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算是一个盛传已久的误区,三章写出一个小高潮,实话说,真能做到的作品屈指可数。
主要是,没必要。
书能否留住人,半章看完其实就能判断。
真要有耐心看完前三章的,他其实也不介意再多看两章。
一门心思想着将“力”使在第三章,基本上都是眉眼抛给瞎子看。
所以,通常情况下,开篇的定位应该是“吸引力”,而非是求“爽”亦或者所谓推进到“高潮”。
……
作者要做的是在开篇之中尽可能展现你这部作品的吸引力,以此留下陌生读者。
而“爽”的前提,往往需要很好的铺垫,进行一些情绪上的引导。
倒也不是说不能做到,只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
真要说三章内写出一个让人感觉很“爽”的小高潮出来,只要将重心放在“情绪”上即可。
如,开篇将主角人设安排成一种苦大仇深的角色,让读者能够清晰想象的那种。
举个例子:比如设定主角穿越成一个年轻的戏子,自幼便在戏班子里跟随师傅练习。
因相貌清秀,男生女相便被选来唱旦角。
主角也确实没辜负这么多年的苦练,一开嗓便技惊四座,让人一眼看去便觉得可能“成角”。
然而求名之人必被名声所累。
主角功底不差,可在这吃人的年代,想要“成角”,就要得有人抬举,有人肯花钱捧场。
京城的翁总管一眼便相中了主角,趁着给第七房小妾“办寿”邀戏班子进府唱堂会。
班主想着,这次总算傍上了大人物,要主角格外卖力表现。
主角登台亮相,扮相嗓子确实不差,下台之后,便有管家偷摸去找了班主。
班主回来之后,脸色不太好看,可还是找到主角说话,明里暗里意思是,翁总管想捧主角。
但有个条件,今晚得在府上留一晚。
主角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全然没想到那翁总管整一衣冠禽兽。
主角哪里肯受这般折辱,当场拿起烛台砸了老禽兽,这下却是闯出大货,当即便被府中护卫拿下。
那翁总管脑袋被开了瓢,血流一地,不肯轻绕。
于是怒火中烧之下,便叫下人拿刀刮花主角的脸,用炭烧坏主角嗓子丢出府去。
主角被打成重伤,戏班来人抬回去一看,班主失望头顶,便叫人将主角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
主角沦落街头,形如乞丐,又有伤在身,大病一场。
……
好,到这里为止,都叫“前情提要”,是情绪的“起因”与“铺垫”。
接下来则是“反转”与“结果”。
如:主角侥幸没死,他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跟野狗抢食,勉强活了下来。
沿街乞讨又遇到恶丐欺压,领头的被他活活咬下一只耳朵。
他躲在城外暗处,默默舔舐伤口,就这么艰难从死亡边缘挣脱回来,誓要向班主和翁总管讨债。
……
这样一个简单而典型的“复仇”故事,他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而作者要做的就是找出最合适的。
如:从主角艺有所成开始写,将整个起因铺垫过程写的详实具体,让情绪递进饱满圆润。
但这么多情节安排下来,三章的篇幅就会很紧凑。
最后可能变成大纲遁式的流水账,事事都想交代,事事都一笔带过,最后情绪叠不起来,很轻浮。
既如此,那就再将剧情压缩一点。
可以从“堂会”开始写,保持快节奏的推进,将虐的部分一笔带过,一章之内写到主角被赶出府。
但第二章再来一段被戏班抛弃的故事,就显得有些冗长了。
所以这么写,就要改一下班主的态度,将戏班从后续故事中摘掉,隐去不谈。
直接第二章就开始写主角如何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如何跟野狗抢食活下来,如何伴作乞丐养伤。
第三章则跳一段时间线,写主角伤势已经养好,却又遇到“乞丐”挣钱地盘,主角奋起反击。
这个时候,主角心性的改变,雷霆一击咬掉乞丐头领耳朵,吓退众人,便可作为开篇的小高潮。
后续剧情也很好安排,对于主角如何向翁总管复仇,可以当做一个阶段性的大高潮去处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天然的“穿越”切入点。
主角毁容之后,重伤不治,进而被穿越,那么切入点就可以直接放在“穿越以后”如何“求活”。
开篇前半章写“求活”,后半章写“前因”。
写穿越的好处就是“合理开挂”,经过穿越的主角性格,能力,都可以有较为颠覆性的展开。
毕竟等同于直接换了一个人,那么对后续剧情的处理,可以更直接,更干脆利落。
穿越+系统,神仙也难当,整个前三章可以是一路砍瓜切菜,高歌猛进的节奏调性,纯爽文开局。
如果我们将这一个故事写十几章,从起因,经过,结果,一点点讲起,一步步铺垫,最终爆发。
这种写法的情绪自然是最饱满的,自然,最终高潮爆发,就是最“爽”的。
但这种写法对于故事前期会比较乏力,而且会很“虐”,需要有特别的“吸引力”能够勾住读者。
因此不建议新人采用,前期“铺垫”性的情节,如果笔力不够,很难抓住读者。
……
上面这四种方法,第一种是扑街写法,第二种是快节奏情绪流写法,第三种是常规爽文写法,第四种是慢热型情绪流写法。
下笔前首先要确定的是,要明确自己采用哪种写法。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这四种,这里只是针对例子来说的。
这些写法中有一个原理是不变的,“爽点”以“情绪”为主,情绪不足时,需要其他亮点填补。
确定了“写法”之后,还不够。
因为这时候你只是隐约知道了自己要写什么,大致有了一个概念。
想要将这种“计划”真正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正文中去,你要根据剧情想出明确的“情节”。
说的更直白点,你要很清楚笔下需要写出来的“场景”都有什么。
……
这里拿第二例写法举例,以“堂会”作为切入点展开的。
首先,你要开篇明义的把“场景”交代清楚。
这个场景指的是“堂会”这个大场景下“第一个小场景”。
可以是一个“大景”的描写,以一段戏词作为开场,然后台下叫好,堂会上热热闹闹。
主角致谢,下台,回到后台满意自己的表现,松了一口气,开始卸妆。
这时候要把视角拉回主角身上,锁定主角。
这时班主赶来,询问情况,称赞,并通过点明心思,“你啊,能不能成角,就看今天这一遭了。”
主角疑惑,不解,不信。
然后通过班主之口,交代“翁总管”的能耐,地位,为后续故事做铺垫。
交代完后,主角疑惑,人家那样的人物,怎么肯愿意帮咱们这破落戏班子。
借此由班主之口交代“跟管家说好了,今天在府中留一晚,这事就成了。”如此种种。
简单用几百字内容将“主角”“班主”“翁总管”三方之间的关系交代清楚,将后续方向点明。
此时如果想要“冲突”更激烈的话,便需要主角能“听懂话外之音”。
主角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自然勃然大怒。
但这种怒属于无能狂怒,只是强烈表达自己情绪,而不能解决问题。
这种怒可以进一步激化,使其从“言语冲突”升级,如砸东西,追打班主。
顺利成长的使班主采取强硬措施,如反过来抽主角一耳光,把主角所在锁在屋子里。
耳光这个举动是向读者暗示彼此之间强弱对比,只有这样明确的行为,能让剧情一下子尖锐起来。
到这里为止,第一个场景结束。
……
然后第二个场景,这一段篇幅不用太长,因为主要是为了“讲清楚故事”服务。
班主离开,主角怒气冲冲坐在房子里,通过心理描写快速交代前情。
这里需要点明回答一开始故事梗概中那些事,回顾一下这么多年的努力,越想越愤怒,进而极端。
最后归于主角看向床边烛台,下定决心,宁为玉碎。
要让读者知道这种“决断”,理解这种更加尖锐的“矛盾”,进而对剧情发展产生认同,信服。
……
最后则是第一章的小高潮,翁总管进门,主角一言不发,故作平静,待其靠近,雷霆一击。
这时视角从旁观者叙事再切回主角身上。
重点依旧在表现主角的情绪,通过对白,动作,神情等等,如破口大骂,将翁总管按在地上狠踹。
主角表现的越是疯狂,这一段的情绪便越具有张力。
然后府中护卫听见呼救闯入屋内,将主角制服,保持视角进入虐人的情绪酝酿。
小刀划脸,吞下烧红的炭,昏迷,废人一样丢进乱葬岗,最后以主角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做收尾。
……
整体来说,第一章要做到的事情其实很简单,让读者能读懂,读完之后觉得“拳头硬了”就可以。
整个故事的核心是“复仇”这种非常极端的情绪,要让主角的“愤怒”清晰的传递给读者。
代入感,即是“感同身受”,这份情绪到位了,代入感自然也就有了。
而在后续的情节中,第二章的核心是“反转”。
因其第一章所呈现的是“主角若是,反派强势”的强弱对比,第二章要给出“强弱反转”的交代。
这里面最简单的方式自然就是“系统”了,这也是系统流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以“系统”“奇遇”之类的“开挂”形式去反转这个“强弱对比”,就要从其他方向着手。
开挂的话,第三章高潮就是直接找翁总管,班主复仇,不开挂的话,就只能先从恶乞丐一步步来。
像上面例子中的反转,便是主角“心性”的反转。
从一开始即使怒极也只是打破对方狗头,再到见识对方凶残之火,毫不犹豫下狠手咬下乞丐耳朵。
可以预想的是,后续会再进一步去改变心性,最终再次遇到反派,直接痛下杀手。
这是一种比较顺理成章的反转,借由人物弧光改变解释“为什么主角和反派之间的强弱逆转了”。
只不过,如果只是这一个短篇小故事,这么写没问题,合理且完整。
但如果要写一个长篇网文,这个反转最好是更能体现世界观,力量体系方面的反转。
最直白的就是“奇遇”,比如死人堆里面捡到了武功秘籍,亦或者当乞丐的时候被魔教收为弟子。
这种合理的奇遇,配合人物弧光上的心态转变,可以为故事增添一抹“玄幻”色彩,更吸引读者。
……
第二章和第三章跟前面一样,要落实到具体的“场景”上,编织出具体的情节。
所有东西都是为“故事线”服务。
高潮部分,要让合理的“故事线”搭载与之相衬的“情绪起伏”。
第三章不管是以乞丐作为反派,还是以翁总管作为反派,都不能只在情绪上的爆发。
关键在于主角怎么做,做了什么,如何实现的反杀。
假如是翁总管为反派,那么有计划,有行动的复仇永远比仰天长啸的干嚎更加吸引人。
这种高潮同样有很多种写法。
简单直接干脆的就是神功大成,直接踹门,老子从地狱爬回来了。
这时候需要将描写着重放在“霸道”“直接”“干脆”上面,通过主角的行动去表现出这种狂放。
写出来要像是火山爆发,让情绪不断往上叠加,将故事推向高潮。
不能只是主角杀进去了,主角砍了管家,主角宰了翁总管,主角大仇得报离开了。
这样写前面的铺垫的情绪就全都废了。
还有一种是冷静且有计划的复仇,比如主角只初步拜托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局面,但强弱对比依旧。
这时候主角需要制定计划,不管这种计划是一步步将对方逼入绝境,还是刺杀。
那么描写的重点就是如何执行这个计划,最终达成“目的”,将这个达成目的作为情绪释放点。
上面这两种是比较节奏比较快的处理方法。
如果“翁总管”是一个很大的BOSS,比如整个第一卷就是讲这个复仇故事,有充足的篇幅。
便能以此为主线,安排“反转式的复仇”,将“反转”与“高潮”叠加爆发。
如主角改头换面,以新的身份重新出现,作为幕后黑手设计“事件”(是事件,不是圈套)。
最后引反派走到一种“局势大好”的情况下,釜底抽薪,完成“大反转”,从天堂推入地狱。
这是很经典的复仇写法,恩,基督山伯爵。
许多套路看上去会觉得老派,但往往很好用,可以玩出各种花样,改头换面一番,又是新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