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俄罗斯空对空导弹  

  俄罗斯第三代战斗机的主战武器AA—10

  被北约国家称之为AA—10“杨树”的R—27空对空导弹,是由前苏联的威姆佩尔设计局研制的。俄罗斯的米格—39、苏—37等新型战斗机都使用这种导弹,作为其超视距空战的主战武器。

  AA—10(R— 27)导弹的性能明显优于美国的“麻雀”导弹和法国的玛特拉530D。该弹的导引头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红外型,前者称为 R—27R,后者称为R—27T。红外型R—27的实际有效射程比雷达型的要近一些,尽管红外导引头的有效截获距离比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截获距离远,且跟踪角速度大50%,但它的最大离轴发射角相对小一些。

  R—27T 导弹长约3.7米,弹重234千克, 射程40千米;R—37R长约4.1米, 弹径0.23米,弹重253千克, 射程约50千米。R—27导弹有多种改型,如R—27ET/ER/EM/EA。其中ET型和ER型是在T型和R型的基础上加长的,ET型增至4.5米,而ER型的弹长增至约4.7米,后部弹径增加至0.35米,导弹的重量提高到350千克,射程可达70~75千米。上述导弹于8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EM、EA是ER型的进一步增程型、EM的弹长增至5米左右。最大动力射程可达lT0千米,该弹于90年代初装备部队。

  AA—l0(R—27)导弹采用三翼面布局,在弹头前部有 4个小边条,其后是操纵舵面,弹尾装有 4个双梯形弹翼。该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在世界上率先采用了新颖的倒梯形的操纵舵,其机动性也因此而明显得到改善。

  AA-11“射手”

  概 述: 1982年,“三角旗”导弹设计局研制成功R-73K(西方国家称之为AA-11“射手”)近距空中格斗导弹。这种导弹采用了舵面位于弹翼前的“鸭”式气动布局,弹翼上采用了稳定副翼,弹翼前采用了前升力小翼,弹翼和舵面位置呈X形,并对称。是90年代世界上性能最好格斗型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之一。

  R-73K导弹装带有深致冷光电探测器的红外寻的制导系统,这种系统大大提高了寻的的灵敏度和截获目标的距离,并保证了导弹的全方位攻击能力。目前,俄罗斯国土防空兵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都装备有这种导弹。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飞机机头偏离目标达55度的条件下仍可发射导弹;另一特点是能与头盔瞄准具连接,飞行员“看准“哪一个目标,导弹即同步跟踪,提高了作战效能。

  俄罗斯“三角旗”设计局最近透露了R-73近距空空导弹的两种型别:一种是R-73EL,采用改进的激光近炸引信,可提供出口;另一种是仍在研制的K-74ME,将装具有60°离轴能力的新导引头,而普通R-73导引头的离轴角为40°。新导引头更加灵敏,可使其最大攻击距离从30千米增加到40千米。 R-73向后发射型已由苏-27作了试射。它是一种修改的R-73,在支架和发射轨上向后挂载,而且装有一个助推器。其面向前方的助推器喷管由一个气动整流罩覆盖,整流罩在助推器点火时被吹掉。助推器使导弹离开发射架,而且克服导弹的大部分负速度。接着主发动机点火,脱开连接的助推器,而且推力的增加使导弹在发射飞机后部30米时克服导弹的负速度。然后,在发射前锁定目标的导弹导引头继续跟踪目标,而加速的导弹弹体在助推期间燃气舵偏转器的帮助下,可作±180°的转弯,使导弹飞向目标。 发射飞机的飞行员不能目视确定这种导弹已锁定于所选的目标。然而,与从发射架向前发射,并转向后半球飞行的导弹比较,维姆佩尔这种向后发射的方法可在发射前锁定,并减少攻击目标所需的时间。向后发射R-73的最大攻击距离为10~12千米,最小攻击距离为1千米,而且可攻击50米至13000米高度的目标。它在离发射轨达60度角可进行有效攻击,而且可在亚音速和超音速情况下发射。向后发射R-73可能首先在苏-32FN上使用。

  主要性能:

  全弹长2.9米

  弹径0.17米

  全弹质量105千克。

  俄罗斯AA-12空空导弹

  概 述: 90年代初,为进一步提高导弹机动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三角旗”导弹设计局推出了类似美国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的R-77导弹(西方国家称之为AA-12)。该导弹采用舵面位于弹翼后的传统气动力布局,弹翼和舵面呈X形,并对称。弹体由8个舱组成。舵面为不可拆卸式超小型展弦比弹翼和可折叠式格栅舵面。每一舵面由单独的传动电动机带动自主传动,与其它舵面并 不构成运动副。这种舵面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控制效率,并降低了导弹的有效反射面。 R-77导弹装有自主式雷达寻的制导系统。这种系统可于导弹飞行轨迹上捕获目标。导弹的制导分两个阶段:初始制导阶段,其制导距离可达导弹飞行轨迹的80%,由弹载计算机按导弹载机于发射导弹前发给导弹的目标飞行参数,按无线电修正路线于飞行的过程中进行运算,从而使导弹 惯性制导到“数学”目标;自主制导阶段,自主雷达寻的制导系统捕获住雷达照射的目标,主动 自主制导。

  R-77导弹在简单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在敌人进行电子干扰的情况下,无论是在以地面还是在以海面为背景的条件下,都可以全方位攻击任何空中目标,其中包括高机动性战斗机,对地攻击机和直升机。 目前,俄罗斯国土防空兵中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均装备有这种导弹。

  目前,三角旗导弹设计局目前正在实施R-77(AA-12)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的中期寿命改进计划,以便全面提高该导弹的性能。

  据俄罗斯方面的消息,这种新改型弹称为R-77M,重185千克,比基本型R-77导弹重10千克 ,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多加了固体推进剂;R-77M采用2级推力火箭发动机,而基本型R-77采用一级推力火箭发动机。采用2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目的是增加导弹的攻击距离,并且提高导弹在攻击的最后阶段的运动学性能。此外,R-77M也比R-77长一些。 R-77导弹于80年代初开始研制,其目的是与美国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抗衡。但苏 联解体后由于经费的限制及生产线从乌克兰基辅转到莫斯科,使该项目一拖再拖,直到最近 R-77才开始小批量生产。

  俄罗斯改进R-77导弹的催化剂是西方已开始改进它们的中距空空导弹,而欧洲、以色列、 美国更先进武器装备的使用更进一步促使俄下决心改进R-77。与R-77相比,R-77M除了改进火箭发动机外,还改进了导弹弹头,并改善了导弹的某些空气动力学性能。

  R-77导弹的导引头供应商AGST公司说,该公司已研制出新一代结构更加紧凑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这种导引头拥有重新设计的天线及数字式处理机。尽管AGAT公司未直接将这种导引头 与R-77导弹联系起来,但它说,这种导引头直径为180mm,在尺寸上适于装在直径200mm的 导弹弹体上(R-77导弹弹体直径为200mm)。 R-77导弹很可能要到1999年才能出现在出口市场上,届时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将接收R-77导弹,装到马军方购买的米格-29战斗机上。

  主要性能:

  全弹长3.6米

  弹径0.2米

  全弹质量175千克

  最大射程100千米。

  俄罗斯地对空导弹  

  “甘蒙”SA-5地对空导弹

  这是当今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之一,于6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承担国土防空任务,主要作战对象是超高空战略轰炸机。采用无线指令和主动雷达寻的制导,高能炸药破片杀伤战斗部。

  全弹长10.50米,弹径0.85米,全弹质量2900千克,射程250千克,有效射高30千米。该导弹正在被C-300等新型导弹所取代。

  “牛虻”SA-11地对空导弹

  此型导弹是一种中低空、中近程机动式防空武器系统,为“根弗”导弹的后续型,主要承担野战防空任务,装备陆军导弹旅,8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

  采用半主动雷达雪的制导,全弹长5.55米,弹径0.4米,全弹质量690千克,有效射程3~32千米,有效射高15~22000米,四联装发射架,履带式载车。

  S-300地空导弹系统

  俄罗斯研制的具有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的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俄罗斯称C-300型。分两种系列,一是“金钢石”中央设计局研制的S-300P系列,北约称为SA-10(萨姆-10),该系列目前共有S-300P(SA-10A)、S-300PM(SA-10B)、S-300PMU(SA-10C)、S-300PMU1(SA-10D)、S-300PMU2(SA-10E)“骄子”五种型号;二是“安泰”设计局研制的S-300V系列,北约称为SA-12((萨姆-12),该系列目前有S-300V、S-300V1“安泰”-2500两种型号。

  S-300P系列原型S-300P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7年装备苏军。其最新改进型S-300PMU2“骄子”于1992年服役,1998年公开亮相。俄军方称其性能优于美国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S-300PMU2系统由指挥中心、目标搜索雷达、制导站、48N6E2型导弹及4联装发射车等部分组成,能同时拦截6个目标,具有全天侯全空域作战能力。48N6E2型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和主动雷达末端制导,弹长7.5米,弹径0.5米,起飞重量1800千克,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6马赫,采用破片杀伤战斗部,发射方式为垂直发射,可拦截速度3千米/妙、射程25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12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30千米。据报道,该弹既能在某一距离引爆来袭导弹的弹头,也能引爆导弹燃料箱内的剩余燃料。因此,即使该弹本身的爆炸碎片没有直接击中目标,也能摧毁目标。

  S-300V于1987年装备部队,该系统由指挥车、圆扫描雷达、扇面扫描雷达、多通道导弹制导站、9M83型导弹及4联装履带式发射车、9M82型导弹及2联装履带式发射车等部分组成,能同时拦截24个目标。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和半主动雷达末端制导,发射方式为垂直发射,可拦截速度3千米/妙、射程11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4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25千米。其最新改进型 S-300V1“安泰”-2500于1999年服役,该系统配用9M83M、9M82M型两种导弹,二者可分别对付距离较近和和较远目标,能同时拦截24个气动式目标(即飞机类),或者同时拦截16个速度3千米/妙、射程25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4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35千米。

  “道尔”(TOR)地空导弹系统

  俄罗斯“安泰”设计局80年代研制的近程地空导弹系统,俄罗斯称9K330“道尔”(TOR),北约称为SA-15(萨姆-15),其最新改进型为9K331“道尔-M1”(TOR-M1),1993年装备部队。“道尔-M1”系统是世界上同类地空导弹系统中唯一采用三坐标搜索雷达,具有垂直发射和同时攻击两个目标能力的先进近程防空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一部三坐标多普勒搜索雷达、一部多普勒跟踪雷达、一部电视跟踪瞄准设备和8枚9M330导弹,均整合安装在一辆由GM-569改装的中型履带装甲运输车上 。基本战斗单位是导弹发射连,由4辆导弹车和1部指挥车组成,并配有导弹运输装填车、修理车和测试车等。“道尔-M1”系统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25千米,可对48个来袭目标作出判断,并对其中10个目标进行跟踪。系统跟踪雷达可引导导弹攻击2个目标。系统配有8枚导弹,垂直装在2个密封的4联装发射筒内。系统反应时间仅5—8秒。导弹车战斗全重34吨,车长7.5米,宽3.3米,高5.1米(雷达竖起),最大速度60千米/小时,乘员3人。9M330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和大功率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为无线电指令/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全长2.9米,弹径0.23米,翼展0.5米,起飞重量165千克,射程1.5—12千米,射高10—8000米,最大速度850米/秒,机动过载30g,弹头为15公斤破片杀伤式战斗部, 可击落飞行速度在700百米以下的低空目标,如各种固定翼战机、旋翼直升机,以及巡航导弹和精灵炸弹等精确制导小型空中目标,单发命中概率在70%以上。

  俄罗斯“通古斯卡”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通古斯卡”(2C6式)于1988年开始在苏军服役,是某些坦克团防空营的主要装备。在炮塔两侧各装有2门30毫米机关炮,各炮下方装有一部四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共装8枚”萨姆”19防空导弹),车体为改进型MT-C装甲输送车、火控系统包括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光电设备、敌我识别装置和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可行进中射击。是目前世界上火力最强的防低空机动武器系统。

  高射炮有效射程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导弹有效射程8000米,射高3500米,搜索雷达作用距离18公里,跟踪雷达作用距离13公里,系统全重34吨,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5公里/小时。

  俄罗斯地对地导弹  

  SS-18洲际弹道导弹

  规格:长33米;宽3米。

  射程:(一型)6480海里(12000公里);(二、四型)5940海里(11000公里);(三型)8640海里(16000公里)。

  发射重量:78000公斤

  投掷重量:7575公斤

  发射方式:二节推进;液态燃料;冷射。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一型)1枚2500万吨;(二型)8或10枚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三型)1枚2000万吨;(四型)10枚55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14海里(260米)

  发展:SS-18洲际弹道导弹(前苏联命名为RS-20)在60年代末期发展成功,是SS-9导弹的后续型式而且在过任何前苏联现今第四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事实上,当1987年美国泰坦二型导弹除役之后,在体积与投掷掷重量上,SS-18导弹都远大过于任何已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它在1974年开始部署经整修及升级的前SS-9导弹的掩体中。这些掩体后来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据报导现在已可承受超过每平方英寸5000磅(每平方公分365公斤)的压力,美方称之为“超级强化工事“,实当之无愧。

  持续的部署直到1982年止,从那时数量就保持在308枚,主要部署于中俄泰瑞坦导弹试验中心附近半圆地区中6个发射阵地里。一型与三型均配备单一的大当量弹头。二型则有8到10枚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四型则有10枚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也有报导说:SS-18洲际弹道导弹已具有携行10个以上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能力。在1978与1979年两次测试中,携带10枚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SS-18导弹投放穿透大气层并改变方向十次以上。1983年的另一次测试中,据报没有携带任何重返大气层载具的SS-18导弹也投放穿透大气层达14次。有两种可能:要不该型导弹的巴士可装载14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不然就是它可以携行10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及4个辅助穿透装置、金属片或诱饵。

  部署:所有已部署的SS-18洲际弹道导弹均假定为具有10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第四型,然而据报导有一部分是较少载具的第二型。SS-18部署在中俄六个阵地中的308个掩体,其范围西起卡塔里经多巴夫斯基、依门尼盖斯托罗、张兹托勃、艾里斯克至极东的乌松。最近,美方宣称俄方的SA-12地对空导弹所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协同克雷松斯克雷达提供SS-18洲际弹道导弹阵地的反弹道导弹保护。

  使用:如同美国国防部所形容“极具准头“,SS-18洲际弹道导弹是用来攻击美国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及其它强化工事目标。美方认为:现今部署的SS-18四型导弹若以二对一的方式攻击时,美方将有65%到80%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会被摧毁。而且,即使在这种攻击下,俄方还会剩下至少一千颗SS-18导弹用的弹头可用来攻击其它目标。

  SS-19洲际弹道导弹

  规格:长24米;宽2.35米。

  射程:5400海里(10000公里)

  发射重量:35000公斤

  投掷重量:3402公斤

  发射方式:二节推进;液态燃料;温射。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一型)6枚2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二型)1枚400万吨;(三型)6枚55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22海里(400米)

  发展:与SS-17洲际导弹弹道导弹平行发展用来取代SS-11导弹的SS-19洲际弹道导弹(前苏联命名为RS-18)无疑较之前二者更为成功。共有360枚进入部署,是前苏联现役导弹中数量最多的。与SS-17导弹与SS-18导弹的冷射方式不同,SS-19是使用温射发射方式的,但是它置于发射匣中发射仍可有效防止掩体受损。

  所有SS-19洲际弹导弹阵地均在俄罗斯西部,末经证实的报导说它也将取代原部署在俄罗斯东部的SS-11导弹。SS-19一型导弹具有4至6个当量在20万吨的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二型则使用单一的大弹头;三型则6枚当量在55万吨的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SS-19洲际弹道导弹的圆周公算偏差值原被认为在0.16海里(300米),但在1985年更正为0.22海里(400米)。

  部署:所有已部署的SS-19导弹均被假定为第三型,计有360枚导弹部署在俄罗斯西部的四个阵地中:库札斯克、德艾兹汉尼亚、彼弗迈斯克、泰提须夫。均在莫斯科以西,德艾兹汉尼亚是俄方极西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阵地。

  使用:美方认为SS-19三型导弹“尽管没有SS-18导弹来得准,但仍然足以攻击强化工事以外的目标,而且它也有可能被用在欧亚地区。“同样的报导也指出SS-19导弹要比SS-17导弹来得厉害。因此,较为公允的说法应是:SS-19导弹所瞄准的应是除了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以外强化工事目标,是对抗武力取向的。

  SS-24洲际弹道导弹

  规格:长21米;宽2.35米。

  射程:5495海里(10000公里)

  发射重量:不详

  投掷重量:3629公斤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机动发射;冷射。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8或10枚1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11海里(200米)。

  发展:SS-24洲际弹道导弹(前苏联命名为RS-23)当它在1987年开始服役时,可说是第一种以铁路机动部署的现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五十年代末期,美国曾考虑要把当时开发中的义勇兵一型导弹部署三个中队在火车上,当时的想法是在十节火车中以三至五节有可掀盖的车厢充作导弹发射车,其它六至九节则为支援车厢。

  部署:SS-24导弹部署在三节车厢的火车中,其中一节装有可直立起来的发射座,另外两节用来提供支援与搭载人员的。前苏联也打算部署100枚SS-24导弹到以前SS-17导弹的掩体里。在90年中期前将有600枚SS-24完成部署。

  使用:SS-24洲际弹道导弹有至多10枚当量在1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其圆周公算偏差值又高达0.11海里(200米),因此可攻击任何强化工事目标。

  SS-25洲际弹道导弹

  规格:长18米;宽1.8米。

  射程:5670海里(10500公里)

  发射重量:35000公斤

  投掷重量:762公斤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液态燃料;机动发射。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一枚55万吨

  圆周公算偏差值:0.11海里(200米)

  发展:SS-25洲际弹道导弹(前苏联命名为SS-12M)部署是前苏联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武力中最新近的部署。SS-25导弹是与美方义勇兵三型导弹大小相近的公路机动发射导弹。它仅携带一枚准度极高、当量在55万吨的核弹头。最先的18枚SS-25洲际弹道导弹在1985年初完成部署,为此前苏联淘汰了20枚老旧的SS-11导弹以符合战略武器限制协议中的上限。到了1985年年底,计有45枚SS-25导弹部署为5个团(每个团有九具发射器)。同时,在此阶段将有为数70枚SS-11导弹除役,其中50枚是为了已成军的五个SS-25导弹团,其它20枚则为了准备部署的两个团。加上这两个团,SS-25导弹的总量将达到72枚。现在有72枚服役中的SS-25导弹。

  SS-25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车大都是大型的十车轮型车辆,虽然类似SS-20导弹的机动发射车,但它的轮子要来得多。导弹是装在发射管并放置在载具上,其后有锁链相连,在进行发射时液压装置便装发射管推成直角。SS-25导弹的基地包括了有可开启式屋顶的车库与许多备有支援设备的建筑。这种可开启式的屋顶可能不仅用来测试直立的发射架,在紧要关头将会用来充作后备的发射场。

  SS-25洲际弹道导弹极有可能正在改良成具有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能力。在SS-25导弹的测试中俄方第一次在地面的观测通信中使用密码,被美方指责为违反了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协议。

  部署:现有72座发射器服役中。有三处基地已被侦测知,全在俄境西北部,艾雅与夫克尼亚萨拉达以及部署目前仅剩的60枚SS-13导弹的雅西卡欧拉。为了机动发射车所作的燃料补给部署将分布在此三处基地外的160公里内,其它支援的部署则可廷伸到640至800公里范围中。

  使用:因为SS-25洲际弹道导弹可在公路机动发射车上进行发射,使得本型导弹不仅再装填十分方便,而且也不容易为敌方锁定攻击。美方推测SS-25导弹就是像是SS-24导弹是被设计来在扩大的核战中当作预备武器来使用;它是用来躲过美国对俄境的第一波核子攻击后,选定目标输入弹头即行展开报复。单一弹头的SS-25导弹可以轻而易举地迅速重新输入目标,并有足够能力攻击除了那很有可能已在第一击中被摧毁殆尽的极强化目标外的任何目标。

  俄罗斯潜对地导弹  

  SS-N-17潜射弹道导弹

  规格:长11.1米;宽1.65米。

  射程:2000海里(3900公里)

  发射重量:不详

  投掷重量:1134公斤

  发射方式:二节推进;可储存式燃料。

  弹头:一枚当量50万吨

  圆周公算偏差值:0.75海里(1400米)

  发展:这型导弹足以显示:前苏联是如何在国防事务上浪费银子,他们发展了许多独立系统,并在很少而甚不经济的数量上服役许多年。他们的60枚SS-13陆基型洲陆弹道导弹以及本型导弹都是这样的情形。SS-N-17潜射弹道导弹仅仅部署在为这型导弹而特别设计的洋基级二型潜艇。有一种可能性是:这型导弹或许有其独特的战略目的,而使得俄方忍受它的成本效益比,具体上它的独特处在于:后期推进器是装在它的单一弹头上,而非像一般导弹是装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上。

  据信SS-N-17导弹是前苏联第一种使用固态燃料与后期推进器的潜射弹道导弹。它的原型弹在1975年的陆上试射时被发现,1977年至78年在特别建造的洋基级二型潜艇上进行海上试射。从试射中观察到它仅具有一颗弹头。本型导弹迄今仍末部署在其他级别潜艇上,但是所部署的洋基级二型潜艇依然现役。

  部署:共有12枚部署在仅有一艘的洋基级二型弹道导弹潜艇。

  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还是不能清楚这型导弹是否具有特别的目的。即使有,至少每隔一段时间潜艇必须维修,而这时舰载飞机一点用处也没有。另外,SS-N-17潜射弹道导弹是一种对抗价值取向的武器系统,仅可能攻击大区域的目标。

  SS-N-18潜射弹道导弹

  规格:长14.1米;宽1.8米。

  射程:(一型)3510海里(6500公里);(二型)4320海里(8000公里);(三型)3510海里(6500公里)。

  发射重量:34000公斤

  投掷重量:不详。

  发射方式:二节推进;可储存式液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一型)3枚当量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二型)一枚当量45万吨;(三型)5枚当量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5海里(926米)

  发展:在SS-NX-17导弹测试后几周,SS-N-18潜射弹道导弹也被发现正在进行试射。现在这型导弹已经充分部署在三角洲级三型潜艇上,由于它有足够的射程使得潜艇可以就在鄂霍次克海与巴伦支海所谓的弹道导弹潜艇庇护区发射导弹,迳行攻击美国。最初的SS-N-18一型导弹是前苏联第一种具有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潜艇弹道导弹,有3枚当量在50万吨的弹头。目前所部署的均已改成同级三型导弹。

  部署:前苏联海军的三角洲级三型弹道潜艇携带本型导弹。可以预期的是,目前部署在三角洲级四型弹道导弹潜艇上的SS-N-18潜射弹道导弹。

  使用:SS-N-18导弹在准确度上逊于美国三叉戟一型、二型导弹。因此,本型导弹不太可能担任对抗武力取向用途的角色,但它还是可以有效地打击较无强化工事的硬性目标。SS-N-18潜射弹道导弹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射程远,它可以使得前苏联的潜艇在其所控制的水面附近巡弋 。

  SS-N-20潜射弹道导弹

  规格:长15米;宽2米。

  发射重量:60000公斤

  投掷重量:不详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6到9枚当量在1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27海里(5米)

  发展:SS-N-20潜射弹道导弹是为了台风级潜艇而发展的,这种独特和舰种是将导弹舱置于水平安定舵的前方。本型导弹使用固态燃料,这很有可能是从SS-N-17导弹廷伸发展来的。前苏联很大可能即将试射SS-N-20导弹的改良型,预料其将更具准头并有更大的投掷重量。

  部署:SS-N-20潜射弹道导弹部署于前苏联海军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上,这级潜艇全隶属于北方舰队,并以某一新建基地为根据地。

  使用:SS-N-20潜射弹道导弹是特别为了台风级潜艇而建造,由于它的射程远加上台风级潜艇冰下作业能力,使得潜艇很难攻击。它虽然有较佳的精确度,但是美国并不认为目前的SS-N-20潜射弹道导弹(不包括其后的改良型)具有摧毁硬性目标的能力。因此SS-N-20潜艇弹道导弹被认为是用来对抗价值取向的目标及其他一些末经非常强化工事的目标,故可说是第二击的武器。此外,它被认为具有在发射前重新输入目标资料的能力。

  SS-N-23潜射弹道导弹

  规格:长14.1米;宽1.8米。

  射程:4480海里(8300公里)

  发射重量:40000公斤

  投掷方式:三节推进;可储存式液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10枚当量35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48海里(9米)

  发展:西方观察家惊讶于在配有SS-N-20潜射弹道导弹的台风级潜艇问世之后 ,三角洲级潜艇还继续推出改良第四型潜艇。这型艇上配有全新的SS-N-23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上有10枚当量各在35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弹头。也将被改装进三角洲级三型潜艇上。作为SS-N-20导弹的改良型,本型导弹具有较远的射程与较佳的准确度。

  部署:一旦所有14艘三角洲级三型潜艇完成换装以及预定的10艘三角洲级四型潜艇建造完成,届时将有384枚SS-N-23导弹服役,并有总量达3840枚弹头。其弹头数将达前苏联海军总核弹头数的一半,因此SS-N-23导弹是世上最重要的战略武器投射系统之一。

  使用:现今SS-N-23潜射弹道导弹具有攻击大范围的目标或大范围如机场一类的军事设施之对抗价值取向所需的准确度。美国预测SS-N-23二型导弹将在90年代问世,并将拥有更为精确的准度而可能具有摧毁硬性目标的能力。

  俄罗斯其他类导弹  

  SS-N-22“日炙”(Sunburn)

  该导弹(3M-80)的北约代号为SS-N-22“日炙”(Sunburn),又称“白蛉”3M-80E,是由俄罗斯彩虹设计局在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采用了独一无二的组合冲压发动机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整体式组合冲压发电机的实用型超音速反舰导弹。

  “马斯基特”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舰载火控系统、技术支援系统组成。

  该导弹的弹体全部由钛合全构成。以适应高速飞行(大于2.3马赫)时所产生的气动加热,并留有一定的热强度贮备。

  该导弹动力装置采用俄罗斯(原苏联)独有的内含可脱落助推器的液体冲压组合发动机。它将常现液体冲压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巧妙结合,技术简单可靠。四个半圆形进气道位于导弹中部,助推器置于发动机燃烧室中。发射后,助推器将导弹加速至冲压发动机的工作速度,尔后,燃烧完的助推器脱落,此时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中可折叠火焰稳定器展开,进气道挡板破碎,开始进气,点火器点火,发动机开始工作。

  制导方式为发射后不管,采用自控(自动驾驶仪)、无线电高度表及主被动复合雷达未制导。在自控段采用自动驾驶仪,既能满足控制精度要求又可降低成

  本。无线电高度表的测量误差很小,低空飞行高度波动仅为0.5-1米。未制导雷达采用主动(波长2厘米)、被动(波长3厘米)复合制导体制。被动雷达在飞行中不

  断接收目标辐射信号,用以修正飞行弹道。当主动雷达捕捉到目标后,导弹转入主动雷达制导,波导引头可抗多种干扰及6级海杂波。雷达作用距离较远,天线搜索范围宽。

  该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固定箱式发射,发射扇面为±60度。发射箱固定安装在舰艇上,内有空气调节系统,允许多次发射,经维修后可继续使用。导弹装填的过程是利用一个前置式延伸支架与发射架对接,然后将导弹吊至支架,再滑入发射箱,完成装填。

  该导弹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可使用性,上舰完好率高,使用维护简单且保存期较长,处于作战状态的导弹可在舰上存放一年以上,而且到期后还可再延寿以保证使用。其钛合金弹体能满足‘三防’要求(防水、防潮湿、防盐零),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现代”级驱逐舰装有8个‘马斯基特”导弹发射装置,布置在舰两舷。作战时目标数据送至导弹指挥仪,指挥仪解等射击诸元,通过射检发控台分两路控制导弹发射,导弹火技系统可对导弹进行目标分配。指挥员在确定攻击目标后,通过发往台装走导弹导引头搜索角及风速、风向,此时可随时发射导弹导弹发射后的延迟数秒起飞。齐射间隔为5秒。

  除导弹采用自动化测试设备以外,技术阵地还配置有检测、运输、装填、加注等车辆,以完成导弹测试、装填、加注、运输等任务。整个测试由计算机控制,通过检查站、机件站、目标模拟器对多个参数进行自动检查。检查时间15分钟,检查结果如各种参数、偏离允许值百分数和超差值等则通过打印机输出。

  主要性能数据

  全 重: 3950千克

  主尺度 弹长9.385米,直径0.76米,翼展2.11米

  弹头重: 300千克(半穿甲),有效装药量为150千克

  飞行高度: 20米

  速 度: 大于2.3马赫

  推力: 2.10千牛

  最大有效射程:  

  最小有效射程: 120公里

  推进系统:  

  改进型:  

  导引方式:  

  制导有效性:  

  发射点高度范围:  

  发射架射击扇面:  

  发射方式:  

  装备舰艇:  

  备 注: C802导弹系列:岸舰型、舰舰型、空舰型

  SS-N-25天王星舰舰导弹

  性能:俄罗斯名Kh-35

  研制国家: 俄罗斯

  使用国家: 俄罗斯,印度等

  服役时间: 1995

  长: 3.75米(空对舰), 4.20米(舰对舰)

  体直径:42厘米

  翼展: 1.03米

  发射重量: 603千克(舰对舰)

  弹头: 145千克穿甲弹头

  飞行速度: 0.95M

  制导: 惯性,主动雷达引头末制导

  推进: 固体喷气

  射程: 130公里

  射速:高亚音速

  巡航高度:15-20米

  末端高度:3-5米

  俄罗斯Kh-31空射反舰导弹

  该导弹是俄最新研制的战术导弹之一,适合装备在“苏-27”、“米格-29”等战斗机上。该导弹采用惯导+主动雷达制导方式。长4.7米,弹径360毫米。总重65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3.5马赫,射程50~70千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