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古代时间详解

--------------------------------------------------------------------------------

相关的中国古代时辰、年、月的别称请看《中国古代四季、十二个月份、十二时辰常见别称》

古代的时间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 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阳影 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不用说了,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刻。古代漏壶计时,一昼夜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将近15分钟)。

更。古人将一夜分成五更,从晚上七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二个小时。
戌:7--9 PM:初更(一更)
亥:9-11PM:二更
子:11PM-1AM:三更(半夜三更指此)
丑:1--3 :四更
寅:3--5: 五更

鼓。古代夜时击鼓报更,有多少更就击多少次鼓。四鼓就是四更。

点。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三更四点,就是半夜12时36分。

时。古人天干地支记时:
子:23--1,三更
丑:1--3 ,四更
寅:3--5, 五更
卯:5--7
辰:7--9
巳:9-11
午:11-13
未:13-15
申:15-17
酉:17-19
戌:19-21, 初更
亥:21-23, 二更


时间的表示法和在古文中的称呼

以申时(15:00-17:00)为例:“申初”指的是15:00,“申正”指的是16:00,“申末”指的是16:00-17:00之间……


关于时间的其它称呼

子:(23-1) 夜半 (午夜、子夜、夜分、中夜、夜中、丙更、夜午)
丑:(1-3)  鸡鸣 (荒鸡)
寅:(3-5)  平旦 (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早晨、昧爽)
卯:(5-7)  日出 (点卯、日上、日生、日始、日晞、旭日)
辰:(7-9)  食时 (早食、宴食)
巳:(9-11) 隔中 (禺中、日禺、日禺中)


秦12段记时

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时指从现时的十一点到十三点,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从十一点起计,每十五分钟一个刻,十一点正为午起,十一点十五分为午时一刻,四十五分为午时三刻,十二点正为正午(午时四刻一般不这样说),到八刻为下一个时辰之始。


“弹指”、“刹那”、“须臾”等等

这些都是形容时间短暂的词,都出自佛经,不算计时单位。
《僧只律》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朔、望、晦

朔:农历每月初一叫作“朔日”。朔日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因为月光其实反射的是太阳的光线,所以天是看不到月光的。这种月相就叫作“朔”、“朔月”或是“新月”。又,新月也指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因为天体轨道会有小角度偏移,所以十六日和十七日也是可能的)叫作“望日”。望日地球运行至月球和太阳之间,当太阳西下时,月亮恰好东升。月亮可以全面反射太阳光,所以在地球上看起来是圆月,这种月相就叫作“望”、“望月”或是“满月”。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从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或是指从天黑到天明,我们可以说“晦朔”。


古文中的四季

三伏

盛夏时节,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伏”是隐伏起来避暑的意思。三伏反映了中国盛夏时节变化的大概情况,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对农业生产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伏的日期是按干支纪日来确定的。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合起来叫“三伏”。“庚”就是十天干中的庚,庚与庚相隔是10天,而阳历一年是365天(闰年多一天),不是10的整倍数,所以每年的庚日的日都不相同,因而初伏的日期也就不相同。但初伏日期一定在7月初,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规律:相连两年的初伏日期,当两年都是平年或第一年是闰年而第二年是平年时,则下年的初伏日期比上年提前或向后5天;当第一年是是平年而第二年是闰年时,则下年的初伏日期比上年提前6天或向后4天。如1990年的初伏日期是7月14日,1991年为7月19日,1992年为7月13日,1993年7月18日。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为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由于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所相隔的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为20天。

三伏天一般都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即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一个月里。三伏天气温最高,天气最热。根据中国各地多年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北京,长春7月中旬气温最高,南京,汉口7月下旬气温最高,南昌,长沙8月上旬气 温最高,而广州则以8月中旬为最高,差不多都在三伏天里。

三伏天最热,这是因为,地面的热量是逐级积聚起来的,气温而是逐级升高的。在北半球的大多数地方,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阳光照射最厉害,初看起来,好象夏至这天最热,其实不是。因为夏至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白天还是乁黑夜长,阳光照射仍然很强烈,地面收入的热量仍大于支出的,地面继续聚热增温。直到夏至后一个来月,地面积聚的热量达到最高峰,再加上来自太平洋上的副热带暖高压的影响,天气热就最热了,这是也正是三伏天。

数九

“冬至起数九”又叫“冬九九”,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也有的地方从冬至后一天数起,每九天算做成一段,叫做“一九”“二九”。。。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这就快到第二年的春分,天气快暖和了。

“冬九九”一般都出现在冬至到惊蛰期间,即阳历12月22日到3月12日前后,这时期中国等局部地区外,基本上都受冷高压控制,随着北方寒潮冷空气一次次爆发南下,一场场风雪伴随而来,气温猛降,天寒地冻,就是所谓的“数九寒天”了。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正好在一月中旬的小寒和大寒期间。这期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平均气温都在摄氏0度以下,东北地区达-10度到-30度之间,就是广东,广西,这时的平均气温也只在10度到15度之间。若从历年出现的最低温度来看,在这个期间的东北地区可达到-30度到-40度之间,华北地区在-10度到-20度之间,长江流域为-5度到-10度,华南可能出现0度左右的低温。

“三九”天最冷,原因和“三伏”大致相同,但情况相反。就是入冬后,地面热量逐级散失,气温逐步下降。在北半球,到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太阳光斜射得最厉害,初看起来,好象冬至这天最冷,其实也不是。这是因为在冬至以期的很长时期了,地面积聚不少的热量,这时在继续散失着,所以冬至这一天不是最冷。冬至以后,虽然太阳位置逐渐北移,白天变长了,但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散失的热量,入不敷出,气温继续下降,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再加这时候常有寒潮空气爆发南下,所以,到了冬至以后一个来月的“三九”前后,就出现了一年当中最冷的天气。

大约从“五九”开始,随着太阳位置继续北移,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光热大于散失的热量,地面气温开始回升。过了“九九”,天气渐渐转暖,春天的脚本就开始中国的南疆向北方踏去了。 数九期间,天气的冷热是逐渐变化的。中国民间流行的“冬九九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华北地区“九九歌”说:“一九二九,泻水不流;三九四九,冻破石臼;五九四十五,飞禽当空舞;六九五十四,篱笆出嫩刺;七九六十三,行路把衣袒;八九七十二,黄狗躺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流传在长江流域的“冬九九歌”词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开冻;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说明,从华北到长江流域,当“九九”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春耕大忙季节开始了。


物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古草原》这首诗中指出了: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芳草荣枯的循环是随着气候为转移的,每天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植物是这样,动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候鸟(雁,燕等)的南来北往,就是一例;谚云“人不知春鸟知春”,说明了鸟类对气候的反应要比人来得敏感。

自然界中植物的荣枯盛衰,候鸟的来往迁徙,以及见霜,下雪,结冰,打雷等现象,统称为物候,把观测物候现象记录下来,进而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等)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叫做物侯学。 物候现象,好似是“大自然的号角”,起着指示农时农事的作用。远在创定“二十四节气”(约为战国时期)以前,我们的祖先主要是倚靠观察草木鸟兽的活动变化来指示农业生产活动的。在这以后,许多物候知识,有的作为经验记载在农书中,有的被诗人引入诗歌文章中。如南宋陆游《鸟啼》诗中描写的“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村观察农时的情景。有的经学者采访搜集,分析研究,收集在医书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句子,这是用布谷鸟叫来指示收麦插秧时间的。

在民间,还流传着很多物候方面的农谚。如:华北地区的“枣发芽,种棉花”,“柳毛开花,点豆种瓜”;四川地区“雁鹅过,棉快播”;安徽地区的“知了(蝉)叫,割早稻”;等等。这些都是用物候来作指示农时农事的依据。由于物候现象是各年天气气候条件的反映,节气是每年在某一固定日期不变的,所以,按物候掌握农时,比单纯依靠节气农谚来预测农时,更为确实可靠。

中国从汉带起,就有“七十二候”的物候。但作物的生长随地而异,各年也不同。所以,古代的月令还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在同一地区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植物和动物,把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活动变化记录下来,并和气象台的温度记录,节气及主要农事活动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积累可以编成该地区的“自然历”,即季节现象前后连续发生的过程。参看自然历,可预先知道各年季节来临的早迟,这对农业生产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七十二候

一候为五日,用鸟兽草木的变动来验证月令的变易(大概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准)。宋王应麟《玉海》:“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节气,一年每月二气,在月首者为节气,在月中者为中气”。一岁有七十二位候,每月有六候。 另据《月令》,《时训》,清《时宪书》等记载,每月物候和自然的现象(即七十二候)如下: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藏伏土中只虫)始振,鱼陟负冰,獭祭鱼,雁候北,草木萌动。
仲春之月:桃如华,仓庚(即黄鹂)鸣,鹰化为鸠,玄鸟(燕)至,雷乃发声,始电。
季春之月:桐始华,田鼠化为鹌鶉,虹始见,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鸟类)降于桑。
孟夏之月:蝼蝈(即蛙)鸣,蚯蚓出,王瓜出,苦菜秀,糜草死,麦秋至。
仲夏之月:螳螂生,伯劳始鸣,反舌(百鸹)无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季夏之月: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挚,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仲秋之月:鸿雁来,玄鸟(燕)归,群鸟养羞,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水始凅。
季秋之月: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即花)。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蛤,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成冬。
仲冬之月:鶡旦(求旦之鸟)不柠,虎始交,荔挺出,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
季冬之月:雁北乡(同向),鹊始巢,雉鸣鸡孵,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二十四番花信风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风应花期,中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中国表示气候变化的词语。《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他们的顺序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菊花,三候三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茶花,三候栋花;

经过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绿肥红瘦”的夏季悄然来临。此外,人们还编成“十二姐妹花”歌谣:“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三月桃花映緑水,四月蔷薇满篱台;五月榴花火似红,六月荷花洒池台;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九月菊花竟怒放,十月芙蓉携春来;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 百花所展示的美自然十分诱人。而对花的钟情,莫过于骚人墨客了。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说:“一月兰花屈原,二月梅花林逋,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五月芍药苏东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扬万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芙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潜,十二月水仙高似孙。”


海东月令

《海东月令》是清代乾隆时任凤山县教谕失仕玠,仿照康熙时钮玉樵《广东月令》的体裁写成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系统地描述了台湾省正月到十二月特有的鸟兽,虫鱼,花果,蔬菜和信风的自然变化,给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揭示了台湾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成为一部活现的农事历。

《海东月令》全文如下:

正月  献岁菊含苞,蚯蚓穿泥蠕动,燕子归来,荧火虫夜出,冬瓜牵藤。
二月  树上蝉鸣,贝多罗花开,芥才生长,刺桐花炫彩,青瓠瓜上市。
三月  四英花含蕾,红桃花怒放,鲨鱼化为鹿,夏叶鱼游来,早冬稻收割。
四月  捕捞白带鱼,斑支花结实成棉,栀子花开放,牝鹿受孕,麻目鱼吐沫如雨。
五月  桃榔树子熟,白蛏含浆液,番木瓜开花,月桃花方开,菠罗成熟了。
六月  番样上盘,鱼介游于海面,龙眼熟荔枝来,六月菜尝新,七里得花结实。
七月  槟榔树果熟,迎春花又开,海鱼远去,占城稻竞秀,台风时起。
八月  红纱鱼游水面,早花生成熟,仙丹花如朝霞,中秋月饼赏月,番石榴荇薰臭。
九月  杰鱼跃于淡水,米豆收获,鸟榕树换新叶,西北风初起,沱连豆荚垂。
十月  西瓜进贡,蟋蟀在田野,金鸭到来,涂魠鱼奇集水中,到清明都有播种。
十一月 鳊鱼敲门,蜣螂孵化停止,水凅洲堵露出,鸟鱼从东海来,紫菜生于海中。
十二月 鸟鱼又归去,过腊鱼上市,海鹳飞来,雷声时响,蚂蚁不冬眠。


旬的由来

纪旬法是很古的时候遗留下来的,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故这一月的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了,“癸”不再往下排,下一个月第一天仍由“甲”开始,依次排练下去。现在阳历还习惯沿用旬这个名称。阳历一个月的前10天称上旬,月中的11-20日称中旬,21日到月末称下旬。在应用时觉得旬又较长,为了使所指的日期更确切一些,有时又把一旬分别用旬初,旬中,旬末来表示大致范围。


朔,上弦,望,下弦

我们知道,月亮是个球体,它本身不发光,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月亮,是太阳光照在月亮上面,再从月亮反射到地球上来的光。在同一时间内,月亮只能被太阳照亮一半,而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暗的。同时,月亮绕地球转,又跟着地球绕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十无,有时多,有十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 当月亮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月亮以背着太阳光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我们便看不到月亮了,这叫做“朔”出现在农历的每月初一。 从朔日后的第一天,太阳一落山,月亮已经在西方地平线上了,往后每隔一天,月亮的位置就向东移一点,而它的形状象一把狭窄的镰刀,一天一天的肥胖起来,到七八天后,它以明亮和黑暗各有一半朝向地球,这时太阳一下山,它已十悬挂在天顶的半轮明月了,这叫做“上弦”。其明亮半圆的直边朝向东方,一般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初九,初十。往后,月亮的明亮部分越来越大,到了地球处在太阳与月亮之间,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正对着地球,太阳正当落山时,月亮便从东方升出来,我们整夜可以看到一轮圆整的明月,这叫做“望”,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十七日。望日以后,因为这时月亮便向东移的缘故,月亮上升的时刻,一天比一天推迟,同时月亮的明亮半球朝向地球的部分,看起来也一天比一天少,到了望日后七八天,月亮又以明亮半球和黑暗半球各有一半朝向地球,有成了一个半圆形,这叫做“下弦”。其明亮半圆的直边朝向西方,一般出现在农历每月二十或二十三,二十四日。这时月亮到半夜才升起来,直到第二天上午,还可以在太阳的右方天空看到它。下弦以后,月亮的明亮半圆逐渐向内凹曲,变成镰刀形,而且一天比一天逐渐狭窄起来。这时月亮东升的时刻一天一天地接近太阳出来的时刻。最后又回到太阳同一方向,也就是月亮又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它又以整个黑暗半球朝向地球,又成为无月之夜的朔日了。月亮从这次“朔”到下次“朔”,或从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叫做“朔望”。


题外话:

古代旅馆的房间号:古时多以千字文记旅馆的房间号,头一句是“天地低俗作品请删除,宇宙洪荒”,所以老是有人说某某住在“天字第一号”房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