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经常遇到跑题、没有灵感、陷入漫无边际的码字之中?小说完成后,读者却与人物产生不了共鸣?总是质疑故事不合理?
阿加莎奖获得者,美国作家简·K·克莱兰在《情节线》一书中,通过对认知差距的讨论,扩展了我们对“意料之外”的本质的思考,她还带来一些有力的工具,教你设计出令读者意料之外的震撼情节。
工具一:“三问”评价模型直击读者渴望
不论何种类型小说,但凡成功的情节,都需要围绕冲突展开。所有的冲突都是内在的,如果没有人物对冲突作出反应,事件就处于真空中,一旦人物对某种情况关注起来,原本不起眼的事件就会由枯燥变得引人入胜。
你要结合自己正在写的作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谁渴望什么?
2.为了满足自己的渴望,那些人物愿意做些什么?
3.有谁或什么东西阻挠他们。
这三个问题就是书中提到的“三问”评价模型,它能帮助你评估人物对于事件的反应,而不是事件本身,这也是情节设计的准则。
书中的一个例子《迷失Z城》(作者:大卫格雷恩),这是一部纪实文学,格雷恩致力于解开珀西.福赛特船长失踪的谜团。1925年,福赛特和他的儿子消失在无情的亚马逊河。
从表面看,这个故事的冲突不好找,但是用“三问”评价模型分析:
1.大卫.格雷恩渴望知道船长失踪的真相。(谁渴望什么?)
2.大卫.格雷恩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追随船长的脚步,并挑战亚马逊河。(为了满足自己的渴望,那些人物愿意做些什么?)
3.亚马逊河的凶险环境对抗着大卫.格雷恩。(有谁或什么东西阻挠他们?)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不止是人和人之间会产生冲突,人和自然也可以发生冲突。通过“三问”评价模型,作家尤其是初写者,能很好的发现冲突、把握好冲突,设计出一个成功的情节。
工具二:TRD(转折、逆转、高危时刻)
作者将“情节转折”定义为包含以下三种具体情节的策略:
(1)情节转折(Twist):让你的故事剑走偏锋的事物。
(2)情节逆转(Reversal):把你的故事引向相反方向的事物。
(3)高危时刻(Danger):给故事增加紧迫感和恐惧感的事物。
TRD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给读者制造出乎意料的效果。读者阅读故事时,往往会有这样的预期:故事中的人物会做自己说要做的事,任何打破这种模式的事情即成为有效的“情节转折”。
作者用一个小故事《失踪钢琴之谜》之中的人物行为的变化,为我们解释了TRD的定义。
《失踪钢琴之谜》是讲三个盗贼冒充搬运工,在众目睽睽之下,盗走一台钢琴的故事。
1. 盗窃本身就是一种情节“转折”(偷钢琴不是读者所预期的,但也不是相反)——T
2. 盗贼在实施盗窃的过程中,将钢琴退回去,情节就会“逆转”(这种效果与读者的预期相反)——R
3.在电梯门关上时,盗贼扔出一枚闪光弹(这是高度危险的时刻)——D
TRD的第二个作用是控制故事的节奏,TRD的出现恰到好处时,故事的节奏会加快,人物的行为也变得更加专注(详见“情节设计路线图”)
工具三:“情节设计路线图”
创作中经常会遇到因偏离轨道而陷入困境的局面,作者对此开发出“情节设计路线图”,这样让你能控制故事的节奏、增加兴奋感、充满信心地写作。
图见文末
故事沿着路线图的底部的快速通道(主线)开始,一直到路线图的顶部结束,中间会陆续被一些TRD(转折、逆转、高危时刻)打断,这些TRD大约会每隔70页出现一次,这是属于“稳定”的节奏。作者认为每隔70页出现一次的TRD,很适合传统推理小说(英文小说)。如果想让故事的节奏加快,TRD的插进速度就要频繁些;反之,如果想放慢故事节奏,就要降低TRD的频率。
在快速通道(主线)的左右两侧,还有两条辅助通道(辅助线)为SR1(次要情节1)和SR2(次要情节2)。次要情节支撑主要情节,展现了角色的转变,并增加了故事的深度。作者认为两个次要情节适合大多数小说,次要情节太多时会让读者迷惑,太少会让故事简化。
另外每个次要情节也是由许多事件构成,如何合理安排这些事件呢?作者认为每40页应该写一个与SR1或SR2有关的事件,让它们交替进行。最后,三条情节线融合到一起,创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这样的工具在书中还有许多,一旦用上它们,你就会发现,你写的故事会充满意想不到的曲折,而读者也会被情节牢牢吸引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