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姓氏研究
一 匈奴之属
西 戎
义渠氏 l
公孙氏 2
鸟氏氏4
匈 奴
挛鞮氏(虚连鞮氏) 5
呼延氏(呼衍氏、胡掖氏、呼氏) 6
须卜氏(卜氏) 9
兰氏(乌洛兰氏) 10
丘林氏(乔氏) 11
隆氏 12
唯徐氏 13
仆氏 13
范氏14
赵氏 15
乘氏 l 5
王氏 16
郝氏 18
高氏 20
滹毒氏 21
昆氏(浑氏) 21
乌氏 21
稠氏 21
复氏 22
伊氏 22
次氏 22
渠氏(沮渠氏,且渠氏、大且渠氏) 22
董氏 23
驹氏 24
成氏 24
先氏 25
韩氏 25
当于氏 26
郎氏 26
栗藉氏 26
奧鞬氏 26
尸逐氏 26
贺赖氏(贺兰氏、贺氏) 27
字文氏 29
张氏 30
郭氏 31
陈氏 31
綦母氏 32
靳氏 33
都氏 34
马氏 35
李氏 35
冯氏 36
麻氏 37
曹氏 37
赫连氏(铁弗氏、铁伐氏、弗氏、杜氏) 39
费连氏(费氏) 42
破六韩氏(破落汗氏、破六汗氏、潘六奚氏、步六汗氏、韩氏) 43
万俟氏 44
薛氏 45
诺护氏 45
贺略氏 46
何奈氏46
屠 各
金氏 46
梁氏(拔列兰氏) 47
刘氏48
独孤氏(刘氏) 51
路氏 52
毕氏 53
姚氏 53
郁氏 53
黄氏 53
隗氏54
稽 胡
贺遂氏(贺悦氏、忤城氏、贺术氏) 54
伏氏55
卢水胡
治氏 5
封氏 56
兰氏 56
彭氏 57
盖氏(盖楼氏) 57
盂氏58
二、鲜卑、乌桓、东裔之属59
鲜 卑
1. 慕容部
慕容氏 59
慕舆氏 60
豆卢氏(吐伏卢氏、卢氏) 60
默容氏(怡氏) 63
悦氏 64
孙氏 65
佟氏(冬氏) 65
淑氏 65
丁氏 66
卫氏 66
宿勤氏 67
乙那楼氏(乙那娄氏、一那蒌氏、蒌氏) 67
可足浑氏(可朱浑氏、渴烛浑氏、渴烛氏、朱氏) 68
仇尼氏 69
徒何氏 70
若久氏 70
晵氏 70
谷会氏(会氏) 71
攸氏 71
市氏 71
斛谷氏 71
素和氏(和氏) 71
莫那娄氏(末那娄、末那楼、莫氏) 73
2. 乞伏部
斯引氏 73
出连氏 74
武群氏(武都氏) 74
密贵氏 74
裕氏 75
提氏 75
莫侯氏 75
边氏 76
丑门氏 76
越质氏 76
匹氏(匹娄氏、娄氏) 77
叠掘氏 77
破多兰氏(破多罗氏、潘氏) 78
3. 秃发部
秃发氏(源氏) 79
鍮勿氏80
婆衍氏 80
伊力氏(悦力氏) 81
折掘氏(折屈氏,折氏) 81
4. 吐谷浑部
吐谷浑氏(谷浑氏) 82
白杨提氏(白氏) 83
乞氏 83
窟略氏 83
可沓氏(可达氏) 84
念氏 84
时氏 85
树洛干氏(树氏) 85
乙弗氏(乙氏、羽弗氏、燕弗氏) 85
5. 拓跋部
(《魏书官氏志》所载诸姓)
托跋氏(拓跋氏、擒拔氏,元氏) 87
娥氏 94
纥骨氏(胡氏) 94
普氏(普乃氏、周氏) 9,
拔拔氏(长孙氏) 95
达奚氏(奚氏) 96
伊娄氏(伊氏) 98
丘敦氏(丘氏、丘乃敦氏) 97
侯氏(亥氏) 98
乙旃氏(叔孙氏) 98
车焜氏(车氏) 98
丘穆陵氏(穆氏) 99
步六孤氏(陆氏、伏鹿孤氏、步鹿孤氏) 99
贺赖氏(贺氏) 100
独孤氏(刘氏) 100
贺楼氏(楼氏) 100
万忸于氏(万纽于氏、勿忸于氏、于氏) 101
是连氏(连氏、是兰氏) 102
仆阑氏(仆氏) 102
若干氏(苟氏) 103
拔列氏(梁氏) 103
拨略氏(拔略氏、苏氏) 103
若口引氏(寇氏) 104
叱罗氏(罗氏) 105
普陋茹氏(普六茹氏、茹氏、普录如氏) 105
贺葛氏(葛氏) 105
是贲氏(拾贲氏、封氏) 106
阿伏干氏(阿氏) 106
可地延氏(延氏) 106
阿鹿桓氏(鹿氏) 107
他骆拔氏(骆氏) 108
薄奚氏(薄氏) 109
乌丸氏(桓氏) 109
素和氏(和氏) 109
吐谷浑氏 109
胡古口引氏(侯氏) 109
贺若氏 109
谷浑氏(谷会氏、浑氏,谷氏) 110
匹娄氏(娄氏) 110
俟力伐氏(鲍氏) 110
吐伏卢氏(卢氏) 110
牒云氏(云氏) 111
是云氏(是氏) 112
叱利氏(利氏、叱黎、叱列) 112
副吕氏(副氏,富陵氏、富吕氏) 112
那氏 113
如罗氏(如氏) 113
乞扶氏(扶氏) 113
可单氏(单氏) 113
俟几氏(几氏) 113
贺儿氏(儿氏) 114
吐奚氏(古氏) 114
出连氏(毕氏) 114
庾氏 115
贺拔氏(何氏) 115
叱吕氏(吕氏) 115
奠那娄氏(莫氏) 115
奚斗卢氏(索卢氏) 115
莫芦氏(芦氏) 115
出大汗氏(韩氏) 116
没路真氏(路氏) 116
扈地干氏(扈氏) 116
奠舆氏(舆氏) 116
纥干氏(纥汗氏、干氏) 116
俟伏斤氏(伏氏) 117
是楼氏(高氏) 117
屈突氏(屈氏) 117
沓卢氏(昝卢氏、沓氏、咎氏) 117
嗢石兰氏(乌石兰氏、石氏) 118
解枇氏(解氏) 118
奇斤氏(奇氏) 118
须卜氏(卜氏) 119
丘林氏(林氏) 119
大奠干氏(邰氏) 119
尔绵氏(绵氏) 9
盖楼氏(盖氏) 119
素黎氏(黎氏) 119
壹斗眷氏(明氏) 120
叱门氏(屈门氏、厍门氏、吐门氏、门氏) 120
宿六斤氏(宿氏) 120
馝邗氏(邗氏) 12l
唯难氏(山氏) 121
屋引氏(房氏) 121
树洛干氏(树氏) 121
乙弗氏(乙氏) 122
宇文氏 122
慕容氏 122
茂眷氏(茂氏) 122
宥连氏(云氏) 122
纥豆陵氏(窦氏) 123
侯莫陈氏(陈氏) 123
大洛稽氏(稽氏) 124
柯拔氏(柯氏) 124
尉迟氏(尉氏) 124
步鹿根氏(步氏) 124
破多罗氏(潘氏) 125
叱干氏(薛氏) 125
俟奴氏(俟氏) 126
辗迟氏(展氏) 126
费连氏(费氏) 126
綦连氏(綦氏) 126
去斤氏(艾氏) 127
渴侯氏(缑氏) 127
叱卢氏(祝氏) 127
和稽氏(缓氏) 128
菟赖氏(就氏) 128
嗢盆氏(温氏) 128
达勃氏(褒氏) 128
独孤浑氏(吐斤氏、杜氏) 128
郁郁甄氏(鬱筑鞬氏、甄氏) 129
纥奚氏(嵇氏) 129
越勒氏(越氏) 129
叱奴氏(狼氏) 129
渴烛浑氏(朱氏) 130
库褥官氏(库氏) 130
乌洛兰氏(兰氏) 130
一那蒌氏(蒌氏) 130
羽弗氏 130
(今本《魏书官氏志》佚脱诸姓)
屈卢氏 131
屈同氏 131
屈男氏 131
邢莫氏(刑莫氏、莫氏) 131
缬那氏 131
车成氏 132
乌兰氏(乌氏) 132
赤小豆氏(豆氏) 132
俟玄氏(玄氏) 132
薛孤氏(萨孤氏) 132
鸟船罗氏 133
谷会氏(谷氏) 133
吐万氏(统万氏、吐万氏、万氏) 133
譬历辰氏(辰氏) 134
骨咄禄氏(禄氏) 134
(《魏书·官氏志》以外各书所载诸姓)
惟氏(祁氏) 134
刹利氏 135
剟赖氏 135
刾门氏 135
双氏 135
受氏 136
阿邱氏 136
淮夷氏 136
泥丘氏 136
受酉氏(酉氏) 136
呼卢氏 137
东卢氏 137
乙干氏 137
大野氏(达野氏,达阇氏) 137
库汗氏 138
可那氏 138
贺屯氏 139
普屯氏 139
可频氏 140
那卢氏 140
武罗氏 140
武仲氏 140
武成氏 140
湛卢氏 141
精娄氏 141
折娄氏(折娄氏) 141
冠军氏 141
骆雷氏 141
李兰氏 142
何訾氏 142
井强六斤氏 142
卑氏(鲜卑氏) 142
车非氏 1 43
也蛭氏 1 43
莫仁氏 143
拓王氏 144
烏 桓(丸)
郝氏 144
审氏 144
鲁氏 145
王氏(乌丸氏、乌桓氏、乌氏) 146
渐氏 148
薄氏(薄奚氏) 148
展氏(辗迟氏) 149
库傉官氏 (库褥官氏、库褥管氏、库氏)
库莫奚
屈突氏 152
阿会氏153
豆莫娄
莫芦氏(芦氏、大莫芦氏、豆莫娄氏) 154
朝鲜
王氏 155
张氏 157
韩氏 157
苏氏 157
扶 余
夫余氏(扶馀氏、凫腴氏、馀氏) 158
高句丽
高氏 159
马氏 161
葛氏 162
盂氏 162
孙氏 162
董氏 162
冀氏 162
似先氏(姒先氏、似氏) 162
盖氏 163
周氏 163
百 济
冯氏 163
糜氏 164
于氏 164
姐氏 164
杨氏 164
会氏 164
沙氏 164
赞氏 165
解氏 165
木氏(沐氏) 165
燕氏 166
刕氏 166
贞氏 166
国氏 166
苗氏 166
臺氏 166
慕氏 166
新 罗
金氏167
三、高车、柔然、突厥之属
丁零、高车
鲜于氏(宣于氏、鲜氏) 169
洛氏 170
严氏 171
杨氏 171
高车六姓 171
狄氏(翟氏) 172
袁纥氏(韦纥氏) 174
斛律氏 175
解批氏(解氏、契苾氏) 176
护骨氏(纥骨氏、胡氏、元氏) 176
异奇斤氏 177
泣伏利氏(乞伏氏、乞佛氏、乞步氏、乞扶氏,扶氏) 178
叱卢氏(叱洛氏、叱罗氏、叱雷氏) 180
乙旃氏(乙干氏、叔孙氏) 181
大连氏(地连氏、地伦氏) 182
窟贺氏(窟贺伏氏) 183
达薄干氏(达步干氏、达薄氏、达步氏、达勃氏、褒氏、裒氏) 183
阿仑氏 184
莫允氏 184
俟分氏(俟斤氏、俟伏斤氏、奇斤氏) 184
副伏罗氏(覆罗氏) 185
乞袁氏 185
右叔沛氏 185
越勤氏(越勒氏、越氏) 186
黜弗氏 186
素古延等氏 187
斛拔氏(贺拔氏、火拔氏、何氏、呼拔奚氏) 187
乜列氏 188
高车氏 188
勑力氏(敕勒氏) 188
易氏 189
拔也氏(薄野氏) 189
斛斯氏(斛粟氏、斛薛氏) 189
屋引氏(房氏) 190
纥奚氏(嵇氏) 191
纥突邻氏(纥豆陵氏、窦氏) 192
俟吕邻氏(叱吕勤氏、俟吕陵氏、叱吕引氏、叱闾神氏、俟吕氏、叱吕氏、吕氏) 193
库若干氏 195
吐突邻氏 195
解如氏195
柔然(蠕蠕)
郁久闾氏(闾氏) 196
尔绵氏(绵氏) 198
阿伏干氏(阿氏、阿薄干氏) 198
茹茹氏(茹氏) 199
俟力伐氏(鲍氏) 202
植黎氏202
突 厥
阿史那氏(史氏) 202
四、蛮越溪俚之属
南 蛮
满氏(蛮氏、瞒氏) 205
巴氏 205
樊氏 209
瞫氏(覃氏,潭氏、鐔氏) 210
相氏 211
郑氏 212
税氏 212
雷氏 213
许氏 213
梅氏 213
世氏 215
成氏 215
田氏 215
法氏 218
赵氏 218
潘氏 218
羊氏 219
陈氏 219
詹氏 219
高氏 220
黄氏 220
文氏 220
张氏 221
鲁氏 222
向氏 223
冉氏 225
卜氏 226
石氏 226
桓氏 226
柳氏 227
秦氏 227
盘氏 228
蒙氏 228
叔氏 228
孙氏 228
楚氏 229
李氏 229
东 越
丁氏 229
吕氏 230
摇氏(徭氏) 230
华氏 231
革氏 231
吴氏232
建氏 232
多氏 233
驺氏(邹氏) 233
鄮氏 233
山 越
祖氏 234
金氏 234
毛氏 235
陈氏 235
费氏 235
周氏 236
郎氏 236
施氏 236
潘氏 237
随氏 237
秦氏 237
斯氏 237
张氏 238
詹氏 238
何氏 238
洪氏 239
苑氏 239
常氏 239
尤氏 239
彭氏 240
董氏 240
王氏 240
李氏 241
路氏 241
方氏 24l
谢氏 241
林氏 241
黄氏 242
溪 族
陶氏 242
胡氏 243
熊氏 244
陈氏 244
余氏 244
周氏 246
侯氏245
南 越
史氏(揭阳氏) 246
须氏 247
都氏 247
区氏(欧氏、瓯氏) 249
居氏 250
毕氏 250
黄氏 250
徵氏 252
朱氏 253
诗氏 254
番氏 254
赵氏 254
范氏 255
卢氏 255
阮氏 255
俚 族
张氏 256
滕氏 256
岑氏 256
王氏 257
周氏 257
李氏 257
莫氏 259
并氏 259
洗氏 259
冯氏 259
钟氏 260
蒋氏 260
虞氏 260
杜氏 260
庞氏 260
梁氏 261
罗氏 261
陈氏 261
宁氏 262
何氏 262
陆氏 262
五、羌氐西南夷之属
羌 族
无弋氏 263
罕井氏 263
■姐氏(■氏) 264
研氏 264
庞氏 265
傅氏 265
巩氏 265
白氏 266
甲氏 266
羌氏 266
西羌氏 267
雷氏(累姐氏) 267
姚氏 268
同蹄氏(同■氏、同氏、遆氏、铜鞮氏) 271
钳耳氏(王氏) 272
夫蒙氏(不蒙氏、凭氏) 273
屈男氏(屈南氏) 274
荔非氏(利非氏、丽飞氏) 275
儁蒙氏 275
俱氏 276
虵蛭氏(虵氏、郅氏) 276
敛氏 277
党氏(瓽氏) 277
金氏 279
彭氏 279
弥姐氏(弥且氏、集木且氏) 279
梁氏 281
窦氏 282
纡氏 282
奠折伊(莫者氏、莫遮氏) 283
昌氏 284
句岂氏 284
输报氏 285
邓若氏 285
仇氏 285
捌氏 285
宋氏 285
像氏(象氏) 289
董氏 286
吕氏 286
钟氏 286
东氏 287
傍氏(旁氏) 287
昨和氏 287
蒲囿氏 288
蒲城氏 288
茄罗氏 288
苏农氏 288
鲁步氏 288
蒲姑氏 288
赵氏 289
氐 族
由氏 28g
余氏 290
垣氏 290
杨氏 292
齐氏 296
仇氏 297
隗氏 299
李氏 300
苟氏 301
鱼氏 301
赵氏 303
徐氏 303
梁氏 304
潘氏 305
费氏 306
苏氏 306
雷氏 306
苻氏(蒲氏) 307
伏氏 308
强氏 309
单氏(可单氏) 310
张氏 310
董氏 311
石氏 312
卫氏 312
窦氏 313
姜氏 313
彭氏 314
毛氏 314
令狐氏 315
啖氏 316
吕氏 317
屠氏 318
王氏 318
焦氏 319
邵氏 320
魏氏 320
盖氏 320
休 官
吕氏 321
权氏 32】
王氏 322
阿敦氏 322
侯年氏 322
曷氏 322
巴氐(賨)
褐冠氏 323
李氏 323
罗氏 327
朴氏(扶氏) 328
昝氏 329
鄂氏 330
度氏(杜氏) 330
夕氏 331
龚氏 332
袁氏 332
范氏 332
廖氏 333
药氏 334
秦氏 334
王氏 334
句氏 334
徐氏 335
蔺氏 335
先氏 335
泉氏 336
严氏 337
张氏 337
刘氏 337
侯氏 337
阳氏 338
兰氏338
西南夷
龙氏 339
傅氏 339
尹氏 340
谢氏 3 40
资氏 3 41
封氏 341
唐氏 341
令氏 345
任氏 345
高氏 346
李氏 346
雍氏 347
焦氏 348
娄氏 348
爨氏 348
孟氏 349
董氏 349
毛氏 351
魏氏 351
狼氏 351
刘氏 352
郝氏 352
王氏 353
于氏 353
赵氏 354
张氏 354
段氏 354
蜀 族
薛氏 355
韩氏 356
黄氏 356
郭氏 357
丁氏 357
陈氏 357
张氏 357
姜氏 358
范氏 358
刘氏 358
獠 族
张氏 358
尹氏 359
赵氏 359
牛氏 359
蜑 族
田氏360
獽 族
牟氏 361
六、西域之属
鄯善等国
鄯氏(鄯善氏) 363
龙氏 364
焉耆氏 364
且末氏 364
悉居氏 364
白氏(帛氏) 365
刘氏 367
于氏 367
尉迟氏(尉氏、鬱持氏) 368
车氏 369
那氏(破落那氏) 370
支氏 37l
温氏(愠盆氏) 375
吐火氏(吐和氏、吐贺氏) 376
支 胡
月氏氏 377
杆氏 377
北宫氏 377
五氏 378
羯 族
石氏 378
王氏 381
张氏 382
冀氏 382
吴氏 384
桃氏 384
孙氏 384
侯伏侯氏(侯氏、护佛侯氏) 385
契 胡
尔朱氏 387
乙速孤氏 388
昭武九国
康氏 388
邵氏 3 92
何氏 392
史氏 396
曹氏 397
穆氏 401
米氏 401
安氏 403
天 竺
竺氏 407
夔氏 410
湿氏 410
骨氏 411
左氏 412
阿逸多氏 412
安黎人氏 412
《玺印姓氏征》所载戎狄姓 413
引用书目 419
姓氏索引 423
凡 例
一、本书所录姓氏以民族分类,将民族依族属与活动地域相近分为六大部分,依次为匈奴之属,鲜卑、乌桓、东夷之属,高车、柔然、突厥之属,蛮、越、溪、俚之属,羌、氐、西南夷之属,西域之属。
二、本书对《魏书·官氏志》所列胡姓,除收录今本所载,亦收所佚旧本之姓。因鉴于《宫氏志》所列姓氏,并非全为鲜卑拓跋部之姓,故凡非拓跋部之姓,仅在《官氏志》序列录姓,而互见并系其事于其所属族,如宇文氏便两录拓跋部及匈奴两部分。
三、本书以姓系事,先考证姓氏及族属源流,次引事例,所引书目,一般皆用简称,其书之全称参后附录书目索引。
四、本书收有附录,包括《玺印姓氏征》所载戎狄姓。引用书目及姓氏索引。其姓氏索弓J依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前 言
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指出:“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自姚虞唐杜姜田范刘之外,余盖纷然杂出。”洪迈所说“纷然杂出”,确实道出了中国姓氏纷繁错杂的长期历史变化,但其所云“茫不可考”,则未必尽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民族众多的国家,经过长期历史的积累,保留至今的姓氏据传多达八千,如此众多的姓氏,今天要想一一加以考证,自有其困难之处,但也并非不可探寻。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早就发展了姓氏之学,许多有关文献被保存下来,且有大量史传和金石材料以资参证。不过,古人对姓氏之考证,重点多在汉族之姓氏,而对非汉族之姓氏虽有注意但多忽略。近人姚薇元氏之《北朝胡姓考》对胡姓的专门研究,予学者以极大启发。笔者多年来有志于民族姓氏的探讨,经过长期的钩沉抉辑,撰成此《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姓氏研究》,本编所收姓氏,时间断限上及秦汉,下至隋统一,民族则包容南北,兼及胡夷蛮越。
古代中原姓氏的不断增多扩大,主要是两个历史条件作用的结果。其一是华夏族姓氏的不断分衍,其二是周边各族的改汉姓或将其本族原来姓氏纳入汉族姓氏。这后一种情况在先秦时虽已出现,但为数甚少,秦汉以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有了很大发展。因而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姓氏研究中,民族姓氏的研究,便不能不占有特殊地位,这也就是编撰本书的主要动机之一。
在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发展中,一直存在着民族融合现象,而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则是周边各族的改汉姓。对于秦汉以后七个世纪间周边各族改汉姓的演变总趋势,在各族的具体姓氏分析中,是难以表达的,因此拟在这里着重加以概述。这一历史时期各族的改汉姓,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秦汉时期。秦统一以后出现的封建多民族国家,发展了中原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其范围遍及匈奴、东胡、氐羌、西域、西南夷、蛮越,无论是民族间的战争还是经济文化交流,都超过了以前的历史时期。这就使得中原人更多地了解了周边各族,他们的姓氏也大量的被历史典籍记录下来,成为今天研究当时民族姓氏的依据。秦汉时各族改汉姓虽不普遍,但在许多族中都已开始。匈奴族,如休屠王子之改为金姓(日磾)。乌桓族,汉武帝时有高不识。氐族,王莽时有武都氐豪齐钟留,东汉有武都氐豪仇氏。羌族,王莽时有西羌庞怡、傅幡。巴氐,有略阳李氏(西晋时李特之先人)。西南夷,东汉有牂柯龙氏、尹氏、谢氏。叟(蜀)族,有越巂高氏。蛮族,有武陵田氏,还有满氏。俚族,有九真徼外蛮里(俚)张游。越族,西汉有阳都敬侯丁复,南越区氏。西域,东汉有龟兹侍子白霸,龟兹刘平国。朝鲜,西汉有平川侯王唊,畿侯张■,王氏则为其中大姓。这一时期改姓的由来和根据,则非一途,有的以汉字写音,保留第一音节,如蛮族瞒氏之改为满氏,南越区氏之来源于瓯越。有的则比附汉族大姓,如义渠公孙氏就是利用汉族旧姓。有的以族、以国为姓,如丁零人以狄、翟为姓,月支人以支为姓(东汉有支娄迦讦),天竺人以竺为姓(东汉有竺法兰),安国人以安为姓(东汉有安世高),康国人以康为姓(东汉有康僧会)等等。另外,两汉已开始予胡族人以赐姓之风,如前引匈奴金氏,则是以得休屠王祭天金人而赐之姓。
第二个阶段是魏晋至北魏孝文改制之前。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从东汉末年起,北方和西方的匈奴、羯、鲜卑、乌桓、氐、羌等族,开始大量内迁,至西晋时,民族内迁达到高潮,从而在北方广大地区出现了胡汉杂居,以致在汉族活动中心的关中地区,都“率其少多,戎狄居半。”于是在西晋汉族地主阶级政权瓦解之后,北方先产生了“十六国”,随后是北魏的统一北方,这些政权的多数,都是以胡族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在此期间,虽然民族矛盾斗争极为激烈,但民族融合也在加速发展,随着内迁各族汉化的不断加深,改汉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十六国前期建立前赵、后赵、前秦、前燕的诸胡族,早在西晋时便多已改为汉姓,如匈奴族独孤氏之改为刘;匈奴呼延、须卜、丘林、乌洛兰四大姓,晋时除呼延外,已皆改为单字汉姓。西晋末,随羯族石勒起义的十八骑,其中包括王、夔、支、冀、关、刘、桃、逯、郭、张、呼延、孔、赵等姓,除呼延皆为单字汉姓,然而论其族属,则绝大多数为羯族等胡族人,可以看出羯族改汉姓的一斑。至于氐族,后来建立前秦的氐族部属,已全用汉字单姓,如杨、苻、梁、吕、强、鱼诸姓。鲜卑慕容部贵族虽仍保留慕容、慕舆、可足等复姓,但也有用单字汉姓者,如悦、淑、丁氏等。惟羌族保留民族旧姓较多,虽已用姚、雷、俱、梁、窦等单姓,然使用同蹄、钳耳、夫蒙等复姓者,仍大有人在。鲜卑拓跋部,以其内迁较晚,仍然沿用本族旧姓——即汉族地主之所谓“虏姓”,这一部分之改汉姓,还有待孝文改制去完成。
第三阶段是北魏孝文改制时期。孝文改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行汉化,而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胡姓改成汉姓。据今本《魏书·官氏志》所记,改118个姓,加上旧本《官氏志》所佚之姓,共得130余姓。但经过分析,这些所改之姓并非仅限于鲜卑拓跋部,还包括匈奴、羯、东部鲜卑、氐、巴氐、羌、蜀、西域各族,说明这次改姓之族属范围,非常之广。而且这一百多姓,也并非全为孝文改制时所改,有的是西晋、十六国时便已改过,这次只是承认改姓的既成事实,肯定已改之姓,不再变动。这次改姓在做法上也有其不同于过去之处。过去胡族改汉姓多是在民族文化交流中自然发生,改后之单字汉姓,有的是汉族原有之姓,有的则是以音译而成的新汉姓。而此次改姓则是由政府用行政命令推行的。孝文帝之所以重视改姓,那是因为姓是族际间最明显的差异,最易形成民族隔阂,他为了消除民族文化差异和提高胡族的社会地位,都要求将姓氏的改革放在重要地位。而且此次改姓又是在汉族士大夫参与下进行的,并且有全面的改革方案。汉族士大夫既熟悉汉族的姓氏之学,又体会到孝文帝极力消除胡姓痕迹的要求,因此这次改姓中对改后的汉姓,既考虑到与胡族原姓的音近,又尽可能利用现成的汉姓,很少在汉族旧姓之外另起炉灶。于是在改姓时不象从前,多利用胡姓第一音节,这次也利用中间音节,较多地还利用了最末音节,如勿忸于改为于,普陋茹改为茹,可地延改为延筹。此次改姓,绝大多数以改单姓为原则,但也有例外仍保持或改为复姓者,如拔拔氏之改为长孙氏,奚斗卢之改为索卢氏,贺若依旧贺若。由于孝文帝的定姓族又是为了使胡族贵族跻身门阀,所以改姓中也存在着比附汉族大姓之风,如匈奴须卜氏(改卜)的远绍汉代卜式,蜀薛氏的比附汉代薛广德后等。因为汉族门阀制度重视地望,所以此次改姓又与改地望结合在一起,南迁胡族改姓后,一律以河南洛阳为藉贯,这一点已为大量出土的北魏后期墓志铭所证实,以元氏贵族为首的胡贵在志中已无例外地都注藉河南了。孝文帝的定姓族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一方面缓和了民族矛盾,但也加剧了鲜卑族内部的分化与矛盾,此后南迁者得为上品通官,留六镇者则沦为“役同厮养”的府户,这个社会分化成为北魏末年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正因为在改姓中,南迁胡族贵族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孝文帝的改姓虽属民族强制同化,最易激起民族矛盾,而此次却因之未遇社会阻力,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第四阶段是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时期。这时东西两个集团的代表人物高欢、宇文泰都出自六镇,他们的基本成员大多数属于未南迁的鲜卑人,在文化上仍保持着胡风。高欢和宇文泰为争取鲜卑新军事贵族的支持,都实行了反汉化的政策,如用鲜卑语,着胡服,恢复胡姓。在恢复胡姓方面,字文泰集团走得最远,据《北史·魏文帝纪》记,大统十五年(549年):“初诏诸代人改姓者,并令复旧。”又据《周书·文帝纪》魏恭帝元年(554年)记:“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这是在宇文泰集团实行府兵制时采取的措施,当时将其新军将领,除在六镇仍保持复姓者不动外,其他人皆按功劳次序,将已改的汉字单姓恢复或改为鲜卑旧姓,如于姓仍改为勿忸于。其中还包括赐胡姓,如李虎、阎庆并赐姓大野,李弼赐姓徒何氏,周摇赐姓车非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而以赐姓宇文者为最多,王杰、祖孝芬、崔谦、郑孝穆、柳敏等——其中包括汉族高门大族,皆被赐之。士兵以统帅鲜卑姓作为己姓之例,如独孤楷本姓李,以从主将独孤信而得姓。宇文泰集团恢复胡姓的目的在于加强胡族贵族内部以及胡汉统治者之间的合作,而被改姓者则因之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庾信《出自蓟门行》中记:“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说明复姓在社会上有特权地位。高欢父子虽然没有明令恢复胡姓,但其整个反汉化的政策,却比宇文泰有过之而无不及。东魏,北齐一切大权都操之于胡族军事新贵,汉族士大夫倍受压抑,有的胡贵甚至大肆杀戮“汉儿文官”,称汉官为“汉狗,大不可耐,唯须杀却。”不仅“号令将士,常鲜卑语”,朝廷中也大力提倡用鲜卑语,至于胡姓,事实上是在社会上通用着。东、西魏及北齐、北周时期的反汉化,是对孝文帝改制的一次逆转,但为时并不久,而且主要是作用于上层社会,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改汉姓潮流,已不可逆转,所以在北周末年杨坚执政的大定元年(581年),便重新下诏“已前赐姓者,皆复其旧。”(《隋书·高祖纪》)又重新恢复了孝文改制以来的姓氏,至于社会上还有胡族旧复姓存在,那已是属于汉姓的组成部分了。
除上述关于各族改汉姓的综合分析外,这里还要谈另一点体会,即笔者深感姓氏的研究不仅在于弄清姓氏,而且有助于整个历史的研究。姓氏研究对历史研究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对史实的考证。特别是在民族关系复杂的历史时期,对政权、战争的民族属性判断,首先是要弄清人物的族属,而姓氏则是判断族属的重要根据。如淝水之战中的梁成,仅从梁姓难以区分族属,但当了解了梁姓是氐族大姓之后,便知梁成是氐非汉了。二是有助于民族史的研究,可以由姓的发展变化渊源,推知其族属,探寻出其族的历史变化。正因为考虑到姓氏研究的这一任务,所以本编在姓氏分析中也旁涉一些民族的一般历史,例如对巴氐、羯族……等的族史,也加以必要的论述。三是有助于文化史的研究。我国古代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但有关历史文化的记录多体现在历史人物身上,因此只有从姓氏判断出人物的族属,才能弄清文化的民族渊源。以上三点虽是姓氏研究的任务,然而由于篇幅所限,本编只能在某些有关民族史问题上加以阐述,此外尚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如稽胡、羯胡、契胡是否一族?乌桓、鲜卑有何具体区别?巴郡南郡蛮、豫州蛮、荆酴州蛮有无区别?蜀叟是否一族?氐族与巴氐有无区别?氐族与休官是一是二?越族与溪族是否有别?汉代西南夷与唐代南诏有何关系?等等,仅录在这里以就教于同道。
本编中吸收了不少其他有关专著成果,谨在此表示谢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