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

  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

  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

  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

  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

  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

  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

  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

  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

  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

  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

  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

  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

  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

  不定的心平静。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

  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

  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

  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

  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

  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

  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

  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

  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

  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

  处》)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

  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

  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

  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

  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

  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

  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

  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

  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

  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

  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

  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

  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

  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恶另不生

  ④、已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

  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

  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

  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苏烙虢涠ɑ郏?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胍枪妫蛭庑┎皇钦馈2还杂诮桃宀?

  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

  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

  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

  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

  心就散乱了。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

  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

  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

  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

  途径。

  烦恼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

  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

  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烦恼,不让它

  生起;我们凡夫没办法,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我们业障深重,但是

  根据佛陀说我们的烦恼是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烦恼的种类很

  多,有的分成六根本烦恼、有的称为三毒;六根本烦恼再分成十惑;再分成小随

  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现在要讲的是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各种

  随烦恼。

  一、根本烦恼:

  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

  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㈠、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

  色有。因为众生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们

  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众生对欲

  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众生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

  色界;众生对无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当一个人无欲界的

  种种贪爱,就会生到色界;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在无色界受

  生;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

  这三有了。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讲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我们生长在人间,贪求人间所

  享有的物资。比如贪著住富丽堂皇的房子,睡高广的大床,穿华丽的衣服,

  坐舒适的椅子,此种贪著使我们再来欲界受生。但是此贪心是过去的业习,

  它在我们过去业中形成了这种心理,就如一个人他本来没有抽烟,今生有人

  叫他抽,慢慢学习,对香烟染著,上了瘾,生起贪爱的心,看到香烟就想抽,

  以后没看到香烟也想要抽,我们说他对香烟有贪爱。凡夫对三界的事物也好

  想染上烟瘾一样,没有在眼前,内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来三界中的

  任何一界受生死轮回,所以贪是三有之贪。

  ㈡、嗔:一般人对嗔的了解是:发怒,生气等,但佛法中说嗔是于三苦及资具(

  逆境)憎恶不能忍受。

  苦有三苦:

  ①、苦苦:既是身心之苦受。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②、行苦:东西变化无常,我们做不了主。五蕴炽盛苦属之。

  ③、坏苦:既是乐受变坏或得不到。爱别离、求不得苦属之。

  对于这三苦,凡夫不能忍受,不想要它,但业报又是如此这般做不了主,又

  丢不掉,所以对这三苦起嗔心,然后对引起三苦的东西也起嗔恨。例如:某人嗔

  恨某某人,对仇人的东西也起嗔恨心。又如有人驾一辆老爷车,半路抛锚了,不

  能准时赴约,结果苦恼起,嗔心生,连那辆老爷车也都被敲、被踢,这就是对此

  资具也讨厌。

  贪是对于顺境起贪爱之心;嗔是对于逆境起嗔恚之意,它们所对的境是绝然

  不同的。贪、嗔的心绝对不会同时生起,贪爱那个东西,绝对不会嗔它;嗔那样

  东西也绝对不会贪它。或许有人会这样认为:我爱某个人,我也恨他。这件事是

  应该如此理解:比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结婚前觉得对方有许多优点与美德,结

  婚后却发现对方有一些缺点,结果有时贪爱他,有时又嗔恨他,但贪爱与嗔恨的

  部分是不一样的。两种心情混在一起时,他就搞糊涂了,到底我是爱那个人呢?

  还是恨那个人?所以贪爱与嗔恨之心决不会同时生起,但贪爱与嗔恨之间,取舍

  不定时,则产生愚痴。

  ㈢、痴:既是无明,于诸事理迷惑,是非不明,事理无知。对四圣谛、三宝的实、

  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说对于真理的实、三宝

  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迷惑,没有信心;或是对一件

  事不知分辨对与错,这都是愚痴。比如说你爱某人,是爱他的优点与美德;

  你嗔某人,是讨厌他的缺点。这使你混淆,把两件事当作一件事,不知是对

  或是错,不能明辨是非,就产生愚痴。实际上世间的种种事物是不可能十全

  十美的,但你要美满、美好,好的你要,坏的你不要,好坏在一鹗保荒?

  分辨是非,而产生不知取舍,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愚痴。

  我们对事理不明白,不知晓,这也可说是愚痴。当我们愚痴时,往往会做出

  各种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我们可怜他,认为反正他是要死了,不如

  把他人道毁灭,让他早日解脱,这就是愚痴。因为我们不明白病苦中有因果业报,

  决不会因为断了他的命就可以解脱。今生他要受如此病苦,这世逃不掉的,这使

  对事理不明白而产生的愚痴。

  ㈣、慢:把自己和别人相对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称为慢。慢有许多种,最

  普通的一种就是“自尊心”。当你比别人差时,事情做不成功,失败了,别

  人嘲笑你,有满心的你就产生苦恼,认为你与他平等,这就是慢。众生“慢”

  的心理可分三种情况来看:

  ①、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高,而你也认为比他人高。

  ②、你的地位、名誉与他人平等,而你却认为比他人高。

  ③、你的地位、名誉比他人低,而你却认为与他人平等或比他人高。

  慢的产生是把自己与他人作对比而产生的。比如人有汽车,我没有,认为他

  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要买罢了,这就是慢--与人平等,却认为自己比他

  人了不起。再比如:来这儿听法的信徒都是平等的,假设这其中有一位是大学生,

  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大学生而起慢心--比他人高,自己也认为比他人强。但他

  回到家里,进了厨房,他的妈妈可能就会说:你这个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不会

  煮也不会炒,还是我比较行(慢)--比他人低,确认为比他人强。所以慢心的

  生起是以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而生起高慢之心。

  ㈤、疑:对于诸真理常犹豫不决。历史记载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

  脱生死,你却认为有烦恼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对此真理产生不信的心理,

  称为疑。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疑,而是我们对

  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比如我告诉你们我的俗姓是“

  苏”,有人听了就相信,但有些人听了就会产生“是不是姓苏啊?”此怀疑

  之心,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烦恼。有再打个比方:“美国太空人已登上月球。

  ”有人听了就产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

  就直接产生怀疑,这种“疑”的心理状态,就是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再

  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

  接受、相信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在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没证悟初果,他对四圣谛、三宝多少会有疑问。这

  疑问我们可以保留,但因此而妨碍我们证悟初果。有些人说他对某种修行方法深

  信不疑,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修行后,如果没有证悟,就会生起疑问,怀疑起来。

  这并不表示当初他对某修行法门没有怀疑,而是他的疑心被信心遮盖住。“疑心”

  是一个很深的烦恼,它是根本烦恼之一。例如:有人对“四念处”这个修行法有

  信心,他用十多年去修学,但没有什么成就,就怀疑此修行法;因为没证悟,更

  怀疑那些证悟者修行证悟的成果是否是真实的,这就是疑的烦恼。一般很深的“

  疑”烦恼凡夫是不容易发现的,除非我们面对修行、烦恼等磨练的时候,才可知

  道我们对佛法的道理是否是深信不疑。证初果者断戒禁取见、我见,对世间看得

  很清楚,对佛法就毫无怀疑了。

  ㈥、不正见:对于因果道理等起不正确之知见。

  ①、身见:执著世间有个身心是我,称为“我执”。我执有两种:在行为方面的

  我执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也叫做“身见”。我

  执并非是听完无我,相信无我,也确定无我的道理是正确后,就无此烦恼,

  而是放下我见的烦恼罢了。我执中的“我慢”是我们内心中根深蒂固的烦恼,

  碰到任何一件事物,我们就有一个心境内、外的对立,外面的是外境,里面

  的是我。因为有我执就会生起贪生怕死之念头,就会起贪、嗔、痴等烦恼。

  譬如对“无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的人,被人用刀子威胁时,他会怕死,此怕

  死的行为不是我见,而是我慢。“我慢”不可凭听讲道理来破除,它必须以

  修道来断除;“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烦恼,它可通过明了无我的道理,就

  可破除之。

  ②、边见:由于身见对于我生起断、常见,称为“边见”。先有我见,才有边见。

  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认为我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了,称为“断见”。

  ③、邪见:谤无因果(业因果)、无作用(转世、父母),无事实(佛、阿罗汉

  )。谤无因果,起种种邪见。认为作善无善报,做恶也无恶报,此是无果。

  有些人认为人的出生是“无因”的,就是由父母生出来;死后一了百了,既

  是“无果”。有些人认为杀死鸡鸭无需受报,鸡鸭是生下来让人吃的,此属

  于“无果”。世间有三世,既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但他不相信,此

  既是“无作用”;对佛陀所说的三宝、四圣谛等,以为“无事实”,而加以

  毁谤。

  ④、戒禁取见:执持不正确之戒律。有人持牛戒,以为牛吃草没杀害生命,就认

  为也应该吃草;有些人衔J歉删坏模猿耘H獠怀灾砣猓庑┒际恰?

  戒禁取见”。

  ⑤、见取见:执取诸见为已见,认为此见是最优胜的,最正确的,而生起斗争,

  称为“见取见”。执取前面四个见,认为是最正确的,也是见取见;比如你

  认为人死了一了百了,此是“边见”中的“断见”,而你却执著这种见解是

  正确的,这个执著称为“见取见”。世间人往往执著自己的思想、知见是正

  确的,别人的是错误的,乃至执著正确的知见是对的,亦是见取见的烦恼在

  作怪,并非我见。

  这六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称为三毒。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

  (思惑)要修道才能断除。不正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

  为“五利使”(见惑)要见道才能断除。五钝使和五利使合称为十惑。

  二、随烦恼:

  随烦恼就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之烦恼,共有二十个。

  ㈠、小随烦恼:行相互违,各别生起。

  ①、忿:对现前逆境,不能忍受,起嗔心。

  ②、恨:对过去逆境起嗔心,念念不忘,不舍而起嗔心。比如说,现在人家骂你,

  你再做其它事务,不理会他,过后在想起就生起嗔恨之心。脾气暴躁的人,

  忿心所容易生起;豪爽粗矿的人,生气后就没事了,忿心所比较多,怀恨心

  少;城府很深的人,遇到逆境是忿少,他不出生色,但怀恨在心。有些人现

  在你讲他几句,他若无其事,但过后越想越恨。中国人讲女人怀恨三年,意

  思就是说女人把事情挂在心上,念念不忘,就是恨的心理。

  ③、恼:有了忿恨后,越想越苦恼,身心烦躁恼热,心跳加速,热血沸腾,并以

  粗暴言行骚扰他人,或疾言厉色的怒骂别人,使他人也苦恼。

  ④、害: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常以打杀、恐吓等侵损逼害众生。就好像他对我

  不仁,我就对他不义。

  恼与害之差别:有些人“害”的烦恼少,被人欺负,只会在那而“恼”罢了,

  即使他很苦,也不敢害人,这种人就是有良知,有慈悲心者,他没能力反抗,因

  为不敢害人。反之有一些人,他有害的烦恼,苦恼之后就要去对付别人,这就是

  由“恼”转为“害”;有些人很残酷,路过见到一些猫、狗等小动物,他都无缘

  无故地踢一脚,这是没有恼,但是有害的心理,没有慈悲心;看到蛇、蟑螂就一

  定要打死;看见蟑螂讨厌是因为恼、忿、恨,所以打;但是看见青蛙也要打死,

  那就是害的心。这世间就是有一些没有慈悲心的人,经常损害别人。

  ⑤、嫉:即妒忌,不能忍受他人之成就、优胜而起嗔心。有些人妒忌别人的名誉、

  地位、财富等。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聪明;别人做事

  有成就被赞叹,而令你生起妒忌等等。此烦恼是与他人无关,没人惹你,是

  自己不能忍受别人比你优越,而生起妒忌的心理。

  ⑥、诳:虚伪的夸大,或是以言行假装有才德,为求名利来欺骗他人。比如有人

  问一个问题,你不会,但为了表示你的学问渊博,你就不自量力的乱答;或

  是原本你无能力,却假装自己有能力办事。甚至无德之徒以种种虚假的行为

  表现,让人家以为他有德行,此亦称为诳。此烦恼有欺骗他人的心理。

  ⑦、谄:以言行隐藏过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这是为了取信于别人,

  拍马屁也是一种谄。小孩子做错事后,往往为了怕被打而表现乖,这就是谄

  的心态。

  ⑧、覆:覆并不是心的善、恶,而是后悔做错了事,但隐藏不愿让人知道,恐怕

  损己之名利。例如凡戒后,心想还好没人知道,这就是覆的烦恼。

  谄与覆之不同:覆是隐藏自己的过失,不愿人知,他并没有对他人有特别的

  意图;谄是当你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

  望能从那儿得到好处。

  ⑨、骄:对自己的成就染著喜悦。漂亮的女人,大多数都是心高气傲:甚至有些

  只有几分姿色的女人打扮的漂漂亮亮后,就高傲起来;或是有些人会缝衣、

  理发,事成后,就到处夸耀,对于自己的成就染著,内心欢喜,这就是骄。

  骄与慢不同,骄是自己做事有了成就,产生高傲的心理;慢是以自己的能力

  与别人相比,自己认为比他人高一筹,而心高举。

  ⑩、悭:不欲施舍所得之物。悭就是悭吝,是因为贪而形成的一种吝啬,但是悭

  与贪不同,“贪”是希求多;“悭”是拥有很多财物,而舍不得施与他人。

  有些人有贪,没有悭;但悭的人一定贪,贪的人不一定悭;因为有些贪多的

  人,有人来乞求,他愿意施舍;悭的人贪得无厌,那儿愿意给人?所以悭的

  人对于自己的财物、知识、能力都不愿与人分享。悭的人最容易收藏东西,

  见到有人来向他求乞时,苦的要死,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财物减少了。

  ㈡、中随烦恼:与一切不善心俱起。我们心中有不善的大、小随烦恼生起时,因

  为心中无惭愧,令其它的烦恼继续活动。

  ①、无惭:自己没自尊,对自己之过失及缺点,不自我反省,不自以为耻。假设

  偷东西的人,经过自我反省后,很后悔,称为惭。

  ②、无愧:对自己之过失及缺点,他人指责非议不以为耻。假设一个人要偷东西,

  怕他人知道,而放弃档恋哪钔罚虺莆ⅰ?

  大、中、小随烦恼是以它的断除难易来分类。在一个人的修行过程中,小随

  烦恼更难断除,中随烦恼比较难,大随烦恼更难断除,根本烦恼最难。一个修行

  者如果还有忿、恨等烦恼的话,还有下面与修禅定有关的其它烦恼。

  ㈢、大随烦恼:一共有八种,便一切污染心。

  ①、不信: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真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

  既是对于真理的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这三件事情没有

  信心。

  ②、懈怠:对已做、未做之善业不努力做,既是懒惰。对于好事,不愿意去做;

  对于坏事,也不愿去断除。懈怠的人不愿做事,最爱休息;坐禅或念佛人往

  往因懈怠而去睡觉。

  ③、放逸:不警觉烦恼之生起,不约束自心,放纵它去造业。与懈怠相似。懈怠

  是懒惰不做;放逸是贪、嗔、痴驱使你不做。比如现在叫你静坐,你贪爱要

  看明天的那场戏,就坐在那儿想,结果因为贪而放逸;又如你嗔恨某人,静

  坐时就想起他,越想越气,因嗔而放逸,索性不静坐了。放逸的人爱做放逸

  心所想做的事。

  ④、昏沉:于所观境,神志昏暗,不能了知。既是没有足够的心力保持所要修的

  境,这样会妨碍我们修种种的观行。例如:有人静坐时修数息观,从一数到

  十,没一下子就神志昏暗,频频点头,对与刚才所做的事,什么都不知道,

  好像要睡觉了,称为昏沉。

  ⑤、失念:于所观境,不能明记清楚。对于现前之念,没办法掌握,不能记得它。

  如念头专注在眉心不久,就跑去想其它地方,而不记得刚才心念是在眉心。

  失念与昏沉之差别:失念与昏沉都是不能明记刚才所发生的境界。失念时神

  志清楚,但东想西想;昏沉是神志混淆,模模糊糊,什么都不知道。

  ⑥、散乱:内心妄念纷飞,流散杂乱。此种散乱的烦恼是因为失念而引起的。佛

  说我们的心象猴子般跳来跳去,现在把它放在眉心,结果因为失念而妄念纷

  飞,心念流散杂乱起来。散乱不仅是对刚才的境,不能明记,而且心念一直

  在转变,思潮起伏,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失念则未必如此,例如:静

  坐时原本你是在念佛,忽然间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完,要怎样安排与处理等,

  心念就想到那件事去了,这是失念但不散乱。

  ⑦、掉举:于所观境,心不安定,常回忆过去境。比如,今天做了一件乐事,在

  静坐时一直回味,时不时想到它。当一个人修到初禅后要入二禅时,他一直

  会回忆初禅的境,称为掉举。

  ⑧、不正知:对于所观之境,不能正确明了;对自心不知安在何处。例如静坐时

  观察呼吸,对于出入息的进出、粗细不能明了。

  三、总结:

  ㈠、烦恼之生起:内心先有烦恼业习种子为因,现前种种境界为缘,因缘会合烦

  恼生起,无有烦恼者,随缘生故无自性。

  ㈡、烦恼之灭除:不正见及疑在见道后即刻不生,其余烦恼必须通过修道一分一

  分地除去。觉悟后常能以智慧观照,生起正念、正知,则烦恼业习便无缘生

  起;若念念正念分明,则烦恼永不生,既是断烦恼。

  ㈢、烦恼是苦,苦不一定有烦恼。证悟有馀涅盘的罗汉还在苦中,在进入无馀涅

  盘之前还有行苦。业种子以烦恼为助缘而加速受报,并造新殃。业种子无烦

  恼为助缘便不得增长,然非断灭。烦恼虽无自性,空无人我,但因果业报不

  虚。

  三 皈 五 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

  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

  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真是可

  怜;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越南逃来新加坡的难民,他们无依无靠,连

  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靠他国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救济,过着寄人篱下地凄惨生

  活。这与我们在生死轮回的业海中飘浮,无依无靠的情景时一样的。以世间法来

  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来讲,以生死的观点来

  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比

  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

  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来说,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

  们真正的皈依处。

  二、三皈依:

  ㈠、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

  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

  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

  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

  -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就是他的清净处。另一

  方面,你我都有烦恼,谁都依靠不得,但是佛陀是个断除烦恼的圣者,所以我们

  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

  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并不是依赖佛陀,不能象

  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我们皈依佛是以他为导师,亲近佛。我们要有生生世世见

  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

  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

  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

  礼拜他。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

  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

  盘,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

  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

  恩典。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

  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㈡、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咱们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

  就是诡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

  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

  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

  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盘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

  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㈢、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

  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等。然而这里的皈依僧,真正的是指皈依圣贤僧,就是佛陀在世时,僧团中有很

  多证果的圣人,他们依据佛法修行,结果解脱证果,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榜样。

  看到圣贤僧,我们应该生起信心,努力修行,断除烦恼,于圣者一样解脱生死,

  证得涅盘。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和称为

  三宝。

  ㈣、三宝的种类:

  ①、化相三宝:1、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释迦牟尼佛--佛

  宝,降生人间;2、当时跟随佛陀的有无数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宝;3、佛陀

  当时向弟子们演说开示的种种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法

  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称为化相三宝。

  ②、住持三宝:1、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

  绘等的佛像--佛宝;2、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僧

  宝;3、凡是佛弟子所结集的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宝,称为

  住持三宝。有这些住持三宝,才能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

  的教义。而我们有因缘遇到,这是人间最难得的事。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很难遇到

  佛、法、僧,故称之为三宝。因为我们见到佛、法、僧,会生起解脱、清净之

  心,有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脱;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宝,我们就很难有因

  缘解脱,所以佛、法、僧是难能可贵的,合称为三宝。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宝中的佛陀,已离我们远去,无缘见到。如今看到的是住

  持三宝中的玉琢、石刻、金铸、纸绘,乃至木雕的佛像,这些只不过是假象而

  已。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会兴起佛的心想,使我们深深的怀念起佛陀、恋

  慕佛陀。虽然我们无缘接触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还有这殊胜的因缘见

  到佛像,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善根,依这个化相三宝,提升我们的内心,

  对于三宝更进一步的皈向。

  ③、自性三宝:我们到寺庙去礼拜佛陀,能生起清凉与清净的心,希求涅盘

  的心油然而生,这能使我们朝向解脱之道,此既是三宝可贵之处。这些清净的心

  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我们自心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觉

  性,因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们自心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涅盘相,我们也

  不知不觉;我们的自心本来具足一切,没有所谓的和合分开,大家一律平等,这

  些我们都不晓得,因为三宝的因缘使得我们认识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贵的,所以

  我们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获至宝之想。

  皈依三宝并不是举行三皈仪式后,盲无目标的礼拜三宝,而我们每天礼佛拜

  佛,是要在我们的业因缘里面种下一点儿善根;时时怀念三宝的功德,时时提醒

  自己要修行解脱。我们凡夫整天在烦烦恼恼中,不知道要怎样解脱。如果我们每

  天都有皈向三宝的心,就会鞭策自己,努力修行,断除烦恼朝向解脱。

  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无际的佛

  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

  皈依者的行持:

  1、亲近善知识:我们皈依之后,应该亲近善知识。

  2、听闻正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

  3、依教奉行:我们不止要听闻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为榜样,在生

  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如果我们每天这样的皈向,满满地就有机会解脱。我们皈

  依三宝,应该天天做如是的观想:佛陀是那么的伟大、慈悲,是人间最伟大的导

  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凉,能使我们放下无数的烦恼,逐

  渐的走向解脱;僧--放下世缘,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远,和合无诤,

  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实践者,修行证果,使我们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

  好榜样。

  4、护持与供养: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

  师们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伟大情怀,依据佛制清苦办

  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继续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护持与供养的。

  三、戒律:

  戒是有所不应为;律是有所应当为。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

  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

  后,不论是要修学什么法门,都应该进一步去受持戒律,因为戒是一切法的基

  础,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既是此意。

  ㈠、戒的意义: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

  量无数的戒律。佛陀教导在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

  夷)一定要学持五戒,因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忘语与不饮酒,毁犯这

  五戒中的任何一戒,都可令我们坠落投生恶道。我们皈依三宝后,不管有没有受

  戒,我们都要在生活中实行五戒。

  ㈡、五戒: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

  ①、不杀生:

  杀生戒具五缘成不可悔:1、所杀是人。2、作人想。3、有杀人心。4、

  兴方便(自作、教他、遣使)5、被杀者命断。

  在杀生戒里,凡是自己杀,教人杀,遣派人家去杀,此三种杀法,都等于自

  己杀。我们用种种方法使众生命断,称为杀生。杀生的果保有轻有重,它是根据

  所完成的因缘来决定的。如果完成下列的因缘,那就成为犯杀生罪。

  1、是众生(有生命):所杀者有生命。

  2、众生(生物)想:蓄意杀害时,内心知道是有生命的。比如你恨某人,

  杀不到他,因瞋恨心的驱使,你拿木头来乱砍,这是没生命,而作生物想;或是

  在夜暗中走路,无意间踏死一只蜗牛,这就是没做生命想。

  3、有杀心:我们起心要杀害对方,叫做有杀心。杀心与想的不同是:杀心

  就是内心有杀害众生的心理行为(心行);想就是内心起要杀众生,然后对那个

  境作想。比如说:现在我坐在家里,心要杀人,但是那个人没在面前,所以没有

  作想,却有杀心;当那个人在我面前时,我要把他至于死地,这叫做想,所以这

  个想是对境(众生)作某某众生想;而杀心是我们造杀业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对

  方死,叫做有杀心。

  4、兴方便:用种种方法去杀害众生。

  5、命断:你所杀的众生的性命断掉。

  如果是断人命是上品罪(重罪),不可忏悔;是畜生断命是中品罪(中

  罪),可以忏悔;所杀的人没死是中品罪;畜生命没断是下品罪(轻罪)。如果

  不受五戒,杀生照样有罪。

  ②、不偷盗:

  不与而取就是偷。具六缘成不可悔:1、是他物。2、作他物想。3、有盗

  心。4、兴方便。5、值五钱。6、离本处。

  1、是他物:那财物是他人的。

  2、作财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己物。

  这两个条件的分别是:比如你来庙堂,从大殿中走出去,要回家的时候,穿

  错鞋子,这样的情形--鞋子是他物,但是你并没有作他物想,以为鞋子是自己

  的;有时候那个东西是你的,却以为是他人的,就去偷。这种情形很少发生,确

  是有可能的。

  3、有盗心:要有偷盗的心。就是别人的财物,对方没想给,你想要占为己

  有的心念,叫做有盗心;如果一个人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盗心,好像拿错或人家

  不要了的东西,不可构成偷盗罪,不算犯戒;如果有偷盗的心,就是犯戒。犯戒

  有轻有重。

  4、兴方便:假借种种的方法达成偷盗目的。

  5、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个钱。这是佛陀按照当时印度摩羯陀国的国

  法而制。国法规定凡偷五钱者,即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盗五钱者,

  亦成重罪不可悔。当时五钱是现在的多少钱呢?没人知道,总而言之,你偷价值

  不菲的东西,那果保就很重。

  6、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这还必须偷者以为他得到了

  此物,而被偷者以为他的财物不见了,称为离本处。比如有人寄你一百元,你在

  他的面前把钱放在右裤袋里,但在他没看到时,你把钱放来左裤袋,过后你叫他

  看右裤袋里没有钱,就说没拿他的钱,虽然钱还在你的身上,但是你造成对方认

  为钱不见掉,这称为离本处。又如古时有人偷马,当盗贼从马厩里把马拉出来

  时,马儿就会叫,主人家就追,偷者还没认为得到马,而马主也还没认为他的马

  被偷掉,这就是还没离本处;如果养马者完全不知道,那盗贼把马拖出马厩后,

  那就是离本处。

  这六个因缘完成了,就是犯戒,而偷盗物超过五钱,即成重罪,不可悔。

  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轻、中、重之分,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称为不可悔,

  佛法形容它有如人的头被斩断,再也救不活。如果受五戒者杀死人,称为犯不可

  悔罪--破戒;如果受持五戒的人杀死了一只公鸡,那犯的是可悔罪。

  ③、不邪淫:

  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

  都称为邪淫。邪淫戒具四缘成不可悔:1、非夫妇。2、有淫心(心爱乐淫

  欲)。3、是道。(口、大小便处)。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淫欲的心,以淫欲的处所(淫欲之道):口、大小便处与

  人行淫,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肯定不

  会犯上邪淫。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淫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

  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有个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

  人丧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个人受五戒后,与夫妻以外的人行淫,

  犯重罪不可悔,既是断头。(戒律中以断头比喻重罪)

  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

  制:①、非时邪淫: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

  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

  产后,不得行淫。②、非道邪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③、非处邪淫:除了卧

  室以外,不得行淫。

  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

  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非处行淫

  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坠三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报。

  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又开

  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④、不妄语:

  不讲骗话。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1、所向

  是人(对人说)。2、作人想。3、有欺骗心。4、说大妄语(说自己是圣

  人)。5、听者领解。

  1、所向是人:对人说妄语。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它听不懂,那就不

  能构成犯妄语戒,所以讲妄语的对象主要是人。

  2、作人想:认定对方是人。

  3、有欺骗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4、说妄语:用口说出来,有时不必用口亦可说妄语,打一个眼色,甚至默

  认、暗示,点头、手势,或使用手写出来也是妄语;那就是说用一种欺骗的行为

  来欺骗他人,都是妄语。

  5、听者领解:对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

  及向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分别:

  1、小妄语:就是一般上的骗话;还有骂架的粗话、挑拨离间、不三不四的

  话,既是骗话、恶口、两舌和绮语,都称为小妄语。

  2、大妄语:自己不是圣者,却跟人说自己是阿罗汉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说

  自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叫人来膜拜与供养,这都是大妄语。

  犯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差别是:如果说大妄语,那就不可忏悔,就是所谓的破

  戒;说小妄语则犯可悔罪。

  ⑤不饮酒:

  不可以喝酒。饮酒戒具三缘成犯但可悔。1、是酒(能醉人)。2、酒想。

  3、入口。

  1、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

  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则一咽,犯一可悔罪。

  杀、盗、淫、妄这四条戒称为性戒;饮酒戒称为遮戒。

  1、性戒:在因果上这是罪恶事,不应该做,应该戒掉,称为性戒。

  2、遮戒:所谓“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饮酒在因果上不是罪恶事,它没有

  善、恶,但就能乱性,使人不能自我控制,其他不良的行为发生,乃至于破戒,

  为了防止其他的恶事发生,所以要受持此戒。

  杀、盗、淫、妄这四条性戒,如果受持者破戒后,那就是不许忏悔,不只如

  此,而且破戒者不许出家受戒。既是如果一个人受持了五戒,事后破戒,以戒律

  来讲,不可接受他出家,所以破戒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但是一般人是不容易破戒

  的。因为:

  1、杀生戒:杀死人是破戒,杀死畜生只是犯戒,可以忏悔清净。

  2、偷盗戒:只要不偷贵重的东西,都是犯戒,不是破戒,都可忏悔清净。

  3、邪淫戒: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不可忏悔;夫妻间不恰当的时间、地

  点、处所等行淫都是邪淫,但可忏悔。

  4、大妄语:只要没说自己是圣人,或是某某神,我能够驱使什么鬼神,只

  要不说这些话,那就不会破妄语戒。

  ㈢、佛陀制定五戒的原因:

  五戒本来是做人的根本,不论佛陀制定与否,五戒中的杀、盗、淫、妄这四

  条戒,是人都会知道它是罪恶的,既是在没有佛法的地方也会有人懂得要守持五

  戒。佛说有一种所谓自通之法,既是:

  ①、不杀生:应作如是观想:我们不希望被人断掉己命,就不应该断别人的

  命;我们想要别人的命,那我们的性命就难保了。你、我不互相杀害,大家就可

  以相安无事。

  ②、不偷盗:我们的财物不希望被别人偷,那我们也不应该偷别人的财物。

  ③、不邪淫:哪个男人希望自己的太太红杏出墙,给自己戴绿帽?哪个女人

  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外搞婚外情?相信是人都不希望此种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

  以我们也不要破坏别人的家庭。

  ④、不妄语:我们不希望被别人欺骗,所以我们也不应该欺骗别人。

  ㈣、受持五戒的好处与功德:

  严持五戒,戒体清净者,他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会坠落。根据因果来

  讲,有下列六种功德利益:

  ①、持好五戒者,死后升天:持好五戒者,内心会感到清凉,觉得没有对不

  起人家,内心感到安稳,问心无愧;临死时会生起善心,此善心会使他投生善

  道,做人或升天。

  ②、持戒者无事不得:持好五戒者,功德力大,他所求所愿都容易得到。

  ③、持戒者远离灾难恐怖:生生世世持好戒律者,将永远投生在善道,不会

  投生在恶道;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扶持与帮助,所以会远离灾难,远离恐怖。

  ④、持戒者鬼神善护:鬼神会保护、敬佩持戒者,因为唯有过去受持戒律,

  努力修行者才能做善神,他们看到佛教徒能持好戒律,会生欢喜心。另一方面,

  根据经典说,受持五戒者每条戒有五位善神发心保护。

  ⑤、持戒者易得禅定:持好戒律,贪、瞋、痴等烦恼少,那修禅定就比较易

  有成就,。

  ⑥、持戒者能证悟果位:不依戒律修行者,是不可能觉悟证果的,所以唯有

  持戒清净者才能证悟圣果。

  ㈤、犯戒者的过失:

  ①、犯杀生:心怀恐惧,眷属不和,短命,为社会人士所憎恶。造杀生业太

  重的人,今生有怕死的心理;眷属经常和他吵架与决裂;多病短命;为人所憎

  恶,就好像一些人,人间人爱;反之有些人却人见人厌,即使是不认识他的人,

  也会对他生起憎恶之心,那是因为他造了恶业。

  ②、犯偷盗:犯偷盗戒者将来贫穷,因为偷盗的人贪,贪的果报就是将来贫

  穷,财物耗减;你偷人家的财物,将来你的财物也会很快散失掉;另一点是别人

  的东西不见了,就会怀疑是你偷的。

  ③、犯邪淫:犯邪淫戒的女人,将来她的丈夫会寻花问柳;如果是男人,将

  来他的妻子会红杏出墙,所以当我们受这种果报时,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应

  该想这是前世造的业,应该如此的果报。另一方面,邪淫者,一切众生见皆生

  疑,凡是发生不好的事,别人就会怀疑是他干的。又好像有些人,一有钱就去花

  天酒地、寻花问柳,那人家就很难相信他,怀疑他不是好东西。

  ④、犯妄语:说骗话者,将来他的言说,别人不信;同样是一件事情,甲讲

  别人相信,而乙讲则没人相信,这就是乙造妄语业太多。犯妄语戒的人,经常得

  恶口,常被人骂。

  ⑤、犯饮酒:饮酒多的人,心常散乱,心不定则不能思维善法,不能想好的

  事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