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仙侠小说功法
下一主题 武侠小说大全
搜索
  武侠武侠,“武”字当头,那就应该先解决武的问题。那武功应怎样描写呢?有四大要领。

  第一要领:武功的配备。

  一:按照性格配兵刃。

  我们在塑造武侠人物的时候,要按照其性格,配备兵刃,且不可随便。

  有人问:如何按照性格配兵刃?

  我答:举例说,《水浒》中李逵用斧,鲁智深用禅杖,林冲用枪。假如说,李逵不用斧,改用剑,那他还是李逵吗?鲁智深不用禅杖,改用九节鞭,那他还是鲁智深吗?林冲不用枪,改用铁锤,那他还是林冲吗?

  《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金箍棒,猪八戒用九齿钉耙。假如,他们两人互相调换兵刃,孙悟空用九齿钉耙,猪八戒用金箍棒,那他们两人的性格,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二:按照性格配武功。

  问:如何按照性格配武功?

  答:举例说,在金庸的小说中,洪七公、郭靖、萧峰这样顶天立地的大侠,就喜欢用“降龙十八掌”这样刚猛正义的武功;陈玄风、梅超风、杨康这样的恶人,就喜欢用“九阴白骨爪”这样毒辣阴邪的武功。

  黄蓉、杨过这样聪明机敏的人,就喜欢用“打狗棒法”这样招式繁复,变化多端的武功;张三丰、张无忌这样性格柔和的人,就喜欢用“太极拳”这样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武功。

  还有,在金庸的小说中,同样的兵刃、武功,到了不同人的手中,也就变的不同。

  有何不同?

  举例说,倚天剑、屠龙刀这样正义的兵刃,恶人用它乱杀无辜,而大侠则用它除暴安良。

  在郭靖手中,《九阴真经》是正义的化身;而到了欧阳锋手中,《九阴真经》则变成了邪恶的化身。

  《九阳神功》,张无忌用它救了很多人,而成昆则用它伤了很多人。

  另外,人物的身份、命运、性格改变了,所使兵刃、武功,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水浒》中的武松,一开始是看大门的,使哨棒;后来当了督头,便改用刀。

  《神雕侠侣》中的主人翁杨过,一开始使的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宝剑;被郭芙削断右臂之后,便改用无锋芒的玄铁重剑。

  在《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一开始使的是峨嵋派的正宗武功;但她变成坏人之后,便用起了毒辣阴邪的“九阴白骨爪”。

  所以,在塑造武侠人物的时候,我就得出这个结论:按照性格配兵刃,按照性格配武功;按照性格配语言,按照性格配服装;按照性格配故事,按照性格配一切。

  第二要领:武功的名目。

  一:响亮的兵刃名目。

  有武功,就不能没有兵刃;有兵刃,就不能没有响亮的名目。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响亮的兵刃名目,如:倚天剑、龙吟剑,屠龙刀、鸳鸯刀、天涯明月刀,断魂枪、霸王枪。

  还有诸多响亮的暗器名目,如:冰魄银针、玉蜂针、小李飞刀、孔雀铃等,叫起来都十分的响亮,我们这些新人应学习。

  二:好听的武功名目。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许多好听的武功名目,如:降龙十八掌、落英神剑掌、黯然消魂掌,这是掌法类;九阴白骨爪、擒龙爪、天山折梅手,这是擒拿类;凌波微步、神行百变,这是轻功类;北冥神功、龙象般若功,这是内功类;唐诗剑法、一字电剑、玉女素心剑,这是剑法类;九阴真经、九阳神功,这是秘笈类。这些武功,叫起来都十分的好听,我们这些新人应学习。

  三:幽雅的招式名目。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许多幽雅的招式名目,如: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这些招式皆出于《易经》;唐诗剑法中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些招式皆出于《唐诗》;美女拳法中的:西施捧心、文姬归汉、贵妃醉酒,这些招式皆出于“古代美女的典故”。这些招式,叫起来都十分的幽雅,我们这些新人更应学习。

  第三要领:武功的学问。

  一:武功中的医学。

  在金庸的武功中,有许多医学知识,如:人体的骨骼、穴位、经络等。在旧派武侠当中,有不少穴位都是胡诌出来的,一些老中医看了,都纷纷批评!而在金书中,你可以完全放心,没有一个穴位会是假的,在《人体穴位图》中,都能查找的到!这说明金庸的医学知识很丰厚!我们常人难以达到他那种境界,但最起码我们应该为了写好武侠,去看一些《人体穴位图》、《人体经络图》等参考资料……。

  二:武功中的物理学。

  在金庸的武功中,也有许多物理学知识,例如:高手在飞起来的时候,必须要像鸟儿一样,在地上借力,否则金庸决不能把他写的飞起来。正常的人飞起之时,用脚点地;下肢残疾的人,也另有办法,譬如:柯镇恶用铁杖点地,陆乘风在轮车扶手上借力。这是从轻功的方面说。从内功方面说,人一掌决不可能打出五丈……这些物理学,我们新人的武侠,也应有。

  三:武功中的哲理。

  在金庸的武功中,还有许多哲理,如:天罡北斗阵,告诉了人们“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玉女素心剑,告诉了人们“情侣应两心如一,互相怜惜”的真理。北冥神功,吸人功力,就像现实生活中,你学会了别人的至理名言一样;双手互搏,分心二用,就像现实生活中,音乐家边弹奏边唱歌一样。

  还有独孤求败的剑法境界:年幼时一无所有,用一柄普通的铁剑;年少时血气方刚,用一柄所向披靡的宝剑,再往后就可以用一柄轻薄的剑。年壮时功力强盛,用一柄无锋的重剑;年老时炉火纯青,用一柄破烂的木剑,再往后枝叶花草,皆可做剑。就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人生境界一样:“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补充几句:在金庸的武功中,还有许多宗教思想,我们这些新人,也应学习。

  第四要领:打斗的描写。

  一:打斗要精彩、好看。

  “打斗”是武侠小说的生命,假如它没有了“打斗”,那它也就不会被人们称之为“武侠”,而是“雷锋的故事”。

  有人问:打斗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描写呢?

  答:我的父亲曾说:“小说出于生活,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无论是人物的对话,故事的发展,还是大侠与恶人的打斗,都要高于我们的生活。而古龙武侠中的打斗,却没有达到这种“高于生活”的境界。孔教授说:“古龙的打斗,都是这样描写,剑,是怎么刺进喉咙里去的;血,是怎么喷出来的;尸体,是怎么烂的……”古龙《绝代双骄》我读到第二章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打斗,那时,我被吓的,三天不舒服!后来就不敢再读了。过去了一个月,我的胆子逐渐的膨胀了起来,便又开始读,这时,我已习惯了,那红雨满天飞的可怕景象!

  在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当中,决不会出现这样的打斗。他们的打斗,是精彩的,是好看的,是高于生活的!我们新人要以金梁的打斗,为正面教材;以古龙的打斗,为反面教材。……

  二:打斗要有艺术感。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很多富有舞蹈感、艺术感的打斗。例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教黄蓉练“逍遥游”;《天龙八部》里,虚竹与丁春秋之站。这二场打斗,就很富有舞蹈感。

  《神雕侠侣》中,朱子柳与霍都比武;《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和梅庄四友斗剑。这二场打斗,就很富有艺术感。

  啊!这就是金庸,那富有舞蹈感、艺术感,精彩、好看,可爱的打斗!我们这些新人,且末辜负了大家,给我们所留下的,那精神、艺术的宝库,去好好的学习它,挖掘它,感悟它,和创造它!……

  姑备一说,请诸君批评、指正。

  二 如何写侠

  侠小说,虽是“武”字当头,但主要表现的却是“侠”,而不是“武”。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曾说:“*我们*有三个梦:一、是明君梦,二、是清官梦,三、是侠客梦……”不错,*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像李世民、朱元璋、康熙这样的明君,来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但如朝中无此明君,也无妨,只要有像迪仁杰、宋慈、包公这样的清官,执法如山,使百姓免遭欺压和迫害;但如俯衙中无此清官,也无妨,只要有那些江湖侠客,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为百姓伸张正义。

  有 没有,那应该怎么办?

  我答:那就只能去读武侠小说了,要不咱*我们*咋这么喜欢武侠呢。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先生,在《百家讲坛》曾说:“过去读了很多武侠小说,后来那些作者都忘记了,只记住三个人:金庸古龙梁羽生。那些人写的都是武功的事,一见面就打,往死里打,不知道为什么打?这种武侠说不好听一点,那就是‘暴力展览’!而金、粱、古三大作家写的是活生生的大侠,他们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正义的风景画’!正因为他们写的是侠,所以我们才记住了他们……”

  下面,谈如何写侠,有四大要领。

  第一要领:宗教中的侠。

  一:儒家之侠。

  在金庸早期的武侠作品中,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等,充满了儒家“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精神!---当时,金庸正是满腔热血的青年,正想建功立业……所以他就写出了一组建功立业的大侠!这些大侠被孔教授称为:“儒家之侠”。

  金庸引用孟子的话,说:他所塑造的侠客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群侠客的代表人物,就是《射雕》的主人翁郭靖。尽管郭靖身上有理想化的成分,但其侠义精神却能掩盖其短,张扬其长。他初涉江湖的时候,成吉思汗给了他很多钱,但他并没有拿来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正是“富贵不能淫”; 在他贫贱的时候,他没有动摇,没说:我去做商人,我去当大官,我去偷去抢……正是“贫贱不能移”;欧阳锋抓到郭靖,用武力逼迫他说出《九阴真经》的时候,他也没有屈从,正是“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郭靖有两句名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他为大宋百姓阵守襄阳城,抵抗元朝!最后与妻子黄蓉战死沙场,和襄阳城的百姓一块死了!儒家的境界在郭靖这里,已达到顶峰!

  二:道家之侠。

  逐步步入中年的金庸,更多了一分成熟,他笔下的人物也更趋于复杂化。这一时期,金庸完成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著作,杨过、张无忌、令狐冲不再是郭靖那样舍生取义的侠之大者,多的更是普通人的特点,他们追求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这种追求人生自由的精神,正是金庸这一阶段的思想反映。他逐渐的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与家人团聚,游山玩水,陶冶心情……事业心已没有少年时那样强烈。不错,人到中年皆如此,我父亲也是这样:年轻时,事业感很强,在港务局开门机,常不回家;中年时,他变了,请假的次数增多了……这就是少年到中年的心理转变。这一组侠客被孔教授称为:“道家之侠”。

  这一组侠客与前面那一组相比,就有变化。这些人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有社会责任感,也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但是同时,他们很清楚的,考虑到自己的个人自由问题。一方面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考虑自己,也就是把个人和国家、社会结合起来考虑。而金庸到了中年之后,他考虑到这些问题,考虑的比较成熟。所以,他中年时候写的作品我们看到:气势更雄浑,不像早期作品那样比较简单……

  比如:《神雕》的主人翁杨过,他一方面帮助郭靖阵守襄阳,帮助大宋朝抵抗侵略,但是最后,他并没有因为城破了,和郭靖一起死在那里,没有。郭黄夫妇一起死在那里了,而杨过则抱得美娇妻,离开了这动乱的世界,去了那遥远美丽的地方……

  三:佛家之侠。

  逐渐步入晚年的金庸,其作品中的佛家思想,越来越严重,比如:《天龙八部》、《侠客行》、《白马啸西风》等。这些作品中的侠客,被孔教授称为:“佛家之侠”。

  我们举《天龙八部》为例,在此作的开头有一篇“释名”,其中说:“‘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崐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崐遥见彼龙女成佛’……‘天’是指天神……‘龙’是指神……”记得在《西游记》的结尾,如来佛祖封小白龙为“八部天龙菩萨”……

  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先生,概括的非常好:“《天龙八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所有的人都是冤的,所有的情皆是孽情。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平常的挫折,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佛家所为的人生第七苦“求不得”!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想当皇帝,都当不上;而有两个人不想当皇帝,道当上了,他们是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这两个君主的最后结局,我想大家都知道……

  《天龙》里一号主人翁萧峰,曾发誓:我乔峰一生,绝不杀一个汉人!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他迫不得已,杀了很多汉人,聚贤庄一场恶战,打死了很多自己昔日的兄弟。

  男二号段誉,也是一个很倒楣的人(古代的商人破了产,他家的门楣就会被人砸倒,这就是“倒楣”这个词的来历,现在人们常把它写作这个“霉”,那是不通的),好不容易爱上一个女孩子,发现是自己的妹妹;好不容易又爱上一个女孩子,发现还是自己的妹妹。痛苦死了!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佛家冤孽的思想,这是一种冤孽,好在金庸是有菩萨心肠的,最后都给他一起解决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段誉突然发现,所有这些女子,都不是他的亲妹妹……

  在男三号虚竹的身上,就更体现出佛家的思想了,虚竹是从小不知道父母是谁,由少林寺养大的,一个很普通的小和尚。他从小学习很好,所以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一个好和尚。因为他没有接触别的道德标准,他的标准就是做一个一心一意的好和尚。而做好和尚的要求就是不能破戒,什么戒都不能破,好好遵守党纪国法、校规、中学生守则,守好了你就是一个好和尚。可是人生无情,在不得已、不自由的情况下,他一戒一戒全给破了,肉吃了、酒喝了、女色也近了,而且还杀了人,简直要崩溃了!做好和尚的条件一一都不具备了,简直说要死的心都有了!他只不过要做一个好和尚,这样一个卑微的愿望,老天爷偏不让他实现,一个一个都让他破掉!这种痛苦我们是可以想见的。可是峰回路转,当所有的戒都破掉之后,虚竹突然发现,他仍然是一个好和尚。到了此时我们发现,虚竹是一个最好的和尚,佛学的光辉这个时候才普照出来。最后证明,他是一等的好人!他是《天龙》中,最慈悲的人物之一。所以我们看,在《天龙八部》几个主人翁身上,都体现出深刻的佛家的道理。佛家的道理也好,道家的道理也好,儒家的道理也好,它都和侠义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和侠肝义胆,仁爱牺牲这些概念相联系。

  《天龙八部》中的大侠,作为一个武侠人物,武功也很高,但他们的武功,都不是最高的,小说中武功最高的,恰恰不是这些大侠,而是一个少林无名的扫地老僧。天天在那里扫地的,一个卫生管理员,谁也没想到他的武功竟是最高的。众人打得一团热闹之际,这个老僧一出现,轻描淡写的将他们全部打败。这里就包含着佛家:无名、无相的思想,最后这个老僧给他们讲佛法:人练武功本来是为了参透佛法,可当佛法参透到很高境界的时候,又不需要这个武功了……这个道理讲的是非常深刻的。

  《天龙八部》它所探讨的侠的侧面,侠的精神,可以说是深不可测,甚至说是伟大的!再引一句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的话:“倘若有人想借助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佛道,不妨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

  第三要领:普通的侠。

  一:市井小侠。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很多市井小侠,如《射雕》中的江南七怪,他们就是金庸笔下,很典型的市井小侠。

  他们隐于市井,维护社会治安,与岳飞比,他们算不得什么;但他们也想着天下,也想着广大人民在这个乱世,在这个“靖康耻”时期的生死安危……他们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收郭靖为徒,虽然郭靖很笨,但他们依然含辛茹苦的教导郭靖,直到让郭靖成才!他们这种侠义精神,是很感人的……

  二:无侠。

  鲁迅先生曾批判:“《红楼梦》之前的小说有一个毛病,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好坏太分明……” 到了《红楼梦》,才打破了善恶的界限。我们看金庸小说,其实就是这样的。有一部分人批评金庸的小说:他善恶不分;有人说:我喜欢看梁羽生的小说,善恶分明,金庸的小说正邪不明,说明这个人思想混乱。

  金庸说人本来就是这样的,世上哪有百分之的善人,哪有百分之百的恶人。我们想一想咱们自己,再想想自己周围的熟人、朋友、家人,谁是百分之百的好人?谁是百分之百的坏人?恶人也有它可取之处,善人也有他可厌之处。但是你又不能划分一个百分比,说这个人72.6%是好的,这很难划分,因为人是活的,他是变化的。所以金庸通过他的人物探讨,写出了善恶相克相生,又相互转化的人性辩证法;善恶是相克、相生、相互转化的。

  比如说《连城诀》,这个小说,是用很大力量,来探讨人性恶的。小说的主人翁却是一个纯朴的好人,他名叫狄云,是一个很朴实的乡下孩子。所以作者通过这个善良的孩子,来看世界,正像鲁迅的《孔乙己》,通过一个朴实的小伙计的眼睛来看世界,这样看得更分明,看得更惊心动魄!在狄云的眼中,大多数人都是坏人,他只是小说情节的一个推动者。表面上看,是主人翁,其实这个小说塑造最成功的并不是他,而是坏人……

  第四要领:反侠。

  一:小人之侠。

  金庸的小说好就好在,他不仅仅是塑造这些超越性的侠客,同时又意识到,这些侠客本身的局限性。以金庸小说中有很多反武侠的精神,他的武侠人物身上,是经常有缺陷的,他对这些侠客是带有批判的。我们看看,金庸小说笔下即使是正面人物,即使是大侠,经常也有缺点。比如说《书剑》中陈家洛,陈家洛这个形象当然是一个正面人物,文武全才。可是陈家洛最后,却一事无成。陈家洛到底有什么毛病,其实我们跳出武侠小说这个框架,可以看到,陈家洛其实是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来描写的,他其实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代表。用传统的话说,陈家洛不是很好地观察到这个社会的矛盾,他是幻想通过改变统治者集团内部的这样一个领导权,来解决问题。他幻想乾隆皇帝和自己是兄弟,和自己是同胞兄弟,来策反乾隆解决问题。结果,最后反而被对方所利用;他在爱情上也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爱谁。他本来先爱霍青桐,后来爱上她的妹妹香香公主。他也曾经追问自己,我为什么爱香香公主?不爱霍青桐,他反省道,难道我担心她太能干吗?所以在陈家洛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金庸对中国知识分子优柔寡断,耽于幻想的这样一种特点的批判。

  那么金庸在塑造出了从郭靖、杨过、令狐冲,到萧峰这样一系列大侠之后,还能塑造出更伟大的侠吗?很难了,特别是萧峰最后,以自己气壮山河的一死,奏响了民族和平的最强音!写出这样一个伟大的侠客的时候,你还能够写出更好的侠吗?可以说,在古今中外,就已经找不出比这个形象,更光辉的形象了!所以这个时候,物极必反,他就推出了韦小宝这个形象。我们看,在《鹿鼎记》中,本来从正面人物角度来讲,最大的侠是那个天地会的首领叫陈近南,江湖上的人物,都希望见到陈近南一面,“生平不识陈迁南,识尽英雄亦枉然”。可是这个陈近南怎么样呢?他还不如陈家洛和袁承志。不但一事无成,反而被一个宵小之辈,稀里糊涂就打死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是说谁的武功强,他就一定能够处处占上风,永远得胜,经常是武功低的打死武功强的。而陈近南就是这样的,稀里糊涂就死了。他所领导的天地会怎么样呢,一事无成。反而是他所反对的清王朝、所反对的康熙,事业是蒸蒸日上!那么在韦小宝这个人物身上,就体现出正派大侠无所作为,那些人有一身武功,最后能建立什么呢?还不如韦小宝,韦小宝下三烂的手段,什么:扔个石灰包,在桌子底下砍人家的脚,反而实用。金庸这样写,一开始是不能令人理解的,难道你放弃了侠义了吗?要把韦小宝写成英雄吗?不是,这里恰恰有一份沉痛的批判!一切英雄好汉,用光明正大的手段,不能够进步,不能够受到重用,不能够受到提拔;而像韦小宝这样的人,不学而有术,他却能够一路飞黄腾达,这是为什么?我们不要忘了,这个时候写的还是康熙盛世,是清王朝正在走上坡路的阶段。这就让我们联想起《红楼梦》,《红楼梦》也是写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最后那个辉煌时期,所谓康乾盛世。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从外面看,这个家族辉煌灿烂;其实里边,已经腐朽了。所以《红楼梦》预示着中国封建,它要走下坡路;其实我们看《鹿鼎记》,会得到同样的结论。它同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曲挽歌!到了《鹿鼎记》这里,侠义精神不张,社会上像韦小宝这样的人,飞黄腾达,就预示着这个社会,不会再有好的发展了。

  最后补充:恶人的塑造。

  《连城诀》中塑造最好的就是坏人,比如说,小说里写了一个大恶人叫:血刀老祖。血刀老祖,我想读过《连城诀》的读者,谁都不会忘记,这个老头子很坏,坏是坏,但是坏得赤裸裸,坏得毫不掩饰。孔教授有一个评语:“血刀老祖坏得顶天立地”!就是人要坏到这个程度,是不容易的。毛主席说过,人要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借毛主席这句话说:人要做一件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坏事,不做好事。真是这样,不信你试试,你天天做坏事,你做了三天就把你抓起来,做坏事不抓起来,你自己也坚持不下去。人的心,做好事还可以坚持,做坏事是坚持不下去的。但是就有这么一个大恶人血刀老祖,他就天天做坏事,而且做得理直气壮,毫不掩饰自己!很多人做坏事能坚持,他要欺骗自己,他要把坏事做成好事,或者实际上认为自己在做好事。而血刀老祖呢,为什么说他顶天立地呢?他认为自己在做坏事,认为自己应该做坏事,并且不遗余力地做坏事!所以,这个坏人他就光彩照人,坏得光明正大!他的坏,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你读《连城诀》,这个人物那正是栩栩如生,你会被这个人物所感动,比那些好人还要感动人!而跟血刀老祖做对比的恰恰是所谓正派豪侠。由于血刀老祖他抢了“落花流水”中老四水岱的女儿水笙,骑在马上掳着这个女孩子跑掉了。

  所以“落花流水”四大豪侠集合起来,率领一群正面人物,就去追杀血刀老祖,可是在追杀的过程中,这反对派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越追越高大!而相反,这一群落花流水的英雄呢,不但被反对派打得落花流水,人格上也是落花流水……

  血刀老祖这个恶人,我十分的喜欢,十分的倾佩!狄云都很尊重他。花铁干要吃他的尸体,狄云都不让,拼了命的保护!我看到这一段,十分感动!

  有人问:金庸为什么要塑造血刀老祖,这个恶人?

  我想,金庸是想借他,讽刺现实社会……

  别人肯定都推荐“”金古黄梁温”,但这些大师级的小说很容易让你思想带上套路里的。不妨看看李凉的小说,也许你会有点灵感

  武侠小说,虽是“武”字当头,但主要表现的却是“侠”,而不是“武”。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曾说:“中国人有三个梦:一、是明君梦,二、是清官梦,三、是侠客梦……”不错,中国人都希望有一个像李世民、朱元璋、康熙这样的明君,来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但如朝中无此明君,也无妨,只要有像迪仁杰、宋慈、包公这样的清官,执法如山,使百姓免遭欺压和迫害;但如俯衙中无此清官,也无妨,只要有那些江湖侠客,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为百姓伸张正义。

  有人问:如果连侠客都没有,那应该怎么办?

  我答:那就只能去读武侠小说了,要不咱中国人咋这么喜欢武侠呢。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先生,在《百家讲坛》曾说:“过去读了很多武侠小说,后来那些作者都忘记了,只记住三个人:金庸古龙梁羽生。那些人写的都是武功的事,一见面就打,往死里打,不知道为什么打?这种武侠说不好听一点,那就是‘暴力展览’!而金、粱、古三大作家写的是活生生的大侠,他们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正义的风景画’!正因为他们写的是侠,所以我们才记住了他们……”

  下面,谈如何写侠,有四大要领。

  第一要领:宗教中的侠。

  一:儒家之侠。

  在金庸早期的武侠作品中,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等,充满了儒家“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精神!---当时,金庸正是满腔热血的青年,正想建功立业……所以他就写出了一组建功立业的大侠!这些大侠被孔教授称为:“儒家之侠”。

  金庸引用孟子的话,说:他所塑造的侠客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群侠客的代表人物,就是《射雕》的主人翁郭靖。尽管郭靖身上有理想化的成分,但其侠义精神却能掩盖其短,张扬其长。他初涉江湖的时候,成吉思汗给了他很多钱,但他并没有拿来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正是“富贵不能淫”; 在他贫贱的时候,他没有动摇,没说:我去做商人,我去当大官,我去偷去抢……正是“贫贱不能移”;欧阳锋抓到郭靖,用武力逼迫他说出《九阴真经》的时候,他也没有屈从,正是“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郭靖有两句名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他为大宋百姓阵守襄阳城,抵抗元朝!最后与妻子黄蓉战死沙场,和襄阳城的百姓一块死了!儒家的境界在郭靖这里,已达到顶峰!

  二:道家之侠。

  逐步步入中年的金庸,更多了一分成熟,他笔下的人物也更趋于复杂化。这一时期,金庸完成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著作,杨过、张无忌、令狐冲不再是郭靖那样舍生取义的侠之大者,多的更是普通人的特点,他们追求个性独立,与人生自由。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这种追求人生自由的精神,正是金庸这一阶段的思想反映。他逐渐的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与家人团聚,游山玩水,陶冶心情……事业心已没有少年时那样强烈。不错,人到中年皆如此,我父亲也是这样:年轻时,事业感很强,在港务局开门机,常不回家;中年时,他变了,请假的次数增多了……这就是少年到中年的心理转变。这一组侠客被孔教授称为:“道家之侠”。

  这一组侠客与前面那一组相比,就有变化。这些人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有社会责任感,也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但是同时,他们很清楚的,考虑到自己的个人自由问题。一方面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考虑自己,也就是把个人和国家、社会结合起来考虑。而金庸到了中年之后,他考虑到这些问题,考虑的比较成熟。所以,他中年时候写的作品我们看到:气势更雄浑,不像早期作品那样比较简单……

  比如:《神雕》的主人翁杨过,他一方面帮助郭靖阵守襄阳,帮助大宋朝抵抗侵略,但是最后,他并没有因为城破了,和郭靖一起死在那里,没有。郭黄夫妇一起死在那里了,而杨过则抱得美娇妻,离开了这动乱的世界,去了那遥远美丽的地方……

  三:佛家之侠。

  逐渐步入晚年的金庸,其作品中的佛家思想,越来越严重,比如:《天龙八部》、《侠客行》、《白马啸西风》等。这些作品中的侠客,被孔教授称为:“佛家之侠”。

  我们举《天龙八部》为例,在此作的开头有一篇“释名”,其中说:“‘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崐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崐遥见彼龙女成佛’……‘天’是指天神……‘龙’是指神……”记得在《西游记》的结尾,如来佛祖封小白龙为“八部天龙菩萨”……

  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先生,概括的非常好:“《天龙八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所有的人都是冤的,所有的情皆是孽情。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平常的挫折,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佛家所为的人生第七苦“求不得”!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想当皇帝,都当不上;而有两个人不想当皇帝,道当上了,他们是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这两个君主的最后结局,我想大家都知道……

  《天龙》里一号主人翁萧峰,曾发誓:我乔峰一生,绝不杀一个汉人!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他迫不得已,杀了很多汉人,聚贤庄一场恶战,打死了很多自己昔日的兄弟。

  男二号段誉,也是一个很倒楣的人(古代的商人破了产,他家的门楣就会被人砸倒,这就是“倒楣”这个词的来历,现在人们常把它写作这个“霉”,那是不通的),好不容易爱上一个女孩子,发现是自己的妹妹;好不容易又爱上一个女孩子,发现还是自己的妹妹。痛苦死了!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佛家冤孽的思想,这是一种冤孽,好在金庸是有菩萨心肠的,最后都给他一起解决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段誉突然发现,所有这些女子,都不是他的亲妹妹……

  在男三号虚竹的身上,就更体现出佛家的思想了,虚竹是从小不知道父母是谁,由少林寺养大的,一个很普通的小和尚。他从小学习很好,所以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一个好和尚。因为他没有接触别的道德标准,他的标准就是做一个一心一意的好和尚。而做好和尚的要求就是不能破戒,什么戒都不能破,好好遵守党纪国法、校规、中学生守则,守好了你就是一个好和尚。可是人生无情,在不得已、不自由的情况下,他一戒一戒全给破了,肉吃了、酒喝了、女色也近了,而且还杀了人,简直要崩溃了!做好和尚的条件一一都不具备了,简直说要死的心都有了!他只不过要做一个好和尚,这样一个卑微的愿望,老天爷偏不让他实现,一个一个都让他破掉!这种痛苦我们是可以想见的。可是峰回路转,当所有的戒都破掉之后,虚竹突然发现,他仍然是一个好和尚。到了此时我们发现,虚竹是一个最好的和尚,佛学的光辉这个时候才普照出来。最后证明,他是一等的好人!他是《天龙》中,最慈悲的人物之一。所以我们看,在《天龙八部》几个主人翁身上,都体现出深刻的佛家的道理。佛家的道理也好,道家的道理也好,儒家的道理也好,它都和侠义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和侠肝义胆,仁爱牺牲这些概念相联系。

  《天龙八部》中的大侠,作为一个武侠人物,武功也很高,但他们的武功,都不是最高的,小说中武功最高的,恰恰不是这些大侠,而是一个少林无名的扫地老僧。天天在那里扫地的,一个卫生管理员,谁也没想到他的武功竟是最高的。众人打得一团热闹之际,这个老僧一出现,轻描淡写的将他们全部打败。这里就包含着佛家:无名、无相的思想,最后这个老僧给他们讲佛法:人练武功本来是为了参透佛法,可当佛法参透到很高境界的时候,又不需要这个武功了……这个道理讲的是非常深刻的。

  《天龙八部》它所探讨的侠的侧面,侠的精神,可以说是深不可测,甚至说是伟大的!再引一句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的话:“倘若有人想借助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佛道,不妨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

  第三要领:普通的侠。

  一:市井小侠。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很多市井小侠,如《射雕》中的江南七怪,他们就是金庸笔下,很典型的市井小侠。

  他们隐于市井,维护社会治安,与岳飞比,他们算不得什么;但他们也想着天下,也想着广大人民在这个乱世,在这个“靖康耻”时期的生死安危……他们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收郭靖为徒,虽然郭靖很笨,但他们依然含辛茹苦的教导郭靖,直到让郭靖成才!他们这种侠义精神,是很感人的……

  二:无侠。

  鲁迅先生曾批判:“《红楼梦》之前的小说有一个毛病,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好坏太分明……” 到了《红楼梦》,才打破了善恶的界限。我们看金庸小说,其实就是这样的。有一部分人批评金庸的小说:他善恶不分;有人说:我喜欢看梁羽生的小说,善恶分明,金庸的小说正邪不明,说明这个人思想混乱。

  金庸说人本来就是这样的,世上哪有百分之的善人,哪有百分之百的恶人。我们想一想咱们自己,再想想自己周围的熟人、朋友、家人,谁是百分之百的好人?谁是百分之百的坏人?恶人也有它可取之处,善人也有他可厌之处。但是你又不能划分一个百分比,说这个人72.6%是好的,这很难划分,因为人是活的,他是变化的。所以金庸通过他的人物探讨,写出了善恶相克相生,又相互转化的人性辩证法;善恶是相克、相生、相互转化的。

  比如说《连城诀》,这个小说,是用很大力量,来探讨人性恶的。小说的主人翁却是一个纯朴的好人,他名叫狄云,是一个很朴实的乡下孩子。所以作者通过这个善良的孩子,来看世界,正像鲁迅的《孔乙己》,通过一个朴实的小伙计的眼睛来看世界,这样看得更分明,看得更惊心动魄!在狄云的眼中,大多数人都是坏人,他只是小说情节的一个推动者。表面上看,是主人翁,其实这个小说塑造最成功的并不是他,而是坏人……

  第四要领:反侠。

  一:小人之侠。

  金庸的小说好就好在,他不仅仅是塑造这些超越性的侠客,同时又意识到,这些侠客本身的局限性。以金庸小说中有很多反武侠的精神,他的武侠人物身上,是经常有缺陷的,他对这些侠客是带有批判的。我们看看,金庸小说笔下即使是正面人物,即使是大侠,经常也有缺点。比如说《书剑》中陈家洛,陈家洛这个形象当然是一个正面人物,文武全才。可是陈家洛最后,却一事无成。陈家洛到底有什么毛病,其实我们跳出武侠小说这个框架,可以看到,陈家洛其实是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来描写的,他其实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代表。用传统的话说,陈家洛不是很好地观察到这个社会的矛盾,他是幻想通过改变统治者集团内部的这样一个领导权,来解决问题。他幻想乾隆皇帝和自己是兄弟,和自己是同胞兄弟,来策反乾隆解决问题。结果,最后反而被对方所利用;他在爱情上也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爱谁。他本来先爱霍青桐,后来爱上她的妹妹香香公主。他也曾经追问自己,我为什么爱香香公主?不爱霍青桐,他反省道,难道我担心她太能干吗?所以在陈家洛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金庸对中国知识分子优柔寡断,耽于幻想的这样一种特点的批判。

  那么金庸在塑造出了从郭靖、杨过、令狐冲,到萧峰这样一系列大侠之后,还能塑造出更伟大的侠吗?很难了,特别是萧峰最后,以自己气壮山河的一死,奏响了民族和平的最强音!写出这样一个伟大的侠客的时候,你还能够写出更好的侠吗?可以说,在古今中外,就已经找不出比这个形象,更光辉的形象了!所以这个时候,物极必反,他就推出了韦小宝这个形象。我们看,在《鹿鼎记》中,本来从正面人物角度来讲,最大的侠是那个天地会的首领叫陈近南,江湖上的人物,都希望见到陈近南一面,“生平不识陈迁南,识尽英雄亦枉然”。可是这个陈近南怎么样呢?他还不如陈家洛和袁承志。不但一事无成,反而被一个宵小之辈,稀里糊涂就打死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是说谁的武功强,他就一定能够处处占上风,永远得胜,经常是武功低的打死武功强的。而陈近南就是这样的,稀里糊涂就死了。他所领导的天地会怎么样呢,一事无成。反而是他所反对的清王朝、所反对的康熙,事业是蒸蒸日上!那么在韦小宝这个人物身上,就体现出正派大侠无所作为,那些人有一身武功,最后能建立什么呢?还不如韦小宝,韦小宝下三烂的手段,什么:扔个石灰包,在桌子底下砍人家的脚,反而实用。金庸这样写,一开始是不能令人理解的,难道你放弃了侠义了吗?要把韦小宝写成英雄吗?不是,这里恰恰有一份沉痛的批判!一切英雄好汉,用光明正大的手段,不能够进步,不能够受到重用,不能够受到提拔;而像韦小宝这样的人,不学而有术,他却能够一路飞黄腾达,这是为什么?我们不要忘了,这个时候写的还是康熙盛世,是清王朝正在走上坡路的阶段。这就让我们联想起《红楼梦》,《红楼梦》也是写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最后那个辉煌时期,所谓康乾盛世。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从外面看,这个家族辉煌灿烂;其实里边,已经腐朽了。所以《红楼梦》预示着中国封建,它要走下坡路;其实我们看《鹿鼎记》,会得到同样的结论。它同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曲挽歌!到了《鹿鼎记》这里,侠义精神不张,社会上像韦小宝这样的人,飞黄腾达,就预示着这个社会,不会再有好的发展了。

  《连城诀》中塑造最好的就是坏人,比如说,小说里写了一个大恶人叫:血刀老祖。血刀老祖,我想读过《连城诀》的读者,谁都不会忘记,这个老头子很坏,坏是坏,但是坏得赤裸裸,坏得毫不掩饰。孔教授有一个评语:“血刀老祖坏得顶天立地”!就是人要坏到这个程度,是不容易的。毛主席说过,人要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借毛主席这句话说:人要做一件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坏事,不做好事。真是这样,不信你试试,你天天做坏事,你做了三天就把你抓起来,做坏事不抓起来,你自己也坚持不下去。人的心,做好事还可以坚持,做坏事是坚持不下去的。但是就有这么一个大恶人血刀老祖,他就天天做坏事,而且做得理直气壮,毫不掩饰自己!很多人做坏事能坚持,他要欺骗自己,他要把坏事做成好事,或者实际上认为自己在做好事。而血刀老祖呢,为什么说他顶天立地呢?他认为自己在做坏事,认为自己应该做坏事,并且不遗余力地做坏事!所以,这个坏人他就光彩照人,坏得光明正大!他的坏,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你读《连城诀》,这个人物那正是栩栩如生,你会被这个人物所感动,比那些好人还要感动人!而跟血刀老祖做对比的恰恰是所谓正派豪侠。由于血刀老祖他抢了“落花流水”中老四水岱的女儿水笙,骑在马上掳着这个女孩子跑掉了。

  所以“落花流水”四大豪侠集合起来,率领一群正面人物,就去追杀血刀老祖,可是在追杀的过程中,这反对派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越追越高大!而相反,这一群落花流水的英雄呢,不但被反对派打得落花流水,人格上也是落花流水……

  血刀老祖这个恶人,我十分的喜欢,十分的倾佩!狄云都很尊重他。花铁干要吃他的尸体,狄云都不让,拼了命的保护!我看到这一段,十分感动!

  有人问:金庸为什么要塑造血刀老祖,这个恶人?

  我想,金庸是想借他,讽刺现实社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