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藏传佛教禁忌
下一主题 佛学基础
搜索

佛学基础知识(上)

佛学基础知识(上)


业力与轮回

  十二因缘

  三法印

  四圣谛

  烦恼

  三皈五戒

  五蕴

  四禅八定

  声闻果与佛果

  四念处

  六波罗蜜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

  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

  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

  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

  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

  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为身,口,意: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心里在想,这

  些都是行动,称为造作,也称为业。这样的一个造作过程,就会招感到将来的果

  报,从果报来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谓业的因;从业的因到业的果报,就有所为的

  业力,既是说由业力与外缘配合形成果报,就是所谓的业力。

  1、业因:我们再造作时,所做的行为,以及所做的事,称为业因。然而真正的

  业因是烦恼,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会造作,故烦恼才是造作(业)的真正

  之因。

  2、业力:我们造作的行为会形成一股力量,将来使我们承受各种果报。比如说

  我们骂人一分钟,这一行为(业因)一分钟后就已消失,但他有力量存在着,

  到将来有因缘时,它就形成果报,此称为业力。业力本身没有控制者,没有

  主宰者,是行为本身形成的力量。比如说天下雨,大地自然被它淋湿,它有

  一股令草木旺盛的力量存在着;我们造作各种行为之后,自然会形成一股力

  量,将来我们就得要承受各种果报,此为自然界的现象。

  3、业果:既是业报。我们过去造业,因缘成熟,就形成果报,称为业报。有了

  业因,就形成业力,但未必既有果报,因为业力形成果报,要依赖外在的因

  缘来引发,所谓因缘成熟,既是业力(一般人所说的业因)与众缘配合,而

  形成果报的;如果没有众缘,就不可能形成果报。故经中常说:“若经千百

  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教中一个很著名的偈

  语,它的意思是:我们所做的行为(业因),形成了业力,它需要众缘来引

  发,才会形成果报。如果业因没有形成果报,它的势力可延续到千百劫之久,

  等到因缘会遇成熟时,我们必定要承受那个果报。

  二、业的分类:业可分为很多种类。

  1、以身,口,意三业来分。

  ①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②口业:用心驱使口讲话,是一种行为造作,故讲话是口业。

  ③意业:我们的思想,也是一种造作,故驱使心去思维事物,就是意业。身,

  口,意三业的真正造业的主因是意,也既是我们的心。故有身,口

  业,必然会有意业存在,有意业未必有身,口业。

  2、以业的性质来分。

  ①善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好的果报。

  ②恶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恶的果报。

  ③无记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它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比如走路,扒

  痒,这其中无善亦无恶,那只是你身体痒,就很自然,很习惯的扒了一下,

  这就是无记业。有人说无记业没有果报,这是不正确的,大乘佛教认为,

  无记业是有果报的,比如说,在一起飞机意外失事的事件中,当时机师并

  没有生起杀害搭客之心,但是当一些搭客在命终时,可能生起嗔心,怪罪

  於机师,认为这是他的疏忽所致,将来那位机师就可能要受到果报。善恶

  是指我们的心起善或起恶心而言,但有时候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有时候会

  因为愚痴而起善心造恶业。比如说,有人病的很痛苦,你起善心杀了他,

  杀人是恶业,以后要受恶的果报,但你却以为帮他脱离苦海,解脱了。依

  佛教的因果业报来说,这只是使他要受的病苦,延迟到下一世罢了。所以

  善恶业有时候并不因为我们的心是善或恶,而是要以果报来决定才是最正

  确的!

  3、以共业与不共业来分:

  ①共业:我们造一些业,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大家一起受果报,称为共业。

  ②不共业:我们造一些业,只影响个人的身心,个人受报,称为不共业。每

  个人的身心都是不共业所形成的果报,比如我们内心的思维,别人是不能

  和我们共同享用的;有比如我们共用佛堂来听闻佛法,同住在新加坡等,

  此皆是我们的共业。但共业中有不共业,比如新加坡人有不同的家庭,每

  个人享用自己的家庭物资,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这就是共业中的不共业,

  他们造了某些同样的业,共业组织家庭,就生活在一起,那就是共业。

  4、以定业与不定业来分:

  ①定业:有些业的“果报”与“受报的时间”都以肯定,称为共业。比如杀

  人,果报是将来坠入地狱,称为报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也肯定,称为

  定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不肯定,称为不定业。在佛经中说,杀父母亲

  的业是逆罪,死后下一世必定坠入地狱,称为定业。

  ②不定业:有一些业的“果报”与“受报的时间”都不肯定,称为不定业。

  经常听说拜佛忏悔消业障,如果我们有深入经藏的话,就知道佛陀有三不

  能,其中一项就是“定业佛不能转”比如杀父杀母,定业不能转,今生死

  后必定坠入地狱,任有你怎样拜佛忏悔,都无法改变它的果报。但是不定

  业就不同,可以通过拜佛忏悔,修行来改变它。所以有许多人想靠忏悔来

  把一切的业消灭掉,这是不可能的。有些定业没办法转,一定要受报,那

  佛陀不是很差劲,没有能力吗?那也不是这样说,佛世时有一位阿 世王,

  他杀父篡位,后来忏悔皈依佛教,在他死后,坠入地狱,但是很快就脱离

  地狱之苦,这是因为他遇到佛陀,皈依三宝,求佛忏悔等种种善根因缘,

  是他的定业有如此的改变,但“坠入地狱”的这一定业一定是要受的。

  5、以引业与满业来分:

  ①引业:我们造了某些业,可是今生死后到六道中的某一道出世,称为引业。

  ②满业:我们投生到某一道,必须要有一些业报,使这一生的业报完满,称

  为满业。我们今世做人,就是过去世造了投生到人道中做人的引业,但每

  个人的果报都不一样,所以除了引业之外,还有其他的业,这种种业与引

  业配合起来,才圆满我们这个人生,这些业报,称为满业。又比如我们造

  很大的善业,可升天,享受天上的果报;如果造了很大的恶业,也可使我

  们坠落到地狱中受苦,这就是引业,但坠入地狱的每个众生的业报有不同,

  此为满业。业的分类很多,现在只讲这些,它们之间都有关系,比如身口

  意三业,有分善恶与无记,就是说身业有善恶与无记,口业有善恶与无记,

  意业有善恶与无记。身业有共与不共业;口业有共与不共业;意业有共与

  不共业,它们之间都有关系。

  三、业的活动:

  我们造业后,来世要受果报,它们的活动过程是怎样的?其实,业的活动就

  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相续,我们日复日年复年的生活着,这就是业的活动。我们在

  受业报的过程中,又再造新的业因。比如说,我们有这样的身体,脑袋和思想,

  那是过去的业形成的;但是今生的我们仍然利用现世的身心继续造业,故我们的

  业报不一定是前世带来的,有些是今世做,今世受。比如说抽烟,今生通过一些

  因缘,你染上了烟瘾;但是今生也可能下决心把它戒掉,这也是业。所谓业是种

  种行为造作,然后引发其他的因果报应,所以学佛者不应该误会业是前世带来的,

  我们可通过修身,修戒,修心和修慧,使重业轻受,轻业消除。如有人认为生病

  是过去的业报,就不去医治,那就不对。我们今世可造业也可以转变业果,因为

  不是所有的业都是定业,有许多业是不定业,它是随着不同的因缘而转变相续下

  去的。我们的业如瀑流,并没有停止不变的业因,这句话怎样讲?有些人以为我

  们造的业因储藏起来不动,遇到了某一些原因,就形成果报,这是不对的!而是

  我们造了种种业行为之后,它们互相影响,一直产生变化,延续下去。如果影响

  他的外缘不够强,它的变化就很小,所以你就以为它不动;如果外缘势力强大,

  它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果报。打个比喻:你小时候打死一只蟑螂,这个业有很多,

  一个是你的行为,一个是你与蟑螂的关系,更有你当时起的恶念--杀心。这个恶

  念延续下来到今天,一直在你的心中,但是你把它遗忘了。它一直延续影响扩大,

  使你将来会打老鼠,乃至以后会杀人。但是如果你造了一些善业,如持戒,忏悔

  等,它又会减小,甚至会消灭。我们眼前所见到的山河大地,屋子,一切花草树

  木等,都是过去业的活动所形成的果报。它显现在眼前,我们对它内心执著,又

  升起新的内心造作,以后它又会形成新的果报,所以说山河大地也是我们业的活

  动与果报。

  四、业的造作者:

  业的造作者并不是单一的个体,并不是一个“我”再造业,它的主谋是五蕴

  当中的“行蕴”。这个“行蕴”就是造作的种种心。五蕴的“行蕴”当中包含着

  我们的种种烦恼,这些烦恼没有主人,烦恼本身就是烦恼,并不是有一个主人说

  他有烦恼,也不是有一个人有烦恼,当中没有一个“我”,他没有一个主宰者。

  假如我们有修行,断除一些因缘,那烦恼就没有了,故造业者实在是不可得。但

  是认为没有“东西”在造业也不对,它是五蕴当中的行蕴中的烦恼在造业。比如

  说天下雨,大地潮湿了,这是因为雨水弄湿了它,这当中没有主宰者使它潮湿。

  同样的也没有人在造业,而是烦恼驱使“业”向前继续活动。我们过去造种种的

  业形成力量(业力),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所做的行为向前

  继续推动。烦恼本身没有主人,你今天有嗔心,但明天可能就没有。如果你有修

  行,嗔心就会消灭,所以嗔心没有主人。以佛法来说,它是五蕴法因缘生灭的相

  生相续的幻相,既是五蕴之间的种种法互相作用--相生互相一个接着一个的延续

  下去,就形成了幻相。好像瀑布形成这个例子:水一滴一滴的从高处相生相续地

  泻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以为“瀑布”的幻相。同样的,在我们五蕴身心相生

  相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幻相,因为我们有执著,我执,就以为有造业者,有

  受业者,而实际上业与制造者,只不过是因缘生灭的幻相。既是说造业者,受业

  者只不过是五蕴的生灭,也就是因缘的生灭幻相罢了。我们再以瀑布这个幻相来

  做比喻:有一个瀑布,下面有一块石头,经过长年累月的小滴冲击,石头变得光

  光滑滑的,你就会说瀑布把石头冲的光光滑滑的。同样的道理,里面并没有瀑布,

  只不过有很多很多的水滴连续的泻下来,经过了很久,石头就光滑了。并没有一

  个单一的个体使石头光滑,而是不知几千万滴的水把石头冲的很光滑。同样的道

  理,五蕴形成我们这个身心,而它又把我们向前推动,使得我们以为有人在造业。

  五、业的止息:

  修行解脱者,进入无馀涅盘后,他今生的果报身都舍掉,不再执取,以后再

  也不会在三界六道中受生,既是不受后有。业的止息并非把它完全灭除,这是断

  灭见;或是把所有的业果受完后,业才止息。正确的说法是当业没有烦恼为缘,

  将来的业果就不会生起。比如说,新加坡的蓄水池里有很多水,你家要装置水管,

  再开水龙头,自来水才会到你的家里来。如果没有这些设备,你家就没有自来水。

  在此比喻中,水管是外缘,蓄水池里的水是业因,业因没有外缘的引发,是不会

  形成果报的,此称为业的不生。我们千万别误会,以为解脱者把所有的业完全断

  除,而是他们没有烦恼为外缘,业果就不能生起。故经中说:此灭故彼灭,此生

  故彼生。此话之意是:我们现在的烦恼不生起,将来的业有也没有机会生。因为

  互相因缘作用,有因必须要有缘,缘不生,因就不会生成果报,所以此灭故彼灭。

  没有业果就不可讲有业因,因,果是相对的,没有儿子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

  没有儿子。比如我现在出家了,我不是爸爸,但是在座各位有孩子的,就是你孩

  子的爸爸,那你就有爸爸与孩子的因果。如果没有业果,业因就不可得。打个比

  方说:这里有一罐油,如果没用它来点灯,那就不可说它是灯的因,如果用它来

  炒菜,吃了就排泄出去,怎莫可以说油是灯的因,故没有果就没有因。一个人没

  有烦恼,那就不会受果报,过去所做的一切就不能称为业因。所以烦恼的止息,

  就是业的止息,并非断尽业因来止息业,也不是承受完所有业果来止息它。

  六、业的自性:

  佛法中所讲的“缘起性空”是最讲究的法。这句话之意是:一切法都是众因

  缘在生灭,它的本性不可得,起行本空,没有自性,不是永恒存在,是无偿的,

  这是万法的实相,就是空相。这个业也是万法,除了一些少数的无为法以外,一

  般的法都是业的作用。业是因为众生执著而有;我们迷惑,在这缘生缘灭的万法

  中执著而做种种行为与造作,使他向前延续,这其中一无所得,没有东西在生灭。

  一个有智慧的人去寻求业的生灭相,其实是不可得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完整的自

  相,自体,故业没有自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经论上对业的解说:

  ①、“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这句话之意是:

  一切业本来不生,只有迷惑者才看到业的生灭。比如我们从凌晨二点到六点,

  坐在森林里观察“雾”,我们看到朦胧的雾,观看它合适生灭?又比如我们

  把冰放在水里,冰慢慢的溶解,那它何时不见掉?我们不能够看不到冰就说

  它不见掉,它一刹那一刹那溶成水,当你看不到它的形状时,你说它灭掉。

  同样的,我们看到雾的形状时说有;我们看不到它的形状时说灭。如果我们

  真正坐在那寻找的话,是看不到它的生;同时等它“生”出时,在坐在那儿

  观察:早上阳光照到“雾”,你也看不到它的灭。

  只不过经过一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到看到有一个自体,自性的“雾”,就认

  定它在或不在,结果就发现它生,它灭。而实际上是没有“雾”在生,“雾”

  在灭。只不过是空气冷了,水分子慢慢的增加凝结起来,我们就看到朦胧的

  一片,你就认为“雾”“生”了。当阳光普照大地,空气热了,水分子慢慢

  蒸发,“雾”慢慢不见掉,你就认为“雾”“灭”了。就是这么一回事,里

  面没有“雾”。“雾”是我们给那片蒙蒙的水份一个名称罢了。所以业报也

  是如此,它没有生,因为没有自性;因为没有生,所以它没有灭。

  ②、“若诸世间业,从于烦恼出,是烦恼非实,业当何有实。”这话之意是:世

  间的一切业报都是由于烦恼而生,但它本身是不实在的;现在烦恼,待会儿

  就快乐了,明天又烦恼了。它是变化无常,不实在的。不实在的东西做出来

  的东西,怎么是实在的哪?因为业与烦恼幻生幻灭,所以我们才可证悟到解

  脱。既是说:如果业是实在的,我们就不可能解脱。因为业本身是如幻如化

  的生灭,它没有自性,是不实在的,没有人束缚你,一切都是我们迷惑,执

  著而认为实有,当我们把这个执著放下,我们就解脱,不会被这个业所转;

  如果业是实在的,有自性的,我们把执著放下的话,那么这个业还是存在,

  阿罗汉就不可能解脱生死了。

  七、轮回之迷

  我们对轮回产生迷惑的原因:

  1、我们生不知来自何处?死不知往那里去?我们没有宿命通,不知道过去世怎

  样来?我们没有天眼通,不知道将来死了往哪去?结果我们生起一些邪见,

  胡思乱想,想出一套道理。

  2、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听到见到他人讲一些生前死后的事,因为我们本身没

  有体验,不知是要信或不信?不知是真还是假?

  3、世间有很多宗教和学说,在解说人生的来去时,讲法都不一样,我们没办法

  判断谁是谁非,结果对这个轮回就迷惑,不知道是否有此事。

  八.轮回的证据

  ⑴再生转世的记载:有些人能记得他的过去世,今生是从哪里转世而来,被人

  家报导出来;中国有这样的事,印度以前就有了,现在的西方也有这样的报

  导。

  有一个人,他出生后还记得前生的父母亲、儿子;是某个地方的人;住怎样

  的房子等等。有些科学家,或好奇者带他去寻找,结果找到了。他的前世的

  儿子已经变成老公公,他说出那个人名字,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结果证实

  是他前世的儿子,那些科学家以及好奇者都相信他。

  十多年前《海峡时报》曾经记载了一个女孩,她自称前世是埃及一个法老王

  的婢女,法老王死后,他是其中的一个陪葬者,她被关在金字塔里,不能出

  来,就死在里面。由于它记得法老王埋葬的金字塔的入口处,并且知道怎样

  开了,她带专家去试验,结果发现真的是如此。这就是再生转世的真实记载,

  这就证明了我们有前生。

  ⑵通灵的现象:既是灵媒,这些人能与死人通消息,这种现象证明人死后并不

  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些灵媒的神识可以离开身体,让死者上他的身讲话,这

  声音就是死者的声音,这证明人死后并不是一了百了,还是在活动中。

  ⑶天才儿童:他们生下来不必学习就有特别的能力。最近报道一个六岁的女童,

  他的父亲发现她有特别的能力,他放下电脑的工作,专心教导她,结果十二

  岁的她考上了大学,十六岁要考取博士学位,她的愿望是要当一名大学教授。

  一些天才音乐家,如莫扎特、萧邦等,有些小小年纪就会拉提琴,有些会作

  曲,他们的天份是前世的业带来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

  ⑷催眠术:现在的催眠术很厉害,有一些人通过催眠后,可以讲出前生的一些

  事迹。一些心理学家对这些事情半信半疑,但经过研究,调查后发现真有此

  事,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能力记忆起前世,因为他们在清醒时被现前的境界所

  转,所以没有办法回忆。

  ⑸宿命通与天眼通:一些有高深禅定工夫的修行人,可以用宿命通,知道自己

  或他人的过去世,或是以天眼通知道自己或他人的未来世。在印度的喜马拉

  雅山附近,有许多修禅定者能入很深的禅定,他们有宿命通,知道过去世与

  未来世,有些修禅者甚至能观察到八万劫以前的事情,他们相信有轮回,所

  以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相信有轮回的国家。

  九、对业与轮回的误解:

  佛教徒相信业、相信轮回,但对他们有误解。

  ⑴、有些人认为佛教的业与轮回,是释迦牟尼佛从印度教的修行者那学习来的,

  而事实上并不是。业与轮回是世间的真理,因为印度的一些外道先发现,他

  们演说出来,而释迦牟尼佛是一位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悟这世间

  的真理,它所讲演的佛法也必定符和真理,外道把这业与轮回先讲演出来,

  佛陀也阐释业与轮回的道理,但这并不等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业与轮回是向

  外道学习来的。

  ⑵、释迦牟尼佛诠释的业与轮回与外道所讲的不一样:佛教认为业与轮回是无作

  者、无受者、没有主宰,佛陀说诸法无我,故无造业与受业者;印度外道发

  现业与轮回的存在,但是却找不出原因,他们认为业与轮回有一个主宰者-

  -大梵天;而佛教认为业与轮回没有主宰,这只是世间自然的法则,以佛法

  来讲,既是“法尔如是”。

  ⑶、业与轮回是假有的幻相,我们相信业与轮回,但千万别把它当作是实有,它

  是假有,因缘幻化而有,不实在的。这个业非常,非独立存在。“业非常”

  之意既是:有些人认为在百千万劫以前造一个业因,它可以储存不变,留到

  今世才受报,这就是“常见”。如果一个东西“常”,它就不会再变化,故

  业非“常”。“业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此话之意既是:我们造了一个业,

  它并不是独立形成的,是众多的东西配合成的;即是我们造业时,并非只造

  了一个业,而是同时造了很多业。这些业之间互相为因缘和合而生成。所谓

  因缘和合,既是一个东西,并非由单独一个东西生起,而是由很多东西互相

  配合而形成的。业也是如此,既然是因缘和合,它不是单一的,不是独立一

  个存在的,它是由很多东西互相影响,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比如:我们做了

  一个偷盗的业,人们往往会认为它是单一的行为表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它是贪心、有恶朋友、或是没福报,需要它,但又得不到,而造成要偷盗。

  业是不能断灭的,他一直向前延续,与不同的外缘作用,就有不同的转变。

  当它转变形成了果报,我们就要受报;它不形成果报,咱们就无需承受了。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四

  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

  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

  (即惑、业、苦);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到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

  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死轮回;实际上这其中无有主宰者、没有作者、也没有

  受者。

  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

  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

  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

  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

  灭,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消灭。

  一、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

  行是过去造业。

  ⑴、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

  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

  称。

  ⑵、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

  “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

  “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死。

  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

  ⑶、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

  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

  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

  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

  “识”,但大成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

  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⑷、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

  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

  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

  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

  “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

  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

  ⑸、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

  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

  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

  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

  ⑹、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

  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

  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

  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

  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⑺、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

  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

  “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

  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

  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

  现在因:爱、取是现在迷惑。

  有是现在造业。

  ⑻、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

  就有“爱”,对这个受染着、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

  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

  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

  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

  “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

  ⑼、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

  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

  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

  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

  执著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

  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

  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

  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

  前,就起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

  “无明”之心。无明有贪、瞋、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

  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

  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

  “有”。

  ⑽、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

  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

  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色界的业报。此

  (业)有由爱、取(烦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死

  后,再生之识得到滋润。

  未来果:生、老死是将来的苦果。

  ⑾、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

  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

  ⑿、老死: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

  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

  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而入胎,故有入

  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

  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

  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

  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死。

  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并不是直线式,

  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

  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在十二因缘中,

  我们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

  果的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作用,称为

  十二因缘的流转。

  二、缘起:

  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

  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

  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

  三、缘生:

  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

  报。

  四、缘生法之共同性:

  ⑴、无主宰: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

  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

  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

  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

  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

  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

  ⑵、无作者: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

  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

  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

  作者。

  ⑶、无受者: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

  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

  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比如说:有一间亚答屋被火烧,难道是

  它在受果报吗?不是的。它是亚答屋的叶子,里面的木材等东西,因为加热,就

  燃烧起来;它燃烧后就灭了,里面没有受果报的亚答屋。由亚答叶、木板等材料

  组成一间被我们称为“亚答屋”的东西;同样的,由识、名色、六入、触、受形

  成一系列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实体的“众生”在受果

  报。

  ⑷、无自作用:十二因缘当中,没有一个因缘可以自己作用,必须依靠其它

  的因缘。好像我们的六根从胚胎来,胚胎从“入胎的识”来,识从业报来等等,

  所以每一个都是靠其它的因缘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

  ⑸、从因生:因为不是自作用,也没有作者在做,故从因生。

  ⑹、不自在:十二因缘的流转,是令我们不自在的;因缘的相生相灭,不是

  我们所需所要。甚至于这个爱、取也是因为过去的引发来的,里面并没有一个我

  要爱、我要取。

  ⑺、托众缘转:十二因缘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单独产生作用,它要依靠众

  多因缘引发,才能转来变去,所以说它需要托众缘转。

  ⑻、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

  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它法的升起。因为

  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

  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

  流转我不能舍弃,故那并不是属于我。如果是我,我要对你起瞋心,现在就可以

  瞋,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缘,我要它瞋你,还要依众缘使它瞋才行,所以我要依种

  种因缘才能起瞋心。又比如我要你现在对母亲起瞋心,因为没有瞋的境,故瞋心

  生不起。我们对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

  ⑼、性空: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每一支都没有自性,没有自体,皆是因缘

  相生相灭,故说其本性空。我们听到“空”,千万别误会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性

  空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没有真正的自体,不实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称为性

  空。

  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觉悟时,他于菩提树下观这十二因缘,发现众生有

  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众生,使他们解脱。因此佛陀从十二因缘的老死

  开始逆次而观察:一切众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种种痛苦,他以

  智慧慢慢的发现到众生有“老死”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

  有”,所谓“业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我们有了将来欲界、色界和无

  色界的业,它们会推动我们将来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观察到并没有“我”在

  造业,而是身心(假我)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产生了执取,渴求将来有,造成了有

  业报;我们有“有”是因为有“取”;有“取”是因为有“爱”,我们过去的业

  习对事物有贪爱,接触境界时,贪爱心就生起,对境界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执著;

  “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我们的六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贪

  求乐受。因为有乐受,造成我们业习中“爱”的心生起;反之它则不生。假如我

  们天生是聋子,从没听过声音,那对歌声、鸟声等,就不会贪爱;因为我们有感

  受到声音,所以才会贪爱它。佛陀说我们有“受”,就有贪爱,所以受是爱生起

  的原因。我们有“受”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根、尘、识产生“触”,因

  为有“触”,所以有“受”。佛陀继续观察,发现有“触”是因为有“六根”,

  没有“六根”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与外境接触;接着佛陀又继续观察,发现“六

  根”的形成是因为我们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所以产生“六根”;佛陀说

  因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们会受生就是有“识”,我们死后,精神

  继续活动,我们会被业转去入胎,结果就在胎里成长。佛陀发现有“识”入胎,

  就有“名色”;那“识”又是从那里来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后佛陀观察由于

  有“识”故有“名色”;因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为有“六入”,故

  有“触”;因为有“触”,故有“受”……顺观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称

  为流转门。

  六、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我们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以如何灭除它的角度来看,叫做还灭门。要怎样

  才能把老死灭掉?佛陀观察只要不“生”,就没有“老死”;灭三界“业有”就

  不“生”;如果我们不执“取”,那“业有”就不会生起;只要把“爱”灭掉,

  “取”就不生;因为“爱”是过去的业习,只要把它灭掉,就不会执取了;“

  受”灭则“爱”灭,以此类推,最后只要无明灭掉,此大苦聚也灭。然后顺观无

  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亦灭。

  七、如何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

  只要现在不造业,不迷惑,那现在的爱,取无明就断除、觉悟,过去所造的

  业就好像无根的树,再也生不起。既是说,这十二因缘告诉我们,过去的无明与

  业行延续到现在,如果我们觉悟不爱不取,就不会产生我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等烦恼。无此烦恼后,我们就会发现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无我、缘生

  无性。既然如此,那又是谁在生?谁在受老死那?当这些执著都没有了,我们就

  会觉悟到没有一个众生在流转生死,受轮回之苦。只要觉悟现前的无明,在爱、

  取时不迷惑,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没有我。既然无我,就不会继续流转,同时也

  会发现到,所有的迷惑都没有了。我们在爱、取之前,感受外境的当时,觉悟

  它,不再去执取,这样就不受后有。

  八、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

  无明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

  我们现在有爱、取就会造业,是现在的因,将来就有生、老、死;所以过去因是

  过去世;现在果、现在因是现在世;未来果是未来世,总共有三世。那么三世为

  什么又说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过去因形成现在果;第二重是现在因造成将来

  果。所以十二因缘中有三世两重因果。它又告诉我们惑、业、苦的轮转,因为迷

  惑造业,所以要承受业报之苦;我们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业,造业又受苦,

  周而复始,没法间断与中止。

  后来的论师把十二因缘讲为胎生学说,好像在解说怎样入胎?在胎中怎样生

  出六根?六根圆满怎样出胎?出胎后几岁有触,几岁有爱、取等等,这是一些论

  师如此诠释,不是佛陀阐述的。好像《俱舍论》,就是以年龄的划分来讲解十二

  因缘,这是不正确的。佛陀讲十二因缘时,不说三世两重因果,也没有说惑、

  业、苦,只是直接了当的说十二因缘,后来的论师加以分析,说它有惑、业、苦

  以及三世两重的因果,此虽非佛说,但是这是正确的。

  九、十二因缘给我们的启示:

  ㈠、十二因缘流转的顺、逆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从

  “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此顺、逆观又可分为流转门的顺、逆观与

  还灭门的顺、逆观。十二因缘流转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生(流转)的原因,所

  生的果报;还灭门的顺、逆观就是看它灭(还灭)的原因,所灭的果报。顺观就

  是“无明”灭“行”就灭,“行”灭“识”就灭,“识”灭“名色”就

  灭,……。逆观是:如果要“老死”灭则要灭掉“生”,要灭“生”就要灭“

  有”,要灭“有”就要灭“取”,……。这就是还灭门的顺、逆观。

  ㈡、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中的十二支缘生法,其共同性质是无常、无我、没有

  作者、没有受者。佛陀还告诉我们生死流转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缘

  者,就会误会这世间与人类都是上帝所创造的;或误会人是父母生的,以为人从

  前是什么都没有--无因,突然间从母胎中出世,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知见,我们

  学习十二因缘,以智慧观察而破除之。

  ㈢、应以智慧观察,截断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们的识入胎、名色、六入(六

  根)都不能改变;我们眼睛一直感受到柔和、鲜艳、暗淡等颜色的刺激;耳朵听

  到和谐或是刺激的声音等,这些由我们的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触”,因触

  而产生的“受”,我们也都不能改变,然而我们要觉观它,把握它。假如我们很

  清楚的觉悟到这个“受”的话,那必定会认识到它是不自在,是苦的,这时我们

  就不会有爱、取了。既是说我们现前的六根,接触外境时,觉悟到耳朵感受声音

  的苦、乐;眼睛感受颜色的苦、乐,那就有办法放弃爱、取;如果不能觉知,就

  会坠入爱、取中。也既是说,如果你对“受”明明了了,那爱、取就有机会放

  下;如果我们对“受”观察觉悟,然后来觉悟爱、取,使他们不再生起,如果我

  们能把握,那就可了生脱死。我们过去有无穷无尽的业与无明,但是现在的觉

  悟,就能够把它们全部丢掉。打个比喻说:一个做母亲的人,对子女贪爱执著,

  儿女快乐,她亦快乐;儿女悲哀,她也悲哀,如果有一天她觉悟到;这个人跟我

  有一段因缘,前世与我的缘比较深,今世生活在一起,如此这般地做母子(女)

  罢了。你无需为他而悲哀,也不必为他而快乐,他有他的业,为什么别人的悲哀

  与快乐,你无动于衷?而子女的悲哀与快乐却能牵引你,使你喜上眉梢或牵肠挂

  肚?如果你观察到这一切都是缘份,看的很清楚的话,这个悲哀与快乐就会消

  除。讲的更简单一点:有钱人玩古董,古董是什么?是石头、破砖烂瓦?其中有

  何物值得你爱,使你执著?这个杯子有什么东西使你快乐?没有。但是一千年的

  杯子,你却对它有无穷的乐趣,爱不释手,那时因为你贪爱它。如果你观察到这

  也不过是个千年的杯子罢了,现在这个杯子也是杯,我为什么要执著千年的杯子

  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没事了。所以我们要观察贪爱是从哪儿生

  起,才能把贪的烦恼放下。其他的种种烦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觉悟、掌握咱

  们的心念,爱、取不生,那么一切终归与寂静,烦恼不生起,内心一团平静,寂

  灭的境界,称为涅盘。

  ㈣、佛陀在经中对十二因缘有各种譬喻:

  ⑴、植树的譬喻:流转门有如种树浇水加肥料,树木就茁壮成长;还灭门如

  种树不浇水,不施肥,树木就长不好;如把树砍掉,那它就长不起来。十二因缘

  也是一样,我们在“受”这儿加水、加肥料(加爱、取),那它就越长越多,长

  出将来的业有,生、老死。如果在“受”这儿把它斩断爱、取(不加水与肥

  料),那它就不能成长,甚至于“受”也不生,那你就进入无馀涅盘。

  涅盘有两种:一者、有馀涅盘。二着、无馀涅盘。证悟阿罗汉果的圣者,是

  处在有馀涅盘的状态,他没有爱、取了,这就好比一棵树,不加肥料和水,但是

  树根和树干还存在,继续等到这棵树老、死。因为阿罗汉有过去的业继续存在,

  如果他今生的身体舍报后,没有了“受”、“触”、“六入”,那就好像树根断

  了,他再也不来受生,那么我们就说他把这十二因缘这棵树的根都斩断,再也不

  能成长了。

  ⑵、油灯的譬喻:如果油灯添油,他就会继续燃烧,反之油灯就会熄灭,佛

  说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十二因缘时,如人口渴,发现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万

  不要喝它。这比喻爱、取如口渴,我们所喝的水就是业报,它有毒,喝了会被毒

  死,使得我们再来轮回生死。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些业报,就不要去爱、去取,这

  样才能截断生死的流转。

  三法印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

  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

  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

  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

  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法印?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

  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

  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

  及涅盘寂静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与破环,所以

  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中的出世间

  法,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比如说,世间法教导我们行善,

  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不符合三法印;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走上解脱之

  道的佛法,才是符合这三法印。三法印并非能印证一切佛法,它只能印证佛陀所

  讲的法是否究竟。佛法中有究竟法与不究竟法,究竟的佛法能引导我们走上解脱

  生死之康庄大道;不究竟的佛法只能引导我们朝向善道,但还是在三界六道中轮

  回生死。凡是究竟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不究竟的佛法是善法,不一定符合三

  法印。那怎样才是究竟法呢?世间的真实相既是真正的道理,称为究竟法,所以

  三法印一定符合真理。

  法的意义:法就是轨持的意思。“轨”是它有一定的范围与相貌,能够给我

  们知道它;“持”是能够保持它的特性。既是这世间任何东西必然有一定的相貌,

  保持一个时候被我们知道,称为法。比如说:“雨水”,虽然它从天上滴下来只

  是那么短短的时间,但是它有一定的形状,保持一段时间,让我们知道它,此称

  为法。甚至于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刹那刹那地无常生灭,我们知道它存在,

  也知道它有一定的相貌,这也称为法。此外,“法”还有道理、方法等意义,它

  们都保持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相貌与形状,让我们认识它,此皆称为法。

  一、诸行无常:

  因缘造作之法称为诸行。“造作”之义是我们用心驱使身、口、意去做种种

  行为,称为造作。它分为身体(身、口)造作和心理(意)造作,凡是有造作都

  称为“行”。“行”的意思是造作和迁流变化;“诸行”是指一切造作迁流变化

  的法。诸行的范围包括时间、空间和世间的迁流变化。我们生活在这世间,看见

  种种物质和东西;时间一刹那、一刹那不停的流逝着,迁流变化;空间也在变化,

  但我们感觉不到。诸如此类的因缘造作的法,皆称为行。

  为什么这个世间都称为行呢?因为世间是众生过去所造的共业,它们是相同

  的业报,现在显现出来,因此我们此世感受相同的果报,故称它为行。根据佛法

  说,这些法必然是无常;我们的身体与心念都是无常变化。

  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你们当中或许会有人说地球是永恒的。

  但根据现代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地球终归会毁灭,而且根据佛法说,我们生活的

  大地(地球)总有一天会毁灭,既是世间有成、住、坏、空的四种变化。“成”

  就是形成;“住”就是它停留、保持一个时期;“坏”就是慢慢毁坏;“空”就

  是它会消失掉。世间的变化都有成、住、坏、空。世间的任何东西都有它形成的

  时候,形成过后会保持一定的相貌,过了一个时期,它慢慢地坏掉,最后消失得

  无影无踪,称为空。甚至于世间的物质,有生、住、异、灭的变化,“生”既是

  它的形成;“住”既是保持它的相貌一个时期;“异”即是它一直在变化;“灭”

  既是它消灭掉。比如说:你们现在看这块白布,工人在纺织时,称为“生”;它

  保持相貌一个时期,称为“住”;但是它以后会慢慢变化,称为“异”;最后它

  会变坏,完全不见掉,称为“灭”。世间的物质是如此无常变化,我们的身体和

  生命都有生、老、病、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必我多加解说。我们的心念,

  年年在生灭。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间(世界),世上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

  以及心念,没有一物不是生灭变化的,故说无常。它们之所以无常,是因为属于

  “行”,都是造作而成的。比如说这个世界,使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今生显现出

  来,所以世界是众生的心所造的,大乘经典中说:“万法唯心造”既是此意。世

  间一切的法是我们的心所造,所以称为造作。既然是心所造,那就是“行”,它

  是生灭无常的。再说世间的种种物质、身体也是我们的心业所造成,所以一切都

  是无常。

  佛陀教导我们一切无常,并非教我们在这世间看所有的万物都无常,而是要

  我们明了无常的道理。根据佛法说无常有两个道理:一者、三世迁流不住,既是

  今世、过去世、未来世,一直在那边流转,没有停留,故无常。它是我们的业所

  造成的;二者、是无常的真正道理,既是诸法因缘生灭,所以无常。既是世间所

  有的一切事物,是它的结果,这个结果必然有它的前因,称为因。这个因与种种

  外缘配合而形成果。比如说苹果,它是由苹果树、水分、阳光和泥土等外缘配合

  而形成的。苹果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原因,从原因到结果必然有变化,如果没有

  变化,因还是因,果肯定不能生,所以我们现前的一切都是果。果要有因形成,

  因要形成果就要变化,因缘如此的连续,所以说无常。

  佛陀经常在经中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既是说有因缘会合,果

  报即生;因缘散坏,它就灭掉,所以说它无常。世间人都知道这个无常,但是还

  有很多无常是我们不知不觉的,那既是我们的心念,它的每一念都是无常。打个

  比喻:你们现在做在这里听我讲话,声音一念一念的过去,它也是无常的,这一

  类的无常与前面所讲的无常就不一样。既是世界、物质和生命的无常和心念的无

  常是不同的。故无常有二:一者、一期生灭无常;二者、刹那生灭无常。一期生

  灭无常是:一个东西在一个时限内有生、住、异、灭,它是无常的,但是这一期

  生灭中的“住”时期很长,我们愚痴,以为它没有变化,认为它是常的。比如杯

  子,今天你用它来冲茶,明天也用它,结果就认为今天的杯子和明天的是一样的,

  它那里是无常呢?实际上它有刹那生灭无常。如果你们问科学家杯子里有何物?

  他们会说杯子里面有原子,原子里面又有很多电子,那些原子和电子一直不停的

  在震动,不就是无常吗?但是凡夫不知道,之看到它的外表而已,就认为它是常

  的。事实上,世间任何东西,小至原子、核子,没有一样永远保持着它的相貌,

  它们都在无常变化。甚至你们用杯子来装热水或冷水,温度产生变化,它会膨胀

  或收缩,它也在发生变化,因为我们看不到,就认为它没有变化,所以称为住。

  一期生灭里的“住”使得我们产生误解,以为它是常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到一期

  生灭中,还有刹那生灭,我们凡夫很难感觉到这个刹那生灭,因此我们会认为有

  些东西是常的。有科学研究的人就会知道物质的刹那生灭。除此之外,我们的身

  体和心念,它们都在刹那生灭。比如你认为今天的身体和明天的是一样的,而实

  际上并非如此。今天你身体上的细胞跟你明天的已经是不同;今天你剃了胡子,

  明天摸一摸下巴,它又长出来了,所以我们的身体上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那我

  们的心念呢?它也是无常变化。这个无常变化到底是否有永恒的个体存在呢?根

  据佛法说是没有。既是说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我们众生愚痴执著,认为天、地

  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说天长地久。根据佛法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天地也会成、

  住、坏、空,它最终会毁灭,所以也是无常。因为我们感受不到,所以就认为它

  “常”。

  根据佛法说,世间任何的东西有因必有果,所以因果的变化是无常的。以此

  看来,我们不必再看成、住、坏、空,只要知道任何东西出现在这个世间,它的

  因变成果就是无常,任何一样东西必然有它的前因,它就是无常,所以说诸行无

  常。

  二、诸法无我:

  所谓“法”就是东西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个时候,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

  称为法。“诸法无我”告诉我们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

  所以佛说“无我”。“诸法无我”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有一个“我”,然后佛要你

  观想“无我”来破除之;而是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是没有“我”,我们内心执著,

  根深蒂固的觉得有一个是“我”,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是没有的。那到底是

  否有?让我们来看什么叫做我?“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说,我要把手举起,

  我能够主宰将它举起来,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它“常”、“一”,

  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没有改变,

  叫做“常”;“一”既是这个我是单独一个,不可以有两个。世间人认为“我”

  是唯一的,所以它称为“常”、“一”。我就是“主宰”、“常”和“一”,它

  又不变的意思。一岁时的我是我,十岁的我还是我,甚至于老了还是那个我,所

  以它不变,这就是世间人对我的解说。此意义的“我”是否存在?佛说没有。你

  们相信吗?我们听闻佛法,经常说无我、无我,我们可以不必相信,最好去寻找,

  看它是否是真的“无我”。如果你真的找不到,确定没有,那你就是有真正“无

  我”的知见,并不是相信而已。

  ㈠、身体是不是我?如果身体是我,那身体的哪一部分是我呢?你们找得到吗?

  在手、在脚、还是在头?都不是。没手的人,讲有我;没脚的人,也说有我,所

  以我到底在身体的哪一部分呢?你在身体里寻寻觅觅,觅觅寻寻,最终你会发现,

  并且非常肯定“我”不再身体里。既然不在身体里,或许“我”在外面吧?那是

  更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外面的东西你没办法主宰。比如这个杯子在你

  身体外面、你做不了主,你不能要求它,所以并不是我。“我”不在外面,也不

  在里面,难道它是在身体的中间?有吗?没有。我们在身体里面、外面,甚至于

  中间,都找不到,所以“我”并不是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并不是我。

  ㈡、心是不是我?有人认为,既然这个身体不是我,那么这个能想,能知的心就

  是“我”吧!你们是否曾经这样想过?有些人认为,我们的心修行,这个身体是

  假的,所以心假借身体来修行,这个心是真的,它才是“我”。这是否正确呢?

  让我们来看:心念可分为前念、后念和现前的念。前念的心已经灭了;比如说,

  刚才你们的心听我所讲的法,刚才的心已经灭掉了,所以“我”并非前念。上面

  讲的“我”是不变的,既然它会灭,那肯定前念不是我;后念的心还没生起,既

  然还没生起,那肯定它不能主宰现在的念,所以我们的前念和后念都不是我。那

  么应该是现在的念吧?

  佛陀经常形容我们现在的心如瀑布,如流水,它一直念念不停留。我们的心

  如流水,它既生既灭,不能自主。打个比喻来说:当眼睛看到红色的东西时,心

  就想起红色;如果看到蓝色的东西,它就想起蓝色,由不得你!因为你心里所想

  的东西时受到外境所影响,你被烦恼拖着,做不了主。比如人家骂你,你闹起烦

  恼就回骂人,你丝毫做不了主。我们现在的心一刹那、一刹那第生灭,你做不了

  主。既然你做不了主,你就不是主宰,所以“我”并不是现在的心。

  ㈢、身、心之外有个“我”吗?身体和心念都不是“我”,那么到底谁才是“我

  ”?我们在身体(物质活动)和心(精神活动)中找不到“我”,或许有些人就

  以为在身、心之外有一个“我”。这样我是否有?它是谁呢?如果真的有这样的

  “我”,它不是精神、非物质、不是身体,那它是否有烦恼呢?我可以很肯定的

  告诉你,如果有如此这样的“我”,那它一定没有烦恼。我们有种种的烦恼就是

  因为有身、心在活动,所以知道这个“我”有很多烦恼,但是那个非心、非物、

  非身的“我”,它是不可能有烦恼的。如果有一个没有烦恼的我在身、心以外,

  那你就已经解脱了。但是你现在还没有解脱,所以你不要妄想在身、心和物质以

  外,有另外一个“我”,它在控制着我们的身、心。如果有的话,它也不是你。

  在佛法中有两种人执著有“我”:一者、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

  二者、执著五蕴的身心就是“我”。刚才讲过这两种都不是“我”,既身心不是

  “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没有,所以“我”不存在。从以上的推

  理来看,没有一个超然物外的“我”,也没有在身内、身外的“我”。

  佛陀说众生的身心是众多因缘聚合的结果,既是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业因缘,

  它们凑合形成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个聚合,以佛法来说,既是五蕴:色、

  受、想、行、识。色既是身体;受、想、行、识既是心。五蕴就是身和心,佛陀

  说它是种种因缘和合的结果,当中并没有一个实体叫做“我”,但是我们却把此

  身心称为“我”。这并不是说有一个“我”在身心里面,也不是说这个身心有一

  个“我”,是我们把它叫做“我”,那既是“假名我”。我们众生给每样东西名

  称后,就认为它是实在的。但佛陀说不是,是假的,是一个名称而已,“假名我”

  亦复如是,在这名称里面,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但是我们凡夫将这假名我执著

  以为真,称为“我执”。我们现在应该明白,所谓“我”原来是一种执著。“执

  著”之意是什么呢?我打个比喻:有人抽烟,慢慢的就染上烟瘾,对香烟执著了;

  如果我们一直教导一个人“我”“我”……;这个身体是我,这个心是我,那它

  就执著了,认为这个“我”是实有,它就执著这个“我”,称为“我执”。由于

  这个“我执”,我们就生起种种的烦恼。“我”原来是这样来的,所以佛陀告诉

  我们“诸法无我”。佛陀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但是可以将五蕴称为

  “假名我”。佛陀也用这个“我”,甚至于佛经的第一句话说“如是我闻”,但

  是我们要清楚的确认它只是名称,没有一个实体,所以称之为“假名我”。

  为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诸法无我”,我们就得认识什么是“自性”。世间任

  何的东西,经常保持一定的相貌,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称为“法”。凡是我们

  所看、所听或接触到的东西,既是“法”;我们要认识这些“法”,就得给它一

  个名称,过后,我们执著这些“法”,认为它是真的,实有的。比如雨水:天上

  乌云密布,下起雨来,你就认为这个世间有雨水。这雨水当中是否有一个实体存

  在?没有。“雨水”也只不过是水罢了。它是地上的水份被阳光照射,就变成水

  蒸气;水蒸气升天称为云;云在空中飘来飘去,遇到冷空气就凝结成水滴,水滴

  越集越多,越来越重,就从天上落下来,形成了雨水。因为这样的作用,让你感

  受到“雨水”的存在。所以你给它名称。在这名称底下,你就以为有“雨水”滴

  下来。在这世间是否真的有一个东西称为雨水呢?完全没有。那些水滴掉落到地

  上,就变成河水、溪水,最后变成你喝的水。我们执著世间的一切“法”有完整

  的自体,它保持着一个形状,你就认为它是真实的存在着,我执亦复如是。

  “我执”有两种:一者、人我执;二者、法我执。“人我执”既是执著世间

  有一个众生为我,事实上五蕴身心以外并没有东西,但我们认为有一个人--我;

  也既是执著身、心以外,不是身,不是心的我,称为“人我执”;此外,我们对

  “法”也有执著,认为它有自性,比如说,我们执著天地之间有太阳、天空和地

  面,这就是所谓的“法执”。而我们执著五蕴的身心(法)是实有法,故称之为

  “法我执”;“我执”造成我们认为世间有我,故我不可得,本来没有。我打个

  比喻:请问你家里的猪叫做什么名字?假设你家根本没有养猪,那肯定它没有名

  字,是吗?所以你的心里根本没有这个我,但是你给它一个名称叫做“我”,在

  这个世间根本没有这回事;我们的身心世界中根本没有我,佛陀也告诉我们“无

  我”,这是真实的道理。你们如果不信,尽管可以从身体、心念、身体心念以外

  去寻找,看它是否存在?结果你们是找不到的。找不到而你还认为有,那时我们

  的愚痴、执著,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诸法无我”,此是三法印中的第二个法印。

  “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中的“行”和“法”之间的差别是:“诸行”

  是指造作的法;“诸法”是包括有造作和没有造作的法。在此世间,法可分为“

  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种。有为法是我们迷惑造作,它生灭无常,所以说有为

  造作的诸行无常。有为法无常,无为法(涅盘)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在这涅盘

  的法中,并没有我。诸法无我中的“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诸行无常只包括

  有为法。因为涅盘是没有造作--无为法,它也是无我。诸法无常是不对的,诸

  行无常才对,因为有些是无常的,有些法(涅盘)不是常,也不是无常的,所以

  诸行无常不包括涅盘,如果说涅盘是无常,那就错了。所以我们不能说诸法无常,

  我们必须说诸行无常。但是我们可以说诸法无我,既是肯定在一切有为法或无为

  法中都没有我。但是不说诸行无我,诸行肯定无我,诸法也是无我。所以说诸法

  无我便包括了诸行无我,但是诸行无常,诸法未必无常。

  三、涅盘寂静:

  涅盘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翻译成为中文称为圆寂。“圆”既

  是圆满;“寂”既是寂静。我们通常会看到 文上写某某出家人圆寂了,此意既

  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盘了,这是错误的,是一般人误用的,是一般人误用了这个

  词语。“圆寂”的意义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既是不生不灭。

  “灭生死”是众生不用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了生脱死了,称为灭生死;“灭

  烦恼”是凡夫有种种烦恼,如果觉悟,把全部的烦恼都放下,既称为灭烦恼,涅

  盘又称为解脱,就是解脱生死与烦恼。那么“解脱”是怎么一回事那?打一个比

  喻:你们被关在监牢里面,今天被释放,重见天日,得到自由,得到解脱,解脱

  有自由的意义。解脱是针对生死与烦恼来讲,佛陀说我们众生被烦恼所束缚,所

  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烦恼是我们心中的监牢,把我们的心层层的

  捆绑住,给予我们种种痛苦。解脱烦恼,并没得到一物,反而是把心中的贪嗔痴

  及见解所执著的渣滓皆丢光。如果追求解脱者想“得到”解脱,那就是错了,因

  为解脱是“什么都得不到”,心中无所得才叫做解脱,只要你得到一物,就没办

  法解脱,因为解脱只是把一切的烦恼放下罢了。证悟涅盘者真正见到不生不灭的

  诸法真相(涅盘)。我们凡夫在这世间所见到、所知道的一切都在无常的生灭(

  诸行无常),对不生不灭的诸法真相不知不觉;修行者解脱生死证悟涅盘时,他

  见到万法原来是不生不灭的,此是诸法的真相。佛经中常说:“证悟涅盘的圣者

  看到一切都是不生不灭。”

  涅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经常会误解涅盘是一种境界,很多人以为我现

  在在生死烦恼的此岸,某某人证悟涅盘就是进入涅盘的境界,事实上涅盘并不是

  进入一种境界。为什么这么将呢?我们来看因果,有因必有果,如果那个因是无

  常的,期所形成的果必然也是无常。如果涅盘是一种境界,能进入那种境界,必

  然能够出,有进、有出,就是有生灭,那么它必然是无常的。所以涅盘并不是一

  种境界可进、可出;涅盘也不是可以得到一物,更没有证悟到涅盘的人,《金刚

  经》上说了:“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其义是:实际上并没有众生进入涅盘,没有证悟涅盘的人。因为诸法的真相是不

  生不灭,里面找不到一个“我”。诸法无我,又是不生不灭,所以没有人进入涅

  盘。觉悟者证悟涅盘时,并不是感受到“我”证悟到涅盘,因为当有“我”的概

  念生起时,它就生起凡夫见了,所以涅盘者很肯定,也不觉得有“我”证悟涅盘。

  在这世间里,凡夫一直执著又“我”,认为“我”这个众生坐在大悲殿里听法,

  当你证悟涅盘,就很清楚的知道没有我坐在大悲殿里。者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实

  际上就是如此。因为刚才我们是用一念一念生灭的心,正忙着在身体内、心念中、

  身体外、不是身体不是心以外寻找“我”。这样,我们的心就一念一念的在生灭,

  这些生灭的心都找不到我。那么,当修行者证悟诸法不生不灭时,它知道这个生

  灭的心都是不生不灭时,那个我去了那里呢?根本没这回事,好像刚才我问那位

  居士,他真的见到它家里的猪没有猪,也不叫做什么名字;同样的,真正见到涅

  盘者,他就知道根本没有“我”这回事,也没有想起有没有我进入涅盘,所以证

  悟涅盘是没有人证悟涅盘。经中说没有中生灭度,既是说没有众生进入涅盘。觉

  悟就是无人,也无我在轮回。觉悟者真正觉悟到没有人,也没有我,所以没有证

  悟涅盘者。这样的觉悟者,他内心归于平静无生、清凉自在、无为、离一切妄想。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离一切“妄想”。“妄想”就是众生种种的心念,根据佛

  法说我们众生从出世到现在都在妄想中,这些妄想告诉我们世间种种的事情。比

  如刚才所讲的“雨水”,你认为天上有雨水落下,这就是妄想,实际上只不过是

  某种因缘形成“水”从天上掉下来,并没有雨水,雨水只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

  进一步说“水”也是一个名称。我们在名称里面生起种种妄想,所以当一个人没

  有种种妄想之后,就不会认为有雨水掉下来,那时候他内心归于平静,称为寂静,

  所以涅盘是离一切妄想。一切妄想都包括在语言当中,凡夫执著语言,依据种种

  名称,分别种种事物,是我们坠入种种语言、事物当中。因为涅盘是离开妄想,

  不在语言范围里面,所以涅盘不可以用语言来阐释。《法华经》上说:“诸法寂

  灭相,不可义言宣。”既是此意。

  虽然没有证悟涅盘的人,但是凡夫的我们还是要依赖语言来了解它,结果佛

  陀慈悲,巧妙的运用语言来告诉我们,有所谓证悟涅盘的圣者,他们是:

  佛陀--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得觉者。

  菩萨--证悟到无生法忍、无住涅盘的圣者。

  辟支佛--证悟涅盘的圣者。

  佛陀运用语言宣说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圣者,但是学佛者千万不要执著有阿

  罗汉进入涅盘,因为阿罗汉没有说他进入涅盘,而是凡夫认为有“人”进入涅盘。

  我在举一个例子:天上的雨水滴下来,刚好滴在一朵花上,这跟你用浇花器浇花

  是一样的,而你却认为是“雨水”滴在花上;进入涅盘只不过是诸法的因缘已经

  散离了,他进入涅盘,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进入涅盘;既是说一个人的生死因

  缘已经没有了,我们说他进入涅盘,但是并没有“人”进入涅盘。

  我们学佛者,或时在座各位总会有一些疑问,那就是诸佛、菩萨、阿罗汉死

  后何去何从?佛陀去了哪里?现在在何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来救度我们?佛

  陀说这些疑问是迷者的无明妄想,对事物如实知见的证悟者来说,在他们的智慧

  中并没有此烦恼。凡夫有无明妄想,认为有“我”,有“我”就有“他”,那他

  是谁?他就是佛陀,所以我们要找佛陀去了哪里?如果没有“我”,没有“他”,

  有谁去了哪里?所以我们不可以说证悟涅盘的佛、菩萨,他们现在在哪里?根本

  没有这回事。打一个比喻:比如我把一朵花放在眼镜上,叫做“眼镜花”。因为

  我们凡夫把在湖里的水叫做“湖水”;在海里的水叫做“海水”;在河里的水叫

  做“河水”,所以这朵花在我的眼镜上,我把他叫做“眼镜花”。我把花从眼镜

  上拿下,你就认为“眼镜花”不见了。但是当我们认真、理智的想一想,并没有

  这回事,只不过我们凡夫执著名称里面有一实体,就有东西来,就有东西去,眼

  镜花亦复如是。如果你认为有眼镜花,那就是执著眼镜花这个名称,而生起妄想。

  因为这些妄想,所以我们就生起佛陀入涅盘后去了哪里的疑问,证悟涅盘者离一

  切妄想,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知道涅盘的境界,唯有智者内证,不可以凡夫的戏论来了

  解。佛陀把凡夫的妄想称为戏论,我们不可以此来分别、了解涅盘,以及证悟涅

  盘者何去何从。生死来去是众生无明的妄想,这是我们凡夫迷惑之所见,把一切

  看成是实在。比如刚才我讲的眼镜花就是这样产生的。因为我们执著种种妄想而

  迷惑,见到有生、有死、有众生、有我,认为实在有而生起执著,就看到生、灭。

  实际上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所以涅盘并不是生、灭幻相以外,还有个不生不灭

  的境界。既是说:我们往往误会在生、灭中没有涅盘,而在生、灭以外可以得到

  涅盘,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妄想执著有生、灭,而看到生、灭之相,实际上在

  生灭当中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三法印的第三个法印是涅盘寂静,它是指万法

  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但是凡夫不知不觉,大慈大悲的佛陀却为愚昧、执著的我们

  开示诠释。

  四、总结:

  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果有人演说佛法,其佛法中包含这三个真理,

  那么,这些佛法就是属于出世间法,称为究竟、了义法。既是说他所演说的佛法

  已经彻底地讲到究竟处了;如果不符合这三法印,那么,这些佛法只是属于世间

  法的范围而已。如果彻底、清楚地阐释佛法的话,那必定具足这三法印。比如有

  人说一切都无常,那是讲错了,因为诸行无常不是一切无常。如果一切都无常,

  那岂不是佛无常,涅盘也无常吗?所以我们用此三法印来分辨佛法是否究竟,是

  否了义。

  有些佛法并不包含三法印,比如:佛陀告诉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如要离苦,

  就要行善,行善能使修行者升天,这只是佛法中的善法,属于世间法,它并不在

  三法印的范围。这些佛法不究竟,它只能使我们升天,不能朝向解脱,所以三法

  印是用来印证佛法是否究竟不究竟的。

  学会这三法印,以后有人问你佛教讲演些什么道理?你就可以很肯定的告诉

  他,究竟佛法都离不开这三法印,它是宇宙的真理,我们凡夫对它不知不觉,伟

  大的佛陀就为我们阐释。三法印并非属于佛陀、佛教、或是任何宗教,但是发现

  此真理的人是释迦牟尼佛,从佛陀的口中讲演出来,所以称它为佛法。佛法亦是

  一个名称,就如“眼镜花”一样,我们不要被这个名称所束缚,不论何人讲出的

  道理符合真理,它就是真理,不一定由佛说,真理任何人都可以演说,所以我们

  听闻佛法时,要依法不依人。既使是杀人魔说三法印,只要说对;不是因为他是

  杀人魔,就认为他演说的三法印是错的。因为真理就是真理,绝不因为是谁讲演

  就是对或错,所以我们要确认、辨别佛法真理的中心--三法印。

  四圣谛

  〖四圣谛的意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

  “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

  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

  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知道苦的

  原因,知道灭苦的果,但是却没办法讲出灭苦的“道”。这个“道”是种种的修

  行方法,他没有办法开示诠释,所以四圣谛唯有佛陀能圆满的阐述。在佛陀未出

  世之前没有四圣谛,其他的圣者是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的。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

  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

  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盘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

  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既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

  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

  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四圣谛的次序〗

  ㈠、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

  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㈡、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

  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㈢、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

  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

  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㈣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

  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

  就可解脱生死。

  〖一、苦圣谛〗

  苦既是逼恼的意思。众生经常被无常所患累、所逼恼,所以说是苦。苦相可

  分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为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两种果报。

  ㈠、苦处:

  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

  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

  它可分为五类: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人,称为五趣;另一种分类加上

  阿修罗,和称为六道。

  ⒉根据三界来分别:

  根据欲(欲望)以及色(物质),有情世间可分为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

  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欲界的众生皆具有

  此三种欲望,然而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2、色界:此界的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有

  清净微妙的色身。

  3、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界;他们没

  有身体,也没有外在物质的世间;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

  “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在活动。

  ⑵、器世间:根据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

  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产生的,

  因为过去的烦恼造作,所以现在受报;现在的烦恼又继续造作。凡所造作(有为)

  都是无常;无常必然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无常就不自主,不自在;众生对有情

  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㈡、苦相:

  ⑴、三苦:

  1、苦苦:苦受以及顺苦受的法。“受”有苦、乐、舍三种受,我们在生活中感

  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还有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被称为顺

  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烧到,手痛是苦,而烧你的那些东西的作用也应该归于

  苦。我们会感觉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

  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五种苦属之。

  2、坏苦: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

  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是你感受到快

  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

  称为世俗谛苦。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

  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

  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受业接踵而来,因为它迁流

  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此种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

  觉,唯有圣人能觉知,称为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⑵、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

  取蕴苦。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

  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

  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

  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

  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

  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

  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

  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

  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

  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有

  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

  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

  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

  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

  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

  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

  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

  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

  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

  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

  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

  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

  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

  --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

  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

  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

  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

  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

  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

  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

  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

  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

  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

  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

  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

  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

  坏,所以是苦。

  ㈢、总结: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

  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

  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

  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

  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

  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

  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

  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

  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

  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

  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

  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二、集圣谛〗

  集圣谛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

  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因为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

  成力量,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受种种苦。所以这个集圣谛所

  要讲的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㈠、烦恼:佛说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教导我们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之。然

  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多数,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我们不可能全部认识,只

  要认识主要的烦恼即可,它们是六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随烦恼。由于时间有

  限,我在此只讲六根本烦恼。此是凡夫非常严重的烦恼,因为他引发其它烦恼的

  生起,所以称之为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既是:

  ⑴、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类的一

  生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虚度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他束缚。

  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这工作,拼命想发财,这就是贪财。

  同事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些人又贪吃;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

  有种种的贪求,所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满足五欲而过活;如牛被人牵着鼻子

  走,我们也如牛一样被五欲牵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贪是烦恼。

  ⑵、嗔就是生气的意思,这个生气有很多种类,人家骂你,不能忍受,起嗔心。

  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

  你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

  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既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

  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

  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

  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

  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

  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

  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慢的种类: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等,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

  这是慢的心里在作怪。

  ⑸、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⑹、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⑺、边见:执著断、常二见。就是说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

  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这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就是有这两种邪

  见,称为边见。

  ⑻、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它包括: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

  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

  ⑼、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我们凡夫又一个很深的执著,

  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别人的见解都是错的,这叫做见取见。

  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

  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

  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

  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

  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

  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有些不吃这些

  众生的肉,好像兴都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却认为;猪

  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

  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请参考《烦恼》)

  爱的种类:

  1、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著。

  2、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

  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就是说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

  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1、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

  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称为后有爱。

  2、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著它,称为贪喜集

  行爱。

  3、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

  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适意、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

  妻再结来生缘。

  因为这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

  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

  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

  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

  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㈡、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

  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⑴、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既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

  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⑵、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

  延续及向前迈进。(请参考《业力与轮回》)

  〖三、灭圣谛〗

  灭圣谛既是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

  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

  不生所以不灭,既是涅盘。

  ㈠、涅盘:

  ⑴、涅盘之意义:涅盘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盘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实相既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

  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盘并非因缘所生,是

  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

  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⑵、佛陀演说涅盘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

  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

  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

  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

  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盘时,佛陀不讲有、无,生、

  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

  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

  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盘,

  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

  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

  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

  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盘。此涅盘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

  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

  才可称为证得涅盘。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

  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

  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

  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

  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

  涅盘。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盘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

  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盘(成佛)时,

  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盘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

  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

  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盘了。

  涅盘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盘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

  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盘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

  多人误解了涅盘,他们迷惑地问涅盘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

  磐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

  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

  于有、无,就不能问涅盘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

  盘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盘,因为觉悟涅盘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

  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盘。证悟涅盘就是没有烦恼的智

  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盘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

  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

  清凉、(寂既是寂静不动;灭既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

  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盘者就没这回儿事。

  〖四、道圣谛〗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

  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㈠、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既是观苦、集、灭、道谛。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既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

  是束缚的意思。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

  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

  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既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

  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

  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

  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

  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

  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

  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⑤、无学位:既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

  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㈠、三皈依:

  我们先听闻佛法,然后确定三宝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皈依处,那就要求皈依。

  我们皈向三宝,不能只是内心皈向而已,还应该根据外境,举行一个皈依的仪

  式。好比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只是同居,没有注册结婚,没有跟人家讲明,

  那有谁相信他们?当他们在婚姻注册官的面前宣誓,签了名,经过一个简单的仪

  式,注册结婚后,大家对他们就有信心。同样的,我们凡夫的心每每随着外境而

  转变,虽然内心皈向三宝,还得要举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皈依仪式,这样才算是

  个正式的佛教徒。

  ㈡、受持五戒:

  三皈依者皆应进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样,我们只是内心受持

  五戒,那力量不强,遇到逆缘时就不容易把握,往往会把五戒丢到一边。就好像

  一对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结婚,那他们就很容易因恼意见而分手。同样的,如

  果一个人内心认为受持戒律是正确之道,他就应该去请求一位法师,为他传授五

  戒。传授五戒是这样的:传戒者必须是一个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当。佛弟子的

  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

  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

  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

  或证悟。它与其他宗教的戒律不同。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动发信受持的,并不是像

  被判死刑那样,有人持者刀子强逼我们一定要受持。如果我们坚持不要受持戒

  律,佛陀也没办法,但他会慈悲劝导我们“以戒为师”;那是因为在佛教的教导

  中,必须要朝向戒、定、慧的修学;如果没有戒律为基础,修学任何法门都很难

  有成就,所以学佛者应该先皈依,然后受戒。《法华经》曰:“精进持净戒,犹

  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

  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既是此意。

  ㈢、总结:

  一般人只听别人说皈依好,就去皈依,那只是找一张护身符,他们说有了这

  个“护照”后就可升天,这不是皈依,这是迷信。不懂得佛法的人,过去世与佛

  有缘,听到人家说皈依好,他就去皈依,不知道皈依的真正意义。其实皈依并不

  是得到东西,而是我们内心真诚的皈向佛、法、僧三宝。因为我们在生死轮回

  中,以佛、法、僧三宝为明灯,让它指引我们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使我们断除

  一切烦恼,最终觉悟证果--成佛。我们内心以此为道路、为皈向,这才是真正

  的皈依。我们三皈依,受持五戒后,要进一步修持,不论修学任何法门,一定要

  以戒律为基础,不然是很难有成就的。如果一个人他整天杀生,不管他修药师法

  门或是拜大悲忏,今天忏悔,明天杀生,后天杀生,那是徒劳无功的。我们要在

  生活实践五戒,以它来约束咱们的身心,自我教导,慢慢地我们的心就会定下

  来,这样就会接受这五戒,确信严守五戒,以戒为师,它真能另我们得到安乐;

  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既是佛教有戒、定、慧的教导,而这戒、

  定、慧三无漏学,确能使我们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走上光明、安乐的康庄大

  道。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

  (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

  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

  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

  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

  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

  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

  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

  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

  --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

  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

  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

  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

  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

  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

  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

  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

  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

  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

  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

  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

  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

  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 〕

  五蕴:-〔想 〕--心所法 〕

  〔行 〕      〕-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

  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

  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

  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

  -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

  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

  --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

  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

  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

  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

  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

  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

  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

  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

  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

  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

  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

  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

  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

  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

  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

  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

  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

  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

  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

  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

  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

  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

  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

  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

  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

  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

  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

  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

  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

  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

  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

  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

  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

  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

  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

  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

  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

  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

  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

  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

  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

  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

  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

  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

  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

  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

  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

  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

  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

  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

  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

  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

  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

  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

  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

  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

  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

  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

  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

  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

  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

  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

  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

  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

  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

  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

  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

  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

  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

  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

  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

  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

  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

  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

  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

  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

  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

  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

  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

  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

  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

  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

  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

  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

  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

  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

  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

  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

  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

  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

  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

  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

  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

  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

  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

  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

  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

  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

  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

  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

  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

  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

  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

  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

  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

  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

  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

  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

  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

  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

  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

  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

  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

  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

  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

  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

  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

  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

  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

  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

  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

  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

  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

  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

  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

  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

  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

  --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

  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

  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

  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

  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

  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

  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

  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

  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

  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

  “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

  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

  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

  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

  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

  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

  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

  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

  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

  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

  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

  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

  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

  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

  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

  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

  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

  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

  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

  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

  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

  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

  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

  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

  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

  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

  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

  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

  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

  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

  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

  “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

  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

  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

  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

  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

  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㈠、粗心住: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

  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

  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

  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

  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

  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

  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㈡、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

  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

  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

  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

  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㈢、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

  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

  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㈣、未来禅: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

  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

  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

  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

  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

  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

  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

  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

  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

  禅、和四禅。

  ①、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

  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

  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

  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

  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

  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

  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

  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

  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

  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为

  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

  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

  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

  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

  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

  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

  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

  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

  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

  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

  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

  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

  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

  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

  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

  “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

  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

  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

  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

  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

  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

  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

  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

  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

  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

  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

  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

  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

  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

  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

  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

  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

  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

  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

  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

  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

  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

  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

  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

  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

  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

  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

  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

  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

  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

  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

  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

  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

  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

  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

  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

  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

  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

  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

  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

  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

  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

  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

  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

  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

  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

  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

  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

  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

  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

  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

  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

  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

  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

  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

  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

  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

  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

  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

  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

  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

  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

  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

  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

  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

  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

  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二、简介修习禅定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禅定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

  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修习禅定应从数息

  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

  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

  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

  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

  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

  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

  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

  不净观被和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

  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

  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

  观。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得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

  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

  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

  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

  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

  后再修四念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