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民国第一钉子户”周顺房的“美谈”流传甚广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下面这段“美谈”:
“今天我们到蒋氏故居,就会看到蒋家面临剡溪的大院右侧,有一个‘周顺房千层饼店’,嵌在蒋家大院的一角,显得有些另类。原来,蒋介石发迹后,准备把老家的旧房子拆掉扩建。周围群众接到拆迁通知后纷纷搬迁,可隔壁周顺房千层饼屋的主人,对政府的拆迁通知并不买账,执意让蒋介石本人和他谈搬迁的事。蒋接到手下人的报告后,并没有难为这位昔日邻居,只说了一句:‘迁不迁由他去吧。’于是,这个‘周顺房千层饼屋’就这样保留下来。”
因为叫板蒋介石,“周顺房千层饼屋”有了一个“民国第一钉子户”的美誉。那么,这段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呢?
资料显示,蒋介石扩建丰镐房时,对搬迁出去的族人实行以新换旧,以楼房换平房,以好地段换劣地段。但没有资料能证明“周顺房”与蒋介石之间存在“美谈”
最早记录此事的资料,是1965年何国涛、张明镐合作整理的《蒋介石在溪口》一文。据何自述,该文最初由张明镐(奉化人,曾受蒋介石之命担任武岭学校校长)口述,何国涛整理。后又访问了蒋介石的厨司蒋小品、“两位曾充侍卫官的蒋姓本族”、蒋介石的“机要秘书”汪日章、蒋经国生母之兄毛懋卿等人,并“从唐瑞福、朱赞卿、杨菊庭、孙义朵、徐汲清以及一向被蒋介石尊为老师的孙表卿那里获得有关补充资料”,才最终写成。①
据该文称,蒋介石扩建旧居“丰镐房”时,曾让众多同族之人迁出,并为他们另造房屋。但有一户叫“蒋小桂”的同族坚决不肯前往新宅,最终以金钱补偿了事:
“蒋介石踏上政治舞台后,老宅保留原式不动,另造新宅两幢,一幢在祖堂后面,一幢在祖堂西首,最后又拆去新宅后面的不少民房,起造一排十间中西合璧式的新屋,供卫队和宅内打杂仆役居住,屋顶有平台,便于瞭望警戒。此宅结构很普通,规模也不很大,但有一点很突出,就是楼与楼之间,都有走廊相连接,而且宅内楼梯特多,前面都有走廊,雨天不必走湿路。……溪口镇上居民,多筑有自造住宅,祖孙相传,世居于此。蒋介石为了光耀门楣,在老宅周围多次扩建新宅,迫使附近住户迁离他们的祖宅。这些被迫移让的住户,都是蒋姓的子孙,共有十余户,即蒋云金、蒋小福、蒋永福、蒋生才、蒋小云、蒋林生、蒋兴全、蒋公坤、蒋小桂、蒋周兴等。丰镐房的当事人虽然在上街另造房屋二十五间,供迁让住户居住,但这些住户是不愿离开他们的祖宅的,只是由于蒋介石位高势大,敢怒不敢言,只得忍痛迁让。其中蒋小桂一户,因坚决不肯搬进新宅,由丰镐房贴给少数迁让费了事。”②
与溪口蒋氏有着姻亲关系,曾在蒋家“丰镐房”做过八年账房的唐瑞福,也留有一份大体相似但细节颇有不同的口述资料:
“原来的溪口丰镐房老屋,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的乌漆大门是老样,‘报本堂’从前也是堂前,只不过经过修葺一新。‘素居’进门处的楼房和两厢都是蒋介石发迹后修建的。原住在那里的有二十几户蒋家同族人家,丰镐房为他们在上街造了二十五间屋移居,因上街好做生意,大家都乐意。只有一户不愿搬移,也没有要他迁让。这形迹现在显然可见。”③
按张明镐的说法,住户们“敢怒不敢言,只得忍痛迁让”;而按唐瑞福的说法,大部分住户很乐意搬迁。后者可能更接近事实——据蒋纬国回忆,在溪口镇,“家境好一点的人家住在上街,上街就是溪的上游,我们住在下街,屋名为丰镐房”;④上街也确实好做生意,蒋家的玉泰盐铺,早年就是开在上街。况且,上街新修住宅乃是楼房,以新换旧,以楼房换平房,本就是很划算的事情。另外,关于不愿拆迁之人,张明镐的说法是以给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唐瑞福则称最终“没有要他迁让”。二者孰是孰非,实在很难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张、唐两文,均声称被拆迁的乃是蒋氏同族之人,未提及有异姓被卷入此事(奉化市政协文史委员会2012年编著的《奉化建筑探胜》一书,称不愿拆迁之人名叫“蒋宝福”,与张文有所不同)。在坊间有着“民国第一钉子户”之誉的“周顺房”,却是周姓人家之产业。笔者未曾见到有任何亲历者的回忆资料提及“周顺房”被蒋家列入拆迁范畴——惟80年代末因统战需要,溪口蒋氏故居经修缮后重新开放,不少游客对丰镐房的布局居然不是四方形,居然被“周顺房”在东南角“霸占”走一块,感觉很疑惑;溪口当地负责接待游客(主要是外宾)的工作人员,遂很“自然”地把“周顺房”演绎成了抵制蒋介石拆迁的主角。如1987年台湾艺人凌峰率摄制组来溪口为《八千里路云和月》取景,工作人员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和本文开篇之“美谈”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⑤其实呢,并没有任何材料能够证明丰镐房在扩建时,曾追求过布局上的方方正正。不过,周顺房的后人提到:当年丰镐房扩建,新建的东厢房,与周家放柴草、养牲畜的三间小屋太近,经协商后,周家“为蒋家出让了一间小屋,就是现在东厢房前的一块竹园”⑥,似较为可信——东厢房预定给宋美龄居住(但宋从没住过),优化房屋周遭环境,当是情理中事。
综上,一种比较保守的结论是:1、要否定唐瑞福(丰镐房账房)这样的亲历者的回忆,材料是不够的;2、要肯定“周顺房”就是唐瑞福这些亲历者口中提到的“钉子户”,材料也是不够的。3、丰镐房扩建时,在拆迁中遇到的阻力不大,原因是给被拆迁者提供了远优于旧日的居住环境。
蒋介石在溪口老家购房确实碰过钉子。1921年,为了拿到族人的铺面以充当学校校舍,蒋曾考虑选择“呈请官厅,勒令让卖”
虽然“民国第一钉子户”的故事真假参半,但蒋介石在溪口购房,确实碰过钉子。
时为1921年5月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环境难打破,只有出俗为僧而已。周庆兄(蒋介石族兄,蒋介石谱名周泰,此人谱名周庆)顽强,出银五百元、商售其典肆屋(临街铺面),为武岭高等小学。不肯云。唯有呈请官厅,勒令让卖,了却一重公案。盖此事非理可喻也。人类以敬爱相尚,矧在家族间。”⑦
蒋欲出银五百元,购买同族的临街铺面,作为“武岭高等小学”的校舍,与蒋母病重,遗言要求蒋以“所遗家产之半自办义务学校,教授乡里子弟之因贫失学者”有关。同族不愿出售,令蒋愤慨,决心“呈请官厅,勒令让卖”。虽然蒋办学的动机很好,但这种做法,与“强拆”并无二致。
此事后续具体如何施压运作,语焉不详。惟蒋介石稍后得到了这一临街铺面,是可以肯定的。1921年6月,蒋母去世。蒋纬国回忆说:“祖母过世之后,父亲的经济情况也稍微好一点,就买下丰镐房前面一幢楼房,那幢房子虽然不错,但是也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从前开过当铺”,这栋新买的房子,无疑正是“周庆兄”不肯卖的那栋“典肆屋”。同年9月,溪口水灾,蒋介石家中“典肆、正屋、扶梯浸没水中约有七尺多深”,蒋纬国等避居二楼,以饼干充饥度日。如此可知“典肆屋”此时已完成了产权转让。至晚到1922年2月5日,“典肆屋”的一楼已被用作“禽孝区立完全小学”之校舍——该日,蒋介石在给蒋经国、蒋纬国的家书中写道:
“我前日接到你们上月十一日所发的信,方才晓得你们快要搬到城中去过年了。过年是在溪口家乡最热闹最快活的。你们不在家中过年,是错过了。近来仍旧搬回到溪口住了么?我家中当店屋改做学堂,我已经同校长陈先生商量妥当了。如楼上房屋有空余,你们只管去住在里面;否则,你们不如到新屋去住便当些。”⑧
略而言之,1921年的蒋介石,虽已有资格主导化解族中纠纷,但名声和影响力尚远不足以震慑溪口民众,故办学计划一再受阻;想利用本地“文昌阁”办一座新式图书馆,也难以如愿。⑨蒋心目中真正满意的武岭学校,直到1928年才动工兴建,至1931年底才竣工。在成为全国性的领袖人物之前,蒋对回家乡做事的感受是非常负面的,如其日记所云:“乡居极感痛苦,事事为俗人掣肘,无改良社会几无机会”“乡愿不死尽,殊鲜居乡之乐,此后不愿来乡也。”……⑩
注释
①何国涛,《关于〈蒋介石在溪口〉一文的改正与补充》,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85辑》。②张明镐、何国涛,《蒋介石在溪口》,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73辑》。③唐瑞福/口述、范学文/整理,《溪口旧事》。收录于《蒋介石家世春秋》,《团结报》编辑部/编,1991。④蒋纬国/口述、刘凤翰/整理,《蒋纬国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P40。⑤冯华,《海外来客溪口行》,收录于《奉化文史资料 第6辑》。⑥《周孝裕:我不是最牛钉子户》,锦凤网,2016/06/22。⑦蒋介石日记,1921年5月4日。⑧蒋介石,《致蒋经国》,1922年2月5日。⑨1921年4月30日,蒋日记中载有“置酒会才世房长及族人”,仲裁族内房屋分配之事。10月28日,蒋日记载有“兴办武岭学校,乡愿多作梗”之事,并提到溪口周姓代表人物周星垣“顽旧尤甚”。⑩蒋介石日记,1921年11月29日、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