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国的水产资源大致可分为:①鱼类,②甲壳动物类,③软体动物类,④藻类,⑤哺乳类。其中鱼类是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群。全世界约有3000种鱼类,中国约有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余为淡水鱼类。中国大多数海、淡水鱼类种类多、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生长快、补充能力大、适应性广,奠定了中国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1990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1218万吨,名列世界第3位。

  海洋水产资源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总产量的57。72%,其中鱼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中国海洋鱼类有1700多种,经济鱼类约300种,最常见而产量较高的经济鱼类约60——70种。此外,沿海藻类约2000种;东海、黄海、渤海的虾蟹类共有近300种;经济软体动物有200多种。

  ①黄海、渤海区。共有鱼类250多种,主要的经济品种有小黄鱼、鳕鱼、太平洋鲱等,另外有对虾、毛虾、海蜇、海带等其他水产资源。捕涝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产量的27。9%。

  ②东海海区。共有鱼类440多种,是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4大经济种类的最大产区,东海、黄海的浅海渔场是世界上较大渔场之一,素有“天然鱼仓”之称。东海带鱼产量占中国带鱼总产量的85%左右,其他3种亦均超过一半。此外,尚有质量较高而单一品种数量较少的品种,如鲳鱼、鳓鱼、真鲷、海鳗、鹰爪虾、梭子蟹等。捕捞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产量的51。8%。

  ③南海海区。水产资源品种繁多,而单一品种的数量较少。仅鱼类即近千种,主要经济品种有鲷鱼、蓝圆鲹、沙丁鱼、金线鱼等。此外,南海尚盛产金枪鱼、鲣、旗鱼、鲨鱼等大洋性鱼类,其他贝、虾蟹类、藻类资源亦丰,西、南、中沙群岛附近所产海龟、海参、玳瑁等亦著名。捕捞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产量的20。3%。

  中国近海水产资源早在20世纪60年代某些品种已开始衰退。当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并未相应增加,反而出现了大、小黄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量的下降;捕捞总产量逐年有所增加,但是单位船产或单位马力产量逐年下降,且渔获物个体变小,优质鱼比例下降等。如:小黄鱼产量从1957年的16。3万吨下降到1990年2。3万吨;大黄鱼产量由1957年的17。8万吨下降到1990年的2。5万吨;带鱼产量由1974年的57。7万吨下降到1990年的49。8万吨,且鱼体变小。近年来,在渤海、东海和南海分别实施了增殖放流和投放人工鱼礁的措施,以增加自然海区的水产资源,取得了一定效果。东海和南海外海较有经济价值的鱼虾类,有长肢近对虾、拟须虾、刀额拟海虾、单刺异腕虾、水珍鱼、胁谷软鱼等。

  中国的海水养殖历史悠久,人工养殖珍珠贝最早始于中国南海。13世纪中国发明了佛珠养殖法。驰名中外的“南珠”产于中国北部湾沿岸一带的合浦、北海、东兴等地,素有“珍珠故乡”之称。广东深圳养殖牡蛎相传已有300多年历史。中国养殖的海带由日本北海道移植,20世纪50年代已由黄海南移到浙江、福建、广东养殖,现已为海水养殖中产量最高的品种,1990年产量达24。4万吨,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15。2%。目前中国养殖的鱼、虾、贝、藻类计有60多种,主要品种有海带、牡蛎、珍珠贝、鲍鱼、紫菜、对虾、海参、扇贝、梭、鲻鱼等。中国台湾省养殖斑节对虾和遮目鱼较为发达。1990年海水养殖产量达162。4万吨,跃居世界各国之首。

  内陆水产资源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8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四五十种。1990年淡水鱼类总产量523。7万吨,此外尚有虾、蟹、贝类,其产量仅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3。2%左右。青鱼、草鱼、鲢、鳙为中国的四大家鱼。鲤、鲫、团头鲂、鳊、沼虾、绒螯蟹、河蚌等亦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就鱼类而言,以温水性者居多,其中鲤科鱼类约占中国淡水鱼类的1/2,鲇科和鳅科共占1/4,其他各种淡水鱼类占1/4。

  中国内陆水域的鱼类依地区特点,大体可分为:①北方区。指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系。主要有鲑科、茴鱼科、狗鱼科、江鳕等耐寒性很强的鱼类。此外,尚有一些鲤科、鳅科、刺鱼科鱼类。②西北高原区。包括藏北、内蒙古、青、甘、陕、晋等省区。主要有适应于高原急流、耐旱耐咸的鳅科鱼类及青海湖的裸鲤(又名湟鱼)。③江河平原区。包括长江、黄河、辽河下游的广大平原区及各河干流支流和鄱阳、洞庭等湖。该区鱼类鲤科种属特别多,形成中国淡水渔业中心。④华南区。包括粤、桂、滇东、黔、闽、台等省区。主要以鲤科、鳅科、鲇科鱼类占优势。⑤西南区。指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流域,包括藏南、川、滇西等省区。主要是鲤科、鳅科和鲇科鱼类,不少种类与缅甸、印度、泰国和越南的相同。大麻哈鱼和鲥鱼是溯河产卵鱼类,鳗鲡是降海产卵鱼类,大麻哈鱼盛产于中国东北,鲥鱼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

  中国是世界上内陆水产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其产量一般占世界内陆水域产量的1/10。中国的淡水养鱼历史悠久,公元前460年范蠡的《养鱼经》是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1958年中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解决了国内外长期不能解决的淡水鱼养殖的关键问题。中国普遍养殖种类以鲤、鲫和青鱼、草鱼、鲢、鳙、鲂、鳊、鲮鱼为主,还从国外引进了鳟鱼和罗非鱼、罗氏沼虾等。粗放的外荡养殖的有鳜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此外,淡水湖泊中还放养河蟹和养蚌育珠,成果显著。

  (费鸿年陈国铭)

  中国水资源据水利部门最近估算,中国河川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立方米(地质部门计算为8700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互相转化,因此两者之间有一部分重复量,经计算这部分重复量为7279亿立方米。扣除重复水量后,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中国河川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5。8%,占亚洲径流总量的18。8%。但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拥有水量尚不及27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4。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76亿千瓦。

  河川径流地区分布特点中国河川径流虽丰,但地区分布却很不均匀,全国径流总量的96%都集中在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仅占4%(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

  中国各河径流量的大小相差悬殊,长江为中国最大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755亿立方米,占全国径流总量的1/3以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刚果河,居世界第3位。其次为珠江,为3360亿立方米。雅鲁藏布江第3,为1395。4亿立方米。黄河虽是中国第2大河,但水量却只居第8位。

  河川径流时间分布特点径流的季节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及其变化:①冬季(12月——翌年2月)是中国河川径流最枯季节。除台湾东北部冬季径流可达年径流的25%以外,南方地区河流占年径流的8——10%,华北和西北大部地区占年径流的4——8%,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均不足年径流的2%。②春季(3——5月)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增多季节,增长最多者为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和新疆塔城等地,春季径流可达年径流的30——40%,为一年中径流最多季节。东北地区春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15——25%。华北山地则可占10——15%,而平原仅占6——8%。滇中、滇南地区春季径流只占年径流的6——8%,为一年中径流最少季节。③夏季(6——8月)是中国径流最多的季节,纬度越高,夏季径流越集中,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夏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50——60%,或甚高达60——70%。南方除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等地夏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50——60%外,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夏季径流一般只占年径流的30——40%。海南岛的夏季径流只占年径流的30%左右。就全国而论,夏季河流普遍进入汛期,同期亦多洪、涝灾害。④秋季(9——11月)是中国河流普遍减水季节。海南岛地区为中国秋季径流最多者,可占年径流的一半以上。次为滇中、滇北、秦巴、关中地区,占30——40%。此外,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秋季径流亦可占年径流的30%左右。秋季径流最少的是在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地区,只占年径流的10%左右,为一年中径流最少季节。西北地区秋季径流亦只占年径流的15——20%。

  中国河流各年的径流量也很不同,各河最大年流量和最小年流量的比值差异很大,如长江汉口站实测最大年流量为3。11万立方米/秒(1954年),实测最小年流量为1。44万立方米/秒(1900年),两者的比值仅2。2倍。而淮河蚌埠站实测最大年流量为2280立方米/秒(1921年),实测最小年流量为117立方米/秒(1966年),两者的比值达19。5倍。

  中国河流普遍具有丰、枯水段交替循环的现象,但各河的循环期长短不一,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循环期较短者,可以长江为代表,汉口站自1865——1969年的100多年中,大致可分为5个丰枯循环期,一个循环期最长的是26年,最短的为16年,无固定周期。循环期中的丰水段为8——18年,枯水段为9——16年,长短不一。淮河和西江也属此类型。另一种为循环期较长者,可以永定河为代表,官厅站近40多年来的年径流变化基本上可视为一个循环期。从1926——1948年为枯水段,1949——1970年为丰水段,丰、枯水段径流量的增减,一般北方河流都较南方河流幅度为大。

  中国河流还有连续几年丰水和枯水的现象,一般北方河流持续时间较南方河流为长。丰、枯水段径流量的增减幅度亦较大。

  中国大河丰、枯水遭遇呈现非常复杂的情况,一般而言,全国主要大河同时遭遇的机会不多,且往往出现相反情况。如1921年西江、长江、淮河、黄河都是丰水年,而永定河和松花江则为枯水年。相反,1929年、1941年长江、淮河、黄河、永定河是枯水年,而松花江则为丰水年。类似情况历史上也曾发生多次,因此,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南旱北涝”或“南丰北枯”的概念。但在稀遇的年份也有几条大河同时出现丰水年或枯水年的,如1954年为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丰水年;同年,南至西江、北至松花江普遍都出现了丰水年,仅各河丰水程度不一。

  中国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需水量最多的夏季,是个有利条件,但也有不利之处,有些地区春季径流少,易受春旱,而夏秋季径流又过多,易遭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的2155年期间,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较大旱灾1056次,几乎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水灾或一次旱灾。

  水利建设除在历史上早已闻名于世的都江堰和贯通南北的京杭运河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又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至1990年,已整修、新修堤防、圩垸、海塘22万公里,疏浚了排水河道,开辟了海河、淮河的排洪出路;修建各类水库8。33万多座,塘坝640万处,总库容4660。31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总径流量的1/6;灌溉面积4740多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面积占57。3%;建设了万亩以上灌区5363处;初步治理了1933万多公顷易涝地,改良了盐碱地499。5万多公顷;水力发电装机1900多万千瓦。这些水利工程已基本控制住普通洪水灾害。

  地下水资源中国的地下水资源约为8288亿立方米/年(或8700亿立方米/年),相当于河川径流总量的30%左右。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和苏北、皖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为3000多亿立方米/年;南方各省、市、自治区为5000多亿立方米/年。

  中国地下水资源从开发利用来看,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平原和盆地地区。全国14个主要平原和盆地的面积仅为全国的16%,而其地下水资源约1900亿立方米/年,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3%。这些平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其中最多的有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天山山前平原、三江平原等。北方地区由于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0%以上,但因地表径流不丰富,故地下水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现有井灌面积1130多万公顷,地下水年开采量400亿立方米,而具备井灌条件的耕地面积共约3300多万公顷,因而地下水还有很大的开发前景。至于山区,主要是基岩裂隙水,一般埋藏深而水量贫乏。

  地下热水资源中国还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全国出露地面的温泉就有2600多处。中国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①藏滇地热带,②台湾地热带,③东南沿海地热带,④郯庐断裂地热带,⑤川滇南北向地热带,⑥汾、渭张北地热带。此外,天津、北京、福州等城市已经普遍利用地下热水资源。

  中国许多重要工业城市,如北京、沈阳、太原、西安等洪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它有着水量稳定、水质较好、水温低和可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但随城市人口增加与工农业生产发展,部分城市已出现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地面发生沉降与塌陷及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熊怡汤奇成)

  中国铁路运输在中国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占有头等重要地位,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的铁路多是随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修筑起来的。1876年建成的长13公里淞沪(吴淞—上海)铁路,是中国第1条铁路。到1949年共修建铁路2。2万多公里,能通车的不过1万多公里。全部线路中有90%以上分布于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占国土60%的西北、西南地区几乎寸轨全无。

  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先后修筑了成渝、宝成、天兰、兰新、鹰厦、黎湛、包兰、兰青、集二、丰沙、京承、京通、太焦、焦枝、枝柳、湘黔、川黔、贵昆、成昆、襄渝等新的铁路干线。近10年来,又先后修建了京秦、新荷、兖石、侯西、大秦、侯月、孝柳、阳涉等煤炭运输线,其中大秦线为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列车线路。同时开辟了芜湖、宣城、长兴、杭州一线的南北又一通道。到1990年底,共新建铁路约3。2万公里,包括建成隧道4000多座(总延长约1800公里),桥梁1。4万多座(总延长近1000公里)。黄河上的铁路桥由1949年的2座增加到13座。过去无一座桥梁的长江,已相继在武汉、南京、重庆、枝城、九江等地建成8座大型铁路桥。同时,还对原有线路积极进行改造,增修了京广线等1。2万公里复线。全国至1990年电气化铁路已达7224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13%(不包括台湾省,下同)。由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牵引完成的客货运量已超过蒸汽机车。新建和扩建了北京、郑州、沈阳、徐州等枢纽40多处,铁路运输能力有很大提高。1991年又建成西南通往北部湾的第1条铁路——南(宁)防(城)线,是广西与西南诸省出海最方便的通道。目前,正在兴建北京—九龙和南宁—昆明等干线。

  1990年全国中央铁路营业里程已达5。3377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777公里。京广线以西广大地区,铁路比重已由50年代初期占全国铁路里程总长的19。5%提高到目前的45%。铁路从东部沿海伸向西北和西南,全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首府除拉萨和海口外都通了火车,全国铁路网的骨干已初步形成。在关内,形成了由4条纵向和3条横向线路组成的铁路骨架:南北纵向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大焦—焦枝—枝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横向干线则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在关外,东北铁路以滨洲(满洲里)—滨绥线为一横,哈大线为一纵,组成一个“丁”字形骨架。山海关内外的所有铁路均由京沈线、京承—锦承线、京通线等几条主干线加以联结,相互沟通。再通过一些支线、联络线、专用线等铁路,把全国主要工矿城镇、主要农林牧生产基地联成一体。原有铁路布局不合理状况已初步改善。此外,纵贯台湾岛的南北铁路正线也是重要的铁路干线。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有以下12条:

  (1)京沈线、京承—锦承线和京通线。京沈线自北京经天津、唐山,过山海关到沈阳,全长841公里,是联系中国东北和关内铁路网的主要干线。京承—锦承线自北京经承德到锦州,全长693公里,是京沈线的辅助线(北京—承德256公里;承德—沈阳644公里)。京通线自北京经河北隆化、内蒙古赤峰,抵内蒙古通辽,长870公里,是沟通华北和东北的第2条干线。

  (2)哈大线和滨洲—滨绥线。哈大线起自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大连,长约950公里,均为复线。滨洲—滨绥线西起满洲里,经海拉尔、哈尔滨、牡丹江到绥芬河,全长1483公里。哈大线与滨洲—滨绥线在哈尔滨相会,通过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等铁路枢纽,联系50多年铁路干支线,把东北地区工矿中心、农林牧基地和城市联成一个经济整体。

  (3)京广线和武汉长江大桥。京广线起自北京,向南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到广州,纵贯6省市,全长2324公里,是中国南北交通的中轴。1957年以前,京广线为长江所隔,分为京汉、粤汉两段,以武汉轮渡衔接。1957年建成长江第1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使京汉、粤汉两段线路成为统一的京广铁路。

  (4)京沪线和南京长江大桥。京沪线原亦为长江所阻,分割为津浦和沪宁两段。1968年建成铁路公路两用的南京长江大桥,使津浦、沪宁两线得以直接联成京沪线,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直达上海,全长1462公里,是中国又一南北纵贯的铁路大干线。

  (5)陇海—兰新线。东起江苏连云港,经徐州、开封、郑州、西安、兰州、武威、玉门、哈密,到乌鲁木齐,全长3651公里,是横贯中国中部6个省区的东西大动脉、全国铁路网的横轴。

  (6)京包—包兰线。起自北京,途经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直抵兰州,全长1813公里,是沟通华北、西北的铁路干线。

  (7)宝成—成昆线。北起陇海线上的陕西宝鸡,经凤县、广元、成都、西昌,抵昆明,全长1754公里。沿线绝大部分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其中仅成昆一线(长1085公里)即有隧道427座,桥梁991座,桥隧长度合计达400多公里。

  (8)成渝—川黔线。北起成都,经内江到重庆,再经遵义,抵贵阳,全长1203公里。沿线大部穿越高山深谷,有大小桥涵600多座,是西南地区纵贯南北的又一条重要干线。

  (9)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沪杭—浙赣线起自上海,经杭州、鹰潭、萍乡到株洲,全长1136公里。湘黔—贵昆线,东起株洲,经湘潭、冷水江、怀化、贵阳、水城,到昆明,全长1541公里。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穿过6个省市,与陇海线遥相平行,成为横贯中国东西的第2条大动脉。

  (10)湘桂—黔桂线。东起湖南衡阳,经桂林、柳州,到达贵阳,穿越3省区。全长约1633公里,沿线多丘陵山地;坡度陡峻,严重限制线路通过能力。1949年后经过改造,运输能力已大有提高。

  (11)太焦—焦枝—枝柳线。北起山西太原,南经长治、焦作、洛阳、襄樊、荆门,在枝城过长江,再经怀化,达柳州,全长2091公里。此线沟通同蒲、京包、石太、京广、陇海、湘黔、黔桂等铁路干线和长江水系,是中国中部地区同京广线平行的又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12)襄渝线。东起襄樊,经安康、达县,抵达重庆,全长916公里。沿线建有405座隧道,桥梁716座,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45%。此线的建成使全国铁路网分布上增添了一个有力的“链环”,起着沟通西南—华中和西北地区之间联系的重要作用,是横贯中国东西的又一重要交通干线。

  (陆心贤)

  中国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从北纬53°34′至3°51′,南北约跨50个纬度,由寒温带至赤道带,约70%为温带(占25。9%)、暖温带(占18。5%)和亚热带(约占26%),有优越的热量条件;从东经73°附近至135°05′,东西跨将近62个经度,由太平洋沿岸到欧亚大陆的中心,包括土地面积几乎相等的湿润(占32。2%)、半湿润(占17。8%)与半干旱(占19。2%)、干旱(30。8%)两大地理区域。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中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极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②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中国是多山国家。据粗略估算,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9%,平地约占31%。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土地的适宜性单一,宜耕性差,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生态系统一般较脆弱,利用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但山地,尤其是中国南方山地,水热条件好,适宜于林木生长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又为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因而,山地在西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中和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中国现有耕地约9572万公顷,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占世界第4位;仅中国北部和西部的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天然草地约3。17亿公顷(另一数字为3。53亿公顷),为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0%,居世界第3位;中国有林地面积约1。25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1%。居世界第8位。但中国人均耕地按统计约0。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森林覆盖率仅13%(世界平均覆盖率为22%),列世界第121位,中国每人占有林地约0。12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5强;天然草地稍多,中国每人占有约0。35公顷,也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2。农、林、牧用地总和,中国平均每人占有0。54公顷,最多也不超过0。67公顷,仅为世界的1/4强至1/3。

  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据林业部门调查,中国可供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后备土地资源约1。225亿公顷,其中包括疏林地0。156亿公顷,灌木林地0。296亿公顷。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9000多万公顷。这些土地按其性质主要应作为林牧用地,每人平均亦仅占有0。12公顷左右。而宜于种植作物、人工牧草的后备土地资源,从多方面材料估算仅约0。33亿公顷,其中可以作为粮棉等农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的毛面积约0。13亿公顷,净面积也只有0。067亿公顷的潜力。相反,如流动沙丘、戈壁和海拔在3000米以上人类不易利用的土地等这类无效的土地面积共约3。487亿公顷,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36。3%,所占比例相当大。

  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土地生产力较高,目前已集中全国耕地与林地的92%左右,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95%左右,是中国重要的农区与林区,而且实际也为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但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森林分布不均。在东南部季风区内,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差别也很大。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的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自然生产力低,而且不易利用。总之,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协调,区域间差异大。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田、草原、林地与水利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石玉林)

  中国土壤地理中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世界罕见。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12系列。(参见彩图插页第13页)

  红壤系列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自南而北有砖红壤、燥红土(稀树草原土)、赤红壤(砖红壤化红壤)、红壤和黄壤等类型。

  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强富铝化酸性土壤,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小。海南岛砖红壤的分析资料表明:风化度很高,粘粒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以下同)低于1。5,粘土矿物含有较多的三水铝矿、高岭石和赤铁矿,阳离子交换量很少,盐基高度不饱和。

  燥红土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下形成的土壤,分布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红水河河谷等地,土壤富铝化程度较低,土体或具石灰性反应。

  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具有红壤和砖红壤某些性质的过渡性土壤。

  红壤和黄壤均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生成的富铝化酸性土壤,前者分布在干湿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淀积层呈红棕色或桔红色,剖面下部有网纹和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为1。9——2。2,粘土矿物含有高岭石、水云母和三水铝矿;后者分布在多云雾,水湿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川、黔两省为主,以土层潮湿、剖面中部形成黄色或蜡黄色淀积层为其特征,粘土矿物含有较多的针铁矿和褐铁矿。

  红壤系列的土壤适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作物一年可二熟、乃至三熟、四熟,土壤生产潜力很大。目前尚有较大面积荒山、荒丘有待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利用。

  棕壤系列亦为中国东部湿润地区发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类。

  黄棕壤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杂生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弱富铝化、粘化、酸性土壤,分布于长江下游,界于黄、红壤和棕壤地带之间,土壤性质兼有黄、红壤和棕壤的某些特征。

  棕壤主要分布于暖温带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夏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发育的中性至微酸性的土壤,特点是在腐殖质层以下具棕色的淀积粘化层,土壤矿物风化度不高,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3。0左右,粘土矿物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并有少量高岭石和蒙脱石,盐基接近饱和。

  暗棕壤又称暗棕色森林土,是发育在温带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下的土壤,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东部山地和丘陵,介于棕壤和漂灰土地带之间,与棕壤的区别在于腐殖质累积作用较明显,淋溶淀积过程更强烈,粘化层呈暗棕色,结构面上常见有暗色的腐殖质斑点和二氧化硅粉末。

  漂灰土过去称为棕色泰加林土和灰化土,分布在大兴安岭中北部,是北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亚表层具弱灰化或离铁脱色的特征,常出现漂白层,强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属于生草灰化土和暗棕壤之间的过渡性土类,可认为是在地方性气候和植被影响下的特殊土被。

  棕壤系列土壤均为很重要的森林土壤资源。目前,不仅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林可供采伐利用,为中国主要森林业生产基地;且大部分土壤,尤其是分布在丘陵平原上的黄棕壤和棕壤有很高的农用价值,多数已垦为农地和果园。

  褐土系列包括褐土、土、黑垆土和灰褐土,这类土壤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腐殖质的累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较明显,残积一淀积粘化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褐土又称褐色森林土,分布于中国暖温带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形成于中生夏绿林下,其特点为腐殖质层以下具褐色粘化层、风化度低,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3。0——3。5,含有较多水云母和蛭石等粘土矿物,石灰聚积以假菌丝形状出现在粘化层之下。

  土褐土经长期施用土类堆积覆盖和耕作影响,在剖面上部形成厚达30——50厘米以上的熟化层,即变成土。主要分布于陕西的关中地区。

  黑垆土以深厚的淡黑色垆土层而得名。首先形成于半干旱草原植被下,后又经长期耕种熟化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陕北、晋西和陇东一带的黄土地区。

  灰褐土又称灰褐色森林土,是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山地森林下的土壤,具暗棕色或浅褐色的粘化层,因石灰淋溶程度的不同又分灰褐土和淋溶灰褐土两个亚类。

  在利用上,褐土系列除灰褐土是重要的林用地外,其他土壤为中国北方的旱作地,搞好水土保持,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黑土系列中国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区的地带性土壤,包括灰黑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以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为特点。

  灰黑土又称灰色森林土。处在湿润的地区,以大兴安岭的西坡最为集中,植被为森林类型,林下草灌植物繁茂,生草过程较强,有机质累积量大,土壤具较明显的淋溶作用和粘粒移动淀积现象。

  黑土土壤水分状况较充沛,相对湿润,植被为草原化草甸,当地称“五花草塘”,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量较高,具有黑色而深厚的土层,腐殖质层厚达30——70厘米以上,底土常出现轻度潜育特征。

  白浆土表层腐殖质层下具灰白色的白浆层而得名。分布在东北地区东部山间盆地和各地,气候湿润,植被类型为喜湿性的浅根植物,土壤有机质累积量不及黑土,因有机质分解程度差,而常具泥炭化特征,白浆土表层有机质的含量达8——10%,白浆层下质地多属重壤土和粘土;白浆层质地相对较轻,铁的淋失十分明显,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有少量高岭石和无定物质。

  黑钙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类型为主,也有草甸草原植物,有机质的累积量小,分解强度较黑土大,腐殖质层一般厚约30——40厘米;石灰在土壤中淋溶淀积,常在60——90厘米处形成粉末状或假菌状的钙积层,是黑钙土区别于其他黑土的重要特征。

  黑土系列的土壤以东北地区分布的面积最广,适于发展农、牧业和林业,特别是黑土、黑钙士和白浆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对象,除已垦者外,尚有较大面积的荒地可供开垦,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栗钙土系列包括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是中国北方分布范围极广的一些草原土壤。这类土壤均具有较明显的腐殖质累积和石灰的淋溶—淀积过程,并多存在弱度的石膏化和盐化过程。

  栗钙土温带半干旱地区干草原下形成的土壤,表层为栗色或暗栗色的腐殖质量,厚度为25——45厘米,有机质含量多在1。5——4。0%;腐殖质层以下为含有多量灰白色斑状或粉状石灰的钙积层,石灰含量达10——30%。中国栗钙土土壤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内蒙古高原的栗钙土具少腐殖质、少盐化、少碱化和无石膏或深位石膏及弱粘化特点,而西部新疆地区在底土有数量不等的石膏和盐分聚积,腐殖质的含量也相对较高,但土壤无碱化和粘化现象。

  棕钙土与栗钙土相比较,其腐殖质累积过程更弱,而石灰的聚积过程则大为增强,钙积层的位置在剖面中普遍升高,形成于温带荒漠草原环境,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和准噶尔盆地的北部,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性土壤。

  灰钙土其形成常与黄土母质相联系,分布面积以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东段和新疆的伊犁河谷最为集中,土壤剖面分化弱,发生层次不及栗钙土、棕钙土清晰,腐殖质层的基本色调为浅黄棕带灰色,钙积层不明显,表层有机质含量0。5——3。0%,且下延较深,一般可这50——70厘米。

  栗钙土系列土壤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也是重要的旱作农业区,需因地制宜实行农牧结合,改良草场和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

  漠土系列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和龟裂土等,共同特征是:具有多孔状的荒漠结皮层,腐殖质含量低,石灰含量高,且表聚性强,石膏和易溶性盐分在剖面不大的深度内聚积,存在较明显的残积粘化和铁质染红现象以及整个剖面的厚度较薄和石砾含量多(龟裂土和灰漠土除外)等。在成土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钙化作用(石灰聚积)、石膏化与盐化作用、弱的铁质化作用,同时风成作用相当明显。

  灰漠土发育在温带荒漠边缘细土物质上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冲积平原和北部剥蚀高原、河西走廊的中、西段及阿拉善高原的东部。新疆灰漠土表层有机质含量在1。0%左右,腐殖质层极不明显,石灰的最大含量可达10——30%,聚层出现在20或30厘米以下,易溶性盐含盐最大的层次在40厘米以下,往往与石膏层相联系,土壤矿物风化处于脱钾阶段,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4。0左右;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

  灰棕漠土温带荒漠条件下和粗骨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在西北占有很大的面积,同灰漠土比较,腐殖质的累积作用更弱,几无腐殖质层,表层有机质含量很少超过0。5%,且随深度增加含量亦无多大变化,C/N比值很窄,多在4——7,但石灰的含巨以表层或亚表层最高,且石膏的聚积较普遍,在10——40厘米处常形成小粒状或纤维状结晶的石膏层,石膏的最大含量可达30%以上。

  棕漠土暖温带半灌木-灌木荒漠下发育的土壤,广布于新疆的南部和东部。这类土壤基本上是与石质漠境或戈壁相适应,与北非的石漠(或称石膏荒漠和石膏壳)近似,但其干旱程度更强,以致在土壤中出现氯化物的盐层,成为世界荒漠土壤中罕见的现象。

  龟裂土发育较年轻的荒漠土壤,分布在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的细土平原上,常受暂短地表水流的影响。但不具水成土的性质,地表平坦、坚硬,呈灰白色,被网状裂纹切成不规则的多角形裂片,形似镶嵌在地上的龟裂图案,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漠土系列在利用上主要受制于细土物质含量的多少和灌溉水源的有无。目前,大部分用作牧地,仅有小部分垦为农田。

  潮土、灌淤土系列中国重要的农耕土壤资源,包括潮土、灌淤土、绿洲土。这类土壤是在长期耕作、施肥和灌溉的影响下所形成。在成土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新的属性,使土壤有机质累积、土壤质地及层次排列、盐分剖面分布,都起了很大变化。

  潮土(包括砂姜黑土)曾称浅色草甸土,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辽河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汾、渭谷地,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和棉花为主。土壤剖面中沉积层次明显,粘砂相间,地下水位较浅,土壤中、低层氧化还原交互进行,有明显的锈纹斑及碳酸盐分异与聚积。有些地区出现沼泽化和盐渍化。

  黄河淤积平原潮土的机械组成,老河床和天然堤上多为砂土,老河床两侧缓斜平地多为轻壤土,浅平洼地则为粘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仅0。6——1%。碳酸钙含量在6——8%,含钾量可达2%左右,含磷量多在0。1——0。2%。其含盐量一般不超过0。1%;在洼地边缘可达0。5——1%。土壤呈碱性反应,pH值7。5——8。5。

  潮土土层深厚,矿质养分丰富,有利于深根作物生长,但有机质、氮素和磷含量偏低,且易旱涝,局部地区有盐渍化问题,亟待改良。

  灌淤土主要分布于银川、内蒙古后套及辽西平原。灌淤层可厚达1米以上,一般也可达30——70厘米。土壤剖面上下较均质,底部常见文化遗物。灌淤层下可见被埋藏的古老耕作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因地区不同而异。西辽河平原的灌淤土,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约2——4%,盐分含量,一般小于0。3%,不含石膏;河套地区的灌淤土,质地较砂松,有机质含量约1%,含盐量较高。

  灌淤土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平原中的主要土壤,一年一熟,以春播作物为主,生长小麦、玉米、糜谷等。地下水位较浅,水源充沛;因排水条件较差,有次生盐化现象,应注意灌排结合。

  绿洲土又称灌漠土,主要分布于新疆及河西走廊的漠境地区的绿洲中,是干旱地区的主要耕作土壤。灌溉淤积层甚至可厚达1。0——1。5米;在引用坎儿井灌溉地区,灌淤层不超过1米。这些厚层灌溉淤积层土壤层次分化不明显,上部土层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2%,下部可达0。5——0。7%。磷钾含量均较丰。碳酸钙含量一般在10——20%,且分布均匀。但易发生板结,有次生盐化问题。采取灌溉与排水相结合,营造防风林带与林网,合理轮作倒茬,多种绿肥、牧草,是提高肥力的主要途径。

  草甸、沼泽土系列即湿土。为水成、半水成土壤类型。

  草甸土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覆盖下发育而成。广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河流两岸的泛滥平原、湖滨阶地上,也有分布。

  草甸土腐殖质含量一般较丰富,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草甸土,暗色有机质层厚达1米以上,土壤底部常见二氧化硅粉末,土体中见锈色斑纹及铁锰结核;在新疆地区的草甸土有机质层仅25厘米,常见大量石灰结核,并有盐分累积。表层有机质含量约3——6%,甚或可高达10%。在1米深的土层中,其含量尚可达1%。在两北干旱区有机质含量表层低于4%。在新疆、内蒙古的草甸土中,碳酸钙含量可达10%。

  草甸土开垦后,表层土壤垒结性减低,较前疏松,有机质含量亦随之下降。这类土壤肥力较高,养分也较丰,水分供应良好,是主要垦殖对象;亦为重要牧场基地,合理安排农、牧关系十分重要。

  沼泽土在长期积水或过湿情况下形成。广布于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及川西松潘草地。均有深厚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

  因土壤长期处于还原状态,产生了明显的潜育过程,形成充分分解的蓝灰色潜育层。土壤结持力甚低。在表层有机质层或泥炭层与底层蓝灰色潜育层间,尚可见大量锈斑或灰斑的土层,亦可见铁锰结核。沼泽土中有机质含量常在5——25%,泥炭层可高达40%以上,有机质分解不充分,C/N比值宽。大都尚未充分利用。

  水稻土系列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土是耕种活动的产物。是由各种地带性土壤、半水成土和水成土经水耕熟化培育而成,其形成过程是在季节性淹水灌溉、耕作、施肥等措施影响下,进行氧化还原交替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复盐基作用与盐基的淋溶,及粘粒的分解、聚积与迁移、淋失,使原来的土壤特征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剖面发生分异,而形成特有的土壤形态、理化和生物特性。

  水稻土的剖面结构包括下列层次:耕作层(A)、犁底层(P)、渗育层(W)、淀积层(B)、淀积潜育层(Bg)及潜育层(G)。耕作层淹水时水分饱和,呈半流泥糊状或泥浆状。排水落干后,呈包含有屑粒、碎块的大块状结构,结构面见锈斑杂有植物残体;犁底层较紧实,暗棕色的垂直结构发达,有锈纹和小铁锰结核;渗育层由于水分渗透,铁质淋洗强烈,颜色较淡;淀积层多呈棱块状结构,多锈纹、锈斑和铁锰结核;淀积潜育层处在地下水变动范围内,呈灰蓝色,有较多的锈斑和锈纹结构不明显;潜育层处于还原状态,呈蓝灰色结构。

  水稻土大致可分为淹育、潴育及潜育等三种类型。淹育型发育层段浅薄,属初期发育的水稻土,底土仍见母土特性,如红壤仍有红色底层;潴育型发育完整,具有完整的剖面结构;潜育型属由潜育土或沼泽土发育而成。

  水稻土是中国很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应根据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加以改良,充分利用。

  盐碱土系列又可分为盐土和碱土。

  盐土中国土壤中含可溶盐较高的盐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以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为多。华北平原和汾、渭谷地也有零星分布。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水接近地表是盐土形成的主要条件。盐分累积的形态通常是地表出现白色盐霜,作斑块状分布。含盐量高的盐土可出现盐结皮厚度(小于3厘米)或盐结壳(大于3厘米),在结皮或结壳以下为疏松的盐与土的混合层,可由几厘米到30——50厘米;甚或可见盐结盘层。盐分累积的特点是表聚性很强,逐渐向下盐分递减。沿海地带盐分累积特点是整层土体均含较高盐分。

  中国盐土的盐分组成甚为复杂。滨海地区的盐土主要为氯化物盐土;硫酸盐盐土则分布于新疆北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后套地区,但面积不大。而氯化物与硫酸盐混合类型的盐土,在中国盐土中到处可见,以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等省区最为集中。此外,东北松嫩平原、山西大同盆地等,在其盐分组成中含有碳酸根,称苏打盐土,碱性特强,腐蚀植物根系,大部植物难以生长。

  盐土的改良应采取灌排、生物及耕作等综合措施;种稻洗盐也是改良盐土的有效措施。

  碱土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小,大都零星分布于盐土地区,特点是表层含盐量一般不超过0。5%,但土壤溶液中普遍含有苏打。在吸收复合体中(尤其是碱化层)代换性钠占代换总量20%以上;pH值可达9。0或更高。土壤有机与无机部分高度分散,胶粒和腐殖质淋溶下移,使表土质地变轻,而胶粒聚积的碱化层则相对粘重,有时形成柱状结构,湿时膨胀泥泞,干时收缩板结,通透性与耕性均极差。过高的碱度可以毒害植物根系,过多的交换性钠可引起一系列不良的理化性质,对植物生长危害极大。

  碱土的形成与发育因地区而异,如松辽平原的碱土是由于苏打盐土在脱盐过程中,钠离子进入土壤吸收复合体而形成的。华北平原的碱土(当地称瓦碱)是由盐化潮土或盐土在脱盐过程中,突出了土壤的碱化特性,表层出现碱壳。前者代换性钠含量较高(7——10毫克当量/100克土),碱化度大都在20——40%;后者在质地较轻的土壤中仅1——2毫克当量/100克土,在粘重土壤中也仅5——7毫克当量/100克土,可能属于初期形成的碱土。碱土的改良除上述水利及农业措施外,尚需采取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等化学改良措施。

  岩性土系列包括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黄绵土(黄土性土)和风沙土。这类土壤性状仍保持母岩或成土母质特征。

  紫色土紫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在南方诸省盆地中零星分布。紫色土有机质含量1。0%左右,其发育程度较同地区的红、黄壤为迟缓,尚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属化学风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值为7。5——8。5,石灰含量随母质而异,盐基饱和度达80——90%。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中为较肥沃土壤,其农业利用价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水土流失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等。

  石灰(岩)土发育在石灰岩上的岩成土。在中国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凡有石灰岩出露之地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境内。在石灰岩体出露的喀斯特地区多形成较为年幼的石灰(岩)土。石灰(岩)土的植被多为喜钙植物如蕨类、五节芒、白茅等。这类植物的有机质成为石灰土腐殖化作用的物质基础。石灰(岩)土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①黑色石灰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呈良好团粒结构,土色暗黑,中性至碱性反应(pH6。5——8。0),土层厚薄不一。②棕色石灰土,常见于山麓坡地,色棕粘重,不均质石灰反应。③红色石灰土,土色鲜红,剖面上部多无石灰反应,表土pH6。5,心土7。0——7。5。

  磷质石灰土分布于中国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由于岛屿地处热带,大都由珊瑚礁构成。磷质石灰土即于珊瑚礁磐基础上发育而成,成土母质为珊瑚灰岩或珊瑚、贝壳机械粉碎的细砂。在海岛上的细砂表面聚积了大量富含磷质和有机质的海鸟粪,形成富含磷质的石灰性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高达12%以上,全磷量26——32%。成为富含有机质的天然磷肥资源。

  黄绵土又称黄土性土壤,广布于黄河中游丘陵地区。土壤色泽与母质层极相近,质地均匀,疏松多孔,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低,仅0。5%,矿质养分丰富。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风沙土的特征是成土作用经常受到风蚀和沙压,很不稳定,致使成土过程十分微弱,土壤性状与风沙堆积物无多大改变。随沙地的自然固定和土壤形成阶段的发展,由流动风沙土到半固定、固定风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只要增加肥分与水分,使植被逐步稳定生长,也能成为农林牧用地。

  高山土系列高山土壤是指青藏高原和与之类似海拔,高山垂直带最上部,在森林郁闭线以上或无林高山带的土壤。由于高山带上冻结与溶化交替进行,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程度低,矿物质分解也很微弱,土层浅薄,粗骨性强,层次分异不明显。因而将高山土壤作为独特的系列划分开来;有黑毡土(亚高山草甸土)、草毡土(高山草甸土)、巴嘎土(亚高山草原土)、莎嘎土(高山草原土)、高山漠土和高山寒漠土之分。

  黑毡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腐殖质累积明显,腐殖化程度相对较高,盐基不饱和或饱和度低,pH5——8,为高原优良牧场,也是小麦等作物的高产土壤。

  草毡土分布于原面平缓山坡,土体一般较湿润,密生高山矮草草甸。表层有厚3——5厘米至10厘米不等的草皮,根系交织似毛毡状,软韧而有弹性,地表常因冻融交互作用呈鳞片状滑脱。腐殖质层厚9——20厘米,含量6——14%,作浅灰棕或暗灰色,剖面厚度30——40厘米。大部用作夏季牧场。

  巴嘎土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侧的高原宽谷湖盆,植被属于干草原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时可达3——10%,剖面下部砾石背面常有薄膜状碳酸钙累积。大部为牧地,植被稀疏,载畜量低。

  莎嘎土分布于羌塘高原东南部,西喜马拉雅山的山前地带。土体较干燥,腐殖质累积过程减弱,且出现积钙过程,土体富含砾石,表层草根较少,不形成连续草皮层,有机质含量约1。5——3%,碳酸钙聚积明显,最大可达10%以上。土壤均较沙质,有风沙危害。均为牧地。

  高山漠土又称冷漠土。主要分布于西藏羌塘高原,山原平坦,植被低矮而稀疏,盖度5——10%。土壤中有机质累积微弱,0。4——0。6%,盐分0。5——1。6%,碳酸钙累积明显。地表见白色盐霜及结皮,多孔,含砾石较多,亦见石膏新生体,其下为砾质母质层,此类土壤甚少利用,仅在低洼处积水后,可饲养羊群。

  高山寒漠土脱离冰川影响最晚,成土年龄最短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冰雪活动带以下冰缘附近。土层浅薄,剖面分化不明显,土表有微向上突起的融冻结壳,通体大部为粗骨性,土壤矿物分解度甚低,植被为壳状地垫及耐寒的垫状点地梅等。

  (席承藩黄荣金)

  中国畜牧业地理中国是世界上畜牧业资源最丰富和畜牧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草地资源3。17亿公顷,生长3000多种牧草,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草场类型,有利于各种牲畜和不同季节的放牧利用,草地可利用率约达68。4%。在广大衣区每年可提供大量农副产品和饲草饲料资源,约达7000多亿千克,种类多,数量大,营养丰富。此外,还有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均可作饲料利用。同时,中国的牲畜品种资源也极丰富,经长期选择培育和引进改良,全国已育成优良的畜禽地方良种约260个,成为全国畜牧业发展的宝贵基因库。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畜牧业虽已有很大发展,但速度缓慢,生产低而不稳,产品率和商品率均不高。至80年代,猪、牛、羊和大牲畜头数有了显著增加,肉、奶、蛋、毛等畜产品产量大为增长,商品率也大为提高。无论生猪头数、猪肉总产量以及马、骡、山羊、兔的头(只)数均居世界首位,绵羊和黄牛头(只)数则分别居第3、第5位。1991年中国的肉、蛋产量已跃居世界第1。但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畜牧业资源分布不均,畜牧业生产发展地区差异显著。北部与西部广大地区历来为全国重要牧区,拥有牲畜头数约占全国的10%,而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广大农区却拥有全国86%的牲畜头数,所提供的肉食约占全国的95%,奶、禽、蛋等畜产品也占绝对优势。

  根据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以及民族的生活、生产习惯与历史发展的地区差异等,中国畜牧业可划分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城郊等4种类型地区:

  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新疆和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从东向西呈明显的地带性变化:①东部草甸草原地区。牧草生长茂密,产草量高,质量好,适宜发展牛、马、羊等多种牲畜,所产三河牛、三河马全国著名。②中部干草原(包括荒漠草原)地区。牧草较稀疏矮小,产草量较低,宜于牧羊,向为中国重要的羊毛、羊皮与羊肉生产基地与耕役马的主产地。③西部半荒漠-荒漠地区。水草条件较差,宜于羔皮羊、裘皮羊、山羊和骆驼等的放牧,但以山羊所占比重较大,骆驼的分布也相当集中,是中国骆驼的重要分布区。④西部阿尔泰山、天山等地的山地区。天然草场类型多样,垂直差异十分显著。放牧绵羊、山羊、马,牛和骆驼。其中尤以新疆细毛羊、阿勒泰肥臀羊、伊犁牛、伊犁马等著称。⑤青藏高原区。天然草场类型繁多,牧草低矮,产量低,是以牦牛、藏系羊为主体的高寒牧区。世界上约有85%的牦牛分布在中国,而以青藏高原牧区最为集中,是国内外牦牛的集中产区。总之,牧区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的放牧畜牧业地区,家畜以牛、马、羊、骆驼等草食牲畜为主,畜牧业以产品畜为其主要利用方式,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农区畜牧业向以从属于种植业并带有副业性质的舍饲畜牧业为特点。以猪和家禽占重要地位,而黄牛、水牛、马、驴、骡等畜种则主要供役用。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为北方和南方农区:①北方农区接近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区内有一定面积的天然草场,绵羊和山羊的比重大于南方农区,并有小群的放牧畜群和放牧经营的方式。此外,黄牛、马、骡等役畜是本区平原地带的主要耕役畜和运输动力,驴则是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耕畜和驮运工具。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养猪较多,具较高的商品性。禽类以鸡为主,水禽(鸭、鹅)较少。②南方农区饲料来源丰富,牲畜种类较多,以猪、水牛、黄牛、山羊等为主。全区猪头数约接近全国总数的2/3,以四川盆地、两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长江下游平原、浙江中部及西南部、闽东南沿海、桂东部、滇中和台湾西南部平原等种植业发达的地区最为集中,饲养量大,出栏率、商品率均较高。黄牛与水牛分别为南方农区旱地与水田的重要耕畜。水牛拥有头数约占全国的99%以上,多分布于平原稻作区。黄牛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台地和丘陵山地区。马、驴、骡数量极少。山羊遍及区内,但丘陵山区居多。绵羊虽不多,但以杭嘉湖平原和太湖地区的湖羊为最著名。禽类仍以鸡为主,但水禽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超过北方农区。

  半农半牧区沿长城南北呈狭长的带状分布,是农区役畜和肉食牲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本区历史上曾是农牧业交替发展变化较大的地区,以具有汉族经营纯农业与蒙古族经营纯牧业的生产方式为特色。[区内旱作农业与放牧畜牧业交错分布,畜牧业兼有纯牧区放牧与农区舍饲的特点。区内科尔沁草原和坝上高原等天然草场以放牧牛、马、羊为主,是肉、乳、细毛的重要生产基地。此外,宁夏的盐池、同心及内蒙古毗邻地区,历来以发展滩羊为主,所产二毛裘皮尤负盛名。

  城郊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以饲养猪、鸡、奶牛等畜禽为主,为城市、工矿区直接提供肉、蛋、乳等畜产品。除郊区农村集体与个人舍养畜禽外,还有奶牛饲养场、大型机械化养猪、养鸡场,形成技术水平和商品率均较高的城市、工矿区副食品基地。

  (张豪禧)

  中国植物地理中国植物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植被类型丰富多采。

  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和起源

  基本特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幅员、地质历史演变和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是形成中国植物区系特征的基本因素。

  植物种类丰富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和11。4%(表1)。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

  起源古老中国植物起源古老,含有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并保存许多残遗植物,如前所述众多起源古老的蕨类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科、银杏科、麻黄科和买麻藤科,在系统发生上是古老而孤立的,备仅一属,其中银杏科只存一种——银杏,一般仅限栽培,但在浙江天目山和滇东北,却呈半野生状态。

  松柏类开始出现于晚石炭纪,中生代非常繁盛,几乎广布世界,第三纪开始衰退,第四纪时其分布区更行缩小。许多种类虽已绝灭,但在中国有利的条件下却保存了较多残遗属种。现存7科中,除南洋杉科外,中国都有,白豆杉、银杉、金钱松、水松和水杉等都是中国特有残遗植物,星散或残遗分布于中国中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

  被子植物发生于侏罗纪、三叠纪,或更早,至白垩纪已很繁盛,第三纪逐渐发育为世界上占优势的植物。在世界现知544科被子植物中,中国有291科,包括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如木兰目、山茶目等所包含的许多科。此外,单种属和寡种属共约1135属,约占全国总属数38%。在中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种属和寡种属约占95%以上。它们在发生学上大多数是古老或原始的,因而由此也可反映出中国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地理成分复杂中国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甚为复杂,分布交错混杂。根据对中国现知2980属种子植物的比较分析,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变型。

  热带成分(2——7类)共有1460多属,占全国属数51。1%(不包括世界分布属,下同);温带成分(8——11,14类)930余属,占32。5%;古地中海成分(12,13)和中国特有成分备占9。7%和6。8%。在东亚—北美和东亚分布属中还有许多热带—亚热带成分。可见中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性质。

  各种成分既有其主要分布地区或分布中心,又是相互渗透混杂的,如中国典型的泛热带分布的326属中,只有60属限于热带,而有150属分布到亚热带,110多属分布直达温带,即达到它们分布区的北界。至于温带分布的科属,几广布全国,但往往主要产于江南至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古地中海区的成分主要产于西北干旱地区,亦有分布到华北或西南者,如柽柳和川续断科的一些属种。这种分布趋势显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来源及其热带起源。

  特有成分繁多中国特有植物计有200属左右,归72科,其中含10属或10属以上的为菊科、苦苣苔科、伞形科、兰科和唇形科5科,但多数为热带—亚热带(29)和温带(22)分布科。银杏科、钟萼树科、珙桐科及杜仲科为4个特有科。

  这些属中除铁线山柳和川木香、毛舌菊等5——6属为多种属外,其余95%以上都是单种或少种属,并且绝大多数是古老或原始的类型,如前所述的白豆杉等,还有如五加科的通脱木、马兜铃科的马蹄香、蜡梅科的蜡梅、榛科的虎榛子、石竹科的金铁锁、金缕梅科的牛鼻栓、半枫荷、毛茛科的独叶草及菊科中少有的木本属蚂蚱腿子和护菊木等。4个特有科也都是单种的古老科。它们主要分布在秦岭—山东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特别集中于西南至华中—华东。

  植物区系的起源从以上所述,可以认为中国植物区系来源于南、北古陆和古地中海区,而它们又为热带统一起源的。各种热带分布区类型起源于古南大陆已为现代多数植物学者和古植物学者所论证;至于温带区系的热带起源问题,至今犹未获一致认识。

  中国特有成分的起源是相当复杂的,不但有特有属,而且有特有科。银杏科、杜仲科和珙桐科、钟萼树科皆为单种,后2种可能分别与榆科、猕猴桃科和无患子科相近,含2个相近种,是很有趣的孑遗分子。此外,在许多原始或较古老的科中,如木兰科、樟科、木通科、蜡梅科、山茶科、猕猴桃科、金缕梅科、省沽油科、无患子科、桑科、榆科、槭树科、胡桃科等木本科及毛茛科、三白草科都出现中国特有属。它们和白豆杉、水杉、银杉等松杉类第三纪残遗植物一样,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北纬20°——40°的西南至东南部山区。因此它们无疑起源于古北大陆南部,在第三纪前即已形成和分化。此外,在这一范围内及西藏也有少数新生类型,如菊科、苦苣苔科的一些属。

  中国植被的主要类型和地理分布

  中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主要类型概述于后。

  森林中国森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少数零星分布到西北山地,从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

  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国针叶林普遍分布于国内各地山区,可区别为寒温性、温性和热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北部(海拔400——1400米)和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1300——2100米),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向南延伸。此外,出现于各高山的亚高山或至高山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寒温性针叶林的建群树种约有50种,主要是各种冷杉、云杉、落叶松和圆柏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较简单,发育良好的冷杉、云杉林,林相整齐,乔木层高20——30——50米,郁闭度0。6——0。9。林下灌木和草木层均不发达,而地被苔藓层却极发达,厚5——15厘米,覆盖度70——90%以上。在西南区亚高山特别潮湿地区,林中常附生大量松萝,形成特殊的“雾林”景观。

  在温带和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和亚热带的中山—亚高山带,则分布有温性或暖性针叶林。主要是各种松林,从东北往西南,建群树种主要是红松、油松、赤松、华山松、台湾松、马尾松和云南松等。至云南南部和广西、广东的热带低山丘陵,则被思茅松或海南岛松热带针叶林所代替。其他还有多种铁杉、油杉、杉木、柏木和侧柏林等。这类森林有为地带性植被破坏后的次生林或人工林,林相不一,一般高10——25米,郁闭度0。3——0。4或0。5——0。7,然而种类组成较上类针叶林丰富,多层结构,暖性针叶林常有许多热带—亚热带成分,并普遍生长多种草本蕨类和藤本植物。

  在东北东部温带山地分布有典型的针阔叶混交林。代表树种主要是红松、沙冷杉和多种落叶阔叶树种,如紫椴、枫桦、水曲柳等。这一地区现代森林中犹保存一些第三纪残遗植物和具有亚热带森林的特色。

  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广布于温带、暖温带平原山地及亚热带至热带的中山—亚高山带和石灰岩山地。典型落叶阔叶林是华北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向西可延伸至甘肃南部白龙江上游。建群树种主要是落叶栎类,在本带北部主要是辽东栎和蒙古栎,南部主要是麻栎、栓皮栎、槲栎、槲树等。它们多为纯林或混生多种槭树、椴等。林相整齐,季相变化明显,一般高10——15米,郁闭度0。5——0。7(0。8),林下灌木和草本层较发达,一般没有苔藓层。常见灌木主要为多种胡枝子、绣线菊、忍冬、荚蒾、榛和黄栌等。草本主要是多种苔草、委陵菜、蒿类及野牯草、白羊草、黄背草等亚热带禾草。

  另外,在西北荒漠河岸,较普遍分布有胡杨林或沙枣林,它们是中亚荒漠河岸特有的森林类型,林下主要是各种耐盐灌木和草本,如多种柽柳、铃铛刺、多种甘草和骆驼刺等。其他多种桦、杨柳主要组成次生林或河岸林分布各地。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植被类型分化多样,以典型常绿阔叶林为代表,分布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海拔1000米或2800米(在西部)以下的低山、丘陵或至中山带。建群植物主要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兰科的许多常绿树种,如多种栲、青冈、石栎、红楠、木荷、木莲、含笑等,分别于不同地区占优势。

  在中亚热带北部这些常绿属种与一些落叶栎类,水青冈、化香、枫香、鹅耳枥、多种槭、桦等组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中亚热带南部则主要与多种栲、润楠、香蒲桃(桃金娘科)、黄桐(大戟科)、山杜英(杜英科)、黄杞(胡桃科)、樫木(楝科)和无忧花(苏木科)等热带属种组成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热带林的诸种特征,成为南亚热带森林的过渡类型。在亚热带西端的干热河谷及亚高山阳坡常发育有地中海型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建群植物主要是铁橡栎、锥连栎及灰背栎等硬叶栎类,一般高2——6米,成为矮林或灌丛状。至山地这类森林则由高山栎类组成。竹林发达亦为中国亚热带森林植被的显著特点。

  各类亚热带森林一般生长较迅速茂密,高15——20——30米,郁闭度0。6——0。9,乔木层常有2——3个亚层,种类组成丰富,并常有一些古老或残遗的成分。

  季雨林和雨林二者分布于台、粤、桂至滇和藏东南的热带地区,是亚洲热带同类植被的一部分。但不同于亚洲热带典型的季雨林和雨林。中国热带季雨林较普遍地分布于海拔500——1200米(在西部)以下的热带丘陵台地,背风或较干热河谷盆地及石灰岩山地。这类群落的结构和种类组成都很复杂,没有明显的建群种,优势植物主要是多种榕树、龙脑香科的青皮、华坡垒、擎天树、麻楝(楝科)、铁力木(藤黄科)、假苹婆(梧桐科)、四数木(四数木科)、蚬木(椴科)及落叶树木棉、楹树、鸡占、厚皮树等等。群落呈半常绿或旱季落叶。

  雨林分布于热带迎风的丘陵低地或沟谷内,发育有湿润雨林,代表植物主要是龙脑香科的几种龙脑香,几种坡垒和婆罗双树,肉豆蔻科的台湾肉豆蔻、菲律宾肉豆蔻及梧桐科、桑科等的一些种。在热带西部则主要是干果榄仁(使君子科)、番龙眼(无患子科)、箭毒木(桑科)、望天树等。上层乔木中含有一定比例短期集中换叶或落叶的树种,成为热带雨林和季风雨林过渡类型。此外,应当指出,龙脑香科的代表见于中国大陆部分,肉豆蔻科仅见于台湾。

  灌丛指主要由中生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除分布于高山-亚高山的高寒灌丛和部分河岸、盐地、沙地灌丛为原生者外,余均为次生,不能代表地带性植被,但在中国现状植被中分布相当广泛,并有明显的地区性和生物-生态学差异。中国的灌丛概括可分为高寒灌丛、落叶灌丛和常绿灌丛3类。

  高寒灌丛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青藏高原及其邻近高山以及秦岭(太白山)和台湾的高山。一般分布高度达海拔3000——5000米,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和雪线间,常与高寒草甸或高寒草原(在天山南坡)相结合,是高山植被垂直带的组成部分。建群植物是各种耐寒的常绿针叶、常绿阔叶和落叶灌木,组成各种不同的高寒灌丛。主要种类是高山圆柏、杜鹃、岩须、箭叶锦鸡儿、金露梅、矮柳等。群落一般低矮密集,高数十厘米至1米左右,覆盖度70——90%。杜鹃灌丛每当五、六月间盛开鲜花。圆柏灌丛常呈匍匐状,覆盖度仅30——60%,群落外貌和结构均很单调。

  落叶灌丛落叶灌丛广布于温带至亚热带的丘陵、山地、河谷、沙丘及盐化低地和海滨各种生境上。尤其在暖温带森林区占据广大面积。建群植物主要是蔷薇科的蔷薇属、绣线菊属、樱属、栒子属、花楸属,豆科的胡枝子属、杭子梢属、锦鸡儿属,小檗科小檗属的许多种以及榛、虎榛子、黄栌、荆条、酸枣等。在亚热带干热河谷主要是热带科属的余甘子(大戟科)、坡柳(无患子科)和小马鞍叶(苏木科)等。在盐化低地、海滨和沙丘上则主要是多种柽柳、白刺等组成。

  落叶灌丛一般高1——2——3米,覆盖度30——80%,主要因生境的水分和盐分条件而异,大多是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若停止砍伐,可恢复成林或发展为相对稳定的群落。

  常绿灌丛常绿灌丛普遍而零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丘陵山地(海拔500——600米或1000米以下)和局部谷地及海滨。主要由热带—亚热带分布的许多常绿阔叶灌木和一些萌生的常绿阔叶乔木所组成。建群植物在亚热带主要是檵木(金缕梅科)、乌饭树(杜鹃花科),在热带主要是桃金娘和岗松(桃金娘科)、中平树(大戟科)等。在石灰岩山地种类较繁多而混杂,主要加樟叶荚蒾(忍冬科)、竹叶椒(芸香科)、羊蹄甲(苏木科)、铁仔(紫金牛科)、清香木(漆树科)、黄杞等等。

  这类灌丛一般高1米左右,高者可达2——3米,覆盖度40——80%,分层了明显,常有稀散的乔木,或多或少的藤木和蕨类。草本层常见的是白茅、香茅、野古草、扭黄茅和芒等高大禾草。有时这些草本占优势,而成为灌木草丛。

  草原中国草原广布于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以至西北荒漠山地和青藏高原中部,是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也是整个欧亚草原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最重要的牧场。

  草原植被的植物组成和结构都较简单。建群植物主要是针茅、羊茅、隐子草、羊草等禾本科草及菊科的蒿属、亚菊属等的一些种。从东向西,或在荒漠山地从上向下,发展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真草原)和荒漠草原不同类型,分别以不同的种为代表。

  典型草原主要是大针茅、克氏针茅、针茅和沟叶羊茅等旱生丛生禾草。

  草甸草原主要是贝加尔针茅、吉尔吉斯针茅、两种羊草及白羊草等中旱生禾草及多种杂类草。这2类草原群落外貌整齐,季相变化明显,草层一般高30——50厘米,覆盖度40——70%,草本亚层分化明显,多者可分3——4个亚层,并混生多种小半灌木和杂类草。不过草甸草原更较茂密,种类组成较丰富和有更多的中生杂类草。

  荒漠草原草原和荒漠植被的过渡类型,主要由戈壁针茅、短花针茅、沙生针茅及东方针茅等小禾草和灌木亚菊、女蒿等旱生小半灌木所组成。群落稀疏低矮而单调,一般高10——20厘米,覆盖度20——40%。

  在西部高原和荒漠山地2700米或3500米以上的亚高山-高山带,发育有高寒草原。建群植物主要是紫花针茅、座花针茅、假羊茅等耐寒旱的小禾草,硬叶苔草及几种高原特有的蒿。群落稀矮而单调,点缀着一些高山垫状植物和杂类草。

  荒漠中国草原带以西广大地区普遍分布有荒漠植被,是整个亚洲荒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山南坡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北坡,荒漠植被分别上升到2600——2800米或2900——3200(3800)米的高度,上部直接与高寒草原相接连。基质为各种贫瘠的荒漠土、盐土及光裸的沙丘和基岩。

  荒漠植被的植物种类贫乏、稀疏和结构简单。建群植物是各种超旱生的半乔木、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豆科和麻黄、红砂和沙拐枣等。在新疆和西藏西部的荒漠中,颇多同中亚荒漠相似的春季短命植物、类短命植物,甚至有高大的、一次结果的阿魏等形成的阿魏滩,而在内蒙古东部则多夏雨短命植物,如沙芥等。

  半乔木荒漠主要由琐琐和白琐琐构成。前者是亚洲荒漠中分布最广的群落,在中国广布于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以至阿拉善高平原的各种基质上。白琐琐荒漠是中亚西部典型的沙质荒漠植被,在中国只见于新疆北部古尔班通古特等沙漠,向东不超过东经90°。这两类荒漠植物种类较多,组成各种群落,一般高2——4米,覆盖度15——30%,称为“荒漠森林”。

  灌木荒漠是中亚东部代表的地带性植被,广布于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至河西走廊西部的砂砾质戈壁、剥蚀残丘和沙丘上。建群植物是膜果麻黄、木霸王、泡泡刺、裸果木、绵刺及多种沙拐枣等。

  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主要由多种红沙、假木贼、猪毛菜、合头草、戈壁藜、小蓬等盐柴类及多种蒿(博乐蒿、喀什蒿、地白蒿等)组成。在盐土上为盐穗木、盐节木、多种盐爪爪和碱蓬等多汁盐生植物。这两类荒漠群落极为稀疏,一般覆盖度10——30%,高10——30厘米,灌木荒漠可高40——50厘米。植物组成也较琐琐荒漠简单,尤其在新疆南部常成单优势种群落。

  高寒荒漠发育于昆仑山内部山地及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4000——5500米地区,由各种垫状小半灌木组成。建群植物是高原特产的垫状驼绒藜、藏亚菊和粉花蒿等。植丛只高5——15厘米,而直径10——40厘米,覆盖度10——30%,点缀高寒棘豆、腺风毛菊、山蚤缀和藏刺矶松等高山垫状植物,生长季节鲜花盛开,甚为美丽壮观。除生长开花季节外,一般较荒凉。

  草甸和草本沼泽可分为草甸植被与沼泽植被两类。

  草甸植被主要是由中生多年生草本组成的植物群落。广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温带山地和各地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低平地或海滨。植物一般生长盛密,种类组成较丰富,主要是禾本科的拂子茅、芨芨草、赖草、獍茅、莎草科的苔草、蒿草、蔷薇科的地榆、多种委陵菜、菊科的裂叶蒿及毛茛科、蓼科、虎耳草科、报春花科、龙胆科、牻牛儿苗科、玄参科和鸢尾科的一些属种。在不同条件下组成典型草甸、高寒草甸、盐化草甸和沼泽草甸等各类草甸。发育良好的群落总盖度70%以上乃至100%,草层高40——50厘米至1米许,季相变化明显。

  沼泽植被是湿生植物组成的群落。在中国以草本沼泽分布最普遍,出现于各地湖滨、河滩及大河三角洲的低洼处。尤在气候温湿或冷湿地区有大面积分布。东北三江平原和四川北部的若尔盖(见若尔盖沼泽)是中国两大著名沼泽分布地区,主要是各种苔草沼泽。代表植物在三江平原是毛果苔草、乌拉苔草、塔头苔草和漂筏苔草等;在若尔盖主要是木里苔草,在西藏主要是各种大蒿草。苔草沼泽草层一般高30——50厘米,覆盖度60——70(80)%,根系密织,常成垄状草丘,俗称“塔头”。其他各地的沼泽,除苔草外,芦苇、藨草、香蒲及茭笋等也常为优势或建群植物,这类群落茂密而高大,是草质纤维植物的重要来源。

  (吴征镒王荷生)

  中国植物资源中国植物资源丰富,据60年代初的普查,按单项用途一种一次计,共2411种,尚不及全国植物种类的1/10。植物的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质资源5大类。

  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和间接(饲料、饵料)食用的植物,可分为7类。

  ①淀粉、糖类植物。如橡子、薯芋、蘑芋、蕨类、葛根、百合、慈姑、菱等,是中国野生淀粉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各种橡子种实淀粉含量多在50%以上,可供食用及酿酒等。含糖及甜味植物有龙眼、荔枝、柿、枣、罗汉果、马槟榔、甜茶(石栎幼叶)等。

  ②蛋白质植物。包括小球藻、叶蛋白、食用菌类、四棱豆、派克豆等。

  ③油脂植物。初步查明全国野生油料植物含油量在15%以上的约1000种。其中木本油料含油量在20%以上的约300种,能够食用的百余种,如蝴蝶果、油瓜、榛子、文冠果及各种野生油茶、核桃、松籽等。

  ④维生素植物。以各种野生植物为主,如猕猴桃、阳桃、沙棘、山楂、海棠及蔷薇属的许多种,其鲜果一般每百克含维生素200——800毫克。缫丝花(刺梨)可达2000毫克。

  ⑤饮料植物。除茶叶、可可、咖啡三大饮料外,还有若干地区性饮料植物(主要是代茶植物),如云南的扫把茶,四川的白茶,广东的布渣叶、鸡蛋花及中国传统的槐花、桑叶茶、菊花茶、金银花等。

  ⑥食用香料色素植物。苏仿木、茜草、红花、姜黄等为中国传统食用色素。香茅、木姜子、花椒、茶辣及砂仁、三奈、八角、桂皮等为中国特产调味香料。

  ⑦植物性饲料、饵料。包括大部分禾草类、豆科植物的枝叶荚果、构树叶、高山栎、各种野芭蕉、芭蕉芋等。

  药用植物资源可分为2类。

  ①中草药。载于历代本草的中药在500种以上,常用的有300多种,绝大部分来自野生植物,但多逐渐栽培。如三参(人参、党参、丹参)、杜仲、黄连、贝母、天麻、枸杞、当归、川芎、柴胡、甘草、栝楼、桔梗等,均为较名贵的或常用药。全国药草达5000种以上,常用的约400种,有些已进行栽培和制造成药,或作为化学药品的原料,如萝芙木、三尖杉、锡生藤等。

  ②植物性农药。包括土农药植物,如除虫菊、冲天子、鱼藤、百部、无叶假木贼等共约500种。它们含有除虫菊素、植物碱、糖甙类等物质,有杀虫灭菌或除莠的功能。还有植物激素如露水草(含脱皮激素)、胜红蓟(含抗保幼激素)等,也可作农药用。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

  ①木材资原。中国是少林国家,而且森林分布不均,随木材的大量采集和森林资源的减少,今后进行树种资源的调查研究并人工营造速生、珍贵木材将是重点工作之一,如团花、八宝树、望天树、阿丁枫、毛麻楝、泡桐、杉木、各种杨树等都是优良速生树种。

  ②纤维资源。中国重要纤维植物有190种,主要利用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锦葵、木棉、罗布麻等的根、茎、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以纺织、造纸、编制等。竹类、芦苇、稻草、麦秆、玉蜀黍皮资源最富,用途最广。

  ③鞣料资源。鞣料植物含有丰富的单宁,不仅可以烤胶鞣革、制药,并已发现还是优良的丢水垢物质。各种落叶松、云杉、铁杉、黑荆树、红树、儿茶等都是重要单宁原料植物。

  ④芳香油资源。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物中约有60余科含有芳香油植物。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依兰香、金合欢、安息香等都是中国目前用于生产的香料植物。

  ⑤植物胶资源。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如松科的很多种,豆科的槐、瓜儿豆、金合欢、黄芪等,杜仲、多种卫茅、夹竹桃科的鹿角藤、花皮胶、杜仲藤及菊科的橡胶草、银叶菊等。他们分别产各种胶脂,但栽培的三叶橡胶树仍是现今橡胶的主要来源。

  ⑥工业用油脂资源。在含油量20%以上大约300种木本油料中,工业用油树种占50%以上,如油桐、漆树、乌桕、风吹楠属植物等。桐油、生漆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工业能源植物还有续随子、马利筋等以及新近引种成功的西蒙德木。

  ⑦工业用植物性染料。如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姜黄等。

  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有5类。

  ①防风固沙植物。如木麻黄、大米草、多种桉树、银合欢、毛麻楝、杨树、琐琐、柽柳、沙拐枣等。②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油楝、黄檀、洋槐、锦鸡儿、胡枝子、榛葛藤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③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桤木、碱蓬(钾肥植物)、紫苏(增加土壤有机质)、田菁、紫云英、红萍等。④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中国到处都有各色观赏植物,如菊梅、牡丹、芍药、海棠、山茶花、杜鹃花、樱花、报春花、龙胆、百合花、兰花及龙柏、水杉、台湾杉、珙桐、棕榈等。⑤监测和抗污染植物。如碱蓬可监测环境中汞的含量,风眼兰能快速富集水中的镉类金属,清除酚类。森林对于净化环境有极大作用,许多水藻也有净化水域的功能。

  植物种质资源按照遗传学观点,每一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都应视为不同的种质。现知中国高等植物有2。7万多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利于人类的。各种有用植物都归属不同分类单位的科、属、种,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可以进行杂交育种,产生新的优质后代。长期栽培的植物也因不同程度的特化,而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征。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以及局部地方的强烈污染,已使一些植物种类濒危或绝灭,而种质的损失是不可再造的。因此在中国必须建立有用植物的“种质库”。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应担负起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任务。

  (吴征镒王荷生)

  中国重化工业地理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

  能源工业中国能源3大支柱原煤、油气、水电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2。2%、21。0%和4。8%(1990)。能源资源分布远离消费区,造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电东送的状况。

  ①煤炭工业。在相当时期内,中国煤炭基地的布局以炼焦煤基地建设为重点,并建设了一批供动力、化工和城市居民用的煤炭基地。在地区分布上,20世纪50年代着重建设了东北、华北、华东的煤炭工业,60年代转向西北、西南地区和江南诸省,70年代中期又逐步转回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1990年全国原煤产量达10。8亿吨,居世界第1位。

  中国已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黑龙江东部、内蒙古东部、沈阳周围地区、开滦、鲁西南、苏北、两淮、豫西、黔西等。今后重点开发以山西为中心包括陕北、内蒙古西南部和豫西在内的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其储量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60%)及苏鲁皖边区等煤炭基地,并综合发展为以能源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

  ②石油工业。中国目前主要产油区为东部的松辽和华北盆地,西部的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盆地。1949年以来,石油勘探重点由西北转向东部和沿海大陆架,已建成大庆、胜利、华北(天津以南和河北中部)、辽河、吉林、中原、南阳、克拉玛依、玉门和冷湖等石油和天然气基地,油气田遍及19省区。1990年全国原油产量1。3亿多吨,居世界第5位。

  全国已在24省区建成50多座炼油厂,其中年加工能力400万吨以上的有9座,主要在东北、华北和长江沿岸地区。东北原油加工能力占全国40%(其中辽宁占全国25%),主要在大庆、抚顺、锦州、大连、鞍山、辽阳等地,大量成品油调入关内。华北石油产销基本平衡,炼油厂主要在北京、天津等集中消费区。华东区炼油厂分布在淄博、上海、南京、安庆、九江等地。中南区炼油厂主要在岳阳、荆门、武汉、茂名等地。西北区有兰州、独山子、乌鲁木齐等炼油厂。西南区炼油能力最小,需大量调入成品油。

  ③电力工业。中国电力工业的开发方针是尽可能多开发水电,加速建设矿区水电站,适当发展核电站,大力发展电网,同时在网外地区发展小水电、小火电和利用风力等能源。

  中国已建水电站大部分在东部地区(东北、华东、华北、中南的一部分),而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澜沧江、湘西和闽浙赣地区等10大水电基地总装机容量1。5——1。8亿千瓦,年发电量8400亿度。青海龙羊峡、云贵交界的天生桥(坝索)、江西万安、陕西安康等大型水电站于1990年前相继建成。中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二滩水电站正在建设,建成后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三峡巨型水电站建设前期工作也正在进行。根据水能资源分布特点,水电站大中小并举,重点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

  中国火电站以煤为主要燃料。50年代初期,为配合新工业基地建设,火电站主要建在负荷中心。山西,内蒙古的准格尔,霍林河、伊敏河,渭北,豫西,两淮、鲁南,六盘山等煤矿均宜建百万千瓦以上坑口电站。目前已建成河北陡河,山西大同、神头,山东十里泉,河南姚孟,陕西秦岭等大型坑口电站。

  建设核电站的工作也在积极进行。浙江海盐市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已于1991年建成。广东深圳市大亚湾核电站正在兴建。中国核电站建设总规模将达500万千瓦左右,至公元2000年将占全国能源结构的1%左右。

  中国电力工业现已进入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的新阶段。葛洲坝、刘家峡和白山水电站,谏壁、陡河、清河、秦岭、姚孟、石洞口等火电站均已成为超百万千瓦的大电站。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已建成35万千伏和50万千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1990年全国总发电量6212亿度,其中水电1267亿度。

  机械制造业中国重型机械基地有富拉尔基、德阳、大连、上海、沈阳、太原、北京、天津、洛阳等。大型矿山机械工业多与所服务的对象密切联系,如鸡西、唐山、大同、洛阳等地生产采煤设备,大庆、兰州、宝鸡等地生产石油机械,大连、吉林、锦西等地生产化工机械。

  中国已建成发电设备制造体系,包括“三大”成套发电设备厂(哈尔滨、上海、四川),“三中”发电设备厂(北京电机厂、武汉汽轮电机厂、天津发电设备厂),“十一小”主机厂(南京、杭州、重庆等)和各种辅机厂。

  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型厂集中在长春、十堰、上海,年产均在万辆以上。年产千辆以上者分散在11个厂。长春、十堰、南京、济南主要生产3——8吨卡车,四川主要生产矿山用重型卡车,上海、长春和北京则以生产轿车、吉普和2吨轻型卡车为主。80年代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1990年年产各种汽车51。40万辆。此外,1990年机车产量655台,拖拉机3。9万台。

  电子工业中国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南京、无锡等市。无锡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将成为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基地。重点建设的微型计算机将建于华东(宁沪杭)、华北(京津保)、华南(广州、深圳)3计算机生产基地。上海的嘉定和漕河泾,西安的电工城以西咸阳道上,成都的华西坝外围,武汉的武昌文教区外围,广州的石牌附近,北京的清河附近亦将建成中国主要微电子工业区。

  化学工业1949年以来,中国新建了多个内地化工中心。全国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岛、大连、沈阳、锦西、广州、重庆、武汉、衢州、太原、泸州等化工中心。

  ①硫酸工业。中国硫酸原料构成中,硫铁矿约占73%,冶炼烟气约占11%,硫磺约占16%。全国最大的广东云浮硫铁矿1983年开始建矿。硫酸工业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连及白银、株洲、铜陵、葫芦岛等地。1990年全国总产量为1196万吨。

  ②制碱工业。纯碱工业主要有大连、天津、青岛、自贡和应城5座大型碱厂和杭州龙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东等20多座中小型厂,北方沿海占总产量85%,计划在江苏连云港、山东寿光、河北南堡、福建厦门、湖南衡阳等地兴建纯碱厂,并加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碱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电解食盐为基础的烧碱工业多分布于消费区。上海、天津、沈阳、锦西、大连、衢州、株洲等城市均有大型烧碱厂。1990年中国纯碱总产量已达380万吨,居世界第3位,其中成碱产量居世界第2位。

  ③化肥工业。70年代以前中国建立的氮肥厂多以煤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庄利用无烟煤,大连、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兰州用褐煤和重油。70年代后新建的大型氮肥厂多与石油资源结合,有利用油田气生产氮肥的淄博张店和大庆卧里屯化肥厂,有利用燃料油和炼厂气的辽河、沧州、南京、安庆、枝江、洞庭、广州等化肥厂。西南的泸州、金堂、赤水、安边等化肥厂均以天然气为原料。以晋东南无烟煤为原料的山西潞城化肥厂将建成中国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氮磷复合肥料基地。浙江镇海、新疆乌鲁木齐、宁夏银川三大氮肥厂正在兴建中。

  中国磷肥生产集中于南京、铜官山、株洲、柳州、湛江、昆明、成都等地,存在“南磷北运”现象。中国缺少钾矿,钾肥生产缓慢,目前正在兴建青海察尔汗盐湖年产百万吨复合钾肥厂。1990年全国化肥总产量达1880万吨。后世界第3位。

  ④石油化学工业。中国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费区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岳阳、辽阳等厂,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规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经济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庆、吉林、齐鲁、天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主要制造合成橡胶,四川长寿维尼伦厂从天然气制取合成纤维。此外还有黑龙江大庆、江苏南京和山东齐鲁各30万吨乙烯和吉林化工公司11。5万吨乙烯装置,1991年全国共产乙烯157万吨(全国生产能力196万吨,居世界第8位)。

  冶金工业以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为主。

  ①钢铁工业。1990年中国钢产量达6635万吨。钢产量占全国70%以上的大型钢铁基地分布在东北的鞍山、本溪,华北的包头、太原、京津唐,华东的上海、马鞍山,中南的武汉,西南的攀枝花和重庆。钢铁工业分布有计划地从沿海移向内地。地方中型钢铁企业有辽宁新抚、吉林通化、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福建三明、山东济南、湖北鄂城、湖南湘潭和涟源、河南安阳、广东韶关、广西梧州、贵州水城、云南昆明、甘肃酒泉、新疆乌鲁木齐等。

  特殊钢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齐齐哈尔、抚顺、大连,中南的大冶、舞阳,西南的江油、成都、贵阳,西北的西宁、西安。吉、辽、川、湘4省的铁合金占全国产量的47%,其中吉林、锦州、峨眉等铁合金厂最为著名。

  ②有色金属工业。中国蕴藏有多种有色金属资源(见中国矿产资源),许多有色金属资源与能源资源结合较好,有利于开采和冶炼。

  1949年以来,中国建设了现代化采矿、冶炼工业。如湖南冷水江(锑)、水口山(铅锌)和郴州柿竹园(钨),云南个旧(锡)、东川(铜)、兰坪(铅锌),江西大庚(钨)、德兴(铜),安徽铜陵和湖北大冶(铜),贵州铜仁(汞),山东张店、河南郑州、贵州贵阳和山西河津(铝)等均为中国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区。云南、湖南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西北地区结合黄河上游梯级开发水电,建设了10多个大中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区,如白银和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连城、兰州和青铜峡铝厂等,形成了一些以有色金属生产为主的工业城镇。在沈阳、抚顺、锦西、株洲、上海、昆明等地也建有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以水泥及平板玻璃生产为主。

  ①水泥工业。1949年前中国的35座水泥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沿海。1949年以后建设了大批水泥厂,主要有甘肃永登、陕西耀县、新疆乌鲁木齐、四川峨眉山、江油、攀枝花、贵州水城、贵阳、云南昆明、湖北黄石、河南洛阳、湖北荆门、广西柳州、广东英德、河北邯郸、山西大同、浙江江山、安徽巢县、福建南平等厂。除天津、宁夏、西藏外,各省区都有大中型水泥厂,小型厂遍布全国80%以上县份。1990年全国水泥总产量为2。09亿吨,辽、苏、鲁、川、粤、冀、湘、豫、鄂等9省水泥年产量均超过500万吨,其中前3省各超过800万吨。

  ②玻璃工业。全国已有23省区生产平板玻璃,大中型骨干厂分布在秦皇岛、大连、沈阳、上海、洛阳、株洲、蚌埠、兰州、昆明、太原、杭州、厦门、天津、通辽、南宁等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