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战争论》简要
下一主题 攻与守
搜索

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T·N·杜普伊 [美国]

  --------------------------------------------------------------------------------------

  兵器从开始就分为两大类:劈刺式和投掷式。史前人类所用的棍棒是最原始的劈刺式兵器,最早的投掷式兵器是人类投向敌人或猎物的石块。

  从史前时期开始,人类就会用兽皮制成投石器来投掷小而光滑的石块,这要比单纯用手臂投掷力量更大,距离更远。这种投掷器还使用泥土烧制的弹丸,后来又采用铅制弹丸。在庞培和其他古代遗址中已发现了橡子形状的弹丸实物。生活在巴利阿里群岛的投石手都有一套特别高超的投石技术。他们通常配有三种投石器,分别用于远、中、近距离的投掷。大卫(公元前1040年-前970年,以色列王)就是用投石器杀死歌利亚的 [ 译者注:据《圣经》记载 ] 。在好几个世纪里,投石兵在作战阵容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

  有些地区,投掷石块逐渐改为投掷尖利的棍棒,后来就演变为投枪、标枪和曲形硬木飞镖。荷马勇士每人都携带两支标枪。作战时先向敌人投掷标枪,然后再用剑进行白刃战。跟标枪相配合的冲刺式兵器是沉重的长矛或梭镖。在许多古代社会中,梭镖是作战勇猛的标记,也是君权的神圣象征。在古罗马的玛尔斯(战神)神殿和希腊的各种圣堂中,梭镖是人们崇拜的圣物。

  希腊梭镖的普通长度为六至九英尺。但由于是手工制作,所以实际上是形状各异、长短不一的。梭镖和长矛是古希腊甲兵的制式武器。这种甲兵配备有重型兵器和盔甲,是古希腊战斗队形——方阵的基本成员。

  在整个石器时代里,棍棒兵器种类繁多。其中北美印第安人用的石斧属于战斧型兵器。如果将棍棒削出锐利的刀口,就成了剑的雏型。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人们冶炼出坚硬而富有韧性的金属,制造出了刀口长而薄的剑。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由于自然界中存在有天然的青铜,因此很难说人工生产青铜最早始于何时。青铜工具的使用,希腊的克里特岛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则始于公元前2800年,特洛伊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和几个世纪后中国的黄河流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技术发展。由于青铜具有坚固、柔韧和耐磨等特性,因此很适宜用来制作非常尖锐和刀口锋利的武器。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金属制造工匠的技术日益提高,发明了许多新的制作和浇铸技术,生产出来的剑不仅外形有了改进,而且更加耐用。青铜剑起初是尖头的,剑头比剑身要大,看来既可用于刺杀(类似决斗用的轻剑),也可以用于劈砍(类似军刀),因为青铜质地较软,故青铜剑最初主要是用于刺杀。

  铁制工具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约在一个世纪之后,居住在亚美尼亚山区的查莱比斯部落学会了将熟铁放入炭火中加热,然后淬火,再加热、锤打,经过轮番加工处理,使铁质变得十分坚硬。在进行上述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偶然在铁的表面溶进了碳微粒,因而制成了最初的钢。公元前1200年前,这种新的冶金技术已在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得到广泛采用。

  尽管最初铁的造价十分昂贵,而且产量有限,但是,铁的发现毕竟给古代兵器和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到了公元前1200年时,锋利的剑开始在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等地区出现了。由于这种金属坚硬而不易断裂,因此剑的外形也发生了变化。

  到了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剑分成了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形似马刀用于砍杀的长剑,这种剑没有尖头,后来高卢人和凯尔特人用的就是这种剑。另一种剑比较短,很象一柄匕首,是古希腊甲兵佩带的武器。这种剑的剑身长约16至18英寸,宽2至2.5英寸,剑柄长4至5英寸。它就是后来比它稍长稍宽的古罗马短剑的雏型。——古罗马以前的剑虽然仍是一种劈砍兼刺杀的兵器,但主要用于劈砍。

  金属武器的使用也导致护身甲具制造业的兴盛发达。原始人类发明的最重要的护身具是盾。最初它仅仅是一张兽皮,几乎总是用左手拿着或者挡在左臂上,这样,右手就可以腾出来操持武器。后来,人们常常将兽皮包在一个简单的木框架上,制成了盾。但有些古盾完全用木料制成。在亚洲常用的是柳条盾。用来保护头部、躯干和腿的护身具最初也是用兽皮、柳条、衬有垫料的布套或木头等材料制成的。

  尽管金属已被用于兵器的制造,但皮革仍然是制盾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材料。当然,有时也用金属来增强盾的牢度。锤制金属铠甲和头盔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费时的劳动,而用熟铁小片制成的鳞甲则较为便宜和实用。古代东方的亚述武土得益于新的金属制造技术,他们手里拿着很长的铁制砍剑,身披外面缝有铁鳞片的皮里盔甲。自从铁出现以后,希腊甲兵的梭镖便装上了铁的尖头,腰上佩带的剑也用铁制成,而他们的盔甲、盾和头盔都是青铜的。古罗马军团士兵的胸甲,是在皮革上缀以重叠的青铜片或铁片制成的。

  弓问世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在发明黑火药之前,它一直是士兵手中基本的投射式兵器。在人类历史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时候,中东、印度和中国早就使用它。从古代直至公元十六世纪这段时间里,弓始终是中国军队最重要的手提兵器。在既有重装弓箭兵又有轻装弓箭兵的亚述军队中,弓也是主要兵器。对古希腊、马其顿、古犹太人和古罗马军队来说,弓虽然也很重要,但只是辅助性的兵器。

  印度弓的长度为4至5英尺,在220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一直保持着原样。竹子是常用的制作材料,也试用过一些包括金属在内的别的材料。箭的长度为2至3英尺,用竹子或藤条制成,通常采用金属箭头。弓箭兵一般不带盾,由前面一排持盾的标枪兵来保护。在印度,不论弓箭兵或是标枪兵都配备有相当长而宽的砍剑。

  为了有效地使用弓,士兵必须经过反复不断的技术训练,同时,还需要适宜于作战的开阔地形。因此,它成为了一种具有专门技术的士兵手中的兵器。如亚述弓箭兵和后来的克里特岛的雇佣弓箭兵(马其顿和古罗马人对他们十分称赞)以及游牧狩猎者都使用这种武器。

  早期的弓是一种“单材弓”,它只用一种木料制成。大约到公元前1500年,中东和亚洲出现了“混材弓”,有时也称作“角弓”,所用的混合制作材料取决于工匠能够得到哪些材料。这种角弓后来就成为整个亚洲和有些欧洲人所用的制式兵器。直到现在,地球上的一些边远地区仍在使用它。

  混材弓是用几层不同材料制成的。在历史上的大部年代里,这种弓通常用一条扁平的木质基板做成弓的中心骨架,在对着弓箭手的一面压上一层劈开的角片材料;在弓架的另一面再加上一层野兽的腱。多数混材弓是反射式的,弓弦松弛时弓的弯曲方向跟弓弦拉紧时的弯曲方向恰好相反。混材弓的长度一般不足4英尺,而土耳其弓和蒙古弓则在5英尺以上。

  角弓种类繁多,其射击距离和穿透力也各不相同。比如土耳其角弓的射击距离在300码以上,穿透力也相当大。但是,直到公元16世纪左右,经过改良的土耳其弓方能穿透锁子甲。到了骑兵用上角弓时,它的威力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军队的机动性和兵器的杀伤力得到了令人生畏的有机结合。

  古代战车是一种小型马车,由一匹或多匹披带盔甲的战马牵引。它在很古的时候就发展起来了。早在特洛伊战争时(约公元前1200年),战车就作为弓箭兵和梭镖兵的机动平台来使用了。在古希腊末期前,战车主要用来把战将运送到战场,战将下车后再跟敌人进行白刃格斗。在印度和中国,战车的形体较大,主要用作国王和贵族的移动指挥所。车上还载有击鼓传令兵、驭手和一名或几名弓箭兵。随着时间的推移,战车逐渐变成了亚洲多数军队的主要突击武器,用来撞击或碾压敌人部队的士兵。由于在车轴和车轮上装上了长柄大勾刀和别的刀剑兵器,车的四周还挂上了盾等不同的装甲护具,因而大大提高了战车的突击威力。圣经上曾经记载说,从埃及逃出来的希伯来人特别害怕埃及法老的战车。亚述战争中的战车对当时和后来的史学家们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不过,由于战车所用的牵引马匹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而且必须有平坦开阔的地形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它的使用是有限的。尽管如此,只要有适合的战机,用于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战车在作战中曾多次赢得过胜利。

  骑兵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次等的贵族组成。他们有足够的财富,买得起盔甲和好武器,还占有许多马匹。但是,大多数军队中的精锐突击队里仍旧保留着一支战车队,用来运载大贵族或皇室成员奔赴战场。

  在印度,由于气候的关系难以培育出品种优良的马匹,而最好的牲口又都用于马拉战车,这就是古代印度很少骑兵的缘故。因此,约在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印度开始用大象进行作战。这种巨型动物组成的部队的突然出现常常使敌人惊恐不已。不过,实战表明,它大不了只能起一种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当大象所引起的惊恐平静下来之后,训练有素的部队便可以找到对付大象的有效手段。这些野兽很容易四散乱窜,反而将自己的队伍搞得乱七八糟。为此,驱赶战象的士兵在大象乱窜时就用一根尖铁刺入它的头部。在印度则用沉重的铁箭和燃烧的火箭射击大象。希腊有些天才的无名将士曾用与现在的反坦克雷场相似的办法,将铁尖桩连环埋在适当的地方,以划破厚皮动物大象柔软的脚。

  尽管大象作战有很大的局限性,又容易被击伤,但敌人从来不敢等闲视之,因而大象的使用逐步扩大到了近东和北非地区。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古罗马人曾迫使迦太基人接受和谈,规定作战中禁止使用大象。可以说,这是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武器限制。

  在古代军队的组成、兵器的使用以及战术的运用方面,能否灵活机动是十分重要的。当时的军队通常由大批手持矛和盾的步兵组成,另外还有配备着投掷式兵器的投石兵和弓箭兵,这支步兵构成了整个部队的一个坚强基地。这就使装备更好的战车队、骑兵队和战象队可以在其周围顺利地进行作战活动。

  当两军对阵时,大群梭镖手集中在一起,前面是密集的轻装弓箭兵和投石兵,再前面和侧翼是骑在马上或乘坐战车的贵族队伍。两军互相接近时,弓箭兵和投石兵连续不断地向敌阵进行骚扰性投射,一直到战车或骑兵向敌人发起冲锋。接着,轻装部队就穿过重步兵之间的空隙移向阵营的侧翼和后背。除象麦吉多战斗中图特摩斯作战方式那样的少数例外情况外,部队的运动只是相机而行的举动,并非事先有计划的安排。通常,混战中的双方互相咬在一起,踩着地上越来越多的尸体和伤兵,时面向前,时而退后。有时一方的战车和骑兵在发起冲锋时就吓垮了对方,那末,这场战斗就变成了一方对另一方的追击。

  自从人类历史开始有文字记载以来,军事战术、军队的编制和军事学说,不仅受武器不断更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如何用兵、如何使用武器的新的思想和概念的影响。合理而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的武器的思想,大大地促进着军事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