大师手笔了,相当于武林人式的内外兼修,既会心法,又懂招式,具备高手之风。
高潮的设计
一、逻辑设计
1.情绪。从情感发展角度讲,铺垫是情绪引爆的巨大前提,没有前期的铺垫,情绪无法一下就达到高昂状态。
2.对话。人物的沟通交流,一个重要的功能便是交换信息,在高潮发生时,对话应该是满含信息量的,我们需要提前安排好对话在高潮时的赋能。要最大限度避免高潮时说废话以至于影响作品质量。
3.人物行为。高潮是由剧情的推动而来,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主角的主动行为,没有主人公主动做一些事,高潮不会发生。
二、位置设计
曾经有人对一些短篇小说进行过统计,在分析后发现,超过半数的小说作品,高潮出现在文章的3/4或2/3处,逼近黄金分割点。
在我们写故事时,虽然不能直接这么安排,比如需要去考虑剧情发展、感情走向等等,最后综合给出合适的高潮位置,但是0.618的确是个不错的参考区域。
一来,前期铺垫已经足够,情绪也已累积,爆发不会显得突兀;二来前长后短也适合基本架构,收尾不会太难。
但黄金分割点属于大致的把控,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说高潮没有安排在0.618处就错误了,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思想,参考点位不等于强制位置,要明白这个区别。最好还是自然发展,当你顺势写出高潮时,如果也在这个位置附近,是最好的结果。
幻想中的场景与高潮的联系
很多作者都有灵感爆棚的时候,可能是在公交车上的突发奇想,可能是上厕所时灵光一现,然后他们会在自己的脑子里上演一场恢弘大戏,更加强烈一点的,还会有如下想法:
这个灵感太棒了!要是我写出来肯定比当红大剧好看!
你不知道,我都快被自己的想法感动哭了…
你们的兴奋感我能理解,甚至都快把自己弄得不行了,但是醒醒!这个想法真的能写出来吗?大多数灵感爆棚的作者,对自己的灵感都没有清楚的认知,比如,故事的完整性,前期有无铺垫,这是一个场景还是一段剧情,人物有多少各有什么作用等等都是未知数。
这种在脑海里翻滚的“灵感”大多只是一个尚不完善的高潮构思,也许创作者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步完善细节,但是由于定位缺失,一下笔,你的情绪就会断崖式崩塌,最后觉得自己的想法一文不值。
正确认识灵感,分清楚它是一个大格局,还是一个小剧情,赐予其正确定位,然后放置在你的作品中,效果会更好。
讲完了高潮,聊高潮前才有意义。
高潮之前到底该如何铺垫转折?核心只有两个字:张力。
高潮就像一场大暴雨,高潮前的电闪雷鸣是为暴雨助力的最好催化剂。
我们以暴雨为例,来看看高潮前的紧张压抑该怎么写:
紧张是一种心理状态,既可以采用心理描写,又可以通过外部环境及行为来展现。
暴风雨前的平静,是表面看似平静,实际上心都提在嗓子眼,等着第一滴雨落下后才会放回肚子里,这就是一种紧张——危险前的提心吊胆。
要在作品中展现出这种危险来临前的紧张感,首先我们要学会体会什么是紧张感,清晰地认知紧张感。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向心爱的人表白前的短暂等待期、一场几千人的现场演讲上台前,那些身体表征如颤抖、心率增加、出声无力等等,就是极为明确的紧张感觉。
紧张感大量存在于事前,也正是本题所问之关键,当然事中实际上也有紧张效应,为保证严谨,这里也提一提,比如说看恐怖片时的激动、发抖等。
在文学作品中,要把危险逼近前的紧张氛围进行渲染,大致有四个方向的技巧可以操作,今天就用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详细阐述,该例也多次用于文学教学,十分具有代表性: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忽的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 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取自《风雨》,贾平凹著
*多次反复采用小场景切换语,渲染紧张氛围
我们可以在上面段落中找到很多类似“接着、忽的、刹那间”等表示瞬息状态转换的词语,在同一个大背景下,小范围事物迅速推进势必使形势紧张加剧,常说的“形势急剧恶化”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氛围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渲染而出。
这就像谈恋爱,如果你一下午都陪男友/女友待在一个场景下,比如喝咖啡,那么他/她的记忆就只有单一的这一个场景,而如果你们在精力允许的前提下,一下午里喝了咖啡、打了一场刺激的桌球、滑了冰、最后一起依偎在草坪上闭目养神,这样一个体验才会给他/她丰富的记忆,迅速拉进二人关系。
*密集采用动词词汇,展示事物的快速变化
由于暴雨的归属是自然界,写景原本与动作描写不相干,但文中却密集使用了动词,一系列动作(广义上的行为,狭义上动作的主体是人)快速罗列,就像一张张胶片不断浮现在眼前,整体境况感急剧拉升。
鼓、陷、倒、飘、旋…
*手法夸张,将原有的程度加深数倍
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
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树林子往一处挤。
渲染紧张感,胆子要大,步子要放开,程度要在适当条件下夸张。“满天黑点”,哪有那么吓人?但是每一位读者都意会这种感觉,理解这种夸张,甚至如果在这里把程度放弱一些,文采水平就立即降低一个档次,这就是此时夸张的必要性。
同时,夸张需要围绕主题展开,大家可以看出来这里写的是暴风雨,那么夸张就把暴风雨夸张出来,盯住目标使用,整体才不会走偏。
*着重使用叠词、拟声词,将文字“现场化”
有声音的画面才是真正深入人心的画面,当读者读完你的描写,就好像眼前发生了一样,那么效果必然不差。
一些文章的评论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回复:为什么你的回复有声音?
这就是一种唤起拟声记忆的方式,引来了网友们的调侃。
举个例子,“吃俺老孙一棒!”这句话大家是不是自己在脑海里就默念了?当我们对某个画面细描时,那些拟声词、叠词也有相类似的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紧张感也能更为有效地表达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