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修辞手法
搜索

[语文基础] 如何提高文笔


问:如何提高文笔?

楼心月:

下面我隆重的讲一下文笔

曾经有几位年轻的作者,让我评一下他们的小说。我看完之后,说“无语”,他们问我,“我有什么不足?应该怎么提高?”

我一时语塞,思来想去,该如何教他们,从何教起?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汉语语法都会犯错,逻辑混乱,字词时常乱用,文章如流水帐。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找到了答案,和他们说:“……你们真要想提高自己的文笔,复习小学语文吧。”

我记得这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用字用词的准确性,词性、修辞手法都是从小学语文开始教的。或许那时候大家还年幼无知,不知道学基础的重要性,有的孩子忽视了它,因此造成现在基础薄弱,错漏百出的后果。

基础的重要性,犹如房子奠基,房屋外表搞得再华丽,下面根基不稳,风一吹就倒,地一震就塌。

很多人本末倒置,只修表不修里,须知,学什么都要先从基础学起,才能学得更好。

提高文笔,首先得准确的应用字、词、成语、有时还包括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原创就更得学了),准确运用汉语语法。

对一些不确定含义的字,词,成语等,可以查一下在线词典,baidu一下。汉语语法,修辞也是baidu一下就有了,如再不懂,又得上语文课了。

文笔的三要素:

一则准确,二则生动,三则流畅。

关于“准确”,就不再絮叨了,最基本的要素。

关于生动

所谓生动,并不是说,你的词汇丰富就生动了。公式化的去套用词汇,非但不生动,反而生硬。

写什么,你脑海就里要浮现什么,自己先去感受一番你脑海里的“世界”,把它用最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比如你浮现出一个画面:下雨了,一男一女,他们同撑一把伞在雨中行走。

很显然,上面这句话谈不上文笔,只能说语法正确。

画面很笼统,对吧?接下来你要把画面具体化。

首先雨大不大?(挺大)

你要让读者去从哪个角度看这对男女?(背影)

两人什么关系?有什么举动?(恋人,亲密)

走在什么地方,路面什么情况?(巷子里,湿滑)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小巷中,有一对男女,同撑着一柄浅蓝色小伞,在湿滑的路面上蹑足而行。那男的一手撑伞,一手搂住女人肩头,只将半个身子探进伞内,另半边却任凭风吹雨淋,湿漉漉的衣服紧贴着后背。

只有画面具体化了,读者才能如亲眼所见,有代入感。

关于用心写

文字本是无生命的,需要你给它注入活力,而关键则是用心去写。

你只有用心去写,才能打动自己,先打动了自己的文章,才能打动你的读者。

听听能感动你的音乐,合着那些旋律、节奏而下笔;想想曾经让你动情的场景,激活内心深处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文字,是很难去感染人的。文字充满真实、细腻的感情,读者才更能投入到你的小说中去,设想一下,“初恋”的人是多么的投入,因为用情太深,对不?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方法是可以让你的文笔生动起来。

比如用上比喻 比拟 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它用一个人对一种事物(已知或熟知)的感知去感受另一种事物。或更生动、形象、贴切,或增强气势、美感、情感等。

最常见的:他胖得象头猪,我们都知道猪是很胖的;她美得象朵花。我们都知道花是美的;他痛苦的如丧考妣,死了父母是无比痛苦的。

名作中的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喻成天上泻下的银河,增加了美感,增强了气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把白头发比喻成秋霜,增添了凄美与悲情)。

比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把汪伦和他的深情厚谊比作桃花潭水,既美又富有意境,耐人寻味。

方文山因一首青花瓷的填词而享誉歌坛,,“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个“惹”字拟人,生动,当时被媒体捧了很久。

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头发真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眼力真好)

修辞手法就不一一细说了,希望大家重温一下,用好它们,让你的文字“活”起来。

关于流畅

读起来一气呵成,朗朗上口,甚至悦耳动听,就是流畅的文章。流畅文章最经典的代表,就是“诗词歌赋”了。

写好一段文字后,你自己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如果一口气读完要岔气,读起来生涩拗口,更谈不上韵律,那么肯定不是好文章。

写好文章的窍门,换种通俗易记的说法,就是:

“看着好看,读着好听,想着入迷。”

看着好看:文章字词优美,表意精确。

读着好听:一气呵成,朗朗上口,韵律十足。

想着入迷:看文章,犹如身临其境。

如《望庐山瀑布》,《望岳》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论看着,读着,想着都是气势磅礴,令人神游宇内,何其壮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人胸襟开阔,仔细品味,意境深远。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老找古诗作例子?因为它们是汉语文化真正的精粹。

最后还有一个提高文笔的方法,那就是反复研读那些经典小说,比如有的人反复看黄易的书,其文笔风格也接近黄易,“虎躯一震,香肩微耸”等等词汇,运用的熟稔无比,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