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医方案解·勿药元诠》中指出:“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人造,小用可以养生”。由此而知,静功在过分的年代中是较为普及的。儒、释、道三教都有静功的修炼,静功的修法。有关静功的修炼学习方法,各家有各家的传授,三教九流泛化于俗。因传承不同,层次上有很大差别。如果仅停留在外表上观看,不去切身的体会,可以说外行人不容易分出静功的流派与高低之别。动功则不然,稍有武学知识的人,也能依据经验辩别其水平。一切事物都是智仁相见,一些内功修持格探者,则能从动作,身形的动势变化看到演炼者身中的循经如何。佛家以此而生定慧,道家以此而炼丹道,儒京以此而养浩然。三家虽有区别,但均依静坐而形其业、守其真,智开洞天,遂通妙境。
略于分类,动功可以演化为武学、剑真。静功亦是人道一途与动功互为补充,进入丹道修炼、修真全形、观光修脉、调摄身心、养血安神、益寿延年、开发智慧,均需要依靠静功修持,静功不可缺。
应当强调“由动人静”,才属顺理成章。古人认为练外强化元坤,聚敛元气,打通脉道,形成循环,进入太乙循经专修阶段,是丹家密持的体证。修炼内功之初,循经不完整,用不成完善的循环,只能称为循经现象。以·循经现象为基础,进行分经流注阶段,以其达到修持中的循经迹象,继而形成自身完整的金气日月经天,即是传统所指的金气周天,身中日月亦是天地之象。
明·九脉台真後,丹道修炼形成新的完整面目。武学与丹道结合在一起,武学为丹道开辟了捷途,“以武演道、合于敌术”。周潜川先生在《气功药饵疗法与偏差救治手术》一书中说,旧传丹经静功有九种次第的呼吸调气法,依次而修为,每百日完成一个次第,至三年後可以大功告成。这种方法繁杂,不易深入。如由调息一法下手,很长时间才能人静,静後生定慧又不知何年何月。
丹道功夫演于文武两途,皆能人道、开悟。习静功者必得参悟功谱、内景文编,启动真元灵性,口诵谱文心无烦乱,可以迅速人静。对方代文学、诗词、曲赋亦要深入领悟,“元气存身真宝贵,文章行世大神仙”。儒家功夫已涣于诗书画之中,“精衡治世,寓意垂仁”。方之文人墨客,皆有剑侠英风。王羲之是武夫习文,李白、陆游是文人习武。陆游“学剑四十年”,“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曾在他的诗文中这佯描述:“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跃三千尺”;“龙泉三尺动牛斗,阴符一编役鬼神”。青年时代的陆游,为了实现灭敌复国的理想,曾走出书房,到社会上去求师寻友,习武学剑,陆游的师父是一位人称“白猿翁”的老陕土,陆游追随地多年,从他那学到了一手精湛的剑术。最使陆游感到自豪的是,在一次围猎时遇上了猛虎,同行的三十多人都被这山中之王吓得面无人色,纷纷拨转马头,只顾逃命。陆游闻汛策马赶来,挺身而上,与猛虎展开了一场搏斗。几个回合之後,只听得一声侈叫,猛虎倒在地下,陆游的利剑深深地刺进了它的心窝,诗人的白饱和貂裘也沾上了野兽的鲜血。人们都称赞陆游不愧是文武汉全的奇才。陆游曾把这段经历用诗丈概括“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土颜。”由此可见,他们既是学者、诗人,又是剑客、陕土,身在儒道两家,备受後人敬仰。
《黄庭经》是道家的通俗读物,其中以内景功夫为主,炼五脏神。五脏神存思于心,兹呈内炼,与四肢百骸可以纳于脑。脑为九官之神,统率周身,炼神存思,均系静功操修,诚为大道之专修也。另有符录、丹文、吐纳、服气日霞、默祝、礼拜、沐浴、服食辟谷等道家修养之仪轨、方法与货物。
《黄庭经》这本道家通俗书籍,今天能读懂的人已经不多了。道家的真传,几乎一般人都无从知晓。九脉合真之後,修真呈现新的面貌,静功的修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先聚敛真气,真气升华出现光,才是修真起步。有循经现象,後形成循经迹象。首先炼动功,才有修持静功的基础,感到金气上冲至颠顶,是肘後飞金晶的现象。
真元修真法的静功如何人门呢?道家真传的功夫,在修炼时要佩用龙牌虎符、金牌玉蝶。外行人不知道也不会用。入坐时采用这个特殊的方法“令人神往”,元神刹那间行数万里。“令”指挥人的神,坐中让自己的神到该去的地方。“合”的作用很大,得“令”而行。武当山留下的龙牌虎符,是一幅楹联“白虎手执喧花斧,青龙把握斩妖锋”。这个楹联的特殊力量,可在静功中体会到。由于大家的气脉不均衡,开始人坐先打一、二次太乙混元诀,权衡一下全身气脉,进入真元修真法系统的修持。龙牌虎符和指诀的力量避免修行者的出偏,十分有效。
传统的修为,在练功的场所挂上龙牌虎符,这样的环境,对练功者来说,提高了层次,这种作法是设坛场。诸葛其甫屏山设坛台借东风、布石阵与此类同。还有《修真图》,也可做为坛场,好似一座大厦的图纸,修炼就是按照图纸施工的过程。传统功夫、修真,不是枯坐,选址设坛、护持用符、口诵法诀、三密相参。于是赢中之景逐渐生起。静中心意十分重要,“全凭心意练功夫”,就应该学文、诵文,从功谱、楹联、文章之中体会修为的真谛,从诗词曲赋之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风貌。笔者著作《声律真诠·万字长联》以太极文体的形式展示了修真文化的风貌。前文言,真气升华出现光才是修真的起步。长联中也有关于初步修持的语句,可窥一斑。
“但见飞泉寒冻流波铺千尺”,喻示著经穴脉道循经成迹象,全身循经有序。“雾卷江气俘青烟”,丹田元气为先天之根本,离开无气修炼下能称为修真功夫。静坐内视,坎宜真水向上升腾,润泽著人的四肢百骸,开发著人的智慧。肾水升腾时眼前是白色的光,但此时眼前的光不稳定,不明亮,似如:“窗前明月光”。要随著功深日进,慢慢稳定,光渐强有“漫天白”之感。
“夜半月冷蟾光辉”,蟾光是月魄寒精,坎中真阳水中金。还末达到“漫天白”时,先感通自身,後感通宇宙,达到人天合一,进入与宇宙共振的状态,在三阴之极生一阳。此际,有轮明月从下丹田生起,月亮小,光似雾中透出。此时今神光内注,心火下降,觉得丹田是大海,其中有一点真阳,这样肾水升腾与心火相济,达到抽坎添离,交合自身中阴阳。
“照彻乾坤明如昼”,一轮明月在海中升起,渐升渐高,照彻自身宇宙一片光明,眼前一片“比银之光”。
“团团玉气琼雪翻”,周围又有元气转化成光,在内景中人天合一。天垂之象能用真实的内观看到,人的生命之光和宇宙日月是一样的。光在滚动,无气转化成光,即此句之喻。
“使我神思曾亿之”,在元气生成光的过程中,此时不可得意志形,不可走神。坐功时,自己的神和静坐出现的光相结合。谱云:“光即是我,我即是光”,保持神光的一致性。神光相恋使体内元气产生升华变化。站桩时眼前也会出现一轮明月,至慧日高照,这是丹的初形。混沌的气化态逐渐向上升腾,月变成太阳,日月合壁,慧日高照,既是月象,又是日象。白天为红色上升至两眼之间,《雪山密笈》谱文中有“一指樱红照大千”即此义也。苏东坡言“月有阴晴圆缺”,而身中之日月无阴晴圆缺。白天这轮慧日在眼前,夜里又回到丹田。若错倒阴阳,颜色会有变化。升起来时是白的,而落人丹田时却是红的。
“人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以上开示这几句用联,是让人们从文章当中去领略传统的修真风貌,是引人门,余下的功夫要在修炼中自悟。笔昔著作《真元宝笈》里的专修功《白鹤真人飞鸣羽比全真神图》一开始就有锻炼坎中真阳之法。光出现之後,如不能稳定,可炼太乙元明功和真元固气法,来天地日精月华,以育元真,充实丹由。“元阴元阳育此体,太乙显化产真形”,任督二脉育比了这团光,使之升毕,开发智慧,才是丹道的层次。
静功由形体之静,升毕到心态之静,渐渐转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个度界与“定”还相差很远,久坐之中,不知多久,必能有一次进入到禅修的度地,“十禅乃成一定”,多次人定才能生智慧。佛家由戒、定、慧之途下手,渐次而入。戒条初步,是静心摄形。静定功夫不看坐多久,要看仕中是否有序,生起智慧之光时下在定中,忙乱之时见真功。
人在修真过程中,只有达到了与宇宙共震,与日月同循·才能解脱烦恼,净化身心。才能“通向摩天真境的末来,在大定的寂静中升华,超越茫茫的宇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