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对“矛盾”“冲突”的解析已经相当仔细,但从个人来看,大部分初学者看过以后都未必能够真正化为己用。

  归根结底,大多数新人缺乏的未必是某样的技巧,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写作思维”。

  1。为什么说学难致用。

  2。什么是系统性写作思维。

  3。如何用系统性写作思维解决文章平淡。

  ——

  一,学难致用的原因

  孩童时期学习数学,大多数老师会从固定的“加减乘除”学起,后来积累到足够多的固定公式以后,九九乘法表就成为了一个万用的公式表。

  后来分数、百分数、函数……各类公式与计算出现,课本不够用了,于是各种的例卷、乃至课外习题、补习班应运而生。

  接着各种月考、期末考,乃至中高考的压力接踵而至,各种针对性的练习本更是层出不穷,于是其大成者《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出现了。

  但,归根究底,不管是习题还是练习册都只是帮助我们“解决固定问题”的“固定公式”。

  所以才有了,暑假三月知识统统交换给老师的流行语……

  后来,这种教育方式出了个有趣的名堂:填鸭式教育。

  大概是因为这套规律的缘故,我们或潜移默化,或根深蒂固地都会下意识按它去行事,于是便有了“哪里不会点哪里”的行为习惯。

  偏偏写作,尤其是小说行列是个体系庞杂又相互紧密联系的作业,所谓“文无定式,神而明之”,各位新人今天看过了答主们各类的针对性解读,也许会顿悟、或灵光一闪、或大呼牛逼,但落到笔下,十之八九依旧无从下手……

  归根究底,还是无法将其纳入到自己的写作体系之中,甚至反而因为对单独的“矛盾冲突”理解过于超前而陷入困顿,发现自己更加不知该如何写作。

  二,系统性写作思维。

  简而言之,将写作的底层逻辑理清,构建一个属于个人的写作系统,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各样可能到来的复杂情况。

  由于篇幅有限,接下来我只会针对“故事”以及“矛盾冲突”的原理进行讲解,而不会展开知识点一一细说。

  那么接下来,我们先明确小说的本质是什么:

  小说的本质是故事,故事或者说情节的作用是持续创造吸引力,调动读者情绪让他们不断翻页,所以小说的本质就是一连串的“刺激”和“反应”。

  简而言之:你的情节让读者受到“刺激”,感觉“爽了”,他就会有读下去的冲动。

  也就是网文常说的:“爽点”以及“释放爽点”。

  其次,我们来明确这个过程具体是怎样形成的:

  读者通过情节代入人物,人物通过刺激做出反应,人物的反应推动故事发展,进而推动读者因对情节进展的关注而进入下一个循环。

  换算成网文一般架构就是:基本铺垫完毕→主角遇事,积压读者情绪(刺激)→主角解决事件,释放爽点(反应)→铺垫下一个故事/触发先前伏笔引导进入下一个循环。

  也就是所谓的起承转合。

  那么,这个架构组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三要素:人物、情节以及环境/情景的设定。

  ——

  三,如何调动读者情绪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

  小说为什么要有矛盾和冲突?

  因为这是推动我们人物行动,进而带动剧情进展的重要一环。

  也就是说“矛盾冲突”的目的是给与角色行动的理由/动机,

  而它的作用,则是牵动读者的情绪。

  而矛盾冲突的主体则是我们笔下的角色。

  ——

  故事是作者主观输出的结果,所以故事必然是在一定环境限定下,从角色主观出发去推动的。

  很多新人喜欢开篇写宏大世界观、激烈的战斗、数不清的配角、停不下来的视角切换……这导致读者根本不知该代入哪里,不知道该听哪个角色的意见,故事自然引不起共鸣从而变得事不关己。

  所以开篇确定视角是重中之重,傻瓜方法,就是蛤大提出的方案:新人开局只写主角。

  由此,我们引申出下一个问题:

  如何让读者关心你的故事。

  由于我们是从固定的主观视角代入的情节,所以我们所构建的情节也就必定是围绕视角人物展开,主要是给人物创造行动的理由和动机。

  即:人物因为“矛盾冲突”而引领情节不断进展。

  因而按照逻辑来说,矛盾越大,情节的精彩程度应该就越高。

  实则却不然!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读者是通过代入情节代入的情绪,而不是通过代入人物代入的情绪。

  所以……人物遭受的矛盾冲突,并不能直接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是一个很容易踩的天坑,但读者与主角之间,确实是隔着一层薄膜的。

  大家可以把主角理解为一个“提供线索的主要工具人”或者是“去哪哪乱的惹事精”,他是带着我们理解情节的摄像机,是一直给我们暴料八卦的死党或闺蜜,而不是游戏中我们可以直接控制的角色。

  举个例子,大家很容易就能理解因由。

  1:主角在林间行走,遇到毒蛇,被咬死。

  这里就是常见的代入主角的写法。

  “刺激”或者说“矛盾冲突”有吗?

  有!

  主角人都没了怎么没有。

  问题是勾不起读者的任何兴趣,也就是所谓的平淡。

  2。主角看到三岁的弟弟在地上与毒蛇亲亲抱抱举高高,蛇信子就在他颈脖间不停吞吐。

  这是通过主角视角带出线索,让读者代入情节的写法。

  此时“矛盾”已有,但“冲突”未现,读者的情绪一样能被牵动。

  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对他人真正的感同身受。引起我们共鸣的不是他人的情绪,而是他们当时的处境,所谓的将心比心。

  大家可以相互对比一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

  从两句话的对比来看,前者矛盾明显大于后者,但是效果却远远不如。一方面固然是视角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上面提到的处境。

  也同时引申出下一个问题:刺激/矛盾冲突该怎么设置。

  或者我们直接换个说法:什么样的“刺激”或者“冲突”才是读者关心的?怎样才能让他们代入到人物当时的处境,也就是情节当中。

  前面说了,读者是通过主角的主观视角获取线索,而后代入情节的。

  所以显而易见的就是:

  这个“刺激”必须能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利害影响才行!

  这个“刺激”必须能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利害影响才行!

  这个“刺激”必须能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利害影响才行!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的“矛盾冲突”必须对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利害影响,而非对主角!

  因为只有是我们经历过的,有相似经验的场景,才能引发我们心底共鸣。

  它的本质不是构建,而是重现!

  你被别人骗过,看到人物被骗才能产生共鸣,而三岁小孩不会。

  你打过篮球,看到对方下黑手才会觉得脏,而啦啦队不会。

  你创业失败后,看到别人同样如此才会感同身受,而打工人只会笑你菜。

  一个简单的例子:

  主角环顾四周,入眼所见尽是沙漠,不由叹了口气:“这里真TM热啊!水也快喝完了,死定了……”

  这里我构建了一个主角在沙漠中的场景,但你是感受不到他的感受的。

  热是多热?

  水没了是还有多少?

  死定了?是走不出去还是单纯因为恐惧?

  你是完全无法理解角色的处境,无法感同身受的。

  接下来看另一个例子:

  四处都是黄沙漫天,刺眼的金色大饼每天盖在你头顶,把你当做电磁炉里的菜一样烤,你眼看着水瓶里的水一点点减少,但眼前却依旧黄橙橙一片,甚至认不出方向……你的嘴唇不断发干,开裂,你的脑袋一天比一天昏沉,你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

  是不是好很多了?

  你没去过沙漠,总晒过太阳,见过电磁炉,对吧。

  你没见过沙海,总见过一大片的颜色,总知道认不出方向的感觉,对吧。

  同理,嘴唇发干、开裂、脑袋昏沉,虚弱的感觉总有过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