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一、血的含意和吸血鬼的起源

  在《旧约·利未记》里,上帝告诫说:

  ——凡是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人,若吃什么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

  ——论到一切活物的生命,就在血中。所以我对以色列人说: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吃,因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它的生命。凡吃了血的,必被剪除。

  基督徒们必得遵循这些告诫。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成:上帝给吸血鬼这样的种族下了一个定义——吸血鬼是会要受到惩罚的邪恶事物。在《圣经》里我们还可以读到基督教每周均有的圣餐仪式,在圣餐仪式中有无酵面包和水(或者是葡萄酒),前者代表耶酥的身体,后者代表耶酥的血。这说明血是献给耶酥的祭品,而非凡人所能享用。

  《旧约》中记载,众生之母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禁果,犯下了原罪,耶和华就用18件事物处罚妇女,其中之一就是月经。因此月经被某些教徒视为一切不洁的根源,经血即罪恶。而《新约》中说耶酥曾用自己的血拯救众生,在最后的晚餐中,还指出神血具有赎罪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宗教史上不难看到有些教派曾使用人血或其他生物的鲜血代替水或葡萄酒来做神的祭品,但历代教皇都坚决反对如此献祭。查理曼大帝在772年时,颁布了名为《萨克森异教徒地区基督徒之权力》的法案,规定凡是把异教信仰与圣餐中面包和葡萄酒视为基督身体和血的想法混为一谈者一律处死。这是因为当时有人开出的抗衰老药方竟然是处女的血。以上可见,对于基督教来说,血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史上的第一个吸血鬼被人们传说是夏娃的首个孩子该隐。

  《旧约·创世纪》记载,该隐把田地里的出产作为供物献给耶和华,其弟亚伯则贡献了羊和羊脂油,结果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献礼。该隐非常生气。一日在田间,该隐就杀害了自己的弟弟亚伯。耶和华问他:“你兄弟亚伯在哪里?”该隐辩说不知,耶和华说:“你兄弟的血通过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然后耶和华放逐了该隐,并且给了他一个记号,以免人遇见他就杀他。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吸血鬼之所以不死,是因为耶和华要永生折磨它。

  数千年前的巴比伦女妖利利图,经常吸食儿童的血液。

  在波斯,人们发现一个史前陶罐,上面雕画着一个男子和试图吸取他血液的魔鬼战斗。

  电脑游戏《英雄无敌》和《魔法门》系列中出现的鸟身女妖和人面蛇身女怪,在古希腊罗马的传说中,都喜欢趁人熟睡后吸食人血。

  也有某些学者认为,最早的吸血鬼出现在中国的公元前6世纪。

  公元14世纪,欧洲暴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瘟疫传染极快并且危害极大,当时在欧洲造成了恐慌。有些得了瘟疫的人并没有真的死去,但其亲友便将其草草掩埋,以至于后来某些坟墓被打开时,人们发现里面的尸体呈现着各种古怪姿势,并且还染有鲜血,这当然是因为被误埋的活人挣扎所致,但是当时的人们因为过于害怕便产生了奇异的联想,于是吸血鬼的说法从贫穷落后的东欧传到整个欧洲。

  1725年,一名叫做皮雷·普洛戈维兹变成了吸血鬼,有8人死在其手里。另一名叫做阿诺德·保勒的人则造成了大量人口牲畜的死亡。其中普洛戈维兹事件的档案如今可在维也纳档案馆找到。在这份档案中,首次出现了“vanpir”这个词,这被视为“Vampire”的词源。这两次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后,欧洲开始出现大量有关吸血鬼的文章,哗众取宠者和教会则展开了有关吸血鬼是否真实存在的辩论,教会坚决否认吸血鬼的存在。

  在此之前,还曾经有两个著名的“吸血鬼”。一个是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德莱斯男爵。他是贞德的战友,在贞德被俘后,他疯狂地研究炼金术,以期获得财富和地位,他将300多名儿童折磨至死。他的暴行在451年后的1891年,被法国人斯曼写成了一本小说《在那儿》,斯曼发挥了他的想象力,把德莱斯描绘成一个标准的吸血鬼。

  另一位经典的吸血鬼形象是极为著名的德古拉(Dracula,这个词有恶龙或恶魔的含义)。他是多瑙河畔瓦拉西亚公国的督军,原名是佛拉德,德古拉其实是他的外号。德古拉因为击败了奥斯曼大军而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但是他同时也是一名为了一时快乐就能屠杀千万人的暴君。同德莱斯一样,他的残暴行径也被著书立传,即英国人斯托克的《德古拉》。这本书创造了一个吸血鬼的神话,德古拉的形象被大量地搬到电影、电脑游戏、小说里。《惊情四百年》和《德古拉——恶灵复活》都讲述了这位暴君的故事。在这些电影和电脑游戏中,吸血鬼甚至和骑士一样成了“浪漫”的代名词。

  二、吸血鬼是什么?

  吸血鬼最初的形象是纯粹的恶魔、人类的敌人。

  通常对吸血鬼的描述是这样子的:不需呼吸没有体温的不死生物。它们具有人类的智慧,白天躺在棺材里,夜晚才出来活动,它们能够将形体雾化或是化身成吸血蝙蝠。它们具有巨大的力量,而保持这种力量的法子就是吸食鲜血。它们在吸食鲜血时,被吸食者将失去反抗的力量。

  因此在游戏里,它们被描述成可怕的、令人头疼的对手。在《英雄无敌》系列中,吸血鬼可能是最受人欢迎的兵种之一,因为它在攻击敌人时不会遭受反击,并且它吸食的鲜血能够有效回复自身的生命值。这一大受欢迎的生物在《魔法门Ⅷ》中受到了“优待”:游戏允许玩家扮演一个吸血鬼角色,因此玩家可以使用吸血鬼天生的浮空技能,利用这个技能飞越大片陷阱时确实很“爽”。

  在以龙与地下城背景的游戏中,吸血鬼是玩家最为头疼的敌人之一。《博德之门Ⅱ》里,吸血鬼具有强大的能力:必须要使用附魔值+1以上的武器才能伤害它们,毒素、麻痹、催眠、魅惑、定身都对它们无效,冰、电只能造成一半的伤害,它们能够吸取玩家的经验等级,等级为0时玩家则死亡。只有木桩才能彻底杀死它们。

  不过安妮·莱丝认为,吸血鬼其实并不惧怕木桩、大蒜和圣水,它们真正害怕的是阳光。大蒜和圣水对它们毫无作用,木桩只是令它们暂时无法动弹而已,某些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可能在圣物的帮助下能够暂时震慑住吸血鬼,但是绝对无法将它们置于死地。

  另一个可能的认识误区是:被吸血鬼吸食血液的人,也会变成吸血鬼。这个说法被一些人认为是错误的。只有吸血鬼将它的血送入被吸食者体内,和被吸食者的血液进行融合——这个融合的过程被称为“初次拥抱”(The

  Embrace),即“初拥”,才能令被吸食者转化成新的吸血鬼。但是很多时候,吸血鬼并不一定愿意这么做。因此,被吸食者的转化还得取决于吸血鬼自身的意愿。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吸血鬼爱上了一个人类异性,他(她)一定会这么干。

  被初拥过的人类,并不会立刻失去原有的意志。这会有一个过程,在觉得自己对鲜血的渴望日渐增强之后,他们同时也会害怕高温和阳光,最后,他们会在不可遏制的欲望中沦落成为吸食者的后裔。不过,按照吸血鬼密党的戒律,一名吸血鬼不得随意施行初拥,它必须为自己后裔的行为负责。这条戒律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并非所有的被吸食者都会转化成新的吸血鬼,实际上大部分根本不会。

  由于吸血鬼不会衰老,具有永恒的生命,这使得它们有足够时间目睹世界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们大部分成员都不会尊重短命的人类,对能够在阳光下自由行动的生物,它们具有极为强烈的嫉妒心,这导致它们吸食鲜血的欲望越发可怕。

  |

  三、现代社会的吸血鬼

  我们经常在文艺作品中看到一些极度贪婪、疯狂压榨穷苦人民的大恶棍,这些令人痛恨的家伙,经常被作者和读者视为“吸血鬼”。吸血鬼也成为贪婪榨取者的代名词。用恶魔般生物的名字来形容一个人,这说明了人们对不平等现象的深恶痛绝。劳动人民贫苦大众辛苦劳作创造的价值,就和他们的鲜血一样宝贵。

  不过在近年来的文艺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部分得益于某几个在前文中提到的人:著有《在那儿》的斯曼和著有《德古拉》的斯托克等,这些描绘吸血鬼的著作传承了吸血鬼的文化,使得后人有机会大肆改编它们。《惊情四百年》和《德古拉2000》这两部电影简直就是在为万恶的吸血鬼们翻案,与其说那是阴森恐怖的鬼故事,还不如说是悱恻缠绵的人鬼情爱传奇。吸血鬼被电影中的德古拉塑造成恐怖而刺激、浪漫而痴情的动人形象,那令人战栗的魔物立刻变得凄美而伤感——德古拉在影片中为了追求他的爱情,甘愿放弃一切包括自己永恒的生命。而在2002年,有两部以吸血鬼为题材的电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一部是《吸血鬼女王》(Queen of Damned),另一部是《吸血鬼之影》(Shadow of Vampire),而引起人们关注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两部作品都在剧情和拍摄手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吸血鬼之影》,该片以虚构的经典吸血鬼恐怖片《诺斯费拉图》(Nosferatu)的拍摄过程为故事题材,而故事中的导演为了拍摄电影,居然请来了真正的吸血鬼,这一奇特的剧情大大掩饰了内容中的荒诞成分,使影片具有了相当的观赏性。在拍摄手法上,大量的黑白影像将传统蒙太奇的记实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吸血鬼女王》则改编自安妮·莱丝的知名畅销小说系列的第2部,主角是一名在北极冰窖里沉睡了6000年之久的吸血鬼女王。

  此外,安妮·莱丝的《夜访吸血鬼》也绝对是一本令吸血鬼们感激涕零的书。莱丝笔下的吸血鬼具有人类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书中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路易在失去亲爱的弟弟后,于绝望中被吸血鬼莱斯特施行了初拥,莱斯特希望路易变成真正的吸血鬼,但是路易保留了自己的人性,只吸食牲畜的血液,恼羞成怒的莱斯特将路易的妹妹克劳迪娅也变成了吸血鬼,结果导致了克劳迪娅的反抗。她不堪奴役和控制而杀死了莱斯特,但最后她还是死去,只留下她的哥哥路易孤零零地永生。在莱丝的故事里,吸血鬼也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莱斯特在母亲身患绝症后,为救母而对之施行了初拥,将母亲也变成了吸血鬼,从而如其所愿和母亲永远待在一起。莱丝的小说影响极大,她对吸血鬼“人性”的探讨使得她的作品成为多所高中、大学指定的英文或哲学课程的必读书目。

  近年来发布的吸血鬼题材的电脑游戏里,《吸血鬼——化妆舞会》则从莱丝手里接过了探讨吸血鬼人性的接力棒。游戏的主角克里斯托弗不甘心成为黑暗力量的奴隶,他决心和体内的黑暗力量作战。在本能的邪恶欲望的折磨下,克里斯托弗顽强地战斗着。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的激烈交锋是游戏的一大亮点。在我看来,无论克里斯托弗最终结果为何,吸血鬼的形象都得到了根本的翻新。与邪恶对抗的精神和未泯的人性才是最重要的。

  《吸血鬼——化妆舞会》的背景取自以吸血鬼为题材的纸牌游戏——白狼(White wolf)。在欧美,除电脑游戏外,吸血鬼的纸牌游戏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小,Vampire: The Eternal Struggle则是一种十分著名的吸血鬼背景设定。家用游戏机Xbox上也即将推出一款吸血鬼题材的游戏Hunter: The Reckoning,届时玩家们可以欣赏到新的吸血鬼传奇。

  无疑,吸血鬼的传说都是虚构的,其间的迷信成分对现代文明来说毫不足奇。吸血鬼这个古老的题材至今仍然畅销不衰,频频在电影和电脑游戏中推陈出新,这说明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吸血鬼文化还拥有相当的市场。无论是浪漫还是凶残、丧心病狂或是人性未泯,我们都得承认一点:吸血鬼,它归根到底还是人。从吸血鬼文化和吸血鬼相关作品里折射出来的光辉或丑陋,都得归属到创造这种特有文化的根源——人类自身。因为我们自身有着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的种种品质,吸血鬼才如此丰富多采。

  人类传说中的吸血鬼种族的由来与发展

  人类社会对吸血鬼种族的了解并不深。实际上,尽管吸血鬼这一古老的种族的历史几乎和神话流传的时间一样长,但由于吸血鬼族群的戒律和自我控制,使得人类从来无法深入的了解它们。

  历史上,人类对于吸血鬼种族的首次认识始于1484年。当时整个欧洲处于吸血鬼的战争之下。吸血鬼族群在夜间出动,大范围与人类初拥。很多一部分人无法接受初拥而导致神经紊乱。因为接受初拥的人类症状与瘟疫相仿,所以当时的人类社会认为这又是一次大范围的瘟疫。

  许多人类在未完全死亡的时候,或者在初拥的作用未回复之前就被他们的同类埋入地下的墓穴,几天以后,由于某种原因,人们打开坟墓,发现这些尸体已经变了姿势,还沾有血迹,那是人类初次接触到的吸血鬼。从此,吸血鬼的传说就在东普鲁士,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地流传。

  1484年,多明我会的两个修士Jakob Sprenger和Heinrich Kramer编写的《巫术之密》被教皇英诺森特八世(InnocentVIII)批准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神怪力量的存在。

  《爱德华·孟克1893年》

  1710年,吸血鬼的战斗再次展开,战争发生的地点是东普鲁士一带,被初拥的人群又一次弥漫了大地,城市和村庄被笼罩在死亡的气息里。古老的传说再次流传在惊恐的人群中。东普鲁士当局为了制止被初拥的吸血鬼复活,大范围的挖掘死尸的坟墓,把每一具未腐烂的尸体身上都钉上大量的木钉。同时,宗教裁判所动员大量的骑士对吸血鬼进行战斗,每场战斗都无比惨烈。但是这些战斗通常都只有贵族知晓,而大多数的民众对此一无所知。   事实上,除非大战或者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否则吸血鬼族群一般是不会主动大范围的进攻人类的,因为这个神秘的族群深知暴露会给他们带来何种后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吸血鬼,因为某种原因胡乱吸食人类的血液。

  1725年,一个名叫Pierre Plogowitz的农民在被初拥之后变成了吸血鬼,他在一个名为kilova的村庄里令8人死亡。另一个吸血鬼的名字叫Arnold

  Paole,他令一个叫Medwegya的村庄的大量人口丧生。

  人类社会对这两起事件极其重视,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但最后他们对公众隐瞒了调查的真相。第一起案件的报告现在存放在维也纳档案馆。其中有一个词——“Vanpir”第一次出现。这就是吸血鬼名称的由来。人类当局在1731年对第二个案例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一位军医,Fluckinger把整个的调查过程和结果都做了详细的笔录,交由Heiduques连队的几位军官和医生签名后以《见闻与发现》为题呈送贝尔格莱德法庭并于1732年正式发表印行。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要求黎赛留公爵(Richelieu)把案件的正式结果写成详细的报告呈给他。这份报道在人类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832年3月3日,《拾穗者》的报导中出现了“vampyre”这个词,这是法语中首次出现吸血鬼这个词汇。

  整个人类社会对吸血鬼族群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很多人开始研究这一现象,但是由于吸血鬼密党要求吸血鬼族群严守六大戒条,所以这些研究的结果大多荒诞可笑。Philip

  Rohr在于1679年出版于莱比锡的《死者咀嚼现象之历史与哲学》中把在坟墓中咀嚼的现象解释为魔鬼附身,这一观点在当时得到许多人支持,1728年,莱恩夫特也在莱比锡出版了一本《随意在坟墓里咀嚼的尸体》对Rohr大加驳斥。

  1732年Christian Stock的《论吸血的尸体》和1732年Johann Heinrich Zopf的《论塞尔维亚的吸血鬼》在欧洲出版。同期,身为Senones修道院院长的Dom Augustin Calmet神父写了一本驳斥这些小册子的书,名字极其冗长:《论匈牙利、摩尔达维亚等地的附体鬼魂、被开除教籍的人、吸血鬼或活尸》,这位神甫收集了很多吸血鬼行动的踪迹,一一列举在这本书里。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Davanzati所写的《论吸血鬼》以及教皇Benoit

  XIV(本笃十四)在他的著作《天主赐福和圣人列福》中在第四卷中也谈到了吸血鬼。但是很可惜,吸血鬼氏族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密和恐怖得多。

  随着科学的发展,愚蠢的人们自认为掌握了一切道理,他们开始屏弃他们的信仰,肆意涂抹着自己的灵魂。象征荣耀的家徽上落满了灰尘,吸血鬼的传说令很多人认为荒诞不经。人类似乎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足以轻视吸血鬼的存在。然而,与这种愚蠢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吸血鬼的族群却一如既往的,在黑暗的角落里啜饮着红色的鲜血。

  神话与历史中的吸血鬼

  “每当鲜血缓缓流进我的喉咙,我知道我是被诅咒了。所以我微笑着,享受这痛苦生活所带来的仅有快乐。”——“堕落天使”SombreNuit

  在这个鬼魅和怪兽大行其道的阴暗世界,没有一种生物能如此深深地把恐惧的种子植进你的心底——除了那些身着华贵晚礼服,出没于上流社会盛宴的夜行吸血者。接下来的旅途上,基德将把神话与历史中的吸血鬼向你一一介绍。

  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文化中都留有他们神秘的影子。他们的形象各异,从中国红眼绿发的怪物到希腊的有翼半蛇人;从日本的吸血妖狐(藏马?!)到马来西亚的拖曳着内脏的头颅;真是无所不包。

  自然,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可不是他们。我们所熟悉的小说,影视中的吸血鬼,其实是和东欧神话大有渊源的。欧洲的吸血鬼传说源于远东地区,由中国和印度的商人经丝绸之路传到地中海,再沿黑海岸到希腊,巴尔干,以及匈牙利等地。

  现代人对吸血鬼的印象仍旧包括令人恐惧的传说,诸如饮鲜血,从死亡中复生,在晚间寻找人类猎物等等——这些说法实际上是源于东欧神话;而象我们熟悉的一些特征:身着夜礼服和高领斗蓬,能变身为蝙蝠——其实都是近人的创造了。

  就算在东欧,吸血鬼也有好多种。

  斯拉夫吸血鬼

  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波兰在内的斯拉夫民族,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吸血鬼神话,传奇。在公元九世纪,十世纪时,正教和罗马教廷为权力而在此发生冲突,结果于1054年分裂。这在吸血鬼传奇的发展上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差异——罗马教廷认为肉体不朽者是圣人;而正教认为那是:吸血鬼。

  斯拉夫吸血鬼的神话在九世纪异教与基督教的冲突中得到发展。基督教得胜了,但是吸血鬼与其他许多异教的信仰在传说中继续。

  造成“吸血鬼”这一概念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婴儿出生时有牙齿或尾巴;在特定的日子怀孕;不寻常的死亡;被开除出基督教;怪异的葬礼之类。

  吸血鬼并不是无敌的。火刑,圣水,驱魔术都能对其造成很大的伤害。

  吸血鬼的时代

  十八世纪时吸血鬼的黄金时期,1710年瘟疫再度流行,东普鲁士深受其害,当局为了消除人民的恐惧,或者说他们也和民众看法一致------瘟疫的罪魁祸首是吸血鬼,当局采用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手段,比如把一座公墓里的坟墓全部打开,看看哪些人的尸体没有腐烂,它就是吸血鬼,最著名的案例有以下两个:

  一个名叫Pierre Plogowitz的农民在1725年死后变成了吸血鬼,在kilova这个村庄里兴风作浪,致死八人。另一个名叫Arnold Paole,它被控造成Medwegya村的大量人口牲畜死亡,这两个案子都轰动一时,第一个案的报告今天存放在维也纳档案馆,其中有一个词“vanpir”是第一次在文献里出现, 这就是吸血鬼名称的由来。

  第二个案子的影响要大的多当局与1731年12月开始着手调查,由军医Fluckinger作笔录,并交给Heiduques连队的几位军官和医生签名后以《见闻与发现》为题呈送贝尔格莱德法庭,并于1732年正式发表印行,该书的影响甚至传到了凡尔赛,法王路易十五要求黎赛留公爵(Richelieu)把案件的正式结果写成详细的报告呈给他,之所以如此轰动,欧洲的媒体功不可没,其中《拾穗者》杂志在1732年3月3日的那一期中出现了vampyre,这是法语中第一次出现吸血鬼这个词。

  全欧洲都被这两个案子吸引了,许多人借机出版了大量的小册子,实际上,从前也有相关的著作,其中不乏一些逻辑清晰,论证严谨的作品,比如1679年出版于莱比锡的《死者咀嚼现象之历史与哲学》,作者Philip Rohr,该书把在坟墓中咀嚼的现象解释为魔鬼附身,这一观点在当时得到许多人支持,1728年,莱恩夫特也在莱比锡出版了一本《随意在坟墓里咀嚼的尸体》对Rohr大加驳斥。

  及至这两件案子发生后,较为著名的有1732年Christian Stock的《论吸血的尸体》和1732年Johann Heinrich Zopf的《论塞尔维亚的吸血鬼》。鉴于这些小册子大多以耸人听闻而招徕读者,于是一些宗教理论家就出来纷纷撰文立说,以正视听,以注解圣经而闻名且身为Senones修道院院长的Dom Augustin Calmet神父写了一本驳斥这些小册子的书,名字极其冗长:《论匈牙利、摩尔达维亚等地的附体鬼魂、被开除教籍的人、吸血鬼或活尸》,但由于该书中列举了大量相关例子,所以几乎可以当作一本轶闻录来看,比较著名的还有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Davanzati所写的《论吸血鬼》以及教皇Benoit XIV(本笃十四)在他的著作《天主赐福和圣人列福》中在第四卷中谈到了吸血鬼并持否定态度。

  第一章:血的情结

  人类一向把牺牲者的血当作祭品,以求神祗慈悲。赐下恩惠。为了赶走鬼怪,人类常常制造青面獠牙的偶像。

  蛊惑人心的血

  阿斯特克人认为,把年轻牺牲者的血拿来当作祭品献给众神后,土地会变的肥沃。在执行死刑时,可怕的流血场面预视着违法者的命运。

  人类创造了许多在夜里活动的精灵,其中吸血鬼独具特色:它是僵尸,必须吸活人的血才能生存下去,吸血鬼应该是产生于与血有关的幻想——血是宝贵的液体是生命力的象征,人若是失血变会有生命的危险。这种关于血的观念可以追朔到人类的远古时代,。

  第一个可靠记载是在中亚波斯发现的一只史前陶罐,上面画着一个男人在和一个想吸他血的魔鬼搏斗。后来,巴比伦的女妖利利图(LILIUTU)以吸儿童的血闻名,这传说也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还有一些作家认为关于吸血僵尸的传说,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

  在地理和年代方面,我们无需详尽考证便可以知道,自古以来,人类就在想象的世界里杜撰出无数渴血的精灵。无论是在中国,印度,马来,还是在波里尼西亚,阿斯特克或爱斯基摩的社会里都有这方面的证据。这些精灵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为吸血鬼,吸血鬼是欧洲文明的产物。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而发源于尤太人信仰的基督教传统,又是欧洲伦理法典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到这些古文明当中去寻找吸血鬼的起源。

  古希腊罗马神话里的鲜血和死亡

  古希腊人在鲜血和冥河间建立了神密的联系。在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E)第十一卷,尤里西斯祭献绵羊的血招唤英雄们的亡灵。占卜者TIRESIAS以及其它死者饮了血后都暂时恢复了生气和活力,与尤里西斯交谈起来。

  将血和冥界联系起来的观念,在基督教盛行以前,看来颇受重视。所以古希腊罗马神话里有许多吸血的神魔。她们外貌象女人,例如人面蛇身女妖和半人半鸟的女妖。半人半鸟的女妖是人头鸟身,吸摇篮中婴儿的血,或让睡梦中的青年人精力全失。EMPUSA是幽灵之神HECATE的侍女,一个铜脚的恶魔,可以随时化身为漂亮的少女,诱惑睡梦中的青年人。拉弥亚是埃及王BELOS的女儿,她的几个孩子被赫拉杀死了,为了报仇,她变成怪物,吞食儿童和吸他们的血。

  人面蛇身女怪,铜脚恶魔和半鸟半人女妖等,与罗马尼亚西部,特兰西瓦尼亚地方的吸血鬼无直接关系。不过表示半鸟半人女妖的“STRYGE”与罗马尼亚人从17世纪以来称吸血鬼的“STRIGO”到有些相似。这些古代的神魔就象现代的吸血鬼一样,都是趁受害者熟睡时吸他们的血,但有一点与现代吸血鬼不同,人面蛇身怪,铜脚恶魔和半鸟半人女妖等都不是僵尸,而是脱离了躯体的神,要诱或惑人时能变成人形。这个特点让人想起基督教时代的女恶魔。这些女恶魔纠缠睡梦中的青年男子,和他们交欢,直到他们精竭而死。

  整个肉体的灵魂,就是它的鲜血

  根据犹太教教士的记载,与人面蛇身女怪相当的LILITH是巴比伦女妖LILITU的前身,在创造夏娃以前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LILITH被亚当抛弃后,就变成了众妖魔的女王,和人面蛇身怪,铜脚恶魔和半鸟半人女妖等一样,也吸婴儿的血,也会让熟睡的年轻男子丧失生气。在希伯莱人的眼里,LILITH违反了绝对禁忌,因为摩西法典禁止吃活物的血:“所以,我对以色列的孩子说‘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以吃。因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们的生命,凡吃血的人必将受到惩罚。”《旧约利未记》

  希伯莱人对血始终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结,同时把血看成是生命和不洁的象征。血是身体的灵魂,而生命是神所赐于的,只有上帝才能主宰生死,因此血有神圣的一面。同时血又与人类的不幸有关;亚当的女伴屈服于魔鬼的诱惑,犯了原罪,因此女人的月经便被视为不洁的伤口,是上帝对夏娃后裔的惩罚。在希伯莱人的传说里,月经是一切不幸的根源。女人在月经期间不得在公共场合露面,一但她出现,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行房,因为她不洁净。所以对希伯莱人来说,血有一种灾难性的含义,凡有血的地方必有罪恶。

  基督教重振血的声誉

  《新约》教诲我们,耶稣用自己的血拯救人类。在十字架上殉难前,耶稣和使徒共进最后的晚餐,以葡萄酒和面包象征自己的血和身体,并说这血有赎罪的价值。《约翰福音》甚至强调血产生的功效,以至于早期教皇不得不提出意见,反对只从字面上来解释最后的晚餐,担心一旦这样解释,一些异教仪式可能会死灰复燃,例如用人祭献或在仪式上吃人。

  772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制服了古日耳曼人的一支——萨克森人(SAXON)使他们改信基督教。785年,他颁布了《萨克森异教地区基督徒之权利》的法令,迫使萨克森人接受洗礼。依照这法律,凡是把异教欣仰与圣餐中的面包和酒视为耶稣身体和血的想法混为一谈,大办人肉宴席的萨克森人一律处死。尽管有了这些预防措施和禁令,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里,血仍然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又得到鬼神学的渲染,由此产生了吸血鬼迷信。11世纪,一些巫士和医生认为血有赎罪的功能,同时滥用对圣母的崇拜。他们开出的医治百病和延缓衰老的药方,竟是喝处女纯洁的血。

  死后的生命——附体的灵魂

  新柏拉图主义强调极端的唯心主义,主张“逃离身体”。这种思想认为人死后还有生命,这是在吸血鬼迷信形成的过程中,基督教所起的另一种作用。身体只是物质的躯壳,所以会腐烂,而灵魂却能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生存,以等待在末日审判时复活。罪人若能悔过,尤其是在死前接受涂油礼的仪式,他们的灵魂就能因赎罪而得到拯救。凡是没有接受临终涂油礼的人,或者没有葬入圣地的人,例如自杀或开除教籍的人,是注定不会得救的。按照基督教的解释,这些人就是“受难的灵魂”,既不属于今天,也不属于来世。关于鬼魂和吸血鬼的迷信于焉而生。鬼魂和吸血鬼不一样,鬼魂是不再有肉体躯壳的灵魂,是被炼狱里跑出来的了灵魂所侵占的躯体。

  吸血的死尸

  11世纪有人发现死人的尸体离开了坟墓而且完好无损,一些谣言于是流传开来。德普郎斯的《地狱辞典》记载了一个事件:1031年,在法国南部摩日开的第二次主教会议时,德卡奥尔主教说,他的教区有个开除教籍的骑士死了,尸体几次被人在离开坟墓很远的地方发现。北欧的传说里,也有吸血僵尸的说法。

  爱尔兰的凯尔特人(CELT)曾把自己的信仰带到冰岛,斯堪地纳维亚诸国和不列颠群岛,所以北欧吸血僵尸的说法,可能已与中世纪的基督教结合在了一起。从12世纪开始,在英国用拉丁文写的编年史里,例如1193年梅普所写的《法庭琐事》,以及1196年德纽伯格的英国国教史都找得到类似的例子。这两部著作里有各种各样的故事,都是关于被开除教籍死人的故事。他们每天夜间从坟墓中出来,纠缠自己的亲人,造成了一连串离奇的死亡。可是打开他们的棺木,他们的尸体完好无损,而且还沾着血。唯一能让他们不在捣乱的办法,就是用剑刺穿尸体,再点把火将尸体烧掉。英国编年史专家找不到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这类僵尸,就称他们是“吸血的僵尸”(CADAVER SANGUISUGUS),其实就是后来说的吸血鬼。不列颠群岛是最早形成吸血鬼迷信的地方,不过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为止,这种迷信还不普遍。并未在当地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传染病与迷信一起流行

  到了14世纪,吸血鬼迷信才真正成了风气,主要流传在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和波希米亚等地。以钱,吸血鬼迷信是无关宏旨的事,现在却蔚然成风,普遍程度不下于同时期肆虐的瘟疫,而且与瘟疫相结合了。为了避免传染瘟疫,人们经常不确定人是否死了就仓促的将他们埋葬,几天后打开墓穴,会看到完好的还有血迹的尸体,其实是这些被活埋的人临终前万分痛苦想从棺木挣扎出来。但徒劳,最后可能弄伤自己流血,而后真正死去,可怜。(这种情况在战争时也常常出现)。

  后来在莱恩斯特的名著1728年的《随意在坟墓里咀嚼的尸体》里,甚至谈到了自我吞食。在迷信风识列烈的14世纪,吸血鬼传说由于瘟疫而广为流传。1343年普鲁士男爵德莱登死于瘟疫,下葬后,仍有几个人信誓旦旦,说在坟墓外又见到了他。为了让他安息,人们只好挖开墓地,用剑一举刺穿了他的遗骸。

  15世纪的两个凶神恶刹

  14,15世纪,吸血鬼迷信在西欧相当罕见。不过在法国,1440年的德莱斯事件却轰动一时,他至今仍与吸血鬼传说密不可分——法国小说家司曼在1891年的小说《在那儿》里,将他描绘成不折不扣的吸血鬼。

  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德莱斯男爵是圣女贞德的战友,当贞德被俘后,男爵归隐于自己的领地。后来他迷上了炼金术,希望在血里发现点金术的奥秘,以获得财富和权势。这些实验使他丧失心智。将300多个儿童折磨至死,其实德莱斯这号人物更符合吃人妖魔,或是蓝胡子这类的形象,但他也常常被归为吸血鬼。

  比德莱斯更能代表吸血鬼的是多瑙河畔瓦拉西亚公国的督军佛拉德四世,他有两个称号“特普”TAPES(施木桩刑的人。玩过恐惧吧,那些死在木桩上的人就是被施了木桩刑)还有就是“德库拉”(DRACULA,魔鬼或龙的别称)。佛拉德曾打败了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解救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但他也是吸血的暴君,为了作乐把成千上万的人用尖木桩戳死。佛拉德的暴虐行为,替当时的许多编年史作家增加了丰富的素材,把他写成了一个传奇人物。现在他的名字已经和吸血鬼分不开了。他的残忍行径在400年后,引起英国作家斯托克的注意,写成了《德库拉》一书,创造了一则现代神话。

  人类一向把牺牲者的血当作祭品,以求神诋慈悲,赐下恩惠。

  人类创造了许多在夜里活动的精灵,其中吸血鬼独具特色:它是僵尸,必须活人的血才能永远生存下去。吸血鬼应该是产生于与血有关的幻想——血这宝贵的液体是生命力的象征,人若因受伤失血便有性命危险。这种关于血的观念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代,看来是不会错的。第一个可靠的记载,是在中亚波斯发现的一只史前的陶罐,罐上哟偶一幅:一个男人和一个想吸他血的魔鬼搏斗。后来,巴比伦的女妖利利图(Lilitu)以吸儿童的血闻名,这个传说距今也有好几千年了。还有一些作家认为,关于吸血僵尸的传说,最早产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

  古希腊人在鲜血和冥界间建立神秘的关联。把鲜血和冥界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基督教盛行以前,看来是颇受重视的,所以古希腊罗马神话里有许多吸血的神,它们的外貌像女人,例如人面蛇身怪和半鸟半人女妖。这些古代世界的神就像现代的吸血鬼一样,都趁受害者熟睡时吸他们的血;但有一点与现代吸血鬼不同,人面蛇身女怪、铜脚恶魔和半鸟半人女妖都不是僵尸,而是脱离了躯体的神,要诱惑人时能变成人形。这个特点让人想起基督教时代的女恶魔。这些女恶魔纠缠睡梦中的青年男子,和他们交欢,使他们筋疲力尽而失去活力,甚至送掉性命。

  根据犹太教的记载,与人面蛇身女怪相当的利利特(Lilith)是巴比伦女妖利利图的前身,在创造夏娃之前是亚当的第一个妻子。利利特被亚当抛弃以后,就变成众妖魔鬼怪的女王。她暗暗和人面蛇身女怪、半鸟半人女妖一样,也吸婴儿的血,也会让熟睡的年轻男子丧失生气。

  希伯来人对血始终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结,同时把它看成是生命和不洁的象征。血是身体的灵魂,而生命是神所赐予的,只有上帝才能主宰有关:亚当的女伴屈服于魔鬼的疑惑,犯了原罪,因此女人的月经便被视为不洁的伤口,是上帝对夏娃后裔的惩罚。

  《新约》教诲我们,耶苏用自己的血拯救人类。在十字架上殉难前,耶苏和使徒共进最后晚餐,以葡萄酒和面包象征自己的血和身体,并说这血有赎罪的价值。

  11世纪的基督教世界里,一些巫师和医生认为血有赎罪的功用,同时滥用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他们开出的医治百病和延缓衰老的药方,竟然是喝处女纯洁的血。

  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iosm)强调极端唯心主义,主张“逃离身体”。这种思想认为人死后还有生命,这是在吸血鬼迷信形成的过程中,基督教所起的另一种作用。鬼魂和额吸血鬼不一样,鬼魂上不再有肉体躯壳的幽灵,因而对人无害;吸血鬼则是附体的鬼魂,是被炼狱里跑出来的灵魂所侵占的躯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