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第二》:


  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尹真人曰: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嚥,水火相见。乃仙家保命十六字诀,以其珍贵,故命十六锭金。......人之呼吸,任乎自然,工夫全在两提字。静中略用意与目力为提,然太著意则反害之矣。一吸入腹,略用意与目力,从阴根提起,纳之于脐。便提者,提一吸之气,通任脉下半截而纳于脐,所谓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也。一提即一呼,于一呼之中,略用意与目力,提入督脉,从尾闾通背骨,直至顶门。......泥丸即通,则嚥入任脉之上半截,而纳于脐。便嚥之嚥,非嚥精,亦非嚥气,气从顶门落下喉间,略一纳归脐矣。泥丸未通,全在两提字用功。便嚥,则通关以后事也。......


  丹经所写大部份是指个人经验,而非指功法。若用意念强力去作这些自然会作的事,请问一天中能有几个小时能作?若是由静中行功至此,则只要常持此念,则二六时中皆在行功,皆在走气,所以上品丹法以炼心为上,即此理也。


  上段中所谓「静中略用意与目力为提」之「意」字,是指守上丹田吸气时,气息欲上行时的顺势意识,非指刻意导引的强力意念。而对于「脐」这个字,婴儿在母胎中,气血藉脐和母通,母之呼吸与天地通。修行静坐中一呼一吸皆与天地盈虚相通即如此状,而不是指肚脐眼。「嚥」是指气过喉管时的自然动作,不一定就会有唾液,若一呼就要吞口水,那有这麽多口水好吞?身体根本来不及製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