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人事激励心理
下一主题 商战心理
搜索
职业商场
商业职场: 老板思维
一 人才流动受哪些心理驱使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够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才的本质是创造性、进步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商家要想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人才的竞争推动了人才的流动。正是由于人才的流动,带动了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

  人才流动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常见的现象,人才流动的直接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引起的流动;二是人际关系失调,或是与领导关系紧张,或是与同事不和,甚至发展到难以共事的程度;三是生活福利等原因引起的流动,如工资、奖金偏低,医疗养老保险得不到落实等;四是组织发展前景暗淡,前途渺茫,故另作选择,要求流动;五是用非所学,或用非所长而产生流动;六是人才积压浪费,无法发挥自己才能而要求流动;七是大中专毕业生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的择业要求的人才流动;八是区域性新型开发区的崛起,需要高度积聚大批人才支撑,从而引发的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是人在不同需要的驱使下,产生流动的愿望,形成不同的流动心理。

  学以致用心理

  凡系统地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一般而言,往往将能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才干作为选择工作岗位、判断工作价值的基本前提。当一个人一旦感到或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无法在岗位的工作中加以运用或体现出来,他会深感痛苦,甚至会有虚度时光之感,这种感觉将强烈刺激人才进行流动,重新选择,这是人才流动最基本的一种心理特征。

  追求高能级,接受新挑战心理

  人的能力有大小,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显示人才能力有不同能级的差异。在人才市场中,时时可见这样的情形:一些人才在原单位或岗位的工作十分出色,深得上司与同事好评,其工作氛围与条件也都不错,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却毅然决然舍弃这一切,进入市场,重新应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心理学关于能力级差研究已揭示了其原因:对思维活跃、能力较强的人才来说,他们不会满足于在一般或较低能力层次岗位发挥才能,而渴望在较高能力岗位上显示自己,不断接受新挑战才是其理想的追求。这是心理健康而健全的表现,也是合理的人才的流动。

  发挥潜能心理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出于发挥潜能心理而期望流动者也逐渐增多,其共同特征亦很明显:他们所学的专业与所在单位(岗位)性质一般不存在不对口的情形,但由于单位专业人才过多或是种种其他原因,致使他们无法或不愿发挥自己全部才能(尤其是潜能);而他们在新的单位或岗位上显示的才能又常常令熟悉他们的人大为惊讶。这一事实表明,人作为高级有机生命体,其具有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管理者应当重视人才的发挥潜能心理、珍惜人才,重用人才。

  追求和谐人际关系心理

  近年来,以寻求和谐人际关系环境为出发点的人才流动呈增长趋势,流动者的流动指向十分明确:唯求人际关系和谐,其他均可降格以求。他们将人际关系和谐与宽松的工作环境作为选择的首要条件,这与心理学研究所指出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使工作更富成效”完全一致。这一心理是人的天性的自然显现,在日趋现代的社会中更为突出。

  寻求符合自身性格、气质、兴趣心理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有时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人才流动的原因竟是出自寻求与自身性格、气质、乃至兴趣爱好相符的心理。以公司营销人员为例,反应灵敏、口齿伶俐、东于交往、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是这一岗位基本要求,如果让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羞于交往的人去从事这一工作,他不仅很难适应,而且会产生一种痛苦感,而如果让他去从事与其性格、气质较为相符的工作,如财务会计、专业、研究、内勤管理等,则完全有可能干得很出色。

  尊重心理

  自尊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近年来,也成为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种流动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其较为相似的特征:他们由于自身性格或是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尽管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均不差,但在原单位始终得不到应有的任用与尊重,心情较为压抑,久而久之,自尊心理促使他们下定决心,进入人才市场,企盼能选择一个工作与能力得到充分肯定,自我价值得到充分显现的岗位。

  正是由于不同心理的驱使,使得人才流动加快,而正确认识与掌握人才流动的心理特征,对于管理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某公司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公司的大部分中层干部,包括一些技术研究核心部门的一些技术骨干于同一天提出了辞职。什么原因呢?原来,该公司工资、福利等待遇相对较低,而且领导者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言,还压制下属,致使下属消极怠工,效益日益下滑。众多中层干部在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企业前景暗淡的情况下,经过谋划,最终一致决定辞职。这一行动震情了公司最高领导层,也震动了企业界。该公司领导班子紧急召开会议,分析了自己的缺漏,立即做出了补救措施。最终,这一影响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风波被平息了。该公司发生的这一风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人才尊重心理得不到满足,以及对公司前景希望渺茫而引起的。假如领导者能够认识人才流动的心理,用正确的方法去对待人才,尽力满足各方面人才的各种需求,就可以减少公司内部的人才流失,还可以有效地吸引社会上的人才向自己的企业流动。      

二 招聘人才可采用哪些心理策略     

  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才能招聘到理想的优秀的人才却是困扰诸多企业的一个重大问题。

  招聘心理策略的第一步便是广告心理策略,根据招聘人才的类别、地区,选择相应的广告媒体,发布招聘广告。招聘广告的设计要符合广告心理,采用广告心理策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传播对象,媒体选择的正确与否,对广告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招聘广告一般选择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媒体加以发布。

  在广告中,对应聘对象的条件要明白无误地写清,不能含糊不清。标准要与聘用岗位的要求相符。广告语言应遵循“诚、活、雅”的原则,以诚感人,以情动人来表达迫切的求才愿望,满足人才自我价值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应聘冲动,促进人才和招聘单位间的情感交流;广告语应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内涵,传递更多的信息,意在片言中,或意在不言中,给应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招才、引才的预期效果。

  招聘过程中还应该知道点诚实心理策略。运用实事求是策略,可获得人才的信任,可吸引人才。因为人才来洽谈,应聘者也会分析、思考各种条件,综合平衡,择良木而栖身的。在招聘中,不摆花架子,以诚相见,履约守信是至关重要的。招聘人才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其才能以实现公司目标。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应聘者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比如,单位的优势与劣势、长项与短项、困难与前景、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等,摆在应聘者面前,让其品评、权衡。同时应如实告知应聘后将会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得到哪些进修学习机会和生活福利条件,对其成长和发展提供哪些帮助等等。

  在招聘中,面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招聘人员应根据组织的能力实事求是地予以解答、介绍,而不作轻易的承诺。实事求是的承诺是一个组织有信心、有能力、有前途的表现。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凡是能办到的,应果断表示可办;若有的一时难以办到,则可根据组织发展的情况,给人才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这样便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深感温暖和希望,愿和组织同舟共济,奔向前程,而不至于因某些条件暂不具备而另作选择。

  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领导者还应该适当运用施恩心理策略。在招聘中,常常会发现,人才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招聘单位知道后,应根据需要实现的可能性,帮助人才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会深得人才的感激和回报。子女的就学、入托,双亲的医疗等问题,若能帮助解决,对人才的心理是一种极大的抚慰,尤其是长期未获解决的难题,招聘单位一旦解决了,会使人才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那样的感人效果,他会以十倍的努力来报答组织的恩惠。实践表明,这种施恩心理策略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与宣传效应。

  微软公司已经成为20世纪后期企业经营成功的一个典范。创建于1975年的这家个人电脑软件制造公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以其销售额为例,1990年为12亿美元;1991年达到了18亿美元;1992年尽管面临经济不景气,销售额仍然增加到27亿美元。微软公司的发展使它的创建者比尔·盖茨成为美国的首富。

  发现和招聘最优秀的人才,是微软公司的首要任务。当比尔·盖茨被问到他过去几年为公司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时,他回答说:“我聘用了一批精明强干的人。”

  微软公司是如何发现和选聘人员的?负责招聘者每年要访问130多所大学。申请者在汇集到西雅图郊外的公司总部之前,可能已在校园内接受了多次考察。到总部后,他们至少要与公司4个部门的考官进行面谈。面谈的问题侧重于应聘者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程序编制知识。另外,微软公司的薪金倾向于较低,而且通常每周要工作60小时-80小时。因此,公司寻找的是那些重视价格实现而不是报酬多少的人。当然,了解情况的应聘者知道,公司对表现卓越的员工提供的股票期权,已经使这些人中的2000余人成为百万富翁。

  微软公司的人员选聘过程,明显地是行之有效的。这家公司已经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招聘到美国许多杰出的工程、营销和管理青年人才。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标准。微软公司在成长记录已经有力地证明了其人员选聘过程的成功。微软公司的成功用才与招聘心理的恰当运用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 招聘人才应注意哪些心理技巧      

  招聘人才的过程中,除了适时运用心理策略外,还应掌握一些心理技巧。这是因为招聘人才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同类别、层次、专业的人才要选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招聘,招聘中技巧的运用又直接关系到招聘工作的成败。

  在招聘人才时,首先应掌握招聘地点和时间的选择技巧。招聘的人才一般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家、教授,这类人才应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招聘。第二类是各类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这类人才一般应跨地区招聘。第三类是一般工作人员与高级技术工人,这类人才一般在招聘单位所在地招聘,招聘成本相对较低。第四类是大中专毕业生,这类人才应选择高等院校集中的城市招聘或直接到大中专院校招聘。

  从人才需求因素考虑:

  招聘时间=用人时间-准备周期-培训周期-招聘周期

  例如:用人时间是2002年12月15日,培训周期3个月,招聘周期2个月,准备周期1个月,那么,招聘工作应在2002年6月15日启动。

  从人才供给因素分析,向社会招聘人才,时间选择跨度大,要求不高;而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则时间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的时间已提前至正式毕业前的八个月左右,并仍有继续提前的趋势。

  另外,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与大众已经越来越紧密了。在Internet上发布招聘信息也不失为一条好的渠道。通过网络进行招聘,途径有好多,主要有:1)通过网上猎头公司招聘;2)通过招聘网站进行招聘;3)通过在本公司网站或一些大众媒体网站进行招聘。

  网络招聘的优点是费用低廉、反馈迅速、人才丰富、供选择余地大。在网络上公布招聘信息时,应当将职位要求、截止时间、公司简介等方面描述清楚,以免引起误会。

  在招聘人才过程中,还应当适当运用公共关系技巧。首先,作为招聘单位,应当密切与人才之源及媒介的沟通,把所需人才的类型、数量告知对方,并从供方了解与掌握所提供的人才种类、层次及数量,这对于做好招聘工作很有意义。还应当积极创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氛围,这样做可以给各界人才以良好的印象,能够增强群体的吸引力。西汉刘向曾有言道:“若有识士之眼、爱士之心、待士之诚,贤士会不招自来;若能开其道路、尊其位、显其爵,则天下之士,皆举足而至矣。”

  其次,作为招聘单位还应强化人才的“共生效应”。“共生效应”一词源自植物学,指的是:在自然界,单独生长的一株植物,显得孤零、缺乏生机,而成片成群的植物则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我国著名的成语“万紫千红总是春”道出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才的“共生效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引入一个杰出人才,可以使四方贤才纷至沓来,进而逐渐形成一个人才群体,这是以人才引人才、挖掘人才的一条规律。认识和运用这条规律,可为组织赢得巨大的效益。二是指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促进人才与群体的提高。因此,群体的组织者应当充分运用并不断强化“共生效应”,形成一个吸引人才、利于人才成长与脱颖而出的群体。

  另外,作为招聘单位,不仅应当搞好日常接待工作,还应当做好组织自身的成就展示工作。应聘者来单位,其接待工作的好坏往往直接反映出单位的素质。搞好接待工作,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五四青年节前,某地一企业招聘几名技术骨干,应聘者达300多人。总经理亲自出面接待,反映该企业生产、科研等各方面情况的录像,并参观了科研成果展示厅,中午又请300多名应聘者吃了一餐便餐……这些,给应聘者留下了极为良好的第一印象。果然该厂招聘到了满意的优秀人才。

  平常显得“无足轻重”的成就展示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这种舆论宣传工作不仅可以宣传本公司,树立本公司形象,而且可以吸纳众多的人才,引来公司急需的“金凤凰”。最后,还应当处理好与未录用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招聘工作的扫尾工作,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招聘工作的“善始善终”,不可忽视。对未录用者,应发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函,并说明原因致歉,以维系感情,若以后需要,首先与他们联系等。对推荐人员,不管录用与否,也应致函表示谢意。这会为公司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 人才招聘有哪些心理误区      

  人才招聘过程中,由于某些方面的失误,很容易陷入误区,最终影响招聘的优秀的人才。

  人才招聘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有:

  1.知识误区

  这种误区就是要求人才知识齐全,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万宝全书”。现代知识门类已达2000多个学科,要求人才在短短的一生中,掌握这么多的知道,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无必要,只要和专业相邻的几门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不必样样精通。随着短更新率的不断加快,任何人才均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2.能力误区

  人的能力有大小,亦有性质的差异有的人宏观、抽象思维能力强,有的人微观、实践能力强,有的人管理能力强,有的人科研能力强。因此,要求人才能力高强,不论什么难题都难不倒他,成为无所不能的常胜将军,只存在于理想之中,在现实生活中是极为罕见的。招聘工作中,应根据聘用岗位设置的要求,聘用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克服片面追求高能级、能力全方位的误区。

  3.性别误区

  男女有别,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少组织竟然不知世界上若无女性,世界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在招聘中,只要男性,不要女性,不懂得女性在工作中、在人际关系中的调和、协调、抚慰、缓冲作用,导致陷入性别误区。

  4.职称、文凭误区

  有些单位在招聘时,过于注重职称与文凭,认为“职称越高越好,文凭越多越好”,唯职称、文凭为上,却忽视了了解应聘者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职称、文凭误区。
  清代伟大的思想家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有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才能为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有求贤若渴的诚意,才能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

  5.完人误区

  对招聘人才的要求是一个“完人”型人才,没有什么缺点,更没有什么错误可言,若有明显的缺点,则不能用,有错误的更是不谈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不存在完人,如果讲不做工作的人不会有缺点,也不会有错误的话,那么这样的“完人”进单位有何用处。

  6.争议人才误区

  在一些单位,他们不愿意用有争议的人才,宁愿用无争议的庸才。他们不知道,只要干工作,就会有争议。俗话说“众口难调”,同一件事,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其原因是每个人的经历、知识、视角、理解程度均不相同,结论自然也就不同。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古训对我们选用人才,走出招聘人才的误区是十分有用的。外国著名管理专家杜拉克说过:“才干越高的,其缺点也往往越显著,有高峰必有深谷。”

  燧石轮船橡胶公司的创始人菲力史东,是一位独具慧眼、善识人才的“伯乐”,他选用酗酒成生的发明家洛特纳是一个传奇式的故事。

  一天,菲力史东在酒吧间,看到洛特纳满脸灰尘,把裤子当围巾披在肩上,走路东倒西歪,嘴里不知哼着什么,真是活脱像一个到处流浪的醉汉,滑稽得令人啼笑皆非。人们常常取笑他,不叫他的名字,而是称他为“醉罗汉”。

  当菲力史东得知洛特纳是个发明家时,并没有因为洛特纳有酗酒的恶习而歧视他,而是三番五次地去走访他,碰了“钉子”也不灰心,这使洛特纳深受感动。他下决心帮助菲力史东创业,经过反复试验,制成了一种不易脱胶而且储气量大的轮胎。这种轮胎后来被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投入批量生产,使菲力史东的事业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创业之初的几个工人和一间旧厂房,到后来成了美国最大的轮胎公司之一。

  正因为菲力史东独具慧眼,选来了千里马,才成就了一番大业。倘若菲力史东坚持非完人不用,非能人不用,非有文凭的人不用,那么他的那间小作坊也许仍然是一间小作坊,或许早已被别的“大鱼”吞进肚里了。

  因此,领导者在招聘人才时,必须力避陷入误区,用之所长,弃之所短,定能使招到的人才符合心意。      

五 应聘者有哪些心理特征      

  应聘是相对于招聘而言的,应聘就是接受招聘单位的聘用,在一个具体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或担任一定的职务。

  应聘者由于各自经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因此,其心理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应聘者其流动心理就是一种需要心理的满足,具体来说,主要有:

  (1)生存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包括:食物、住房、睡眠、延续后代繁衍子孙的需要等。一个单位如果满足不了人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必然吸引不来所需求的各种人才,也必然会引起已有人才的跳槽。

  (2)安全心理。人在生存的问题解决后,就是安全需要。人们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不受任何威胁。但在现实中,有的地区,有的单位,安全成问题,或治安情况不佳,使该地居民缺少安全感。假如招聘者所在地区治安良好或生产环境良好,于是在安全心理的驱动下,应聘者就会蜂拥而至。

  (3)社交心理。人才在组织中,前两项需求很好地解决了,便会产生社交心理,他需要交朋友,渴望在群体中与同事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相互帮助,相互交流情感。但是,在旧有的群体中,由于诸多因素,使他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便向往新的群体能达到这一需要,于是产生调换工作环境的想法,期望在新环境中,结交新朋友,增长新知识,以求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并在交往中获得支持、关怀、帮助和友谊等。

  (4)尊重的心理。作为一个健康人的心理,有尊重人的心理,也有盼望他人尊重自己的心理。许多人之所以辞别原来的工作单位,去新的单位应聘,是在于原工作单位对组织成员的人格、劳动成果不尊重,或是不重视新创造与新发明,损伤了成员的自尊心。这样,他们自然而然要选择尊重人、尊重人才的劳动成果的单位去应聘,以求心情舒畅地工作用、创造出更多的成果,并得到社会的承认、组织的嘉奖以及组织内部成员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心理。人都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个人特长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有价值、有贡献的事,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但是,有相当一些企业的领导人不喜欢、不愿意自己的下级超过他,从而压制下属。由于自我价值实现不了,因此引起了人才的流失。作为招聘者,可以利用人才流动的这一特点,吸引人才为我所用。

  (6)公平心理。应聘者在原单位可能由于劳动支出与所得到的报酬、待遇极不相称,自己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只得改换门庭。作为招聘单位,可以给人才尽量提供公平、公正的待遇,这样一来就可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使人才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

  大器晚成的玛琳·凯被称为化妆品“皇后”,是美国玛琳·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她创办公司之前,曾经干过25年挨家挨户推销的工作。她目睹了不少企业的兴衰,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在业人员,从中领悟出一条道理:一个企业的成败,关键的一条,就是企业是否把员工视为最重要的财富,是否新生每一位员工。如果能做到这一条,企业就能依靠他们他造出不同凡响的成绩。玛琳·凯把这一原则运用到自己公司的经营管理上面,并创造出很有成效的“个人式的沟通”,也就是建立个人之间感情的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凡本公司员工过生日,都会收到一份生日卡和两人份免费午餐的招待券。“秘书周”时,所有秘书都会收到一束鲜花和一个咖啡杯。新的员工进入公司第一个月内可以得到玛琳·凯的亲自接见并征求本人对新工作的意见。公司的员工有什么委屈、困难,都可以直接找玛琳·凯诉说和反映,玛琳·凯一定会抽空接待他们并帮助解决。一次玛琳·凯得知本公司一名机器操作员的兄弟得了癌症,虽然病人不是公司员工,但她仍给他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一首诗……这样,玛琳·凯就与员工保持了密切的个人关系,建立起了“私人感情”,这种亲切的气氛,使他的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企业也获得最大的成功。

  玛琳·凯化妆品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使员工及应聘者的尊重心理得到了实现。如果招聘者能从应聘者心理出发,站在应聘者的立场去考虑,就不会使人才弃我而去。最终,定会出现“天下人才尽入我彀中”的局面。      

六 应聘者有哪些心理误区      

  每一个应聘者都想觅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不但取决于个人的素质,也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推销。在真正求职过程中,许多应聘者由于某些原因,容易陷入一些心理误区。

  求职者容易陷入的误区主要有:

  1.过高期望心理误区

  许多高学历者在应聘时,自视甚高,以一种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心态来选择招聘单位,这些人以高姿态来对待招聘单位接待人员,而且漫天要价,要求高工资,高福利等。他们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心理,原因有二:其一是对全社会求才若渴产生误解,认为期望值越高,架子越大才会成为社会抢手人才;其二是对自己的学识与能力的评价走向了自高自大的极端。

  2.追求高福利心理误区

  这类人以追求高福利待遇作为惟一自我价值目标,他们在选择应聘岗位时所关注的即是福利待遇,比较的标准也仍是福利待遇。因而常常是左顾右盼,挑三拣四,见哪儿的福利待遇高便一哄而上,哪的福利待遇低便不屑一顾。

  3.贪图享受心理误区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人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他们择业时索要报酬高、图享受,又怕吃苦,宁愿放弃自己多年的专业而“跳槽”。这类人是很难寻找到满意的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也不可能在其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成绩的。

  4.高估能力心理误区

  一些学历、职称不低而能力一般的人最易步入此误区,他(她)往往以为凭自己学历与职称可以挑拣一番用人单位,总觉得自己应从事较高层次岗位的工作,自我感觉良好,而若招聘单位对其作进一步测试,则“大事做不来,小事做不好”。这是他(她)们共同特点,究其原因,最本质的倒也仅是一条: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每个人一定要对自己能力水平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尤其是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纠正,这才是社会与市场渴求的真正人才。

  5.清高心理误区

  有些人以为自己学历层次高、专业吃香,毕业于名牌大学,学富五年,满腹经纶,一枝独秀,自喻皇帝女儿不愁嫁,在应聘中总是游离于招聘单位之间待价而沽。有的已看中某一招聘单位却不露声色,希望用人单位有求于他,生怕早早地屈身俯就,失了身份,降了格,心里盘算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邀四请出山方显赫。殊不知,招聘单位也在选择你,妄自不清高,使你白白错过了许多成功机会。

  6.自傲心理误区

  许多应聘者由于陈腐观念的作怪,对一些普通的、基本的工作不屑一顾,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往往高于社会评价,只见己长,不见己短。事实上现在许多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已经有所转变,它们更注重于真才实学以及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7.自卑心理误区

  有些应聘者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但缺乏自信心,面对招聘单位显得谨小慎微,畏缩不前,本可以一试锋芒,却退避三舍,不敢推销自己。本可以胜任某个职位,却藏巧露拙,怕别人说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或者面对招聘单位,看到有许多应聘者,怕竞争不过别人,于是主动放弃与别人竞争的良机,弃之而去。

  8.依赖心理误区

  许多毕业生不愿意凭自身能力去竞争,去应聘,而是把择业的希望寄托在父母呈亲朋好友的“推荐”上,并想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一个既轻松又体面,收入又高的单位。亲朋能够依赖一时,却不能依赖一世。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寄篱下的日子终究不舒坦,自我奋斗才会取得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