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天津有“五档相声”,张寿臣、侯一尘一档;马三立、刘宝瑞一档;常宝堃、赵佩茹一档;侯宝林、郭启儒一档;戴少甫、于俊波一档。是天津最火的五档相声演出。其中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都成为一代宗师,而常宝堃、戴少甫却遗憾的逝于华年。
与常宝堃相比,32岁便去世的戴少甫更让今人感到陌生。他没有留下任何音频,甚至照片。网上有一张单人穿长袍、一手拿扇子、一手拿礼帽的照片,说是戴少甫,其实是张寿臣。据说戴少甫说功不亚于马三立,唱功不次于侯宝林,但这也只能是传说。更为传奇的是,关于戴少甫的死因,至今仍无定论,或者将会成为千古之谜。
戴少甫(1912—1944),小时候家境殷实,读过书,但更爱曲艺,喜欢单弦、太平歌词、相声。后来戴家败落,为了谋生,也是出于对相声的喜爱,戴少甫下海说相声,搭档于俊波。
于俊波(1899—1951),字利泉,北京人。他比戴少甫大十三岁,曾在白纸坊印刷局做排字工人,也是票友下海,拜入焦德海门下,为张寿臣代拉师弟,在天桥魏家茶馆前明地演出。两年后,他到前门外大栅栏三庆戏院与郭启儒搭档,两人最受欢迎的相声是《粥挑子》。戴少甫与于俊波搭档后,在北京新罗天,与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同台,声望日增。评书大家连阔茹在《江湖丛谈》一书中有载,久占天桥“笑林五杰”,包括高德明、绪德贵、张杰尧、戴少甫、汤金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