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反应式
下一主题 悬 念
搜索
小说结构
小说结构: 结构

    为了顺理成章地描述事件和自然地刻画和表现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都会对人物和事件加以“铺垫”的笔墨。但正常的“铺垫”,在整个作品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太大,“铺垫”之后,就会以更多的笔墨进入核心矛盾或核心事件。在小说创作中,也有一些作家采用特殊手段,一反“铺垫”只占较少篇幅的惯例,将原本属于“铺垫”的部分加重分量,加重文字量,使核心故事反而变轻,甚至很简单。我们将这种结构组织形式,称为“强铺垫式”。

“强铺垫式”作品的“铺垫”部分,或是环境渲染,或是景物描写,或是风土人情的描述;而于其后次第展开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正是前边所铺垫的特定环境、景物及风土人情的派生物和必然产物。由于铺垫部分很强,相对来说,情节部分的篇幅因缩短而更加精练,以至于颇有“生活小品”的味道。也有些作品,核心故事的前奏也在铺垫部分引出,但这故事前奏也属于铺垫。

以“强铺垫式”来组织结构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可推汪曾祺的短篇名作《大淖纪事》。该作共写了六个章节,各个章节的字数相差无几。第一章节,写大淖的地理环境和景物风貌。(这一章节,显然属于铺垫部分)第二章节,写大淖岸边上的各种小本生意和“兴化帮”的二十来个锡匠,尔后描述锡匠的生活、锡匠的个性、锡匠的头领老锡匠及其侄儿、徒弟小锡匠“十一子”。(这一章节,也属于铺垫部分)第三章节,写大淖南岸的挑夫及其生活,写风土人情。(这一章节,还是铺垫)第四章节,小说的女主人公开始出场,写了巧云的身世及她与小锡匠的关系。(这一章节,故事开始,但依旧有铺垫的意味)第五章节开始,有条不紊地介绍水上保安队和保安对的号兵(仍然有铺垫的意味),然后才进入核心故事。六章节,核心故事迅速展开,情节发展,急转直下,推向高潮和尾声。

《大淖纪事》的“核心故事”并不复杂——和小锡匠相好的巧云被保安队的号长奸污了,这号长又将小锡匠捆起来用棍子打。锡匠们向县政府递了呈子,县政府没有答复,他们便上街游行,终于使那打人的号长受到了惩处。这一“核心故事”,只在第五章节的后半部分和第六章节内完成,不足全篇的六分之二,也就是大约三分之一弱。铺垫部分之重、之多,一般小说难以相比。我们还会发现,尽管这篇小说的“核心故事”在整个小说之中所占的篇幅不大,但如果没有铺垫部分的环境、背景和风土人情的描述,它就不会那么自然,那么具有艺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这就是说,占小说篇幅比重很大的“铺垫”,对这篇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淖纪事》问世以后,许多人称奇、叫好。原由多种,但其中的一个就是其结构的独特。这种结构的小说,在此之前比较少见,当然也不是绝无仅有。例如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便以大幅的铺垫而显现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韵味。在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文学》刊登了一篇萧平的短篇小说,名为《圣水宫》,其结构当属“强铺垫式”。小说开篇,写1950年暮春时分,县委书记李群到一山区去检查工作。他一路走,一路欣赏山光水色。(这些景物描写,大约占了全文的十分之一)然后他发现了一座古庙,在古庙中他又遇见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他和小姑娘谈话,得知小姑娘是还俗道士的孩子。(这部分,大约占全文的二分之一篇幅)县委书记考虑到小姑娘的受教育问题,于是找人安排小姑娘上学。(这里又占全文的十分之一强)。以上合计,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七强。——它实际上是整篇小说的“铺垫”部分。其“核心故事”发生在十一年以后。当年的县委书记李群,已经调到省委宣传部。在欢送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的会上,他发现讲话的毕业生代表就是当年他在庙中遇见过的那个小姑娘……

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少华的短篇小说《红点颏儿》,也采用了“强铺垫式”组织结构。小说的“核心故事”写养红点颏儿的行家“五爷”在地坛调训鸟时遇见一位海外侨胞。这位侨胞的父亲有病在身,不能回国,但极爱故乡的红点颏儿。他儿子想把红点颏的叫声录下来,使父亲在枕边上能够听到故乡的鸟语。“五爷”感其孝心和其父的思国怀乡之情,欣然将他珍爱的红点颏儿奉送。这篇小说,全文一万八千余字,但“核心故事”只有四千余字,不足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篇幅,属于“铺垫”部分,用来介绍地坛,描绘养鸟的人们和关于鸟及养鸟人的故事。如果没有这些“铺垫”,不仅难以形成氛围,而且难见养鸟人的性格和心灵,也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