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是考察儒家思想与战国前制度器物的重要典籍。参见“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儒家经典三礼之一。是关于先秦职官与各种典章制度的书,汉初名《周官》。改称《周礼》,约始于西汉末的刘歆。《周礼》属古文经学。其作者、成书年代及真伪,自汉以来,就众说纷纭。经清代以来学者的仔细研究,近人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周礼》分《天官塚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其中《冬官》一篇,在汉初已佚,补以《考工记》。《考工记》也是先秦作品。《周礼》为考求古代的各种制度必备的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最显著的,如王莽改制、宇文泰改革官职、王安石变法,都以《周礼》为理论根据。《周礼》有汉郑玄注和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作《周礼正义》八十六卷,是研究此书的佳本。
仪礼: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史记.孔子世家》和《汉书.儒林传》都说它是孔子採集周代残留的礼而编成的书。原名《礼》,汉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称之为《士礼》或《礼经》。到晋代,以所讲为具体仪节,不是礼的意义,才称之为《仪礼》。全书共十七篇,内容包括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方面的基本仪节,为历代王朝制定礼制的重要依据。其中的《丧服篇》,更是一篇极为特殊的历史文献,它的关于“五服”制度的规定和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参见《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又名《小戴礼记》,原是解说《仪礼》的资料彙编。这种解说出于孔子弟子及其后学之手,到西汉有两种辑本。戴德的辑本共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戴圣的辑本有四十九篇。前者称《大戴礼记》;后者称《小戴礼记》。近代学者认为,今本《礼记》不完全是戴圣辑本的原貌。汉郑玄给《礼记》做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城书。唐时《礼记》已被列为“大经”。到明朝,五经中的《礼》,已不是《仪礼》而是《礼记》。两者的消长,其根本原因是《礼记》中的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今本《礼记》内容比较庞杂,有专记某项礼节的,如《奔丧》、《投壶》等篇;有专为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等篇;有记所谓孔子的言论的,如《坊记》、《儒行》等篇。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係和儒家各派的思想等等。现在通行的本子是由郑玄作注、孔颖达作疏的《十三经注疏》本。
五礼:古代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合称。其说源于《周礼.大宗伯》。吉礼即祭祀之礼。古认为祭祀是“国之大事”,故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对象有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等。凶礼不单指丧葬,也包括对天灾人祸(如饥馑、水旱、战败、寇乱等)的哀悼。宾礼,指天子对诸侯的接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等。军礼,主要是指战事和各诸侯可以拥有的兵力的规定。此外,田猎、建造城邑、划定疆界等事也属军礼。嘉礼内容比较複杂,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和贺庆之礼等。
九礼:古代的九处拜礼。据《周礼.春官.大祝》,它们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前四种为正拜,即常用之拜。后五种依附于四种正拜。
顿首:九拜之一。即叩头。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就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的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周礼.春官.大祝》注:“顿首拜,头叩地也。”疏:“顿首者,为空首之时,引头至地,首顿地即举,故名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李陵《答苏武书》末尾称“李陵顿首”,丘迟《与陈伯之书》末尾称“丘迟顿首”,是其例。
稽首:九拜之一。用于臣子对君父。行礼方法与顿首同,区别在于要使头在地上停留一段较长的时间。《周礼.春官.太祝》疏:“稽是稽留之义,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被俘囚禁的臣子)衅鼓(以血涂战鼓来誓师,实谓杀戮),使归就戮于秦(释放回国之意)。”秦晋交兵,秦将孟明战败被俘,晋襄公放他回国,晋襄公是国君,所以孟明在谢罪时用稽首之礼。又《宣公二年》记载晋大夫士季向晋灵公进谏:“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也是臣子对国君行此大礼。参见“顿首”。
空首:九拜之一。行空首礼时,身体先取跪姿,然后拱手至地,接著引头至手。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而是悬在空中。空首又叫“拜手”。《周礼.春官.大祝》疏:“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是也。”古书中常说的“拜”就是“拜手”的省称。《论语.乡党》:“康子馈药,拜而受之。”古人在行稽首、顿首礼时,一般要先行拜手礼。
肃拜:九拜之最轻者。《周礼.春官.大祝》注:“肃拜,但俯下手(俯身拱手下地),今时撎(揖)是也。”疏:“肃拜者,拜中最轻,唯军中有此肃拜。妇人亦以肃拜为正。”军中用肃拜礼,是因为将士披甲,不便于拜,所以《礼记.曲礼上》说:“介者不拜”。《左传.成公十六年》记晋楚交兵,晋将却至对楚君的使者“三肃使者而退”。这个“肃”,就是指的肃拜。《朱子语类》卷九一《礼》:“问:‘古者妇人以肃拜为正,何谓肃拜?’曰:‘两膝跪地,手至地而头不下为肃拜。’”
再拜: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论语.乡党》:“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再拜之礼,用于平辈之间。如果臣对君,再拜之外,还要行稽首礼,所以古书中常见“再拜稽首”连文。如齐晋鞌之战,晋大夫韩厥即将俘虏齐君,行的就是“再拜稽首”之礼《左传.成公二年》。《礼记.玉藻》:“凡献于君,皆再拜稽首送之。”北宋初书信结尾处常用“某再拜”,本为对尊长的敬词,后来也常用于平交之间。司马光《书仪》有此格式。
百拜:多拜的意思。《礼记.乐记》:“一献之礼,宾主百拜。”注:“百拜以喻多。”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百拜》:“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计一席之间,宾主交拜,近至于百。若平礼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于君,亦止再拜。礼至末世而繁,自唐以下,即有四拜。今人书状动称百拜何也?”又说:“今人上父母书用百拜,亦为无理。天子止于五拜,而又安得百也?明知其不然而书之,此以伪事其亲也。”
拱:两手合抱以表示敬意。《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合抱,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遇凶丧,则右手在外,左手在内。
揖:拱手为礼。今云“作揖”。这是宾主相见时的礼节。《公羊传.僖公二年》:“献公揖而进之。”注:“以手通指曰揖。”《说文》段玉裁注:“凡拱其手使关曰揖。”
长揖:比拜较轻的一种敬礼,用于略尊于己者。取站姿。相见时,站立,身略俯折,两手合抱,重心而稍下移。《史记.郦生传》:“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晋书.王祥传》:“及武帝为晋王,祥与荀往谒。谓祥曰:‘相王尊重,今便当拜也。’祥曰:‘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及人,遂拜,而祥独长揖。”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两膝著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坐姿象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身体要耸直,臀部不得落在脚踵上。
居:古代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势是脚板著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蹲一样,所以《说文》说:“居,蹲也。”《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客。”意思是睡觉不象死尸一样直躺著,平日坐的姿势,也不象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样,把两膝跪在席上。
箕踞:最不恭敬的一种坐法。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象箕一样。《礼记.曲礼上》:“立毋跛,坐毋箕。”箕,即指箕踞。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史记.客列传》:“(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踞有时是不拘小节的表现。《世说新语.任诞》:“卫君长为温公长史,温公甚善之,每率尔提酒脯就卫,箕踞相对弥日。”
跽:跪时挺身直腰。这时身体似乎加长。故又叫“长跪”。跽是将要站立的准备姿势,往往表示跽者将有所作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而跽是一种准备自卫的动作。又《范睢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这个跽表示准备虚心听取对方意见。至于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则是妻子一旦接到久别在外的丈夫的来信准备细读以知其究竟。《日知录》卷二十作《坐》:“古人之坐,皆以两膝著席,有所敬,引身而起,则为长跪矣。”
席次:席位的次序。古代室内席次以东向(坐西面东)的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西向。《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向),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桡。”盖侯是武安侯之兄,按礼应东向坐,居首席,但武安侯不讲这种家礼,以为自己是汉相,官最高,就自居首席。《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乡坐,亚父南乡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乡坐,张良西向侍。”刘邦是客人,本就居首席,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坐,自己的谋士范增南向坐,使刘邦北向坐,这样,刘邦受到的礼遇就比作为陪客的范增也不如。张良是刘邦的部下。只能西向侍坐。项伯是项羽的叔叔,但项羽是主帅,不能把首席让给项伯,只好让他跟自己同坐。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是主客位置颠倒,反映了项羽的自尊自大和对刘邦的轻侮。堂上席次与此不同,以朝南为尊。参见宫门“堂”。
君:周代称诸侯为君。《礼记.服问》:“君为天子三年。”即诸侯为天子服丧三年。又《曲礼上》: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知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称皇帝为君。《孔子家语.本命》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君还是战国、秦汉时期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孟尝君,魏公子无忌号信陵君,汉郦食其号广野君,刘敬号奉春君。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史记.孙吴列传》:“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又《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末?”儒家认为,“君者臣之天,父者子之天,夫者妻之天”(《仪礼.丧服》及疏)。故父和夫也可称君。《晋书.潘尼传》:“国事明王,家奉严君。”王勃《膝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此指父。《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作》:“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此指夫。
臣:上古指男性奴隶。《书.费誓》:“臣妾逋逃。”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礼记.少仪》:“臣则佐之。”疏:“臣,征伐所获民虏也。”后“君”“臣”对举,臣包括国君外的任何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语.晋语七》:“悼公使张老为卿,辞曰:‘臣不如魏绦。’”引申为己的谦称。《史记.高祖本纪》:“吕公曰:‘臣少好相人,无如季相。’“裴駰集解引张晏曰:“古人相与语,多自称臣,自卑之道,若今人相与语皆自称僕。”
士:商、西周、春秋时统治者的最低层及其成员。《左传.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统治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论语.雍也》:“季氏使说闵子骞为费宰。”季氏是鲁国大夫,费是他的采邑,宰就是家臣。所以孔子学生闵子骞的身份是家臣,就是士。士大抵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因此,后来逐渐成为知识份子的通称,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荀子.仪兵》:“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从春秋到战国,养士之风,愈来愈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养士各在三千人以上。战国时代的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他们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思想、政治主张,在文化上有巨大贡献。一类是策士,如苏秦、张仪,即所谓纵横家。他们长于政论,善于外交,在当时各国之间的斗争中,他们起著重大作用。一类是方士或术士,他们中间有的是天文、曆算、地理、医药、农业、技艺等学科的专门家,在文化上也有重大贡献。最下的一类是食客,品流很杂,包括鸡鸣狗盗之流,有的还是罪犯、赌徒。这类人有士之名,无士之实,多是贵族的鹰犬。
民:上古指奴隶。或称黎民、群黎、苗民、众人、庶人、庶民,通称庶民。庶,众多之意。民本与百姓对立,后由于阶级分化,演变为同义词。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民者,瞑也。”金文中屡见“民”字,其字作左眼被锥刺瞎状。郭沫若认为,臣与民在上古者是奴隶,但有区别:臣是柔顺驯服的奴隶,民是暴戾难以驾驭的奴隶。所以“盲其一目以服苦役,因而命之曰民”。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甚至杀死。《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僕,僕臣台。马有圉,牛有牧。”自皂至台,是各级奴隶,马夫牛牧不列等,比台更贱。据近人研究,甲骨文中的“工”、“奴”、“奚”、“臣”、“妾”等,也都是奴隶。奴隶中有专门从事家务劳动,如小臣、僕侍、妾婢、阍人(看门人)、寺人(阉宦)等;有的从事手工业生产,如金工、车工等。大量的则从事农业生产。《诗.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有人解释说,“十千”是一万,“耦”是二人各把一犁。如此说可信,则有两万奴隶在同时耕田。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如《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国大夫荀林父伐赤狄有功,晋景公赏荀林父狄臣一千家。罪人和贫困卖身的人,也是奴隶的来源。奴隶可以象牛马一样在市场上买卖。《周礼.地官.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郑玄注:“人民,奴婢也。”封建社会仍有奴隶买卖。《唐律》有“买奴婢牛马立券”条。奴隶还可以被任意屠杀,特别是殉葬。《墨子.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河南安阳杀殉坑的发掘,证明这完全是事实。商代后,杀殉之风稍衰,但仍屡见不鲜。如秦始皇葬时,秦二世令后宫妃嫔无子者一律从死,并且把工匠都关闭在陵墓里《史记.始皇本纪》。其次,法律规定主人有权杀死奴隶。《睡虎地秦墓竹简》即有此规定。《晋书.刑法志》:“即奴婢悍主,主得谒杀之。”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奴隶逃亡或起义。如《书.费誓》所记的“臣妾逋逃”,和武王伐纣时纣师“前徒倒戈”《书.武成》都是明证。
君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诗.大雅.桑柔》郑玄笺:“君子,谓诸侯及卿大夫也。”《礼记.玉藻》郑玄注:“君子,士以上。”又泛指有道德的人。《荀子.解蔽》:“类是而几君子也。”杨倞注:“君子,有道德之称也。”在以上两种意义上,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举。如《易.杂卦》:“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此外,妻称夫也叫君子。《诗.周南.汝坟》序:“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又《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小人:古代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蔑称。《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孟子.膝文公上》:“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注:“劳心,君也;劳力,民也。”又指道德低下的人。《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又《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亦为对上自称的谦词。《左传.隐西元年》载:“颍考叔官颍谷封人,郑庄公赏给他食物,他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百姓:奴隶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即奴隶主贵族阶级。其对立面为“黎民”“庶民”,即奴隶。“百”,表示众多;“姓”是族号。奴隶无姓。《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黎民于变是雍”。这里讲的是尧的统治方法,自上而下,分三层次。一是九族,即尧的亲族,二是百姓,即百官。三是黎民,即奴隶。九族和睦了,百姓昭明瞭,黎民就会变得顺驯。到春秋后期,宗法制度逐渐破坏,有的庶民上升为新兴地主,有的贵族下降为庶民,故庶民可以称为百姓,百姓也可以称为庶民,“百姓”就成为平民的通称。《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者!”又《雍也》:“博施于民,尧舜其犹病诸!”一则言“百姓”,一则言“民”,可见百姓与民的意思已经相同。
百工:即百官,也即是古之百姓。《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孔传:“工,官。”疏认为“工、官皆以声近为训”,今称双声通假。一说百工指掌握专门技术、佔有手工业奴隶的奴隶主,是百姓的组成部分。
黔首:战国时秦国及秦王朝对平民的称呼。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史记.秦始皇本纪》:“更名民曰‘黔首’。”《礼记.祭义》孔颖达疏:“黔首谓民也,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按秦始皇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