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摘要]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在1994年上映之后大获成功,被赞誉为“无冕之王”,成为难得的传世经典。这部作品之所以让人震撼和鼓舞,不仅是因为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因为作品中塑造的各个传神人物语言、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折射出的希望与救赎理念激发了观者内心深处的积极因素,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关键词] 《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救赎

  一、理论部分介绍

  按照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理论,“人格心理结构”是一幅富有魅力的人类心理地形图,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

  第一,“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心理结构,由遗传的本能和性欲构成。它无视逻辑、理性和社会风俗,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即遵循着“快乐原则”。第二,“自我”,是受知觉系统调节和修改的“本我”,代表着理性和常识。它提倡对欲望、本能和性欲进行克制,以迂回的途径提升原始冲动。它遵循着“现实原则”,以保护生命在本能的泛滥之中免遭灭顶之灾。第三,“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它代表着道德和良知。“超我”用心良苦,引导“自我”、抑制“本我”的无节制动荡,不断地激发亏欠感和犯罪感,呼唤自我回归到道德规范和社会理想之中。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人格心理图景是动荡不安和冲突不已的。

  虽然这一理论产生年代久远,但作为心理分析学派的基石,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弗洛伊德之后的心理分析学家都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衍生出各自的理论观点,所以称其理论为经典决不为过。因此运用人格心理分析这一理论对《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更有助于清楚地揭示这一电影作品的主题。

  二、电影中主要人物人格心理分析

  (一)主人公安迪的人格分析

  安迪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就其本身而言,其人物角色可以等同于人格心理角色中的“超我”。他是电影原作者史蒂芬·埃德温·金塑造的上帝角色,因为上帝救赎众人并教人满怀希望。安迪帮助狱友们了解追求希望和自由的难能可贵,这是他对狱友们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救赎。一次户外劳动,安迪冒着生命危险提出帮一个狱警逃税减少其经济损失,作为回报他要求给狱友们每人一瓶啤酒,这劳苦工作当中的一丝清凉是狱友们从未有过的、莫大的幸福体验,也是灰暗牢狱生活当中的一星亮光。

  之后,他从监狱图书馆里翻到一张唱片,冒险把自己反锁在播音室里,用扩音器广播唱片。整个肖申克监狱上空回荡着高亢嘹亮的歌声。狱友们悄然无声,虽然完全不懂曲子是什么意思,但犹如天籁的歌声缓缓渗透到每一个聆听人的心中。希望和自由的幸福感再一次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这歌声可以跨越围墙到达任何地方。安迪通过此举传达着自由和希望。

  此外,安迪入狱之后不久,一直坚持每星期一封书信向州议会申请扩充图书资源,建立监狱图书馆,再后来每周寄出两封信,整整六年过去了,上面的官员早已没了耐心,心不甘情不愿地批准了他的请求,安迪终于如愿以偿。古语有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包含的是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和崇高、自由的思想。安迪通过自己的行动救赎一颗颗空洞、几近无望的心灵。

  安迪的这些行为在禁锢人身心的监狱里,对于代表了“本我”的犯人们而言是“反常的”。安迪入狱伊始向众人解释自己是无辜的,众人讥讽进到监狱中的都是“无辜”的人。其实不然,犯人们受“本我”本能欲望的驱使,或是劫过财、或是伤过命,而进到狱中仍然意识不到自己的过错,反而出于本能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掩护。监狱的职能则充当了“自我”的角色,它用各种无情的制度、厚重的高墙和冰冷的铁栅将“本我”束缚在这个密闭空间中,并同外界完全隔离。安迪的出现,正是象征着“超我”,将“自我”与“本我”引导到充满希望和美好的社会理想之中,达到情感的升华。

  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他本身又集合“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人格心理于一身。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主人公安迪在车里饮酒,因为妻子出轨,他出于人的本能心理欲加报复,但同时这一欲望受到”自我”的束缚和克制,“本我”与“自我”相互较量,引发安迪内心的纠结情绪,这也是影片会特意交代安迪车旁地上一堆空酒瓶的原因。在狱中服刑数年之后,安迪有过这样的表述,虽然他并未杀害妻子,但对于妻子的死他是有责任的,他这几年在狱中受的苦难可以抵消他犯下的过错了。这一言语表达可以看作是安迪人格中“超我”一面的展现,他的道德和良知激发了他的亏欠感和犯罪感,达到了自我的升华。

  (二)主人公瑞德的“自我”角色

  瑞德的人物角色塑造可以同人格心理结构中的“自我”划等号。因为瑞德的行为方式表现出他的成熟和老道,在狱中服刑三十八载他已经摸清了狱中的各种门道,非常理性,不主动结交朋友,也绝不会轻易树敌,完全遵循“现实原则”,以保护自己在肖申克里“本能”的泛滥之中免遭灭顶之灾。瑞德的现实也就导致了他两次假释机会的流失。安迪的出现为“自我”注入了“超我”的新鲜血液,引导瑞德走出“自我”的束缚,走向自由和理想的光明大道。

  (三)反面角色典狱长的“本我”角色

  典狱长诺顿是打着“超我”招牌、披着“自我”外衣的彻头彻尾的“本我”。他表面崇尚《圣经》,开口闭口皆是谈论此书以示自己充满仁爱之心。他自诩是救世主“上帝”,并教众人将身心交付自己——实则是监狱里的独裁者,困禁着狱中犯人们的灵魂和身体。看似同这座监狱的“自我”角色一样,都是规范犯人,其实他充当的角色却是“本我”:受到本能欲望的驱使,身为法律的守护者却无视正义,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自己的利益。

  三、影片的希望与救赎主题

  《圣经》中把耶稣为解救众人、洗脱世人的罪而献身叫做救赎。因此,在影片中,救赎并不是单纯指安迪从监狱成功脱逃而获得自由,更多的是突出他帮助瑞德及其他狱友明白追求希望和自由的难能可贵,所以也可以从人格心理角度出发,也可以将整个作品理解为“本我”的代表典狱长时刻以自我欲望的满足为前提,不顾道德规范,横行跋扈,将人格中最黑暗的一面暴露的淋漓尽致。“自我”的代表瑞德无力反抗,通过帮助“超我”的代表安迪,再由“超我”逐步成功地引导“自我”、抑制“本我”的不道德行为,呼唤“自我”回到理想的光明之中。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

  [2]郭茜.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希望主题的表达[J].电影文学,2011.

  [3]于志新.肖申克的救赎:对人性的深层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8(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