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之术简介
针灸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治疗。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以毫针刺法介绍针刺之术
1进针法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①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②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押手配合行针。
③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此外,也有采用针管进针的,即备好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约比毫针短2~3分,以便露出针柄,针管的直径,以能顺利通过针尾为宜。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装入管内,针尖与针管下端平齐,置于应刺的腧穴上,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打针尾或用中指弹击针尾,即可使针刺入,然后退出针管,再运用行针手法。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①角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分下列三种角度: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的腧穴等。
②深度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原则的介绍。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总的来说,针刺深度是以既有针感,同时又不伤及脏器归宜。针刺的角度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讲,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
3得气
‘得气‘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感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病人对进针后的针刺感觉,又称‘针感‘;施术者根据针感掌握刺激的手法操作,以达到有效的刺激程度。二是施术者手指对针刺入皮肤以后的感觉,又称‘手感‘,施术者根据手感去寻找、调整针感,使针感达到治疗疾病所需要的程度。
①针感针感是指从进针开始到出针为止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感觉。由于刺激部位与组织结构、个体感觉差异及对感觉的形容不同,可反映出各式各样的针感;这些针感不但产生于针刺的局部,还会向其他部位传导。并经过某些特殊的方法诱发,用压力可阻断。
②手感手感是医生在刺针过程中,针尖经过和遇到的各种组织的感觉,从感觉中可以得知针尖刺到的是何种组织,并从中得出在进针过程中病人的针感,以及针感的性质和强度,并根据手感调整针感,使其达到治疗疾病的针感。总之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
4行针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基本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①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
②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辅助手法
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宣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②刮柄法:亦名划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下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
③弹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④搓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应用,以免使肌肉纤维缠绕针身。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⑤摇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
⑥震颤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5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状态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而有补和泻的不同效果。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起清热、启动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肠胃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这种针刺补虚泻实的调节作用,和机体的正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如机体的正气充盛,则经气易行。若机体的正气不足,则经气不易激发或数刺乃知。
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有些腧穴适宜于补虚,而有些腧穴适宜于泻实。譬如足三里、关元等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补虚;而少商、十宣等,具有泻邪作用,多用于泻实。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而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为了使针刺产生补泻作用,古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不少的针刺补泻手法。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①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②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③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④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⑤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⑥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⑦平补平泻:称为单式手法,进地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以上各种手法,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应用,此外并有如下的复式手法:
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热性疾病。
6留针
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留针是毫针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目的。
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置10~20min。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而对老人、小儿患者和昏厥、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留针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静留针法是针下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到时出针。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
动留针法是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置一定时间,在留针时间反复运针,称为动留针法,亦称间歇行针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增强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此外,临床用于针后经气不至者,可边行针催气,边留针候气,直待气至。
医者对留针必须重视,首先要排除不适于留针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儿童、惧针者、初诊者、体质过于虚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针的部位,如眼区、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适宜留针的病情,如尿频、尿急、咳喘、腹泻等类病症。对需要留针、可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晕针等意外发生。
7出针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缓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猛拔),静留片刻,然后出针。
针灸歌赋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
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
肺之主大肠客
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
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
大肠主肺客
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生疾目黄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
喉痹肩前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
脾主胃客
脾经为病舌本强,呕吐胃翻疼腹脏,阴气上冲噫难廖,体重不摇心事妄,
疟生振粟兼体羸,秘结疸黄手执杖,股膝内肿厥而疼,太白丰隆取为尚。
胃主脾客
腹心闷意凄怆,恶人恶火恶灯光,耳闻响动心中惕,鼻衄唇喎疟又伤,
弃衣骤步身中热,痰多足痛与疮疡,气蛊胸腿疼难止,冲阳公孙一刺康。
真心主小肠客
少阴心痛并干嗌,渴欲饮兮为臂厥,生病目黄口亦干,胁臂疼兮掌发热,
若人欲治勿差求,专在医人心审察,惊悸呕血及怔忡,神门支正何堪缺。
小肠主真心客
小肠之病岂为良,颊肿肩疼两臂旁,项颈强疼难转侧,嗌颔肿痛甚非常,
肩似拔兮臑似折,生病耳聋及目黄,臑肘臂外后廉痛,腕骨通里取为详。
肾之主膀胱客
脸黑嗜卧不欲粮,目不明兮发热狂,腰痛足疼步艰履,若人捕获难躲藏,
心胆战兢气不足,更兼胸结与身黄,若欲除之无更法,太溪飞扬取最良。
膀胱主肾之客
膀胱颈病目中疼,项腰足腿痛男行,痢疟狂颠心胆热,背弓反手额眉棱,
鼻衄目黄筋骨缩,脱肛痔漏腹心膨,若要除之无别法,京骨大钟任显能。
三焦主包络客
三焦为病耳中聋,喉痹咽干目肿红,耳后肘疼并出汗,脊间心后痛相从,
肩背风生连膊肘,大便坚闭及遗癃,前病治之何穴愈,阳池内关法理同。
包络主三焦客
包络为病手挛急,臂不能伸痛如屈,胸膺胁满腋肿平,心中淡淡面色赤,
目黄善笑不肯休,心烦心痛掌热极,良医达士细推详,大陵外关病消释。
肝主胆客
气少血多肝之经,丈夫疝苦腰疼,妇人腹膨小腹肿,甚则嗌干面脱尘,
所生病者胸满呕,腹中泄泻痛无停,癃闭遗溺疝瘕痛,太、光二穴即安宁。
胆主肝客
胆经之穴何病主?胸胁肋疼足不举,面体不泽头目疼,缺盆腋肿汗如雨,
颈项瘿瘤坚似铁,疟生寒热连骨髓,以上病症欲除之,须向丘墟蠡沟取。
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脉八穴治症歌
公孙
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番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痛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内关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后溪
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申脉
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临泣
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外关
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列缺
痔疟变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照海
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番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十二原穴歌
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
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