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降龙十八掌

  第一式 亢龙有悔 出处:易经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人身阳气集于督脉!气入丹田,通长强 走腰俞 腰阳关 命门 悬枢 脊中 中枢筋缩 至阳 灵台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哑门 风府 脑户 强间 后顶 百会前顶 顖会 上星 神庭 素髎 水沟 兑端 龈交.走手太阴肺经 至中府 云门 天府 侠白 尺泽 孔最 列缺 经渠至掌心.

  此式为简单威猛一式,左腿微屈,右臂内弯,右脚踏乾位.左掌划圈,右掌向外推去‘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掌法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乃掌法中老阳生少阴一式!刚劲柔劲混为一体!

  第二式 飞龙在天 出处:易经乾卦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气走督脉 行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此式跃起凌空,居高下击,先声夺人!以一飞冲天之式上跃双膝微曲,提气丹田,待觉真气上升,放松肌骨,存想玉枕穴间,急发掌劲取敌首,肩,胸上三路.

  第三式 见龙在田 出处:易经乾卦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提气凝神,运气与手少阳三焦经 行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外关 支沟 会宗三阳络 四渎 天井 清冷渊 消泺 臑会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风 瘛脉 颅息角孙 耳门 耳和髎 丝竹空.返任脉停于掌心.

  第四式 鸿渐于陆 出处:易经渐卦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

  气走浮郄 委阳 委中 附分 魄户 膏肓 神堂 譩譆 膈关 魂门 阳纲 意舍胃仓 肓门 志室 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 承山.气凝会阴.

  第五式 潜龙勿用 出处:易经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气自丹田至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蠡沟 中都 膝关 曲泉 阴包 足五里 阴廉急脉 章门 期门会于清冷渊.

  第六式 利涉大川 出处:易经同人卦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真气通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气凝双掌.

  掌势:逆走天元 融元归一

  第七式 突如其来 出处:易经离卦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气通飞扬 跗阳 昆仑 仆参 申脉 金门 京骨 束骨 足通骨 至阴气凝膻中.

  掌势:虚中带实,实掌返虚.

  第八式 震惊百里 出处:易经震卦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气自丹田上行至 承泣 四白 巨髎 地仓 大迎 颊车 下关 头维 人迎 水突凝气双掌.

  第九式 或跃在渊 出处:易经乾卦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提气凝神,运气与阳交 外丘 光明 阳辅 悬钟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足窍阴 提气会阴.

  第十式 双龙取水 出处:由丐帮祖师所创,出处不祥.气自丹田至肩背诸穴,气走阴跷 阴维两脉,行照海 交信 睛明 筑宾 冲门府舍 大横 腹哀 期门 天突 廉泉 内关 气凝百会.

  掌势:一掌双式 阴阳无极

  第十一式 终日乾乾 出处:易经乾卦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气通 天池 天泉 曲泽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气凝掌心.

  第十二式 时乘六龙 出处:易经乾卦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气走 气海俞 大肠俞 关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 上髎 次髎中髎 下髎 会阳 承扶 殷门 凝气双掌.

  第十三式 密云不雨 出处:易经小畜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气行睛明 攒竹 眉冲 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 络却 玉枕 天柱 大杼 风门肺俞 厥阴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肾俞凝气于掌.

  掌势:虚无归一 以雨化气

  第十四式 损则有孚 出处:易经损卦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

  气走手太阳小肠经,回任脉,下至气海 玉堂上脘,至清冷渊.逆行至带脉.凝与手掌少府 少冲.

  掌势: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大成若缺

  第十五式 龙战于野 出处:易经坤卦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真气通五枢 维道 足临泣 中封 中都 凝气二间 商阳.

  掌势:刚柔并济 阴阳相生

  第十六式 履霜冰至 出处:易经坤卦 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气走任脉,行 会阴 曲骨 中极 关元 石门 气海 阴交 神阙 水分 下脘 建里中脘 上脘 巨阙 鸠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宫 华盖 璇玑 天突 廉泉承浆.上行至手少阴心经 走 极泉 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郄 ,凝于手掌神门穴.

  此式为降龙十八掌中至阴一招.足踏坤位.手处命门.心中守空字诀,以无意之意发掌,忌狠辣霸道,

  杀敌于无形.

  第十七式 群龙无首 出处:易经乾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 不可为首也。”

  气自丹田上行督脉至百会下行任脉,内气盘旋丹田三周.会于膻中 ,分注任督 带 冲 阳跷 阴跷阳维脉 阴维八脉.凝与手掌之少府 劳宫 大陵.

  此式为降龙十八掌中威力最大一式.沉气,提气.真气凝与双掌间,阴阳互易.乾坤倒行,沉肩,坠肘,发掌!

  第十八式 神龙摆尾 出处:易经履卦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气走冲脉,经公孙 会阴 阴交 气冲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回丹田.回旋于手太阴肺经,凝掌发出.

  此式为降龙十八掌中最后一式救命杀招.往往败中取胜,无往不利.用于劣势反扑.错步旋身,双脚踏玄位,沉肩.右掌自右腋下发出,取敌丹田,左颈,协下要穴.

  洗髓经

  总义

  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

  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

  三餐食既竟,放风水火讫。抵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

  晚夕功课毕,将息临卧具。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

  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

  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

  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

  默视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

  天人阿修罗。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

  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

  如何知见离,得了涅槃意? 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

  蜗角大千界,焦眼纳须弥。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

  流浪于生死,苦海无边际。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

  须侯易筋后,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

  腹中宽空虚,正宜纳清熙。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至,

  子午守静功,卯酉干沐浴。一切惟心造,炼神竟虚静。

  常惺惺不昧,莫被睡魔拘。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

  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谦和保护身,恶疠宜紧避。

  假惜可修真,四大须保固。柔弱可持身,暴戾灾害逼。

  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造化生成理,从微而至著。

  一言透天机,渐进细寻思。久久自圆满,未可一蹴企。

  成功有定限,三年九载余。从容在一纪,决不逾此期。

  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一切无挂碍,圆通观自在。

  隐显度众生,弹指超无始。待报四重恩,永减三途苫。

  无始钟气篇第一

  宇宙有至理,难以耳目契。凡可参悟者,即属于元气。

  气无理不运,理无气莫著。交并为一致,分之莫可离。

  流行无间滞,万物依为命。穿金与透石,水火可与并。

  并行不相害。理与气即是。生处伏杀机,杀中有生意。

  理以气为用,气以理为体。即体以显用,就用以求体。

  非体亦非用,体用两不立。非理亦非气,一言透天机。

  百尺竿头步,原始更无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四大假合篇第二

  元气久氤氲,化作水火土,水发昆仑巅,四达坑阱注。

  静坐生暖气,水中有火具,湿热乃蒸腾,为雨又为露。

  生人又生物,利益满人世。水久澄为土,火乃气之燠。

  人身小天地,万物莫能比。具此幻化质,总是气之余。

  本来非我有,解散还太虚。生亦未曾生,死亦未曾死。

  形骸何时留,垂老后天地。假借以合真,超脱离凡类。

  参透洗髓经,长生无尽期。无假不显真,真假浑无际。

  应作如是观,真与假不二。四大假合形,谁能分别此。

  凡圣同归篇第三

  凡夫假作真,美衣为体饰,徒务他人观。美食日复日,

  人人皆如此。碌碌一身事,不暇计生死。总被名利牵,

  一朝神气散。油尽而灯灭,身尸埋圹野。惊魂一梦摄,

  万苦与千辛,幻境无休歇。圣人独认真,布衣而蔬食,

  不贪以持己,岂为身口累。参透天与地,与我本一体。

  体虽有巨细; 灵活原无异。天地有日月,人身两目具。

  日月有晦明,星与灯相继。纵或星灯灭,见性终不没。

  纵成瞽目人,伸手摸着鼻。通身俱是眼,触着知物倚。

  此是心之灵,包罗天与地,能见不以目,能听不以耳。

  心若能清净,不为嗜欲逼。自知原来处,归向原来去。

  凡夫与圣人,眼横鼻长直。同来不同归,因彼多外驰。

  若能收放心,提念生与死。趁此健身驱,精进用心力。

  洗髓还本原,凡圣同归一。

  后人得此经,奉持为宗旨。择人相授受,叮咛莫轻视。

  物我一致篇第四

  万物非万物,与我同一体。幻出诸形相,辅助成生意。

  有人须有物,用作衣与食。药饵及器皿,缺一即不备。

  飞潜与动植,万类为人使。造化思何鸿,妄杀即暴戾。

  蜉蝣与蚊蝇,朝生暮死类。龟鹤糜与鹿,食少而服气,

  竟得多历年,人何不如物,只贪衣与食,忘却生与死。

  苟能绝嗜欲。物我皆一致。

  行住坐卧篇第五

  行如盲无杖,内观照性分,举足低且馒,踏实方更进。

  步步皆如此,时时戒急行。世路忙中错,缓步保平安。

  住如临崖马,亦如到岸舟。回光急返照,认取顿足处。

  不离于当念,存心勿外务。得止宜知止,留神守空谷。

  立定勿倾斜,形端身自固。耳目随心静,止水与明镜。

  事物任纷纷,现在皆究竟。坐如邱山重,端直肃容仪。

  闭口深藏舌,出入息与鼻。息息归元海,气足神自裕。

  浃骨并洽髓,出神先入定。卧如箕形曲,左右随其宜。

  两膝常参差,两足如钩钜。两手常在腹,扪脐摸下体。

  睾丸时挣搓,如龙戏珠势。倦则侧身睡,睡中自不迷。

  醒来方伸脚,仰面亦不拘。梦觉浑不异,九载征实际。

  超出生死关,究竟如来意。行住坐卧篇,只此是真谛。

  洗髓还原篇第六

  易筋功已毕,便成金刚体。外感不能侵,饮食不为积。

  犹恐七情伤,元神不自持。虽具金刚相,犹是血肉驱。

  须照洗髓经,食少多进气。搓摩干沫浴,按眼复按鼻。

  摸面又旋耳,不必以数拘。闭眼常观鼻,合口任鼻息。

  度数暗调和,身定神即定。每日五更起,吐浊纳清熙。

  开眼即抽解,切勿贪酣睡。厚褥趺跏坐,宽解腰中系。

  右膝包左膝,调息舌抵腭。胁腹运尾闾,摇肩手推肚。

  分合按且举,握固按双膝。鼻中出入绵,绵绵入海底。

  有津续咽之,以意送入腹。叩牙鸣天鼓,两手俱掩脐。

  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两手按摩竟,良久方盘膝。

  直身顿两足,洗髓功已毕, 徐徐方站起,行稳步方移。

  忙中恐有错,缓步为定例。三年并九载,息心并涤虑。

  浃骨更洽髓,脱壳飞身去。渐几浑化天,末后究竟地。

  即说偈曰: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有此四少,长生可了。

  太极拳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通背拳

  歌诀

  修剑痴

  通背源发祁氏传,十二总法是真传。乾坤周天合子午,五行中和与混元。

  六种站状为基本,行状六路势法全。伸缩往来鹤形现,忽大忽小似鹏猿。

  大鹏展翼乾坤变,势如霹雷震动山。猿猴入洞灵活巧,猿猴出洞似箭穿。

  进退突屈如波浪,闪展遁避似醉癫。奇形化击身似旋,一字连击不间断。

  摇身膀趄钻心炮,十二连珠急似箭。通背三手适用法,明暗奇绝内中含。

  内外三手上中下,左右前后一动三。一手两手连三手,诓诈虚实敌难辨。

  进退闪展连环步,奇形异术摞成拳。通背功来通背掌,神奇绝妙通背拳。

  一路善选奇形式,二路精巧法连环。三路奇形拳绝妙,猿鹏奇势小连环。

  四趟操法八趟练,一百零八才兼全。拳术操法求精妙,究势循术贵乎专。

  此拳一法包万象,拳中推出拳外拳。拳中意义势法理,穷理推术奥无边。

  内藏十字真秘诀,其中绝妙非等闲。劲用急速冷弹脆,缠绵吸化粘连黏。

  酸麻禁闭奇绝法,择人而授莫妄传。未学势法先学理,一动一静理当先。

  最忌努气与拙力。运用舒伸出自然。柔韧灵活舒生巧,舒能生力力无边。

  提膝摘胯鹤形现,拔顶抗项精气贯。舌顶上腭气下降,发立目张意冲天。

  气抱丹田不外散,两肘抱肋出不乱。气力相合心摧意,拢胸下气归丹田。

  前手齐眉三尖对,鼻尖手尖与足尖。后手护心肘靠肋,出正入正断护严。

  合裆护肾双抱手,吸胸凹肚暗塌肩。身折腿折如鹤立,足宜单重前足悬。

  足尖点地十趾扣,两腿微屈微须弯。闾尾提肛寒鸡步,脊背似锅掩胸前。

  手掌如铁腕如棉,两只胳膊似皮鞭。肩似风轮胸如洞,两膀发动活如电。

  背弯犹如弓拉满,出手好似放暗箭。胯似奔马腰似蛇,步似寒鸡脚似钻。

  步似弹簧急发动。运用如飞似闪电。静似绵羊动似虎,蛟龙出水把身翻。

  心毒犹如猫猎鼠,身灵好似鹞子钻。眼敏犹如鹰猎兔,燕子抄水把身翻。

  吼狮发威人惊惧,鹰目猿神精气贯。察其神情观动静,或虚或实仔细参。

  攻彼顾住自身手,手虽深入心防变。敌不动时而不动,见机而动随机变。

  被若动时而先动,迎机而动不容缓。势如潮涌翻波浪,心毒意狠击人面。

  急似迅雷难掩耳,缓如阴阳敌难辨。放长击远通背法。长拳短用临敌变。

  出其不意攻不备。先发制人长击远。动手犹如鹰捉兔,粘衣发劲急似箭。

  通背精粹五行掌,五掌摔拍穿劈钻。钻拳发出急又冷,犹如放出连珠箭。

  劈掌好似霹雷震,穿掌相连如星串。拍掌奇出如迅电,摔掌净急似炸弹。

  五掌相合随机用,双手齐出如推山。 奇腿奇步并奇形,内外相合意相连。

  有拳天腿难取胜,有腿无拳难占先。 有拳有腿有步法, 拳腿齐到方为全。

  精巧奇绝玄机妙,内藏五护内八断。五护上下左中右, 虚实刚柔合急缓。

  动者断来静者断,迟急顿挫断当先。 奇出巧入灵活妙, 冷似脱鱼迅如电。

  易者进来知难退, 迎机补解法术鲜。 以逸待劳窥其变, 静能制动理当然。

  临敌战斗无定理,气充胆壮志意坚。 合则难攻散易破,无影无形是奇拳。

  学时拳有一定理,临敌用时应机变。凡是战败心宜静,凡要胜时性莫贪。

  学而不思是枉然,莫把此法不肯专。若能情通其中理,奥妙无穷法无边。

  用心穷尽拳中理,功夫长久手为山。

  十三势

  修剑痴

  形似猿、大似鹏、狠似鹰、凶似狮、稳似鹤、斗似鸡、轻似燕、

  捷似鹞、行似蛇、灵似猫、伏似鹿、闯似马、静似羊、窜似犬、遁似兔。

  歌诀:

  大如大鹏展翼,小如猿猴缩身。狠如旋鹰猎兔,凶如吼狮发威。

  轻如紫燕抄水,捷如鹞子翻胸。斗如金鸡夺魁,稳如仙鹤舒顶。

  活如白蛇出洞,灵如狸猫扑鼠。卧似玉鹿伏草,闯似烈马奔槽。

  静似绵羊嚼叶,窜似金犬出猎。遁似玉兔离窟。

  十三不教

  修剑痴

  不忠不孝者不教,不仁不义者不教。鼠窃狗偷者不教,寻花问柳者不教。

  恃强凌弱者不教,酗酒聚赌者不教。顾一盼二者不教,无意深究者不教。

  欺师灭祖者不教,无情无义者不教。贪财狡诈者不教,行凶斗狠者不教。

  打家劫舍者不教。

  易筋经

  《易筋经》是少林武术经典,为“三经”(易筋经、易骨经、洗髓经)之一,相传为佛教禅宗祖师达摩所著。绘有六十四图,按之修练可使神、体、气-----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结合起来,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认真锻炼的同时,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调理。

  据古本《易筋经》序言所载,后魏明帝太和年间,达摩大师到少林寺面壁修炼,九年后功成坐化。少林僧众弟子于达摩面壁处得到一个铁匣,内藏达摩用天竺文写的经书二本。

  “易筋经”的炼法,流传至今的有两种。一种是《易筋经十二势》,见于清代多种刻本,其中有“韦驮献杵一、二、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势”,“九鬼拔马刀势”,“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共十二势,配有图及口诀,指示运气及动力要旨。这种易筋经功与古本相差较大,据考证可能为清人托名编撰。别一种即为明代天启年间木刻版印古本《易筋经》,所载方法主要以按摩、捶打等手法配合意守、呼吸来锻炼人体的“筋膜”,属于武术中硬气功一类。古本主要是“守”与“揉”。守为意守,意识集中于胸腹之间,心下脐上一掌之地。“揉”以手推揉胸腹间,自右向左,徐徐往来,轻重适宜。

  以下是“韦驮献杵一、二、三势”口诀:

  第一式、韦驮捧杵的口诀 :

  韦驮献杵的架子,与第二节三式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三种姿势,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经络气脉,运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动中涵静”, “动静两赅”的精义。尤其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一开始便从这里下手,单刀直入直接掌握了“肺为气笥”的关键,控制了全体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比其他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确高明得多。细细体会口诀,就可以明白了。

  第一式韦驮捧杵的口诀如下: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这口诀的意思,是说开始练功,第一项的操作,要把身体端正直立,不能偏倚偏斜,不能用劲,全身放松。要想做到这项要求,必须先把“地盘”站好,解决脚下“立”的问题。两脚不可并踵站立着,一经并立,脚下气机发动,就会有劲,反而紧张不会松软了。因此,必须两脚相距约一尺二三寸的距离,最好以本人的脚为标准,两只脚的距离等于一个脚的长度。同时后踵和脚尖必须看齐,两脚的内侧空裆里,立成一个长方形的样子。第二项操作,要把脊柱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的“肩颙穴” ( 即肩的尖端处 ) ,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就会自然笔直,而不带一点强硬的滋味。第三项操作,两眼半睁半闭,平视正前方,这样可以收到澄心和敛神的作用,因为“眼上视则心神上浮,眼下视则心神下降”,不得平衡。第四项操作,两手顺应自然地下垂,轻贴着大腿的外侧。第五项操作,运动垂着的两手同时从下向正前方慢慢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两掌手心相对,缓缓向胸前收拢,距胸前约一拳停止,把两掌相接“合十当胸”,与两乳之间的“膻中穴”相对。这样能使肺脏上下左右“位置适中”升降开合,呼吸有度,从而达到“气定”的要求。气机能定,则心境澄清,神意内敛了。

  第二式、横担降魔杵的口诀:

  足趾柱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这口诀的意思是说,紧接第一式姿式动作之后,一面把两掌交成“阴掌”( 掌心向下 ) ,顺着左右的方向,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外开,与肩相平行,开成个一字形,这架子名字叫做“横担降魔杵”,是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因为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如负重担似的,一面把后踵升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脚大拇趾点地,其余四趾是凭空离地的,这种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外开的运行,上下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当中,心念一定要寄托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做到心平气静的境界,心平气静在外面的象征,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则视乱,口动则气粗,那就作用相反,而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飘摇欲坠了。

  第三式、掌托天门的口诀:

  掌托天门自上视,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莫放宽,

  舌下生津将腭抵,鼻中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弛力还将挟重看。

  这口诀的意风是说接连着“横担降魔杵”之后,顺着一字形的架子,两手继续向上作半个圆周的动作,同时两掌随着胳臂向上作半圆的当中,把“阴掌”缓缓翻成“阳掌” ( 掌心向上 ) ,令两掌心朗天,两掌的中指微微接触,直对“天门” ( 前额发际内二寸 ) ,这时两个胳臂已变成平行笔直,微微偎傍着两耳门,这种架子名叫“掌托天门”。同时用“眼根”的意识向上“内视”,从“天门”观看到两掌。切切注意不可仰头真的用眼去看,误用“观法”必然头晕脑胀,而且站立不稳了。在这动作的同时,还须用脚尖点地,继续升起后踵,以不能再升高为度。后踵且须微微向两外侧分开些,使“阴库”收合,关闭‘地户”,使三阴的气脉顺三阳而逆运上升。同时使“会阳”络穴双双松开,以期“督脉”会络三阳气脉,发出都督纲维的均衡作用,使背后三关自然通畅。同时架子会自然站立稳固。这种架子,看似简单,实属细腻,很难做得纯熟。如果练得合度,全身气脉会自然繃张起来,自觉浑身如钢铁一般的坚强,似树干一殷的牢植,尤其以两侧的胁、肋、髀、骽、股、等部位,肝脏、胆腑、脾脏所流行的经道,特别感觉明显。

  其次,紧接着上述动作,把右左六个大牙齿微微咬着,缓缓咬紧运气。自觉咬紧牙关之后,耳根震动,上及两鬓为度。同时舌头微微接触上腭.承接津液,含在口内,呼吸由口呼口吸,改为鼻呼鼻吸,把息调匀,调到细而且长,绵绵不断的标准。

  再次,把掌托天门的两掌,就原势捏成拳头,仍分左右,依照原来上举时的老路子,往回下降,好似去挟腋下的东西,返还“横担降魔杵”的架子,同时双脚也一齐动作,上下配合,不可参差,缓缓落平后踵,还原站立着 .

  九阴真经

  上卷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

  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六阴已极,逢七归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阴之清纯,寒之渊源。

  第一重诀曰:子午卯酉四正时,归气丹田掌前推。面北背南朝天盘,意随两掌行当中。意注丹田一阳动,左右回收对两穴。拜佛合什当胸作,真气旋转贯其中。气行任督小周天,温养丹田一柱香。快慢合乎三十六,九阳神功第一重。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时,找一阴气重的地方,最好为四高中低。面北而坐,五心朝天,静心绝虑,意守丹田,到一阳初动之时,双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引丹田之气沿督脉上行,任脉下归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气归丹田后,双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气行两掌。双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对准气海穴,右手掌心对准命门穴,真气随手式成螺旋状贯入气海、命门两穴。汇于丹田内。如此意守下丹田一柱香的时间。待此功练有一定功力,能收发自如,有抗寒之功时可修第二重。

  第二重诀曰:极寒午时正,独坐寒冰床。裸体面朝北,气行小周天。五心朝天式,打开丹田门。寒气螺旋入,收发当自如。合和汇丹田,落雪雪不化。缩如一寒珠,雪落无化雪。扩为雾环身,九阴第二重。每日午时,找一极寒之地,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于寒冰床上(一种玉、一年四季都如寒冰一样)。今人练习可在冰或雪上练习,静心绝虑,启动周天三十六圈,意守丹田片刻,打开气海、命门两穴,分别成螺旋状入寒气,吸一柱香的时间后,关闭以上两穴,丹田内有一寒球再不停的旋转,越转越大,至到隔体三丈远,收回。如此反复八十一次,练到雪花落体而不化,放气时雪花距体三尺不落为功成。

  第三重诀曰:法如第二重,阴阳互相克。意在修罡气,热火不侵法。阳中求真阴,九阴第三重。每日子时,找一极热之地,坐于火鼎之上(今人练习坐在铁板上,下面加火,应慢慢加热,以不能忍耐为度)。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静心绝虑,起动丹田寒气防止热气侵入,其方法就是第二重所练寒气用以抗热量。此乃“真阳中求真阴”。

  第四重诀曰:法如第三重,阴合阴为生。同为修罡气,静流极之法。以阴练真阴,九阴第四重。不拘时间,找一静止不动的水池,五心朝天,坐于湖底,静心绝虑,水位不过脖子,运行丹田真气用以抗水之压力,其方法与第三重相同,待体入水,而衣不湿为成。然后找有流动河水中练,急流下练,而衣不湿为成。

  (到此《九阴神功》成。如用掌把真气放出击人,就是催心掌。)

  第五重采气大法诀曰:采气不在气,口闭双目开。玄机在于目,神气乾鼎聚。

  此法为增进内力之法,用以目吸聚宇宙内的精气,主要是修炼双眼,使双眼在对敌时能求察分明,并有摄取敌人神魂之效。每日太阳将出之际,站于高处,双眼平视太阳,带双眼发热时,意念太阳之气由双目吸入汇于上丹田,吸汇到一定程度自天目穴射出,在由双眼收回,如此反复。

  《横空挪移》螺旋九影,左右挪移,其聊不为,以气行之,可幻化九影诱敌。

  如加九阴白骨爪其威力可增十倍。如何横空挪移可据个况自定,今公之二法以参考。

  诀曰:左转一,左转半。右转一,右转半。左右转一为不一,横空旋较为太一。

  诀曰:左旋右旋天地旋,左踏右空平地旋。合手阴阳为上旋,右踏左空旋不为。

  虽为身法,实含玄理。须参照“九阴行功诀曰”进行,以防走火。习此功主要为子、午两时,其它时间亦可。必须选一处绝对安静,空气必须流畅。此功中的呼吸均为鼻吸鼻呼。习此功贵在持之以恒。功中会出现各种幻境,千万不可惧怕,顺其自然。练功中出现自然腾空,应顺其自然,千万不可妄加意念。

  《鬼獄阴风吼》

  此功属音波功,以音伤人,以音索魂,亦可以音布罡气,其威力无比,其音如地狱鬼吼,阴风阵阵,使人不攻自退,不寒而栗。

  第一重:面北而坐,取五心朝天式,上身正直,虚灵顶劲,舌抵上腭,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双手于下丹田处成托式,即掌心向上,掌指相对,意守丹田一柱香,引真气自督脉、任脉行到中丹田,并在此汇聚成乒乓球大小的真气球,其色赤。口中默念,意念中丹田之真气化为波圈,若水纹之状。碰肤弹回,须反复重阳之数。

  第二重:意大波圈,自内向外旋为散,自外向内旋为聚,散聚合适为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万物之本。渐如虚空,与宇共振,法同上。

  第三重: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于两腿外侧,百会上顶,舌放平,双目平视,调整呼吸,意守丹田一柱香的时间,然后点头,吸气、收腹,口发鬼怪连音,同时意引丹田真气随声音向外扩散;抬头、呼气、口闭,意收回真气归中丹田,如此反复。一点一抬,一上一下,上下起到,喉轮自开,开通喉轮魔音自现。

  第四重:无相音罡

  无相音罡,即音罡无形。其秒音无穷,可防敌护体,亦可以音控他人或给他人治病。其练法很简单,只需把“九阴神功”的“先天真气”与“鬼獄阴风吼”之音合二为一就可,具体练习方法可参照以上两法自悟,此不详述。

  下卷

  九阴白骨爪

  爪力无比,鬼气回荡,不攻自惧。其爪可使头骨成孔而不碎,爪心有强大的吸力可隔空取物或吸取他人功力,爪指有强大的透劲可隔空伤人。一收一放,一开一合,合乎武学大道之理。

  第一重金丝手诀曰:面北背南朝天坐,气行任督贯大椎。意聚丹田一柱香,分支左右聚掌心。打开气海命门穴,气满冲贯十指爪。旋入阴气一坤炉,放收来回金丝手。凡习九阴白骨爪需先习九阴神功百日,于极阴之地,谷地为佳。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于低处。双手放于膝上,手心朝下,意守丹田。开气海、命门,旋转吸入阴气汇于丹田。气顺任、督两脉上行汇于大椎穴,于右肩井穴入掌心,气满鼓支,掌起平胸。五指下垂,气贯入指,十指内扣、回拉,手丝为一。回气丹田,温养柱香。

  第二重摄魂大法诀曰:打开丹田前后门,三昧磷火化无形。吸进鬼狱阴鬼精,阴功在此更为进。此法是一种极秘之法,可开通人的死生之谜,吸取鬼魂之气,同时亦可用此法吸他人功力元神。找一坟场,在半夜无人之时,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左掌心向上,大拇指扣小指其它三指伸直。左手立于胸前,掌心朝左,大拇指、中、无名、小指内扣,食指伸直,口念咒“探地达摩,无相无上,摄阴摄魂,无畏无惧,阴阳合和,人鬼交战,吗咪呗咪‘口奄’”三十六遍,一遍过于一遍,到最后一遍,只需“吗咪呗咪‘口奄’”。然后双手抬到头上方,合掌,指尖朝天,打开气海、命门两穴,从两穴内射出阴气,成螺旋型由小到大,如龙卷风一样把野魂阴精卷入两穴汇于丹田,练习一柱香的时间后,开始炼熔。双掌放于膝上,掌心朝上,意守丹田中的无数阴魂阴精被丹田阴气形成环状,封闭在内不能出来。意念丹田封魂球开始旋转,同时意念坟场突然起了无数磷火,用同样方法把磷火吸入丹田封魂球外圈,燃烧炼熔阴魂,由慢到快不停旋转,火由小到大,直到化尽为止。收功,温养丹田一柱香。如果用来吸取他人功力或元神其方法于上面同理。

  第三重白骨练爪诀曰:白骨头上悬,幻化为二骨。阴精悬九穴,左右手中擒。合和为阴珠,吸阴吸精鬼。齐汇坤炉内,回返丹炉内。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于坟场中,意守丹田片刻,意守自身前后有九座坟,突然裂开飞出九个头骨,这时意念打开气海、命门两穴,射出旋转真气由小到大,把九个头骨给悬起来,位于本人头顶上方左右,缓慢旋转。从每一个头骨的两眼射出一条红气线,分别射入百会、玉枕、膻中,左右肩井穴,灵台、气海、命门九大穴道中,并且在每个穴道中渐渐汇聚成一个球,然后这九个红球同时从任督两脉汇于丹田,意守丹田使之气化合。然后运气两掌贯足真气,由于反向力,双掌抬起平胸,在贯入十指,十指突然变爪,这时意念那九个头骨互相幻化,变为两个头骨于胸前方。掌心外突把两个头骨吸入掌中,随后十指内扣抓住头骨,放出真气把头骨抓成十个小孔,然后吸回真气,同时吸取头骨内的阴精归于丹田。收功,温养丹田一柱香。至头骨隔空袭来抓成孔而骨不碎,九阴白骨爪成矣。练之此境界需配合外功练习即第四重。

  第四重外功诀曰:气至丹田贯十指,倒行古树狸猫功。抓石打铁练指力,内外合修白骨功。平常把内气贯于十指用以隔空取物,在以十指抓,练硬物,所用之物应由轻到重,由近到远。在者可以倒立于树旁,双脚依树,然后用十指抓树缓缓上行,以练指力。此重应与第三重同练。

  第五重练到第四重此功已成,此第五重为加深功夫,其阴毒程度更甚。用古时棺材、蝙蝠血、砒霜三种物体加水加热后,用以漫手,再练内外功,这样手上有剧毒,以此手伤人无救。

  《螺旋九影》

  《螺旋九影》为武林上乘轻功,集身法、步法、罡气于一体。可平地拔起数丈,亦可平空飞行万里,身体周围有一层自然罡气,可攻击外敌。练之上乘可幻化出九个身影,于佛门无上神功“莲台九现”有相同的功效。

  第一重:室外练功,不准迎风,松去身体裹缠之物,活动一下全身关节,用意念放松全身筋、骨、肉、皮等。然后面北取五心朝天或盘坐,上身正直,虚灵顶劲,舌抵上腭,下微收,双目平视,双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对,捧放于丹田处,意守丹田一柱香,接着双手轻轻向上捧,沿任脉路线至膻中穴处,双手变为捧莲花状即双手心相对,掌根相抵,掌指朝上,双手十指自然张开,接着上捧至头顶,同时缓慢吸气,意念随上捧之势,将大地之阴气由会阴穴成螺旋状吸入,经中脉上升以头顶百会穴成螺旋状射出;然后双手变掌心向下,并向下压到丹田处,同时呼气,意念随双手下压之势,将天上之阴精螺旋状吸入百会穴,经中脉由会阴穴成螺旋状射出,如此反复。

  第二重:

  第一式:面北而坐,功接上重,五心朝天,上身正直,虚灵顶劲,舌抵上腭,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双手轻轻提起,掌心朝下,掌指相对放于中脘穴处,双手中指间距离约为一掌宽,双肩下沉,双肘下坠,双臂要“圆鼓”。意念会阴穴射出螺旋状阴气把身体旋入地下,至到地极处。突然螺旋阴气收回,身体如弹簧一样被弹回地面。

  第二式:要领同。轻抬双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对,高举至头上方,双臂微曲,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意念百会穴射出螺旋状阴气,如飞机之螺旋桨,把人身托起,飞到九重天方为极限。此时人体在天空飘浮,突然阴气收回,人从天空掉回地面。

  第三重:

  在第二重第一式的基础上打开气海穴,命门穴射出螺旋状真气,环绕身体自左到右,意念身体随螺旋真气之力上升,或平空飞行。同时在练功中加入有外敌入侵,不能入或击伤之意,可同时练习环身罡气。

  第四重:

  此为加深功夫,即在水中练习以上各功,要领同上。

  少林绝学 --- 大力金刚功

  大力金刚功是一套硬气功,久练会使膀臂力大无比,且能增强体质。一般人习四个月就能收效。

  第一式金刚守关

  面南背北站立,两脚分开比肩略宽,开裆,上身正直,头似顶千斤,舌顶上腭;两手下垂,拇指翘起顶住大腿,其余手指紧握,手心向后;吸气自然,呼气时,扬眉怒视前方,牙咬紧,提肛,十指抓地,手指用力并用意紧握一次(拇指不动,其余手指握紧)。勿放松,一次比一次紧。做40次后,自然呼吸一次,接做下式。

  第二式金龙亮爪

  承上式,双手掌向前向上向体侧划弧分开与肩同高,十指向上,手心向外,臂略曲,肘尖向后,沉肩挺胸;吸气用意和津液一起吞入丹田,呼气时牙咬紧,提肛。十趾抓地,十指用力用意收屈爪状,勿放松。直至练至40次,乃自然呼吸一次,再接练下式。

  第三式金刚伸臂

  承上式,两手向前平举并握拳,拳心向上,拳与肩同高,双拳距与肩同宽,眼平视。吸气同上式,呼气时,牙咬紧,提肛,十趾抓地,双拳用力紧握一次,40次后自然呼吸一次,再接练下式。

  第四式怀中抱月

  承上式,双臂略内旋并略屈,收回双拳,双臂成环抱式,拳与胸同高,拳心向里,拳眼向上,吸气同上式,呼气时,牙咬紧,提肛,十趾抓地,双拳用意并用力握紧一次,40次后自然呼吸一次,再接练下式。

  第五式金刚担山

  承上式,两臂外旋向左右分开伸直平举,拳心向上,拳眼向后,眼平视,吸气同上,呼气时,牙咬紧,提肛,十趾抓地,假想两手上压有千斤之物,着意于两手臂,两拳用意用力握紧一次,40次后自然呼吸两次,再接练下式。

  第六式金刚撑天

  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以舒适为度,双手慢慢内旋用暗劲向上举起,直臂,拳面朝天,拳心向前,眼平视;吸气要深细长均,呼气时,十趾抓地,牙咬紧,提肛,意想拳面顶有千斤重物,双拳用意用力握紧一次,勿放松,40次后,起立并自然调息片刻,再接练下式。

  第七式双龙埋头

  承上式,调息后深息一口气和津液一起送入丹田,呼气时目光内敛,马上屈膝下蹲成低马步,双拳快速下落置于档前并用力紧握一次,拳心向下,牙咬紧,提肛,十趾抓地,全身用力,意守下丹田。接着起身站立,双手好似从地面提着千斤重物,直臂举过头顶,吸气眼视前方,接着双拳下落于档前,并蹲低成低马步,呼气紧拳一次。如此做10次,第十次下蹲成低马步时,勿要立起,按上述要求紧双拳25次,乃起身站立,深呼吸2次,再练下式。

  第八式金刚搬山

  承上式,上身改向正东,脚不动,同时双拳变双掌向前平举,与肩同高,掌心相对,两掌相距尺许,眼平视,接着吸气,并假想双掌间卡住千斤之物,双掌用力和意慢慢向南向正西平肩搬运,眼随手动,眼看两掌之间的假想物,当面向正西时要求气满丹田,眼视西方;接着呼气,两臂外施,(掌变拳)屈肘快速用力收回双拳,拳心向里,与肩同高,拳距肩7寸;同时十趾抓地,咬牙提肛,意领气至两手臂,手臂并拳一起用内力紧1次。接着双拳变掌内旋臂向西伸出,掌心相对,眼视西方,并慢慢吸气,如此搬运紧拳50次。

  第九式闭关自守

  练完上式,上身转向南方,吸气。双臂尽量屈肘随之抬起成水平向后挣,使脑尽量向前挺。同时两拳拳心向里,拳眼向上,两拳相距同胸宽,眼内视。呼气时,牙咬紧,提肛,十趾抓地,用意领气至手臂,两臂和拳一起用力紧1次,共做40此后乃自然呼吸,向前迈步。双拳同时松开,双臂自然放松前后摆动十数次。练功乃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