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均有它的基本观念。主要是永恒运动观、动态平衡观、统一整体观,人与自然相应观。这些学术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部分,所以,无论在中医生理学,病理学,病态学、防治学等方面的理论中,都能突出地反映出来,而且几千年来,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接受,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了验证。要很好地掌握中医学,就必须弄清这些卓越的学术思想,才能深入探索其奥义。

永恒运动观

永恒运动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它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整个人体,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着的。

1,整个自然界是永恒运动的。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从自然现象开始的,通过长期的观察,对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来暑往的变迁,逐渐认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的,永恒运动变化着的,认识了物质运动的永恒性。例如:大地就是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地运行的。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又说:“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说明大地是凭借周围的大气而居于天体之中,人们面南而立,则天体右旋,自东而西,大地左转,自西而东,左右旋转周行,运动不息,四时万物的变化,也随之而出现。

物质的运动方式,古人把它归纳为升、降、出、入,也就是内在的活动与内外的联系。《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没有内在的活动,也不能脱离周围事物而孤立存在。升降出入的运动,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而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也只能在物质基础上表现出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时之有,而贵常守。”这就是说:升降出入是物质运动的普遍现象,但在普遍的运动现象中,各个物质又有它不同的情况,在空间中范围有大小,在时间上期限有长短,然而升降出入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总离不开内在活动与内外联系的基本因素。

《内经》还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又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说明事物之所以有运动变化,完全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召” “相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毛**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和变化。” 《内经》作者通过详细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结合总结临床经验,已经认识了这个真理。

事物的变化循着一定的规律,经历着生、长、壮、老、已的必然过程,它是由初生,而成长壮大,当它发展到极度的时候,就归于消亡而变为另一种新的事物。《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由物生到物极, 由物极到另一个物生,这种由化而变的过程,一方面是旧的事物败,一方面是新的事物成。当新事物成熟时即已倚伏着消亡之因;当旧事物败坏时便孕育了新生之机。这样不断地除旧布新,就推动了事物的向前发展。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2、整个人体也是永恒运动的。人这个自然界的物体,和天地一样,也是永恒运动变化着的。例如:体内的气就是在运动变化之中发挥其生理作用的。所以《灵枢·脉度篇》说: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灌脏腑,外濡肌腠。”说明人体内气的运行,无处不到,无时或息,正因为气在经脉中不断的,永恒的运动变化着,才能发挥“内灌脏腑,外濡肌腠”的生理作用。

又如:体内的血脉,也是有规律的运动变化着的。《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但由于受到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它的运动规律是要相应地发生变化的。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因而四时的脉象,就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的变化。

不仅如此,人体内的种种活动, 《内经》称之谓“神机”。《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素问·六微旨大论》也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根于中,犹言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存在,根源于体内种种机能运动,这运动便是生命之根。如何运动呢?主要表现在呼吸出入方面。如果部分机能失常则为病,整个机能运动停止则死,即所谓“神机化灭。”动既为生命的泉源,便不能有片刻的不动。就人而言,“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就物而言,“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因为升降出入,为物体运动的主要形式。无论人和物,它的运动都是永恒无期限的,唯有永恒的运动;才能变化无穷。假如静止不动,则不生不化,生命便因之而毁灭了。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成败倚伏生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总之,生命在于永恒的运动。

动态平衡观

平衡,按其表现形态的不同,区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动态平衡。

中医学从永恒运动观出发,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成与败,乃至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这些相互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就用阴与阳加以概括,并认为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关系,才是正常状态。同时,还指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正如《灵枢·根结篇》所说:“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这里从数量的奇偶显示阴阳双方不平衡的绝对性。

1、人体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生命过程的动态平衡协调,人之生命以阴阳平衡为贵。认为人的内与外,表与里,上与下各部分之间,以及物质与功能之间,都必须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就是说人体只有保持着阴气充盈平和,阳气固密秘守,生命活动才会旺盛,身体才能健康无病。平衡与运动不可分割,人体总是处于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之中,就能显示出人体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已的各个阶段来。

人体的动态平衡,是前进中的平衡, 由一个水平线的平衡上升到新水平线上的平衡。 《素问·上古天真论》描写男女生、长、壮、老、已过程时,说到女子七岁肾气逐渐充实,开始更换乳齿,头发迅速生长,十四岁生殖机能成熟,月经来潮,二十一岁智力和形体发育成熟,二十八岁是最旺盛时期,三十五岁出现初衰,四十二岁三阳经气血衰减,四十九岁肾气大衰,月经闭止。说明人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平衡的内容是不同的,不是停留在某一水平线上的平衡,而是前进中的动态平衡。

2、动态平衡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动态平衡观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医疗实践的各个方面。

人体阴阳相对平衡,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机体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标志着身体健康。 《素问·调经论》说: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阴阳平衡之人,气血充沛,寸口脉、人迎脉等九处脉象一致,称之为“平人”,即健康无病者。健康人的气血运行上下和谐,脏腑经络的功能正常,形肉气血相互协调。总括起来说,健康人包括机体内部阴阳的相对平衡和机体与外部环境的相对平衡,即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这样两个方面,而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死亡的根本原因。人体阴阳动态的相对平衡关系受到破坏,而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恢复时,就会发生疾病。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阴阳乖戾,疾病乃起。”无论什么病,中医学都认为应该用相应的阴阳不平衡来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说明阴阳是相互斗争的,斗争是绝对的,阴阳平衡是相对的,一旦阴阳失调,任何一方偏胜,必然影响到对方,这就是病象。如果阴阳平衡关系破裂而阴阳分离,人的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调整阴阳,恢复平衡协调,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就是说根据阴阳偏盛偏衰的病变,采用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方法,以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为治疗目的。

总之,中医学应用古代对立统一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观念,为古代的医学和哲学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统一整体观

统一整体观,是中医学另一重要学术思想。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体内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组织,都是互有联系,而不可能彼此孤立的。这种学术思想具体贯串到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各个方面,对认识和防治疾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组织结构,是由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头脑,脊髓,女子胞等),五官九窍(眼、耳、口、鼻、舌叫五官,再加前阴和后阴,就叫九窍)、形体组织(皮毛、肌肉、脉管、筋膜,骨骼简称五体)、经络、津液、气血、精髓等组成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都起源于内脏的功能,如血液的运行,气体的交换,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以及视、听、言、行等等,无一不是依靠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在心的统一调节下,以五脏为中心,把全身的其他内脏,感觉器官和形体组织,连结成有机的整体而进行的。

这种人体组织结构和复杂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具体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内脏与内脏相关论。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脏,主要有五脏六腑,而五脏的脏与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六腑的腑与腑之间有着分工协作的关系;脏与腑之间存在着表里配合的关系,那就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这就说明人体的内脏与内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彼此关联着的。这十二脏腑,称为“十二官。”它们各具不同的功能活动。但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为用的,即是以心为主导,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把人体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协作的对立统一的整体,以维持正常的相互关系。所以,前人以当时社会上统治机构的官职,来比喻人体十二脏腑的职能,并非常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以此养生则殃。”由于在生理活动中,内脏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因而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而相互影响。所以《素间·玉机真脏论》说: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气厥论》说: “五脏六腑,寒热相移”。根据内脏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规律,中医在诊断和治疗脏腑病变时,就考虑到这问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是从整体出发,作好病因学的研究和发病学的预防。《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种已见肝病,尚未见脾病,但预见到肝病传脾的发展趋势,因而防患于未然, “先实脾气”,治疗上就主动了。这种此脏有病而考虑到彼脏的问题,就是统一整体观的具体运用。

2,内脏与体表相关论。前人根据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认识到人体的内脏与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有着一定的联属关系。它也是以心为主导,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实现的。由于人体的经络,内属脏腑,外络四肢、九窍、躯干和各个组织器官,加上体表更有一定的经络及其穴位呈有规律的分布,使体表和内脏成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一个五脏合五腑,主五体,开窍于五官的特殊联系。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皮毛,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膜,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骼,开窍于耳等。在生理上,脏腑与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以及口、舌、眼、耳、鼻、前后阴等五官九窍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完成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在发生病变的时候,脏腑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的组织或器官;体表或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所属脏腑。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就决定了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和表现,而了解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以及邪正的消长。同时,许多体表疾病,如皮肤病和五官的疾病,也可以寻找发病的内脏根源,通过治疗内脏达到全愈的目的。例如,在临床上常用清肝的方法治疗暴发火眼,就是因为肝的经脉上行连目系,肝开窍于目;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就是因为心和小肠的经脉互络属,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心开窍于舌;用补肾的方法治疗脱发、耳聋,就是因为肾主藏精,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这些都说明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综上所述,可知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由许多器官联合进行的,而任何器官的活动都是整体机能的一部分。因此,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发病,都能影响整体机能的失调,故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时,既要重视局部病变,又必须注意整体反映,把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反对那种只看局部,忽视整体的片面的孤立地对待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人与自然相应观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同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体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相应的观念。 《内经》首先记述了这种观念。《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里的“天地”是指整个自然界,“相应”是指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可影响人体并使之与相适应。《灵枢·岁露论》也说: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都说明人与自然有密切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相应观,始终科学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研究,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1、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秉天地正常之气而生成,人的生命是由于天地间正常变化而产生的,如果天地间没有正常变化,人的生命就不会存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指出了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类受着天地间正常变化规律的支配,并顺应着四时变化的规律而完成其生命活动过程。如果天地间变化严重反常,比如说只有火没有水,或者只有寒冷,根本没有温热,并超过极限,则根本不会产生生命,有了生命,也不可能如正常变化中那样的发育、成长。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六节脏象论》说: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指出了人类所必需的空气、饮食等物质都来源于自然界。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就好象鱼儿生话在水中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自然的作用和影响,因此,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发生生理上的反映。如果这种影响超越了人体正常生理所允许的范围时,就能使人体和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遭到破坏而发生某些疾病。

2、 自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自然界的变化,包括季节气候、晨昏昼夜,风雨寒热晦明、地区环境等方面的变化,都对人体产生影响。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其中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是一例。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之中正常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在春天里,气候开始温暖,一切枯萎了的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冷冻了的土地和泉水也解冻了,蛰藏着的小生物,又开始活动起来,整个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现象。在夏天里,气候比较炎热,一切植物长得十分茂盛,各种生物活动更加活跃,整个自然界充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秋天里,气候开始转凉,植物生长的果实都已成熟,可以收获了,茂盛的树木又开始凋谢,许多生物的活动开始减少,整个自然界出现一片收敛的现象。在冬天里,气候转为寒冷,多数植物已经枯萎,泉水又冰冻,许多生物蛰伏躲藏起来,停止活动,进行冬眠,整个自然界中的许多生命现象,好象藏伏起来一样。人类受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发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映。所以《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适应了自然界四时气候的正常变化,而在生理活动中发生一些适应性反映。春夏之时,气候温热,人体的阳气,则由内而发泄于外,皮肤松弛,血管舒张,津液气血趋向体表,表现为易于出汗而小便较少;秋冬季节,气候寒凉,人体的阳气则由外而收敛于内,皮肤致密,血管收缩,津液气血趋向体内,表现为出汗少而小便较多。所以《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同样的情况,四时脉象,也相应的变化,如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这种脉象上的春浮在波,夏浮在肤,秋沉下肤,冬沉在骨的浮沉变化只是一种现象,它的实质应当是整个机体受四时气候影响后,在气血方面所引起的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不过,人类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本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气候剧变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发生疾病。例如:春天应温暖而反寒冷,就容易使人受寒而发生风寒感冒;夏天气候过于炎热,久旱无雨,就容易使人受热而引起中暑。同时,在四时的气候变化中,每一季节都有它的不同特点,常常可以发生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都指出了季节不同发病也常不同的这一特点。此外,由于人体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界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则自然界气候变化不仅关系到疾病的发生,而且也影响着病变的过程。一些慢性疾病,如某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病等,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变换之时引起发作或病情加剧。1959年湖南省医务工作者就南岳地区的气象情况与结核病人的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肺结核大咯血为例,发现以二月中旬、十月中旬及下旬为大咯血的最高峰,其大咯血“人日百分率” (人日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即将每月分成上,中、下三旬,并将每旬内咯血发生的病人及咯血的天数算成“人日数”,例如一人咯血四天为4人日,以此与同一旬度内住院的总“人日数”对比,算成百分数,以表示咯血的发生率以与当时的气象情况进行对照观察。)分别为0.76%,0.5%及0.6%。如按季度观察则以春季及秋季大咯血发生最多,五、六、七诸月大咯血发生最少。对照当时的气象情况,发现了以下气象特征,即:(1)凡大咯血发生最高诸月中,当时的气压较高,气温较低或由高转低,相对湿度下降或剧烈下降。 (2)大咯血发生最低诸月中,此时气压均较低,温度则由低转高。因而初步认为,大咯血的发生多在气压增高、气温降低或由高转低以及湿度下降或剧烈下降时出现。反之,在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大咯血发生最少。由此可见,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是明显的。

如上所述,人体的生理活动,一般说来,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改变的。在病理过程中,也是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医生在诊治疾病的时候,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季节与疾病的关系(包括疾病的流行情况),贯彻“因时制宜”的原则。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2)晨昏昼夜对人体的影响。晨、就是每天的清晨,昏、就是傍晚时的黄昏,昼、就是白昼,夜、就是夜晚。每天之中自然界的变化虽然没有一年之中那样显著,但每日晨昏昼夜还是各具特点的。早晨天刚亮,温度上开始转温,亮度上开始转明,白天温度越来越高,亮度上越来越亮,傍晚温度又逐渐降低,亮度上又由明转暗,夜晚温度上更愈来愈低,亮度上也越来越暗,这些变化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人体的阳气,白天运转于外,推动着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傍晚阳气收敛,夜晚阳气内藏,便于人们的休息。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受晨昏昼夜变化的影响。例如,人们在早晨和白昼里,精神充沛,到了傍晚,精神就开始衰退一些,晚上就需要睡眠休息。再以人们的工作为例,白昼精神饱满,工作耐劳,夜晚精神疲倦,工作不耐劳,常常是前半夜还可以,后半夜就较难受,到了早晨,精神又自然好转起来。这是人体阳气的盛衰,与晨昏昼夜的变化相应的反映。

晨昏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一般疾病,大多在清晨比较轻松,下午起逐渐加重。《内经》把这种表现概括称之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是由于在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一天里,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所以《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以发热为例,临床上的常见现象是早晨体温多半正常,中午以后才逐渐升高,夜晚更重,到了第二天早晨又降低。这些现象,中医学认为是人体中正邪相争,彼此进退的结果。正能胜邪,也就是说人体正常生理调节代偿能力能够战胜疾病因素,那么,人就轻松爽快,不一定表现症状,反之则否,而正气的盛衰,则又由于人与自然相应的原因,与晨昏昼夜密切相关,这也就是同一条件下而在晨昏昼夜的表现各有不同的理由。说明了临床症状表现与人体正气强弱的关系,为中医学人与自然相应观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现代生物时钟学,发现每一种生物,从微小的单细胞草履虫以至于人,是由一种复杂的生理节奏所控制。现代医学已证明人体内的细胞分裂、血液成分、直肠温度、尿量及尿的成分等,都有着昼夜节律,一个月或一年的节律。就是说,人体里确实存在着生物钟。中医学早就认为人身营气和卫气的运行,都是有节律的,而且可以用客观指标测定的。 《灵枢·五十营篇》说: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这就是说,营气在人身运行,一昼夜共行五十周,周天二十八宿,每一宿的等距为三十六分,加起来共得一千0八分,这就是营气运行的度数。 《灵枢·卫气行篇》说: “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手足三阳经)二十五周,夜行于阴(手足三阴经)二十五周……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终矣。”这是用“漏刻”来测定卫气运行于人身的节律。后世针灸家依据营、卫运行的这一节律,测定出脏腑的时刻表,标志五脏六腑十二经气在一日十二时辰里各自的旺时,称之为“子午流注”。用于临床,往往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3)风雨寒热晦明对人体的影响。风、就是刮风,雨、就是下雨,寒、就是气温下降而寒冷,热、就是气温上升而炎热,晦,就是暗晦的阴天,明、就是光明的晴天。这些天气的变化,无一不与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天气的变化息息相关。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 “天温日明,侧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指出了当天气温和,日月明朗的时候,人体的血气濡润流畅,卫气也浮行于表;若天气寒冷,阴翳蔽日,则人身的血液流动艰涩,卫气也因之沉伏于里。

人体的病理变化也和天气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左传》记载了秦医医和早在公元前 541年,就提出了六气致病的学说。他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指出了阴阳风雨晦明的天气变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 《素问·离合真邪沦》说;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客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这是以自然界的天气变化而引起地面上经水或静或动或涌起的现象作比喻,说明人体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邪入人体,寒则血凝涩,暑则气淖泽等病理变化。所以,有些风湿痹证的病人,天气晴明,出太阳的天气,他就觉得轻快一些,一到阴天雨天,他的病情便马上加重,甚至天气将要变化,他便有明显的感觉。这些例子在临床上是经常可以遇到的,足以说明风雨寒热晦明等天气变化对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明显影响。

根据天气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在冶疗疾病时,就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来调理人体气血的活动。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结合现代物候学研究的进展,更说明古人所阐述的“因天时而调气血”的这一治疗原则是不无理由的,值得今后继续研究和探讨。

(4)地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各个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对人体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我国地区辽阔,南北气候悬殊,南方气候偏于湿热,北方气候偏于燥寒,人们一旦易地而居,初期常会感到不适。这是因为环境突然改变,机体还不能适应的缘故。但经过一个时期,就慢慢适应了。这不仅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也说明人体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本能。

地区环境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地区环境有关。例如地形的高寒与卑湿,就是不同地区环境的具体反映。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说明地势高而寒冷的地带,其气主收敛,人的腠理开少而闭多,所以病者多寒在外而热在内,治疗时,应表散外寒、清泻内热:卑下温热的地带,其气主疏泄,人的腠理开多而闭少,所以病者多气泄于外,寒盛于中,治疗时宜收敛其气,温暖其中。此外《素问、异法方宜论》还指出了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由于地理环境和地区气候的差异,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了生理上、体质上的不同特点,这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因而产生的疾病各异,因此,治疗上也必须采取“一病而治各不同”的方法。 《内经》的这些说法, 由于时代发展,条件的变化,现在看来,当然已未必尽然,但从其精神来看,即地区方域对人体密切相关,这一点,无疑的仍然是十分正确的认识。 “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

人与自然相应观问题讨论人与自然相应观在《内经》中有二种解说,一种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并使其与之相适应。例如: 《灵枢·岁露论》说: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黄帝曰:可得闻乎?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这种解说是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它指明了人与自然相应观的实质。另一种解说则是以天地间的一些自然现象来解释人体的一些解剖,生理、病理现象,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因而把人与天地等同起来。例如:《灵枢·邪客篇》说:“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萁,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很显然这是牵强比附,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不能反映人与自然观的实质。为了保存人与自然相应观的精髓,我们采用了前一种解说,而舍弃了后一种解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