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拥有着浩瀚星河一般的无限可能性。这些电影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很多相似的手法来娱乐观众,但这并非坏事,毕竟观众们开始广泛接触并喜欢上了这一电影题材。在《星球大战》(1977)成功之前,科幻电影并不像今天这样呈主流之势空前发展。
近年来,一系列高口碑科幻电影,如《盗梦空间》(2010)、《她》(2013)、《星际穿越》(2014)、《火星救援》(2015)、《降临》(2016)等层出不穷。随着科幻题材电影的急剧膨胀,科幻片的叙事套路渐渐为观众们所熟知。编剧们似乎是时候去其它地方找找灵感啦——比如看看卡尔·萨根(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作家)的视频短片,或者简单了解一些弦理论、粒子知识等等。写科幻剧本越来越需要编剧充分开阔自己的科学视野。
下面为大家列举7个科幻电影的惯用套路。套路虽老,但即便是好莱坞科幻大片也离不开它们哦!所以,大家在写科幻题材剧本时,不必刻意避开这些元素,可以先把它们记起来,然后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加以呈现就好。最后祝大家写作顺利!
套路一
氧气泄露
缺氧大概是在太空场景中最常见的情节了。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宇航服被撕裂,或者飞船被炸漏。宇航员因此呼吸困难、面目狰狞,观众们都很能理解这种窒息带来的恐慌感。所以这也算是营造电影紧张气氛的好方法。
参考影片:《全面回忆》(1990)、《地心引力》(2013)、《星际穿越》(2014)
套路二
时间旅行
时间旅行(或者说“穿越”)本身就可以充当一类电影题材。主人公从观众所熟知的现代社会穿越到过去或者未来的壮丽世界,引领着观众体验其中的兴奋与恐惧。另外,主人公旅程的时间线还可以帮助完善故事发展的情节线,比如主人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回到“现在”,不然就会发生恐怖的事情,等等。
参考影片:《回到未来》(1985)、《十二猴子》(1995)、《阿比阿弟的冒险》(1989)
套路三
反派机器人
当科幻电影中出现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的时候,你会有类似“机器人造反灭绝人类”的不祥预感吗?相信大部分观众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的确也是编剧的惯用伎俩:科幻片中的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开始都好好的,但是由于损坏、隐藏指令,或者对人类拟定协议的曲解,它们会突然在某天失控,并对人类展开疯狂杀戮。
参考影片:《2001:太空漫游》(1968)、《异形》(1979)、《银翼杀手》(1982)
套路四
超光速
科学依据一般在科幻剧作中都是不予解释、甚至忽略不计的。以人类现阶段的认知水平讲,光速无法被超越。但是,凭借“超光速”这一设定,我们的科幻主人公们才得以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自由来去,如同逛街一样简单。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飞行器运作时速设定为接近光速。总之,速度任意变化引起的时空畸变可以为你的科幻故事带去不一样的色彩。
参考影片:《星球大战》(1977)、《星际迷航》(1966-2017)、《太空堡垒卡拉狄加》(2004)
套路五
无视重力
在无重力条件下,飞行器需要通过助推像跳芭蕾舞一样在太空中悬浮前进。然而,在大多数科幻电影中,太空大战和一般的陆地空战几乎没什么差别,飞行器可一边作高难度动作,一边追击敌人。宇航员利用无重力环境对太空恶势力进行有效打击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从我玩过的一系列无重力空战游戏来看,赢的总是那些在控制好运行轨道的同时还能瞄准敌方的人。我们很难揣摩到太空大战的真实场景,毕竟大家都没有这样的经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中的虚构场景或许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影片:“星球大战”系列、“星际迷航”系列、“星际之门”系列
套路六
无视真空
众所周知,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太空里本应寂静无声。但在科幻电影中,不管太空飞船从你面前飞过、还是爆炸,都是有声音的。声音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元素,从娱乐角度看,以上的表现方式无可厚非。《地心引力》对宇宙洪荒真实的寂静描摹是很成功的,但是如果用到《星球大战》里就很不合适。或许大家可以试着创造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段。
参考影片:除了《地心引力》(2013)外的几乎所有科幻电影
套路七
模糊概念
写科幻剧本突然把自己写迷糊了怎么办?不怕!毕竟咱们写的是科幻题材,实在没招了也可以编一个听上去炫酷狂拽哪炸天的科技产品或概念自圆其说嘛。很多科幻片都会通过模糊概念来解释电影中的一些神奇到不可能存在的牛X技术,这些牛X技术常常凭空出现,甚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往往会拯救主人公于水火之中,成全故事的欢乐大团圆。《星际迷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剧情鲜有真实的科学依据为支撑。
参考影片:《星际迷航》(1966)、《回到未来》(1985)、《黑客帝国》(1999)
FIN
相关阅读:
“回到过去”的成与败——漫谈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梭
时空穿梭,永远是科幻世界的一大命题。
不论是人伦悖论,还是命运无情,或者主宰未来,都存在于时空穿梭带给我们的无限的想象空间里。不过,经过了数十年来科幻作者们孜孜不倦地探寻,“时空穿梭”的可能性、方式方法、衍生情节等,在小说世界中都已经逐渐变成老生常谈。
但是,就像MARVEL英雄们(例如铁人)上了荧幕之后,原著粉不甚买账,电影观众倒是不亦乐乎一样,靠着“大众的熟悉程度和思考欲望远低于死忠”,以及“电影特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剧情漏洞”这两个优势,近三十年来,“时空穿梭”题材反而在荧幕上长盛不衰,涌现出大批作品。其中不乏《十二只猴子》这种剧情及票房俱佳的传世经典,也不乏《蝴蝶效应》这种设定混乱的大忽悠。
那么,到底哪些电影的设定扎实可信,哪些电影又是硬伤累累呢?这次,我们就借着《X战警:未来昔日》的上映,来谈一谈时空穿梭类电影的科幻设定。
1.“和稀泥”的平行世界
抛开硬性的科学基础不谈,单说逻辑设定的话,“时空穿梭”类科幻作品总要面对一个著名悖论:外祖父悖论。也即:回到过去杀死外祖父,我就应该不存在,也就无法杀死外祖父,于是我又该存在,然后杀死外祖父……不解释这个悖论,“时空穿梭”就站不住脚。
在解释该悖论的种种逻辑猜想中,对大众影响较深的,无疑是平行世界论。也就是说,回到过去的时候,穿越者会进入另一个平行世界(也称平行宇宙),由此穿越者和平行世界中的外祖父就没有了因果关系,因而不受悖论制约。
这个理论逃避了悖论的冲突,在设定上非常容易自圆其说,对于大众来说容易理解。但它同时也逃避了时空穿梭中最大的情感冲突“我到底该不该/能不能改变历史”,从而使其看点大大减少。因此,使用平行世界论作为核心设定的电影,比如《终结者》系列,在第一部上映的80年代时,还可以卖一卖设定;等到了后两部,基本就是卖机器人特效了。
事实上,对于电影编剧来说,在平行世界这种和稀泥式的设定下,剧情冲突反而难以体现。尤其是一想到“就算这个宇宙悲剧了,也还有无数宇宙是非常快乐的”这个事实,就会觉得哪怕自己把笔下这个宇宙写得再激烈再紧张,对于整个多元宇宙来说也不过是鸡毛蒜皮——多么丧气啊。
所以真正选择把这个设定当做核心来展开的科幻电影,并不算多。而其中如《似曾相识》这种无视平行世界之间的物理架构,直接把另一个宇宙里的东西拿到这个宇宙中来当线索使用的电影,简直可以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编剧们非要在平行世界里找点冲突不可,为此不惜毁掉设定中的科学逻辑。
对于这种电影,笔者一直是把它们当奇幻片去看的。而它们在科幻片里的地位,大概就等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吧。
2.充满挑战的宿命论
既然平行世界论先天太过平淡,那么假如一部时空穿梭类电影还想要卖一卖它的设定,就必须另辟蹊径了。
目前来说,能够解释外祖父悖论的,只有三种理论。一种是上文所说的平行世界论,第二种是观察者论,第三种是宿命论。
平行世界论,如前所述,其实就是为了规避单一时间线上的因果悖论,才被发明出来的。从逻辑上来说,比较耍滑头;
观察者论的意思是,我们回去后只能观察历史,不能以任何方式影响之。这个理论比平行世界论还要无耻,直接规避了一切物理接触。然而这样一来,“时空穿梭”已经名存实亡。所以在科幻作品中,这种理论从来不是主角;
宿命论则是最为坚强,也是最为晦涩的理论。它认为,时间线是单一且不变的,过去发生的一切,都是已经发生的,无从改变。那些返回过去的人所做的一切想要改变历史的尝试,也都是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并失败了的。也即:既然你的外祖父在历史上没有死,那么你怎么杀他,他也都是杀不死的,而你也只不过是在把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重复着做了一遍罢了。
在宿命论的电影里,结局是注定悲剧的,因为人永远无法战胜历史。而且宿命论虽然最终可以自圆其说,却很难在短短的一部电影中讲得足够明白。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宿命论既不在情感上讨好,也不在逻辑上易懂,如果没有天大的胆子和自信,是不敢在荧幕上挑战这个题材的。
3.了不起的《十二只猴子》
而迄今为止,能在宿命论上讨得好去的,唯有《十二只猴子》。这部虽然没有炫目的特效,也没有飞车爆炸杀人越货,预算低到一线明星威利斯基本算免费出演的小众题材电影,却能够在1995年掠下全球近1.7亿票房。在整个产业中不算惊天动地,但作为一部纯卖设定的科幻电影来说,这简直可以说是不可复制的成就。
《十二只猴子》里的穿越是这样的:
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主角,被科学家从人类差点被病毒灭绝的未来送回了现代,目的是收集该病毒的研究信息。但是穿越后的主角被过去的美好生活感染,逐渐对科学家所说的“历史不可改变”有了怀疑,因此开始试图扭转人类悲剧的未来。不料到了最后他却发现,自己所了解的历史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他为了改变未来所做的种种努力,恰巧是在重演历史。
对于宿命论的拥趸来说,《十二只猴子》无疑掌握住了宿命论的精髓:
a.不论怎样细致地调查,我们对过去的掌握度总是有限的;
b.历史是既定的,穿越者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能够在短短一部电影的时间内,将这两个精髓理念完美传达,并且还围绕着打造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难怪特瑞·吉列姆能拥有这么多死忠粉。
然而,宿命论这种“先看到结果,再看到成因”的思考方式,对于人类先天带有的因果逻辑来说,挑战性太强。不能或者不愿接受这种因果倒置的逻辑的人终归是主流。所以哪怕是《十二只猴子》这样了不起的宿命论电影,在奥斯卡上也仅仅摘下一座最佳配角奖(然后彻底捧红了皮特)。
宿命论,到底还是科幻死忠们的骨灰级游戏,并不适合不熟悉科幻内容的普通观众。因此,自《十二只猴子》以来,电影界就几乎没有人尝试过这种设定。
4.时空穿梭的各种展开
如前文所述,时空穿梭题材只要还想要在设定上立足,就必须要在平行世界论和宿命论中选一条道路,以规避任何类似外祖父悖论的悖论剧情产生。
然而,为了逃避宿命论的悲剧结局,以及平行世界的平淡性,绝大多数时空穿梭电影其实是抛弃了基础设定的讲述,而直奔剧情冲突最激烈的桥段而去的。可是一旦玩起这种花招,这些电影就都不免都会遭遇设定上的挑战。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时空穿梭的各种展开方式。
4.1《黑衣人3》:最保守的穿越
咱们就从两年前热门的《黑衣人3》开始吧。
这部电影讲的是:J(威尔-史密斯)发现K(汤米-李-琼斯)的死敌回到过去改变了历史导致了K的消失,所以穿越回去阻止该死敌,将K挽救了回来。
像这种穿越,依然是平行世界论的衍生品。因为如果非要说J拯救的就是自己的时间线的话,那么假如在影片结尾中J杀死了小时候的自己,这条时间线就陷入了悖论。
所以事实上,J穿越后所挽救的只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K,而不是他原来世界中的K。这就像《终结者》中康纳所拯救的也只是属于自己的时间线,而不是T-800原本的时间线。
将平行世界论中令人气馁的基础设定藏起来不讲,只挑好看的部分告诉观众,假装一切冲突都是在同一根时间线上发生的——这种思路,是从80年代《回到未来》开始,一直沿用至今的。设定平平无奇,也不去纠结悖论问题,纯靠各类电影元素取胜:比如《终结者系列》的机器人反叛,《黑衣人3》的外星人,《热浴盆时光机》的喜剧风,《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及《湖边小屋》的凄美爱情等等。从基础设定上来说,这些电影都如出一辙。
这种设定保守,却不会出大乱子。
4.2《环形使者》:不作死就不会死
保守固然不功不过,可是愿意挑战保守的人总是很多。比如《隋朝来客》这种国产水货,以及类似的各种中外烂片。但要说到大制作的烂片,翘楚无疑是《环形使者》。
这部电影讲的是: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主角本是一个时空穿梭组织的一员,负责回到过去当杀手。结果到了老年反要被组织灭口,妻子则在组织的刺杀中丧生。为了挽救妻子,他回到过去试图改变历史,不料他连自己的过去都改变了,最后不得不跟过去的自己敌对……
看这个剧情简介,是不是超有噱头超级虐心?
可是这种设定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编剧在这部片子里来了一招“穿越者对历史的影响能同步反映在自己身上”,明明白白地表示了“我们就是要在这根时间线上玩”。于是外祖父悖论甩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过去的主角如果选择了自杀,未来的主角就不会回来;假如未来的主角不回来,过去的主角就不会自杀……
想要在设定上出奇制胜,却根本没能把设定完善好。所以这个BUG结局一出,立即给此片宣判了死刑。
4.3《未来昔日》:“设定失败”的擦边球
至于刚上映的《未来昔日》,则介于《黑衣人3》和《环形使者》之间。设定略有瑕疵,但藏得非常深。
这部电影里的穿越内容,是金刚狼在幻影猫的帮助下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最后成功拯救了他们共同的时间线。片中金刚狼的行动直接影响了幻影猫所处的未来,这说明了《未来昔日》走的并不是平行世界论的路线。此时外祖父悖论又表示:虽然金刚狼无法自杀,但他总可以穿越回去杀死幻影猫的父亲吧?只要存在这种可能,你的设定就说不通。
于是MARVEL轻蔑一笑:说不通就说不通,我的BUG藏得这么深,谁这么蛋疼会跑来质疑我?再说了我有斯塔克、理查德和班纳等天才科学家,我说能穿越,就是能穿越!
——所以《未来昔日》这种,只能算是打了个“设定失败”的擦边球。事实上,这也正是现在不少商业大片愿意走的路线。牺牲一些设定上的完整性,换取剧情上更大的冲突——对于这些电影来说,时空穿梭仅仅是一个商业噱头。设定上的缺陷,完全可以在特效和卡司后面藏得妥妥当当。
4.4《蝴蝶效应》:贪多嚼不烂
这部电影是我心目中最被高估的时空穿梭类电影,没有之一。
它所使用的时空穿梭理论,其实本该是超越上述三种理论的第四种——独立意识论。
这种理论非常小众,而且在设定上局限性非常强,可是一旦有了合适的设定,可以给观众带来真正的震撼——然而限于篇幅,不多做解释。
《蝴蝶效应》原本是可以将这种理论发扬光大的,可是到了剧情中,宿命论和平行世界论却不断乱入,最终导致了整部电影的性质沦为大忽悠。看似发人深省,实则不堪深究。
笔者将会在另一篇对《蝴蝶效应》的专文中详细解读其设定的失败。此处限于篇幅,点到即止。
4.5《恐怖游轮》:平行世界的奇幻变异体
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在保守设定下找到新意,或者用特效和卡司来打擦边球。不过,还是有人能在这个题材里找到生存的夹缝,例如《恐怖游轮》。
电影讲的是:一个女人和朋友一起登上一艘游轮出海,却和朋友们一起在船上被神秘人追杀。虽然最后她逃下了游轮,却又回到了登船之前的时间点,再次登船,如此陷入轮回。
这部电影看似是“永远困在4楼”式的恐怖轮回,但其实是跟《土拨鼠之日》以及《源代码》一样,通过时光机或者游轮或者什么别的“时空门”,在各种平行世界中使用“SL大法”的结果而已。只是相对于另外两部的“意识穿越”,《恐怖游轮》用“肉体穿越”把这招做得更明显了一些罢了。
这类影片,把穿越的结果限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得以在平行世界的设定下还能够以情节取胜。在这种极限的剧情中,观众们几乎已经失去了纠结电影设定的空间,只需要跟着紧张的情节往前走就好了。甚至连影片是不是科幻(话说《土拨鼠之日》真的算科幻么),都已经不再重要。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归到这一类当中……
5.结语
“时空穿梭”这个题材,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
但是,如前所述,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待,由于要时刻防备悖论产生,“时空穿梭”其实是个局限性相当强的题材,比太空类、异世界类、未来类题材都更加难以掌控。再加上“时空穿梭”的各种设定都不适合搬上电影荧幕,所以真正靠设定取胜的此类电影可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尝试则以设定失败而告终。
好在电影观众毕竟不像小说读者(包括笔者)这么热衷于刨根问底地追究基础设定。经过数十年来对电影观众们口味的探寻,导演和编剧们已经发现,只要在设定上不出大篓子,荧幕上的时空穿梭完全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商业元素去弥补设定的先天不足。这样一来,才有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终结者系列》《黑衣人3》《X战警:未来昔日》等一系列时空穿梭类电影。
然而,从1985年的《回到未来》发展到2014年的《X战警:未来昔日》,“时空穿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当做了一种“剧情需要”,作为商业大片、喜剧片、恐怖片甚至文艺片的某种推动剧情的手段来使用。其它元素逐渐成为了影片的主角,科幻内容反而成了辅助。
可以想像,因为“时空穿梭”的巨大商业价值,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题材依然会作为许多商业电影的剧情噱头,继续出现在大荧幕上。只不过我们都知道,这些电影其实志不在此。所以,如果我们还去深究其设定的话,反而是不解风情的死脑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