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下一主题 图腾崇拜
搜索

  1、人类的起源

  人类从古猿系统中经过和自然的斗争,逐步分化、演变到人的过程。

  首先是从树上下到地面,开始从事地面生活,渐渐直立行走。在此过程中原来在猿类中已经存在的前肢和后肢的某种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四肢发生明显的分化,前肢不再作为支持和行动的器官,而专门用作抓握的器官,变成了臂和手,后肢丧失了抓握的功能,发展了支持和行动的功能,变成了腿和脚。这种四肢的明显分化意味着在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前肢已经担负了与后肢完全不同的职能。在这种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具有初级意识和初级语言的“正在形成的人”。社会也随着在形成之中。

  随着上述活动的高度发展,最终导致了手成为运用工具进行生产的劳动器官,手的专门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恩格斯所论述的“形成中的人”,即从猿人阶段通过制造工具,逐步发展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即“真人”阶段。恩格斯提出:“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163页)

  考古学证明了腊玛古猿或其相似的类型可能是从猿到人早期的代表,南方古猿可能是晚期的代表。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以前,已知的南方古猿化石可以早到距今400万年以前,在距今800万年到400万年之间的化石,现在还没有发现。

  根据近十多年来化石新材料的证据和确定地层绝对、相对年代的技术改进,表明人类发展的历史至少有300万年。在这300万年内,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等阶段,发展成为现在的人类。

  早期猿人阶段,包括东非坦桑尼亚的“能人”和肯尼亚发现的“1470”号人等。他们的脑量较大,平均为637毫升,但还有许多原始的性质,已能制造简单的工具,他们大约生存于距今300万年到150万年前。

  晚期猿人阶段,分布范围相当大,东南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西北到西德的海德堡,东北到我国北京附近的周口店等地,西到南非。亚、非、欧三洲都有分布。这一阶段的人类,脑量继续增大,已能近似现代人那样地完全两足直立行走,他们已能制造旧石器,并已开始用火,大约生存于距今200或150万年到二、三十万年前。关于中国猿人的寿命,据魏敦瑞的研究,中国猿人40人中,计有:死于约14岁以下的孩童,约占39.5%,死于50至60岁者占2.6%。可以看出中国猿人的寿命很短。当时原始群的人口也大概是40人左右。

  早期智人阶段,包括更新世中、晚期一段时间内的人类。如在我国解放前后发现的河套人、丁村人、长阳人、大荔人、马坝人等。欧洲各地发现的尼安德特类型的人(简称尼人)等。这一阶段的人类已具有与现代人更接近的特征,但仍带有相当多的原始性质,他们大约生存于距令一、二十万年到5万年前。在文化上他们已能制作几种式样不同标准的旧石器,同时不但能用天然火,而且能取火了。晚期智人阶段:包括更新世晚期后一段时间直到现在的人类。如在我国发现的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及欧洲发现的克罗马隆人等。这一阶段的化石除具有某些原始性质外,已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他们大约从5万年前开始,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全世界各色人种,在文化上,他们已有雕刻和绘画的艺术,出现了装饰品。

  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象台阶那样截然分明的,而是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叠,从上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他们之间的体质发展存在着连续性。

  2、种族

  具有形态上和生理上的特点和由语言、习俗等历史文化因素组成的有区域性特点的群体。

  区域性群体的存在,是长期变化着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遗传基因的内在作用。人类区域性群体之间的杂交强度,往往与人口的多少成正比,特别是随着现代的交通和现代化的设施的发展,种族的界线将会逐渐被打破。

  全世界种族划分,在蒙古利亚、欧罗巴和尼格罗等三大人种之内,既有不少的过渡类型,又有许多区域性变种。情况是错综复杂的。由于人类的不同群体在进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变异,而且在分类上也不全是在同一高度上进行的,因此,到目前为止,不存在得到普遍承认的分类系统。目前流行的是地理分类法,即按地理区域划分为亚洲人(中亚、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非洲人(南非)、美洲印第安人(南、北美洲)、欧洲人(欧洲、苏联欧洲部分、中东、北非)、东印度人(印度次大陆、喜马拉雅山南麓)、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大陆)、美拉尼西亚人(大洋洲和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人(西太平洋中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和玻里尼西亚人(由新西兰至东部诸岛的太平洋岛屿)。

  种族之间没有天生的智力高低之分。种族之间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不同,主要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造成的。种族主义者制造的“种族优劣论”完全是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利益服务的。

  3、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286页)斯大林还指出:“当然,民族的要素——语言、地域、文化共同性等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还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同上书第289页)可见构成民族的要素是早已出现了的。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适用于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一切民族,是指导我们研究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br>

  我国常用的民族一词,既适用于历史上形成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也适用于同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不同的民族,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等。民族一词在我国还有较广的用法,如中华民族、欧洲民族、阿拉伯民族等;也用于指单一的民族,如汉族、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等。民族是一个涵义广泛的名词。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们共同体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民族有它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

  民族是在原始社会解体阶段,由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民族是由于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部落间为了共同利益联合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恩格斯指出:“在荷马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的各部落在大多数场合已联合成为一些小民族[Kleine Volkerschaften];在这种小民族内部,氏族、胞族和部落仍然完全保持着它们的独立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0页)他又说:原始社会末期,“亲属部落的联盟,到处都成为必要的了;不久,各亲属部落的溶合,从而各个部落领土溶合为一个民族[Volk]的共同领土,也成为必要的了。”(同上书第160页)恩格斯说得很清楚,民族是由部落和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尽管民族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原始社会末期民族形成后,有些民族仍存留氏族、胞族、部落等社会组织形式,但是人们共同体必须发展到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才能转化为民族。

  民族有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原始社会末期刚形成的民族称为原始民族。进入阶级社会后的民族被称为古代民族,古代民族又发展为近代民族,近代民族进而发展为现代民族。当民族共同体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族内部便分裂为阶级。马克思在讲到近代法国民族时指出:“法兰西民族分裂为两个民族即有产民族和工人民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9页)列宁也说:“我们要向一切民族的社会党人说: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列宁全集》第20卷第15页)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也曾明确地指出过,阶级社会里每一个民族都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民族内部既然存在着阶级,那就必然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

  在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成了相互对立的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民族压迫和奴役成为一种极其严重的国际现象。这是帝国主义制度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平等,民族压迫和剥削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0页)但只有一切被压迫民族得到完全的解放,并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经过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构成民族的诸要素才会逐步消失,民族才会逐渐消亡,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的融合。这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

  4、人口规律

  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由于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所以客观上存在着多种人口规律。它们构成人口规律体系,完整地反映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个主要方面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从不同侧面反映人口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人口规律可分为诸如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等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人口规律如同一切社会规律一样,也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的为数不多的共有人口规律;一是反映特定社会形态人口过程的特有人口规律。前者如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后者如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社会主义人口有计划发展规律。

  人口理论和人口科学各个分支,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来揭示反映人口过程各个不同方面的人口规律。人口规律是社会规律,各种人口规律毫无例外地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规律或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人口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探讨人口规律必须充分分析这种影响,但这些自然因素本身也受社会条件制约,因此不应离开历史上各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形式抽象地研究人口规律。

  5、社会主义人口规律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它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人口现象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体系包括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经济规律等等。总的来说,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发展和社会全体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口有计划地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相适应,劳动力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全体人口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适应。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也必须有计划地发展,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末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作到这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145页)

  社会主义物质资料生产是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它决定了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从而也决定了对人口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的人口发展(数量和质量)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劳动力可以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使用的基本特征。它也作为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对立物而成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人口发展(数量与质量)应服从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要求。社会主义人口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条件下,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也构成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重要内容。

  6、人口有计划发展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全社会范围内,人类自身生产有计划地发展的必然性。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由于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生育的生理规律,具备了有计划调节人类自身生产的科学技术条件,也由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使人类自身的生产如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具有了有计划调节的客观经济条件,使人口有计划地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社会主义以前诸社会形态,人口发展处于无政府状态,不存在人口有计划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人口发展过程是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人口有计划地发展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也包括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7、可持续发展

  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8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系统观念,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同。按国际流行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1994年3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促进我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行动方案以及对策措施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8、人口目标

  一国预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要达到的人口发展规模。

  一国人口目标是根据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条件以及现有人口状况和人口预测确定的,并通过国家采取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措施以保证实现。人口目标可根据一国推行控制生育还是鼓励生育分为人口控制目标和人口发展目标。又可根据一国预期达到人口目标的时期长短划分为远期人口目标和近期人口目标。人口目标是一国安排国民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劳动资源和兵源的依据。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确定人口目标的依据和实现人口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有所不同。我国确定人口目标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发展对人口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以及为保证全体人口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同时又要考虑我国人口现状和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据此,我国人口目标定为,二十世纪末人口总数12亿。

  9、人口政策

  国家直接调节和直接影响人们生育行为和人口分布的法令和措施的总和。

  人口政策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人口政策是指直接调节人口再生产和迁移活动的法令,其目的在于影响人口诸变数沿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广义的人口政策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旨在直接影响人们生育行为和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政策和措施。有些社会政策,其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尽管客观上对生育行为有一定影响,但不属于人口政策范围。

  一国的人口政策,总是从本国的具体的人口、经济、文化情况出发并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相联系。鼓励增殖人口政策或控制人口政策都是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服务。军事的、民族的、宗教的因素也对制订人口政策有所影响。

  具体说来,人口政策包括:(1)有关调节生育率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2)有关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3)有关优生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4)有关人口迁移(国内迁移和国外迁移)的政策和社会经济措施。各个国家对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倡优生优育,大都持赞成态度,因而,各国人口政策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鼓励或控制生育,鼓励或限制国内移民和国外的移民入境或出境上。

  在社会主义国家,制订人口政策必须考虑以下基本原则:(1)有计划地使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有计划地提高人口质量,使社会成员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考虑人口惯性的作用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3)考虑制约人口再生产变动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4)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在生育问题上引起的经济利益的矛盾。

  10、计划生育

  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

  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既要求物质资料生产有计划发展,也要求人类自身生产有计划发展,要求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实行计划生育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发展人口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在生育问题上,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个人家庭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不仅有必要,也有可能。

  计划生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范畴,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家庭生育计划有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都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只能在家庭内做到有计划地生育子女,而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有计划地调节人口增长。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物质资料生产有计划发展的新时代,也开辟了人类自身的生产有计划发展的新时代。

  计划生育和节制生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计划生育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生育的计划化。它可以是促进人口增长的计划化,也可以是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化。采取哪种计划要根据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不同时间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状况来决定。节制生育则专指控制生育、减少生育子女数目,借以降低出生率。根据我国的情况,计划生育主要要求是节制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目的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

  11、绝对过剩人口

  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造成的人口过剩。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过剩人口曲解为绝对过剩人口,并认为绝对过剩人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他虚构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即2、4、8、16……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则是按算术级数即1、2、3、4……的比率增加,人口增加远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所以社会上有一部分人陷于饥谨、贫困和失业,成为社会多余人口,即绝对过剩的人口。只有用预防抑制即不婚或晚婚来限制人口增长,否则就会发生积极抑制,即必然发生饥谨、瘟疫、战争来消灭绝对过剩的人口,以保持生活资料和人口的平衡。他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马尔萨斯绝对过剩人口论的错误在于,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和贫困的根本原因归之于人口增加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而不是归之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12、相对过剩人口

  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不断增长而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为资本增殖随时随地提供剥削的人身材料。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过剩人口“同并不存在的生存资料绝对量根本没有关系,而是同再生产的条件,同这些生存资料的生产条件有关,而这种生产条件同样也包括人的再生产条件,包括整个人口的再生产条件,包括相对过剩人口的再生产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08页)

  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

  流动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城市和工业中心临时失业的工人。这些工人时而就业、时而失业,具有流动性。这是由于有的部门和企业因生产萎缩,或因采用新技术,或因资本转移,随时都要解雇工人。与此同时,另一些部门和企业却因生产发展需要吸收一部分工人。这种流动过剩人口还随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循环而表现为,在危机阶段,失业人口增加,到复苏高涨阶段,许多失业人口又被资本所吸收。

  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业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个体农民破产;同时,随着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机器的广泛使用,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这就在农村中形成了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和城市工业中的流动过剩人口不同,通常还守着一小块土地,一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生活也极端贫困,是一种潜在形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一有机会就流入城市、矿山、铁路、建设工地,从事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的工作。这部分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企业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停滞的过剩人口是由于过度劳动而早衰,或者是缺少资本家所需要的文化技术,往往经过多次失业以后,很难再找到正式的工作。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依靠从事家内劳动和打零工等勉强维持生活。他们的劳动很重。“它的特点是劳动时间最长而工资最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5页)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过剩人口的最低层,他们是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孤儿及丧失劳动力和各种迫于生计的流浪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