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西汉宫妃等级
搜索
三句话让你搞懂古代政治规

我们看看古代的政治规矩,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不守规矩,是要出大事的。

第一句:“朕不给,你不能抢”

还记不记得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发哥那句经典:“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这话道出了古代政治规矩的精髓。

当年看《雍正王朝》,“九王夺嫡”那节极为精彩,扣人心弦。但有个情节我始终想不通。康熙第一次罢黜太子后,让大臣推举储君。绝大多数大臣推举八阿哥,康熙却勃然大怒,不仅不认结果,还对八阿哥极尽羞辱。康熙堪称一代圣君,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不仅出尔反尔、还歇斯底里?因为八阿哥呼声太高,表现得太高调了,锋芒太露,就犯了帝王的大忌。作为皇帝,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天下就是他的,谁都不可争,“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何况当时康熙还在盛年,八阿哥这是迫不及待地撞到枪口了。

结党谋位,这是历代帝王最忌讳的政治现象。结文官党可以乱政,结武官党甚至有逼宫的危险。好在康熙是明君,而且是出了名的爱儿子,痛骂一顿后,也只是冷处理。要遇到汉武帝、唐太宗,争老子位子的下场就要凄惨得多,一个的太子被杀,一个的太子被流放。儿子都这样了,那些站错队的大臣就更没什么好下场。

古代皇帝最喜欢的是“纯臣”。纯臣的两个基本配置,一有能力,能干事;二不站队,只忠于皇帝,谁当皇帝忠于谁。站队很危险,但自古权力的诱惑几个人能挡得住。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站队成功就是从龙之功、泼天富贵,所以历朝历代总有那么多前赴后继不怕死的赶着上。

第二句:“欺君罔上为大忌”

历史中,袁崇焕无疑是真正的英雄,崇祯也不全然是无道昏君。崇祯比他20年不上朝的爷爷、当了30天皇帝就服红丸暴毙的爹、只爱做木工的哥都更像一个皇帝,更想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那为何崇祯会杀掉袁崇焕,自毁长城呢?崇祯多疑善变的性子是原因之一,另外袁崇焕多次坏了规矩,突破了崇祯的忍耐底线,也是重要原因。

袁崇焕刚被崇祯启用时,曾经当面夸下海口,说“五年平辽”,把17岁的崇祯高兴坏了,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给事中许誉卿问袁,你5年就能平辽东,那你应该有一定打算了吧?袁崇焕却说,“聊慰圣心耳。”他明明知道以明朝当时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战胜后金,等于睁眼说瞎话。关键问题上说大话蒙上级,这个上级还是皇帝,后果很严重。后来袁崇焕的罪状有一条就是“欺藐君父”。

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是袁崇焕第二件犯大忌的事。杀毛文龙究竟对抗金大局有利还是有害,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姑且不论。但从体制上讲,毛文龙是一品武将,手持先帝的尚方宝剑,即使有罪也只能由皇帝下旨诛杀,当时也不是在战场上。不请示不汇报,随随便便就砍了一个大将的脑袋,是严重侵犯了规矩。袁崇焕先斩后奏,消息传到北京,史载“帝骤闻,意殊骇”。

袁崇焕不守规矩的第三点,被认为是边将私自结交首辅大臣。阁臣朝中掌权,边将在外掌兵,两者一旦勾结起来,皇帝的江山就感到莫大的威胁。明朝对这个防得尤为厉害,视为谋反。所以,当崇祯知道袁崇焕在杀毛文龙之前、曾与首辅钱龙锡商量过、却瞒着他这个皇帝的时候,袁崇焕的命就很难保住了。

第三句:“后宫不得干政”

政治规矩这东西,属于“高逼格”范畴,不在其位的老百姓,知道的真不多。不过有个规矩倒是比较家喻户晓,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后宫是民间说法,古代正规用语是“妇寺”,指的是宫中的妃嫔和太监。

知道后宫不靠谱,历朝历代对这一规矩都是严防死守。极端的如汉武帝,因怕“主少母壮”,干脆杀了妈才立太子。但历史长河中无数事实无情地证明,这种预防是不成功的,而且失败得很彻底。明清两代,都专门立了铁碑在宫门,但明代的太监,可以当“九千岁”;清朝嘛,就出了个慈禧。

千年防贼,防不了朝朝出贼。为什么防不住?这是皇权专制本身所致,天下系于一人,一人又治不了天下。特别是明清两朝集权到了顶峰,皇帝兼元首和政府总理于一身。朱元璋废了丞相后,每天要批阅奏章140余件,此外还要处理几百件政务。但朱元璋那么牛,他的子孙后代不可能个个都愿意累死累活地做牛。况且多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根本干不了;但专制体制又绝对不可能分权放权,怎么办?

宦官地位低贱,无后顾之忧,又是一直伴在皇帝左右,皇帝觉得是值得信赖的“自己人”,就爱用太监牵制大臣。太后垂帘,则是皇帝太小行不了权,又不能让君权旁落,只有让娃他妈帮着照看一下。当然,除了遇到慈禧那样的超级牛人,皇帝长大了,一般都会“太后还政”。

可见,后宫都是依附于皇权而取得权力的,是权力向身边人的递延,也是绝对皇权下的蛋,这就是专制权力的历史意志,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摘自《廉政瞭望》2015年第3期)

《礼记.曲礼下》载:“天子皇帝死称崩,诸侯死称毙,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碌,庶人死才称死。”除此外还有以下的说法:

龙驭宾天

龙驭上宾

宫车晏驾

晏驾? 不讳



崩殂

驾崩

山陵崩

千秋之后

万年之后

太薨

大行

登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