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下一主题 匈奴
搜索

[元明清] 明朝


  一篇看尽276年明朝历代16位皇帝,从朱元璋建国起到王朝覆灭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朝

  1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又名重八、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中国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共31年。

  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朱元璋少年时期经历了悲惨的人生,他目睹父母、兄长先后因饥荒和瘟疫而亡故,被迫出家为僧,后来又四处云游化缘。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见识到底层人民的苦难,也为他日后起义积累了宝贵经验。

  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他在军中很快崭露头角,以勇武机智见长,深得郭子兴赏识和信任。不久,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朱元璋

  朱元璋很快便在红巾军中立下汗马功劳。他严明军纪,爱护士兵,因而广受军心。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城(今南京),建立了根据地,奠定了他独立势力的雏形。此后,他在谋士刘基的辅佐下,逐步扩大势力,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对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史称明太祖。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使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奠定了明朝统一全国的基础。明初数十年间,朱元璋平定天下,使这个国家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但朱元璋也是一个多疑残忍的君主。他通过多次政治迫害消灭异己,“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株连了大量明初功臣。这种党争倾轧使明初文武百官心生恐惧,也埋下了日后祸根。

  1398年,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明孝陵。

  2 明惠宗·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即明惠帝,史称建文帝。 钟离(今属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明代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恭闵惠皇帝,庙号朱由崧追尊为惠宗。

  朱允炆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孙,明懿文太子朱标的第二子。他继承父亲的仁厚风范,十四岁时侍奉患病的朱标极为孝顺。朱标去世后,他深受打击,日夜号哭。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驾崩,朱允炆继位,改革先朝武断政策,兴学校、回复科举,崇尚文治,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即位后,大力削藩,削弱诸王势力,引发燕王朱棣不满。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对峙和征战,燕军终攻入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一说在宫中自焚,一说逃脱改姓僧装。

  朱允炆在位期间,改进法典,减轻刑罚;调整赋税,关心民生;提拔文官,兴盛文教。他性格仁厚,政策开明,如果不是遭逢叔父朱棣叛变,本可成就一代明君。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但朱允炆推行的改革措施具有进步意义,显示出他治国的远见,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经验。建文新政虽终究未能实施,但其努力方向值得肯定。朱允炆历史地位与影响力,不应仅以失败论断,而应客观评价其作为明君的伟大理想和进取精神。

  3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22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年号“永乐”。

  朱棣

  朱棣出生于元末战乱之中,7岁才正式取名。自小受到严格军事训练和儒家教育。1370年,10岁时被封为燕王。1380年就藩北平,通过拉拢地方官员扩充力量。1390年,率军出征北元,大破乃儿不花部,声名大振。1398年,建文帝即位,削藩政策危及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历时4年击败建文帝,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

  即位后,明成祖恢复了被废黜的诸王爵位,表面笃亲亲之谊,实则继续削藩,采取迁徙藩王、削夺护卫、废黜王爵等手段,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东厂监视百官,完善文官制度,奠定内阁雏形。法制建设方面,审慎用刑,避免冤案。经济上蠲免赋税,恢复战乱中的生产。

  对外方面,亲率大军五次北伐蒙古,占领安南,稳固北方边疆。修复大运河,迁都北京,建设宫殿、城池,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派郑和下西洋,加强对外交流。文化上修撰《永乐大典》,但也因频繁用兵导致国力消耗。在位22年后病逝,历史地位与开创明朝的太祖相当,为明初二代皇帝之一。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北征返师途中病死,享年六十五岁。庙号成祖(嘉靖时改为成祖,原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

  4 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名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明成祖永乐皇帝长子,母仁孝文皇后徐氏为开国元勋徐达之女。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于中都凤阳府。

  朱高炽

  朱高炽一生坎坷,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却因仁政爱民深得民心。朱高炽年少时就显露出仁君风范,善良厚道,好学问史。靖难之役中,他率微弱之众固守北平,英勇抵挡南军猛攻,为朱棣夺得天下作出重要贡献。

  1424年,朱棣驾崩,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年号洪熙。他即位后广开言路,大宽刑狱,励精图治。不到一年,他检查京城河道,发现积淤严重,立即命工部疏通河道。他日夜勤政,甚至亲自巡视全城治安。有官吏私自搭建临时屋,被他发现,立即下令拆除。仁宗求贤若渴,召杨士奇、杨荣等贤臣复相辅佐。他推行仁政,赈济贫民,深得人心。

  然而好景不长,1425年正月,朱高炽因积劳成疾,未及施展政治抱负,便英年早逝,享年仅48岁,在位仅一年,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他功在养济和抚,遗爱民不遗余力,赢得“仁宗”美名,留下“敦于亲友,恭慎小心,言无失德,志在济时”的卓越品格。可歌可泣的守城事迹和刻苦朴素的为政作风,成为一代明君的榜样。

  5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399年——1435年),号长春真人,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书画家。在位11年(1425年——1435年),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因病逝于乾清宫。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景陵。

  朱瞻基

  朱瞻基在位期间被称为“仁宣之治”,使明朝进入鼎盛时期。朱瞻基是燕王朱棣的孙子,明成祖朱棣见他聪明过人,封他为皇太孙,带他出征漠北,选翰林学士教导他学习。朱瞻基长大后勤勉好学,又敬重父亲明仁宗,跟随祖父北伐有功。

  明仁宗去世后,朱瞻基继位,定都北京,并平定叔父汉王朱高煦的叛乱。朱瞻基登基后立即整顿吏治,提升内阁地位,重用良臣,使政局平稳。

  朱瞻基在位期间,采取宽恤措施,减轻民众负担。他关心民生,修建仓廪以备荒年,减免灾区赋税,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还派郑和下西洋,开拓海外贸易。在文化上,朱瞻基热爱书画,留下许多优秀作品。明朝在他治理下进入极盛时期,与他父明仁宗合称“仁宣之治”。

  朱瞻基在位仅11年便英年早逝,他勤政爱民,使明初局面进一步稳定,奠定于后来成祖、仁宗两朝积累的基础,推进了明朝的发展。朱瞻基以其仁慈寬厚,精干能干而著称,是一位优秀的君主。

  6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皇帝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十四年(1449年)和天顺元年(1457年)至天顺八年(1464年)两次在位(22年)。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身世坎坷,一生经历了太子、皇帝、被废、复辟等多重身份转换。朱祁镇是宣宗的长子,九岁时父亲驾崩,他以十岁之龄继位,开启了正统年间的统治。由于英宗年幼,大权由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执掌。三杨强调仁政爱民,使国家欣欣向荣。但好景不长,三杨相继去世后,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朝政日渐败坏。

  英宗初年多次率军北伐,意图收复蒙古族地区,但屡战屡败。正统十四年,英宗在王振怂恿下亲征鞑靼,不料中了埋伏,全军覆没。英宗本人也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后,英宗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在群臣拥立下登基,是为景泰帝。英宗被软禁在南宫长达八年,直到景泰八年,宦官与大臣发动政变,强迫景泰帝让位,英宗才重登大宝。

  复辟后的英宗大杀异己,肆意报复,又重用宦官,使朝政日益腐败。在位晚年,他终于认识到错误,下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英宗经历了太子、两次登基皇帝、被废软禁等悲喜交加的人生,留下了复杂的历史印记。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享年三十八岁,遗诏废除宫妃殉葬制度,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7 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1428年——1457年),史称明景帝、景泰帝、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母为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前后共八年。

  朱祁钰

  朱祁钰,明代宗,明宣宗的第二个儿子。他在明英宗被瓦剌俘获后临危受命监国,继而登基为帝,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人物。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其母吴贤妃原是宣宗的宫女。明宣宗驾崩后,长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明英宗封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骑兵俘获明英宗,京师震惊。在主战派的支持下,郕王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继而登基为帝,改元景泰,以稳定局势。

  朱祁钰即位后,率军击退了围攻北京的瓦剌军队,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明朝由危及安。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赈济民众,安抚流民,取得明显成效,使国家渐趋安定。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突然病重,皇储问题再次摆上议事日程。石亨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迎明英宗复位。朱祁钰被废黜,不久死于软禁中,终年仅三十岁。

  明英宗复辟后,谥朱祁钰为“戾王”,视为篡位者。后来一些大臣为其平反,明宪宗也较为理解朱祁钰的功绩,恢复其帝号,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南明时期,又增加庙谥,以“代宗”待之。

  8 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后更名朱见濡,庙号宪宗,世称成化帝。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母亲是孝肃皇后周氏,明代第八位皇帝。在位23年(1464年——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宪宗病死。年四十一岁。遗诏太子祐樘即帝位。九月,上尊谥,庙号宪宗,葬茂陵。

  朱见深

  1449年,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被俘,祖母太后郑氏立年仅3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景帝朱祁钰继位后,于1452年废黜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1457年,英宗复辟,再次立朱见深为太子。1464年,英宗驾崩,28岁的朱见深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成化。

  朱见深为人温和仁厚,即位后平反冤狱,恢复景帝帝号,获得朝野支持。他重用李贤等阁臣,革除佞幸,体恤民情,减轻赋税,检查官吏,使朝政清明。平定民变后,朱见深在当地设置府县,安抚流民。在他治下,社会保持安定兴盛。

  成化中后期,朱见深逐渐怠政,迷信方术,沉溺后宫,宠信万贵妃。但在亲信宦官怀恩、覃恩辅佐下,朝政仍较为清明。他用心经营,令国家小康,又提倡文化教育,诞生了闻名于世的成化瓷器。朱见深还是杰出的书画家,代表作有《一团和气图》、《岁朝佳兆图》等。

  9 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1487年——1505年在位共18年),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生母为孝穆纪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年号弘治。

  朱祐樘

  朱祐樘年幼时身体虚弱,曾被认为是早产儿,实际上并非如此。朱祐樘六岁时,其生母去世,他被送到宫外抚养。十一岁时,朱祐樘被接回宫中,并得到宪宗的认可,正式立为皇太子。

  朱祐樘聪慧好学,深得宪宗喜爱。太监覃吉曾训导他读书、谈论政事,教他将来治国之道。朱祐樘十八岁时举行冠礼,正式开始学习国家大事,侍奉宪宗。

  1487年,宪宗驾崩,朱祐樘继位,是为明孝宗。他勤政爱民,开明节俭,深得民心。在位期间,明经济出现繁荣,被称为“弘治中兴”。

  孝宗平素节制生活,重视选贤任能。他提倡言路两利,鼓励官员直言进谏。对于贪污腐败之徒,他进行严惩;同时重用清正廉明之士,恢复吏治。此外,孝宗关心民生,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在外交方面,孝宗奉行和平守势策略。面对蒙古等邻国侵扰,他采取积极防御,维护国家统一。同时与安南、日本等国保持友好往来。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 ,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是一个节俭笃学、勤政爱民的明君。他注重选贤任能、权威内外,使国家社会在他的治理下呈现出较大进步,被视为明中叶的一位贤明之主。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但仍对明朝产生过积极影响,是一位较为出色的皇帝。

  10 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1491年——1521年),又自名朱寿,别称锦堂老人。为明孝宗朱祐樘长子,中国明朝第十个皇帝,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病逝,年仅15岁的朱厚照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正德”,共在位16年(1505年 至 1521年)。

  朱厚照

  朱厚照生于弘治四年(1491年),是明孝宗的儿子,他从小就很聪明,学习也很刻苦,获得了人们的赞誉。然而,太监刘瑾等人不想让他接近儒臣,经常引导他去嬉戏、打猎,这导致朱厚照渐渐喜欢上了玩乐。

  1505年,明孝宗去世,15岁的朱厚照继位,改年号为正德。刘瑾等八人太监开始把持朝政实权。朱厚照沉迷于女色和玩乐之中,荒废朝政。刘瑾和其他太监故意引导皇帝去玩,目的是掌控大权。朱厚照寵信刘瑾,拒绝听从百官的劝谏。

  朱厚照不满足于皇宫中的玩乐,离开皇宫,住到了豹房。他在豹房享乐,包括听曲艺、纳妃。朱厚照还封一些男宠为“义子”,让他们参与政事,权力越来越大。

  1517年,蒙古军队来犯,朱厚照亲自率军应战,并在应州取得大捷。这次军事行动暂时稳定了北疆。不过很快,朱厚照就南巡去了。他原本声称是征讨叛乱,但军队平定叛乱后,他仍旧在外游玩。

  1520年,朱厚照在江苏清江浦打猎时不慎落水,结果患上重病。1521年,他回到北京后不久就驾崩,享年只有30岁,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喜欢玩乐,没有遵循朝规,导致朝政混乱。但他也追求个性解放,任用过不少贤臣,还取得过军事胜利,因此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朱厚照在位期间,太监专权,他沉迷女色,但也喜欢绘画。朱厚照是一个典型的好大喜功而又贪玩的君主。他继位之初颇有作为,但后来被太监刘瑾等人利用,终日沉溺享乐,疏于朝政。虽然他也有一些功绩,但统治还是存在很大问题,最终他荒淫过度,早逝于30岁。

  11 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号尧斋、雷轩、天池钓叟,生于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朱厚熜

  朱厚熜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继承皇位,年仅14岁,年号嘉靖。他生父兴献王去世时,他才12岁,在长史的辅助下管理王府。继位后,他坚持尊崇生父为皇考,引发“大礼议”政治事件,历时三年半才平息。

  明世宗初期推行“嘉靖新政”,清查豪强地主非法占地,减轻赋税负担,抑制宦官势力,兴修水利,提拔贤臣,整顿吏治。在文化上,他重视选拔人才,整顿科举制度,鼓励士子读书应试,提高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出现了大量杰出的文人学者。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民生富足,被誉为“天下翕然称治”。

  但是到中期,明世宗逐渐腐化懈怠,迷信方士,信奉道教,期盼长生不老之术。他频繁举行道教仪式,大兴土木修建宫观,不断增加道士编制,导致国库空虚。他排斥佛教,毁坏寺庙,迫使僧人还俗。朝政日渐混乱,吏治腐败,百官谄媚讳言,边患内乱频生。

  晚年,明世宗宠信奸臣严嵩,严嵩父子专横当政十多年,贪赃枉法,国力衰退。土木之功和迷信方术更使国库耗竭。海瑞疏谏世宗怠政,反遭囚禁。明世宗在位45年,对道教推崇备至,影响深远。有人认为他过度服食炼丹药物导致中毒去世。

  综上,明世宗初期政绩卓著,但中后期迷信方术,荒废朝政,任用奸佞,导致国力衰弱。他对道教推崇备至,影响深远。他在位时间长达45年,对明代中后期的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12 明穆宗·朱载坖

  明穆宗朱载坖(又作“朱载垕”,详见人物争议目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 ,号舜斋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7年2月4日——1572年7月5日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为孝恪杜皇后。

  朱载坖

  朱载坖少年时期的生活并不容易,他的两个哥哥先后早夭,父皇世宗也偏爱他的弟弟朱载圳。嘉靖十八年,朱载坖受封裕王,但世宗始终没有立他为皇太子。朱载坖不得不过着谨小慎微的生活,经济上也比较困难。

  朱载坖30多岁时,其弟朱载圳死去,他才得以顺利登上皇位,是为隆庆帝。登基后,他着手改革父皇遗留的种种弊政,释放被囚禁多年的大臣海瑞,平反冤案,惩治恶臣,减轻民困,经过一番整顿,国势有所起色,实现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两件大事,为万历中兴的局面奠定基础。但他本人却颇为退隐,将朝政交给心腹大臣处理。他深居宫禁,纵情声色,大兴土木和织造,导致国库银两不断流失。他还大量选美入宫,让江南地区出现“拉郎配”风气。这些过度的纵欲使他身体每况愈下。

  朱载坖在位仅六年,他患上“色痨”,病危时传召心腹大臣交代后事。不久即驾崩,享年仅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明昭陵。朱载坖虽然在政有建树,但过分沉湎声色令人遗憾。

  13 明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1563年——1620年),称禹斋,庙号神宗。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代皇帝(1572年——1620年在位,共47年)。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

  朱翊钧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出生,由于其祖父嘉靖帝忌讳“储贰”之事,其出生时无人敢报告,也无名无字。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朱翊钧才受封为皇太子。两年后,明穆宗驾崩,六岁的朱翊钧继位,次年改元万历。

  幼主登基,朝局动荡。太监冯保乘机掌权,与辅臣高拱争斗。高拱失势,张居正成为辅政大臣。在张居正十年执政期间,朱翊钧积极支持改革,推行了“考成法”等新政,明显改善了经济社会。张居正逝世后,朱翊钧开始亲政,指挥了明朝三大征讨战役,获得辉煌胜利。

  但好景不长,朱翊钧中期以后逐渐怠政。他沉迷酒色,荒废朝政,二十多年不上朝,不批奏章。为争立太子,朝野产生党争。边疆日益空虚,女真部落兴起,不断南侵。明军屡战屡败。朱翊钧为应付军费开征苛捐杂税,激起民变。万历四十八年,朱翊钧去世,其子朱常洛继位。

  朱翊钧在位初期推行改革有功,但中期以后怠政、放纵私欲,导致国力衰退和边患频仍。他对明朝的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体而言,朱翊钧一生经历了积极亲政时期的成就和后来怠政衰败的反差,是个矛盾错综的君主,也成为明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1582年9月7日——1620年),即明光宗,明神宗朱翊钧与孝靖皇后王氏之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朱常洛

  朱常洛是明神宗的长子,其生母王氏出身低微。朱常洛从小受到皇帝冷落,成年后卷入党争,经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事件。1601年,明神宗终于立他为太子。1620年,明神宗驾崩,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

  朱常洛即位后积极改革,首先大赦天下,宣示新政;接着废除矿税和榷税,以解民怨;还起用多位被先帝罢黜的正直大臣;增加边防军饷,以固国防。可惜大功未成,他即服食亲信太监崔文升所进“红丸”而暴毙,在位仅一个月,年仅39岁。

  朱常洛生前经历许多挫折,又在即位后拟定种种改革,却因宫廷阴谋突然离世,其遭际令人唏嘘。虽在位时间短暂,但他摆脱旧派势力控制、重建官場纲纪的努力,启迪后世君主应秉公正,广聚贤能,以达治国理想。朱常洛虽历练不足,但其思想开明、用人唯才,已隐约见其英明君主之像。

  15 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明光宗朱常洛和孝和皇太后王氏之子。中国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20年 至 1627年在位,共7年),年号天启,庙号熹宗。

  朱由校

  朱由校即位时,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内忧方面,朝中的东林党人与阉党魏忠贤展开激烈斗争。朱由校登基初期,东林党人高攀龙等掌握朝政要津,推行新政,稍有建树。但很快,朱由校重用其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客魏集团逐步控制朝局,排除异己。在客魏当道时,朝政日益腐败,民不聊生。东林党人试图制衡客魏,双方斗争日趋白热化。天启五年(1625年),客魏集团诬陷东林六君子入狱,最终致其死于狱中。朱由校明知客魏祸国,却无法阻止。

  外患方面,后金势力日盛,对明朝边疆形成沉重压力。天启初年,后金占据辽阳等重镇,辽东形势危急。明廷起复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提出“三方布置”方略,但很快被客魏集团诬陷害死。此后辽东局势日益恶化。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之战中,袁崇焕力挫后金军,获得重大胜利。但明朝内忧外患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

  在这危急关头,朱由校不懂政事,沉迷逸乐,任客魏擅权。他天性淳厚,却缺乏政治远见,无法控制朝局。尽管个人品德尚可,但因不能匡正朝政,最终导致国家步向毁灭。他在位仅六年便病故,可谓含垢纳污、积重难返。朱由校之弟朱由检继位后,明朝已如风中残烛,后金军队很快攻入京师,明朝自此灭亡。

  综上所述,朱由校即位之初,明朝内忧外患丛生,山河破碎。但由校不能躬行俭约、亲正朝纲,反而任客魏专权、祸乱朝政。在这危机深重的关头,他不能挽救颓唐的大明,使国运从此一蹶不振。由校僭主之罪,与客魏当权之害,均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16 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共17年),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

  朱由检

  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位君主。他即位之初剪除魏忠贤的权势,试图振兴明朝。但由于内忧外患频仍,明朝国势已日薄西山。

  朱由检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是当时的太子朱常洛的第五子。五岁时母亲去世,他过着寂寞的童年。长大后,他勤奋学习,深谙民间疾苦,并对权臣魏忠贤极为厌恶。

  天启七年(1627年),其兄朱由校驾崩,明熹宗并无嗣子。在皇太后的支持下,二十七岁的朱由检继承大统,是为明思宗,改元崇祯。思宗即位后,立即铲除魏忠贤集团的势力,开始积极整顿政务。他勤政爱民,简朴节俭,并委任袁崇焕统领辽东军务,计划五年内收复辽东。

  然而好景不长,后金军队频频南下袭扰京畿。同时,陕西、河南等地发生天灾,民变此起彼伏。李自成、张献忠相继起事,农民军势力蒸蒸日上。

  思宗屡次发兵剿灭,均告失败。崇祯十四年(1641年)之后,明朝军事、财政几近崩溃。李自成占领西安,直逼京师;吴三桂不救宁远,清军占领辽东。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思宗在煤山上自缢殉国。南明四朝纷起,但终未能收复中原,明朝至此灭亡。

  思宗在位期间,尽管努力整顿朝纲,暂时中兴明朝,但还是未能扭转大趋势。他作为最后一位明君主,历史地位极为悲情。思宗勤勉好学、深明大义,但可能过于急躁,也存在一些判断失误,这都加速了明朝的覆灭。尽管他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但思宗那坚持到底的气节,已成为千古佳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