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古代战争工具
下一主题 盔甲
搜索

古代世界地理文化区分为中国、欧洲、非洲、印度波斯、亚洲、中东伊斯兰文化区,分区分类展示。

  古兵器因功能及使用场合的不同,设计适用于战争、运动、自卫、狩猎、比武等需求,而且不断改进与创新,其中以战争所使用的兵器最为先进。受威胁的一方为求自我保护,必须研发更先进的兵器,因此造就了科技的进步。人类很多发明是伴随着兵器的发展而来,技术与科学于是有了演进的轨迹。

  手握古兵器犹如历史在掌上,阅读兵器发展史书宛如读世界历史。历史告诉我们改良或发明新兵器是尖端科技,要征服别人或保护自己,唯赖兵器,所以没有任何东西比兵器更贴近人类的命运。除了历史与社教的角度,我们更可以从兵器的制作技术装饰艺术,看到人类文明的演进与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

  一、中国区

  越王勾践剑

  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使用的一把青铜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越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即“勾践”,“乍”即“作”)铭文。该剑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剑身光亮,无锈蚀,刃薄锋利。铸造工艺达到相当高水平。

  吴王夫差矛

  中国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矛头为青铜铸造,长29.5厘米,宽5.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矛刃锋利,其铸造工艺之精细为同类兵器所少见。

  斧(钺)

  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所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

  戈

  中国古代用于和啄击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多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期已绝迹

  弩

  中国古代一种装有控制装置,可待机发射的远射兵器。由弩弓、弩臂、弩机三部分组成。弩机由青铜或铁制成,包括牙、牛、悬刀三部分。汉代的弩在弩机外面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称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张力。另外,汉驽在用于瞄准的“望山”上增设刻度,相当于现代步枪的标尺,提高了命中率。

  元军头盔(1760年):

  元军甲冑制作极其精良,有皮、铜、铁等质料。图示为皮制头盔,原涂有黑漆,帽顶铜管为插装缨饰之用,帽右为铜护片,帽下护耳及护颈是内铺棉絮外钉甲泡的『棉甲』,与当时吐番用冑颇相似。

  清代连发强弩(18世纪)

  中国弩(十字弓)发源得很早,而直接用在军事上,应是在春秋晚期战国时代,列国已广泛运用于各类争战活动中;到了三国,诸葛亮设计出连弩,可一次发射十支铁箭,时称『元戎』。图示为清代连发强弩,可一次装填二十余支弩箭,并能同时发射二支,大大提升发射速度。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1689年)

  清康熙年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奉命为清廷铸造火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便是其中最优秀的炮式之一。此炮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铸造完成,是一尊铜炮,重3公吨、炮长310公分、口径12.5公分、用药5觔(斤)、生铁炮子10觔;炮身全部铜绿,凸纹镌楔精美,花文、蕉叶文、回文、.钉文、莲花文俱全,底左右也有满汉铭文。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VonWaldersee)把许多战利品从中国带回柏林,其中包括了数尊《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这些炮后来变成德国「威廉梭收藏馆」的重要展品。1930年,德军扩张军备,熔毁部分火炮,逃过此劫的炮被转运到英国成为私人收藏,1994年奇美购得两尊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并展示于博物馆外草坪上,是研究古代火炮的最佳素。

  日本区

  当世具足(18世纪中叶)

  “当世具足”是冑甲的一种,冑保护头部,称作“兜”(Kabuto);甲保护全身,称作“铠”(Yoroi)。自15世纪起「当世具足」就为武士上战场时穿着,其构造随战斗方式之演变及兵器之发展而变化,最大特点是重视防御力与机动性,造型上受西洋盔甲影响。本件甲胃传于彦根藩(今滋贺县)藩主井伊家族,是井伊直义的收藏品。井伊家族是江户时代德川将军的部将,在幕府位居要职(具足是轻便甲冑之意)。

  武士刀(17世纪)

  刀以其固有方法制作,独立于世界兵器系统之外。刀身经过千锤百炼,淬火后呈现的刃纹,随流派不同而异,放出神秘的光芒。其配件如「「锷」(Tsuba)、「鞘」(Saya)、「柄」(Tsuka)等配件之制作也非常讲究,发展出极为精美的工艺技术,其中不乏被列为国宝级的作品。出自名家刀匠的好作品在刀柄上都有铭,经刀剑鉴定者极具收藏价值。

  铁炮(19世纪)

  初期火药兵器通称铁炮(Teppo),公元1543年由漂流到九州岛种子岛(Tanegashima)的葡萄牙人传入。当时传来的铁炮是南欧系统前膛式火绳枪,口径约18公厘,最大射程200公尺,有效射程40~50公尺。种子岛领主"时尧"(Tokitaka)为铁炮威力所震惊,遂自力研制,取名"Tanegashima",铁炮遂逐渐普及。在战国武将当中,最先把铁炮战确立为军事技术本系的是织田信长,以后在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统一天下的事业当中,铁炮扮演重要角色。.自铁炮传入以来,点火系统一直沿袭"火绳式"(Matchlook)长达300年,直到19世纪中叶后,才改为"击发式"(Percussion)和"撞针式"(Pin-Fier),而走向现代化枪的制造技术水准很高,质量好,又讲究美术工艺性,很受世界各国的重视。

  欧洲区

  麦斯米伦风全身盔甲(16世纪初):

  此件全身盔甲造型原专属于罗马帝国皇帝麦斯米伦一世。麦斯米伦一世(MaximilianI,1459~1519,在位期间1493~1519)善于更新武器,16世纪初,他在现今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城创设兵器制作工坊,尤其在盔甲制作上领导流行,图标盔甲之造型为其首创,后来在1500~1540年间,广被模仿且流行于欧洲长达数十年,全套约重30公斤。

  德国黑白相间半身盔甲(1550年)

  古代战士为求取自身的安全,常用硬骨头、木头、兽皮、厚棉布等为材料制作成简陋的战时防御物;公元前600年起,人类开始懂得以小铁圈串连编织成「铁链衣」(MAILSHIRT)保护身体;至公元2世纪,由于炼铁技术进步,铁片盔甲逐渐盛行,至14世纪达到最高峰,高阶战士的盔甲均须特别量裁制作,造型及样式甚具艺术性,能保留至今者均被视为艺术极品广受珍藏。本件黑白相间之半身盔甲,是16世纪流行于德国的典型样式。

  德国连指护手甲(16世纪)

  护手甲属于金属盔甲的一部分,可保护手腕、手背及手指,有两种不同的型式,一种是五只手指头独立分离型;另一种则是只有大拇指单独分离的连指护手甲。连手护手甲兴于15世纪,并广为流行,特别是受德国统治的欧洲地区。通常铁手甲内会先戴上皮手套,除了可避免皮肤与金属直接摩擦,更有方便固定的效果。

  德国十字弓(1580年)

  欧洲十字弓系由传统弓箭发展而来,于中世纪时期出现,它具有发射无声、无烟火,易于携带,不受天候、地形,利于偷袭等优点,起初用于狩猎,后来才运用于战场上。十字弓身采用弹性佳之木材、合成木或钢片制成,无法徒手操作,必须用特殊的辅助工具,例如绞弦器、拉杆等,方能将弓上弦。

  德国双手刀(1580年)

  双手刀,顾名思义是需要用二只手来操作的兵器,极可能是13世纪时源自于欧洲的"条顿民族"(Teutonic),是中古时代步兵战斗用兵器中最笨重者,公元1450~1580年期间流行于欧洲,它的外型极少有改变。一般双手刀长1.8公尺,重16公斤。专用之于比武、防城战或对付持长矛的集团步兵。双手刀的刀刃有时呈波浪状,容易砍断敌方之长矛,接近大型十字形护手下方,有两支突出的小刀,主要是防止打斗时敌军的刀剑滑落割到手。

  西班牙左手短剑(1650年)

  左手短剑又称匕首,15~16世纪曾流行于欧洲,尤其是德国地区。左手短剑经常与长剑搭配使用。细尖的刀刃不必锋利但需强而有力,足以抵挡敌人的剑击,其功能形同盾牌。有时刀刃成锯齿状,可折断敌人长剑尖端,故又名断刀器(SwordBreaker)。

  意大利长剑(1650年)

  1530年起,长剑风行于欧洲,成为武士必备兵器,但它只适用于刺击,无割砍功能影响所及,学习剑术蔚为风尚,剑术的研究与发展也十分蓬勃。长剑的手柄造型极多,制剑大师可随个人喜好设计出各式造型,其中不乏精工细琢者,日后均成为兵器收藏家的最爱

  欧洲长柄武器(16~17世纪)

  远古时代最普遍的武器,起初用于战争和狩猎,之后有专为骑士设计的,有步兵使用的,到了文艺复兴,各种样式、风格、尺寸、雕镂华美的长柄武器更是丰富精釆,机能性也提高,例如:钩爪形长矛,其内外侧的突出物可将骑兵从马背上钩下来,再用尖刺伤害对方;斧形长戟,虽然不能达到锋利地步,却能藉其重量劈砍,给予穿着全身金属铠甲的骑士重大的伤害。长柄武器通常约2~3公尺长,重量不轻,使用者需要相当的体力。

  荷兰火绳枪(1640年)

  火绳枪是由小火炮改良而来,15世纪初已经出现,由前膛装填火药粉与弹丸,射击时,扣动扳机,使火绳接触“点火药纷池”,产生的火焰穿过火门传入枪膛内,引燃火药粉发射弹丸。其优点是制造成本低,维修保养容易。直到1650年,转轮式、火石式、雷管式等新式点火系统出现后,才逐渐被淘汰,但亚洲地区国家如,大约在1860年以前都还是使用火绳枪。

  欧洲转轮枪(前膛装填)

  在欧洲,枪的演进约于1520年进入转轮式,1530年便相当普及,尤其是在德国。它的射击原理是在“引火药粉盒”下方装有隐藏的锯齿状转轮,并以“火石钳”夹着火石紧*在转轮上,扣板机时,转轮会快速旋转,与火石接触摩擦生火而引燃火药。这种型式的枪大大地改进了火绳枪的缺点。

  德国火石枪(1750年)

  火石枪的构想始于约1547年,1620年进入成熟期。原理是利用“火石”撞击“打火镰”产生火花以引燃火药粉。火石枪的性能较火绳枪优越,制作成本又比转轮枪低,在1850年"弹夹后膛装填"式的射击系统出现之前,一直都是普遍使用的火药兵器。图示为特殊的火石枪,可预先由枪托装填火药粉及弹丸。上膛时,将枪口朝下、扳动“上弹把”,即可自动装填火药粉及弹丸,完成射击预备动作,精简了许多步骤。左下角为其上膛分解图

  弹丸及模具钳

  制作弹丸时,先用火将铅熔化,倒入模具中,冷却后打开取出,再利用钳柄上的“修剪器”,将多余的部分除去,一颗颗的弹丸就产生了.

  印度波斯区

  波斯头盔与盾(1820年)

  钵状钢制的头盔,护颈甲由小铁圈编制而成,有可上下移动的护鼻梁、帽顶有尖刺,左右的两个细管是插缨饰用;盾的内面有衬垫,除了可避免摩擦皮肤外,还可减少被攻击时的力道,另有四个扣环可连接成二条皮索,方便握持,所以盾面上有四个突出的半圆形,目的是修饰扣环孔表面若是有金银镶嵌的人物肖像,或是严谨的几何图案,都是相当贵重的兵器。

  波斯护臂甲(1760年)

  护臂甲(Vambrace)又称为Dastana或Arm-guard,有时只有右手配带,前端有布片和铁链片,用以保护手背。为表示华丽通常会装饰金或银的花纹。

  印度锁子甲(1650年)

  相传西欧“克尔特族”(Celt,居住于现在的爱尔兰、韦尔斯和苏格兰)于公元前500年就已知道用小铁圈来编织铁链衣,作为战争或比武时护身之用。公元2~17世纪之间虽然铁片甲冑盛行,但身体的某些部分仍需铁链衣来保护,甚至较落后地区如东欧、中东和高加索、伊朗、印度等地区,由于制作技术落后和气候炎热的关系,不流行盔甲,直到16世纪火药兵器逐渐普及之前,仍视铁链衣为重要作战装备。

  铁链衣制作耗工费时,每个小铁圈都必须在接合处捶平并使之重迭,然后钻洞(一般为一个洞,亦有二洞者,三洞者极罕见),并扣以铆钉避免脱落。铁圈环环相扣,有时配合更小铁圈以转折所需之造型,适合人体穿着及活动。作战时,链锤、弓箭、尖剑和矛钩都是对付铁链衣的利器。本件重约18公斤,小铁圈约17,000个。

  印度尼西亚蛇形刀

  蛇形刀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特有的兵器,刀刃大部分都呈蛇形,约有5~15不等的弯波。当地人相信蛇刀具超自然、不可思议的特性,并代代相传。通常男人一生会拥有数支蛇刀,分别是来自父亲、岳父的相传与馈赠,以及他们为自己所订做的。

  律宾半身盔甲(18世纪)

  这种形式的盔甲并非菲律宾当地所原有,而是受到西班牙影响所产生的样式。头盔用动物角制成。保护身体的部分,则是利用动物的壳或角磨成薄片,与锁子甲缝制而成,再以黄铜制图案装饰表面。

  菲律宾青铜回旋炮蓝达卡(1830年)

  青铜回旋炮蓝达卡可用于陆上或海上,长度由20吋~7呎不等,小型较为普遍,主要用于重要典礼上,发射表示敬意。在婆罗洲,蓝达卡象征着崇高的地位与财富,它们甚至可被当作货币使用。由炮身的纹饰可看出当时受到欧洲及中国的影响之大。

  中东伊斯兰

  土耳其匕首火石枪(19世纪)

  结合匕首与火石枪设计成的特殊武器,整体造型及金银纹饰可看出土耳其镶嵌艺术之登峰造极。

  阿拉伯匕首(19世纪)

  阿拉伯匕首,曾盛行于奥图曼帝国、波斯和印度,双刃开锋且弯曲,刀柄和鞘的外形多变在装饰上更因地区起源而异。在阿拉伯半岛,这种型式的匕首被尊为自由的象征,它不但是打仗的武器,也常出现婚礼以及割礼庆典上(一种宗教仪式),刀鞘长又弯,鞘末是茎球状,镶嵌精致,19世纪曾出现“U”形的鞘。

  苏丹马姆路克盔甲(19世纪)

  这套罕见苏丹戎服,“胄”是圆锥形,16世纪时的作品,后人加上护面梁及护颈铁网,一直为回教救世主麦迪Mahdi的追随者所沿用,1898年在恩图曼Omdurman战役中被人寻获。“绵甲”则是19世纪当地的战袍。本件作品曾在1991年的“伊斯兰军事遗宝”的展览会中展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