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制冰
下一主题 制精盐
搜索

  在古代制糖方法

  制糖工艺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不同时期、不过国家和地区的制糖方法都各有特色,概括来说,可分为这几个步骤。

  1 压榨

  砍来了新鲜的甘蔗或者甜菜,剥叶、砍尖、去掉坏的部分,榨就完事了。因为古代杀菌保鲜能力有限,一般都要讲究“快砍、快榨、快煮”,用最快的速度把甘蔗汁送进锅里。

  2 熬制与澄清

  榨出来的甘蔗原汁里含有大量杂质。对于固态渣滓,要大火熬制,使杂质随气泡浮出,产生气泡后转小火,手工将泡沫撇去,杂质除得差不多了,再猛火使水分蒸发,即将出锅时又转为小火搅拌。单纯的熬制并不能让糖结晶,只会让糖变成麦芽糖状粘稠

  此时的糖未经澄清,杂质过多,没有统一的熔点,结果就是会形成这么一大块黏糊糊的胶质物。要让糖澄清结晶,需加入碱性物质,中和糖液中的游离酸,促进某些非糖物质的分解与沉淀。唐朝前后,我国从印度学来了使用草木灰制糖的技术,后来也用石灰乳,有些地区用贝壳粉,都是利用了相似的原理。

  石灰法,以及进一步的碳酸法,已经可以使糖初步脱色。是一种传承到现代的原糖脱色法。

  3 成型

  将熬好的糖进行搅拌,促其起晶,然后放入容器或模具中冷却成型,最后就是研磨成精糖

  红糖脱色与黄泥水淋糖法

  在现代制糖工艺中,原糖可以用有机脱色剂、氧化脱色、吸附脱色等多种方法,配合离心分蜜机(前面在红糖的定义里提到过的“分蜜”工序),就可以去除绝大部分杂质,制出白糖。而在古代则要使用“石灰法”去除杂质的原糖,用吸附的方式进一步脱色,得到雪白的蔗糖。用什么吸附呢?胶泥就是非常好的材料。我考证的起点:“黄泥水淋糖法”终于要出现了。

  先来看看《天工开物·甘嗜》的记载:

  (糖汁)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把漏斗(瓦溜)的出口处堵上草,放在缸上,把富含杂质的黑色砂糖放入漏斗中。等糖“结定”后,去掉漏斗口处的草,用黄泥水淋下,糖中的杂质就都流进了缸里,漏斗内的黑糖也都变成了“白霜”一样的糖。

  怎么听怎么不对劲吧?有现代的活性炭、等离子交换树脂来做吸附剂,还要动用离心机才能分离的杂质,明代用泥浆“淋下”就行吗?

  同样是封泥,封得越久,糖色越白。另外,如今海南依然存在的制糖土法中,依然存在着与记载相似的工艺。海南土法制糖所用的轧蔗石绞、三锅煎糖工艺、石灰(贝壳粉)澄清法都与《天工开物》大有相似之处,唯独在最后的脱色环节不同:

  在海南土法中,制糖师傅将糖漏(与“瓦溜”相似的漏斗)用草封口,放入土中,将糖浆到入,再用泥封死。一天后糖浆冷却,将糖漏取出,去掉漏斗下面的封草,将竹篾从下方插入糖浆形成导管,会有“糖仔”带着杂质慢慢留出。一个月后“糖仔”滴干,糖漏内壁则会有结晶糖,最上方靠近封泥的最白。

  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可见“封泥法”比“淋糖法”可信度更高,宋应星很可能将制糖时滴漏杂质的过程当成了“冲淋”,值得我们这些闲的没事就爱刨根问题的考据党留心。

  最后吐个槽:古法原糖脱色所需的时间长达一月至数月,穿越者想凭它大杀四方,一定会等得很头疼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