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国最着名的结构要求是:凤头、豹尾、猪肚。

莉安盖斯纳:在《简 爱》中,如果小说的一开始,读者就知道罗彻斯特在楼顶中有个疯妻子,小说会逊色多少?

叶圣陶: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办法。

开头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一篇小说一开始是否吸引人,在读者缺乏时间和耐心的今天,开始部分不吸引人,小说就失败了一半。尤其是短篇小说,更是如此。

结尾则决定这篇小说能给人留下什么回味,好的结尾可以把全篇的努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或者是读者从此不忘这篇小说。

开头

1.着名开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尉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一个二十多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有人说,“多年以后”又“准会想起”,这是一个站在未来回忆过去的视角,“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继续往前延伸。“当时”,一个隐蔽的现在视角。

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交织在一起。这种开头,会让人产生许多复杂的感受。

“多年以后”,孤独、苍老的基调。“奥雷连诺上尉站在行刑队面前”,是死亡、惊惧。“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表现了热带原始土着居民第一次见到冰块时的新奇。

“那年晚夏,我们住在乡村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深处有一泓蔚蓝。部队打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激起尘土,洒落在树叶上,连树干上也积满了尘埃,树叶给微风吹得往下纷纷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白晃晃,空空荡荡,只剩下一片落叶。”——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那年晚夏”回忆开始,导入故事。“部队打从房子边走上大路”,小说的背景知道了,这是有关战争的小说。“晚夏”“尘土”“白晃晃,空空荡荡”“落叶”,反复渲染出一股失落、萧条的气氛,为作品的悲剧色彩打上了基调。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卡夫卡《变形记》

一个人变成了甲壳虫,这是大师的悬念。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曹雪芹《红楼梦》

一上来就是一首震撼读者的绝句!用“一把辛酸泪”为红楼梦作了一个总体概括,同时又把读者拉入作者的期待和忧虑之中:“谁知其中味”。之后才开始叙述“石头记”。

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腭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纳博科夫《洛丽塔》

这个开头充分体现了语言与音律之妙,第一句就写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一个成年男子对少女的爱恋,无疑是“欲念之火”。这种爱与“罪恶”与“灵魂”有关。作者的表达极具冲击力,只是一个动作:“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腭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只是一句轻轻的,轻到只有自己颤抖的心才能听到的一句:“洛-丽-塔”。畸形的爱,由此被写活。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狄更斯《双城记》

这样的开头普遍受到学者的喜欢,因为作者会总结。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样的开头往往会消解一部小说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它改变了小说的落点,而且这像是一种主题先行,制约了读者对小说的个性化理解。

这是在华盛顿广场西边的一个小区。这儿的街道乱七八槽,一个一个的小胡同曲曲折折地拐着弯子,交叉口数也数不清。可这条街,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这还是一位画家发现的,那就是在这迷宫似地街道上,讨债的人,最终在迷惑中只好摸索着原路返回。当然了,那些颜料、纸张、和画布的钱,一分也别想拿到。

因此,古色古香的格林威治村很快吸引来了不少的画家…… ——欧 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这个开头不但非常自然的写出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而且一箭双雕地暗示了画家们的生存状态:穷。

2.开头的原则

(1)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

(2)开头要单纯简单,不能什么都交代(单纯简单的意思是不能让所有能引发好奇心和具有重要性的事物都堆在开头部分,那样会把读者搞得晕头转向,此外,还会导致小说迟迟不能进入主体部分);

(3)要有“事”和问题(好的开头必须这样安排:它使读者意识到作品中的人物在生活中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他碰到了需要有所行动的问题,或是陷入了一个必须从中解脱出来的困境,或是处在这么一个位置——主人公必须在种种可能的行为方案中作出自己的选择);

(4)开头要有悬疑,且不能急于揭秘;

(5)不要急着诉说,要让读者很快进入角色(小说开头不能急于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是要快速把读者拉入故事的情景当中,让读者成为情节中的一个人物,让他在故事的开展中去判断)。

当然,开头的事情不能太复杂,要让人容易判断。也就是说,让读者读过不多的文字之后,就明白,现在有麻烦在眼前了。

3.开头的基本类型和方式

第一种类型:人物类

(1)“仪表堂堂、结实富态的壮鹿马利根从楼梯口走了上来。他端着一碗肥皂水,碗上十字交叉地驾着一面镜子和一把剃刀……”——乔伊斯《尤利西斯》

(2)《小二黑结婚》的开篇就写“二诸葛”和“三仙姑”绰号的由来,并借此引出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

(3)“叫我伊希来尔吧!……”——赫尔曼·麦尔雅《白鲸》

(4)“起床了,特迪林克斯,”惠斯顿夫人边说边跳下床。

“你今天着什么魔啦?”惠斯顿问道。

“没事就不能起床吗?”她兴冲冲地回答。

这时才七点钟,卧室里仍旧阴暗寒冷。惠斯顿仍然躺在床上瞅着妻子……

      ——劳伦斯《白色长袜》

一开头就是就是一对夫妻的对话。以人物对话开篇的典型例子还有伊夫林 沃的《一把尘土》以及艾维 康普顿 伯内特的许多小说。

第二种类型:环境类

以环境描写为主的开头方式特点更突出,历史更长一些。如《红与黑》的开头,先从故事发生的地理风貌说起,然后自然地引出人物。

环境类的开头如果运用得当,对故事的人物、主题可以起到较好的衬托作用,有利于渲染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增加小说文学性和审美性。例如托马斯·哈代的《还乡》、佛斯特的《印度之行》等,都是因为开头对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而备受好评。

以背景为主的开头,其样式通常更灵活、更丰富一些。如戈尔巴朵夫的小说《不屈的人们》的开头:

全是往东去,全是往东去,哪怕有一辆往西去的也好!

二战期间,德军突袭苏联,从西往东大举进攻,苏军猝不及防,一时败退,不得不向东方进行大撤退。苏联人民当时的心情,自然是盼望红军早点反攻,从东边打过去。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苏联人民那种焦急、盼望的心情和盘托出,不但为整部小说奠定了基调,也反映了时代的背景。

梅里美的《嘉尔曼》的开头,一上来叙述者就絮叨背景材料:

说自己是一个地理、考古学者,是为了弄清门达古战场的遗址,特意到蒙蒂利亚附近作实地考察的。

这种煞有介事的背景诉说,无疑增加了人物的可信度,获得了读者的信任。之后情节骤然展开——叙述者在途中与男主角,大盗唐·何塞邂逅。接着小说进入主体部分,唐·何塞与女主人公嘉尔曼的传奇故事。梅里美的这一开头,暗中形成了一个圈套:叙述者在读者不经意间转换了角色,成为了一个见证者,仿佛整个故事真的发生了。

第三种类型:情节类

(1)顺序的开头方式

如《变形记》《简爱》《第四十一》《毁灭》《雪国》等等。顺序的开头方式有利于读者迅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但往往因单调、缺乏变化而不吸引人。

(2)倒叙的开头方式

如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鲁迅的《祝福》,还有许多侦探类、悬疑类小说。他们总是把故事的结局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边读边想。

但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适合倒叙,一般来说,只有那些有明确结尾且结尾具有异常性,情节感较强的故事才适合。像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从一个去世女人的回忆录开始。

事实上,许多小说的开头是从情节发展到关键或精彩的中间环节开始的,故事的前因后果则以插叙的方式,通过人物对话或叙述者的补充说明加以介绍。这种倒叙的方式,最着名的例子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黑尔抵达布莱顿还不到三个小时,就知道他们要谋杀他…… ——格雷厄姆·格林《布莱顿·诺克》

作者一起笔就把人物推到了高潮性的险恶境地,接下来再慢慢叙述前因后果。

情节类开头因为吸引力和动感强,常受到小说家的青睐。

第四种类型:哲理、辞语类

如《安娜·卡列尼娜》的哲理起语,起到了总括全局、提纲挈领和引起悬念的作用。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的条件。”——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仿佛随意开了头,不用你睁大眼睛,定神去看。他引用了一个跟自己亲近的过来人的话,特别具有亲和力。

西方人热衷于哲理性的议论。

“家庭要是不幸福,随他怎么宽敞——你从金门进去,把帽子挂在哈特拉斯,披肩挂在合恩角,然后穿过拉布拉多出去,到头仍旧枉然……。”  ——《爱的牺牲》

像欧亨利这样议论的,还有狄更斯、塞林格等。

而东方人则喜欢以诗词、辞赋开头。

典型的当然是《红楼梦》。此外,还有《儒林外史》: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三国演义》的开篇突兀有力,犹如横空出世,但打头的依然是一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第五种类型:提示、谈话类       

如鲁迅的《孤独者》的开头:

“我和魏连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开头方式更亲切一些: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个战前香港的故事。”

提示、闲谈类开头有益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尽快让读者进入到小说的艺术境界中去,使读者与小说家一道观察、品评、创造。

结尾

小说写作,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是一场孤独的不为人知的长征,当结尾时刻来临时,你还得继续振奋精神,因为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一种状况:能看见没目标,但需要最后的冲刺。

1.常见的结尾方式

(1)回眸照应

小说《天鹅湖传说》的开头是:

“这个湖过去没名,后来湖里有了天鹅,老木便给它取名天鹅湖。再后来天鹅湖里没了天鹅也没了老木,但人们依然叫它天鹅湖。”

结尾是:

“秋去春来,老木走后的天鹅湖,再也没有天鹅群降落栖息过,后来,天鹅湖真的成了沙漠公园,人们在湖中养了一对天鹅,希望长大繁衍。然而,这对天鹅长大后,却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时间里飞走了,并且再也没有回来过。但天鹅湖依然叫天鹅湖。”

(2)抖开包袱

《最后一片叶子》的高妙就在于直到结尾才抖开包袱,以苏对琼西说的一段话,道出了那片叶子不落的原因。

(3)愕然翻转

小说《窗》:

“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里的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苍白的生活也就因此有了光彩。但是角落里的病人却在靠窗的病人生命垂危时见死不救,最后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然而,他抬头望见的窗外却是一堵什么也没有的高墙。”

(4)戛然而止

莫泊桑的《项链》采用的就是这种结尾方法。轻描淡写地道出的以牺牲十年青春为代价所归还的项链竟然是假的这样一句话,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小说也戛然而止,让人浮想联翩。

(5)以对话结束

如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

“唉,杰克,”伯莱特说,“我们要能在一起该多好。”

前面,有个穿着卡其制服的骑警在指挥交通。他举起警棍。车子突然慢下来,使伯莱特紧偎在我身上。

“是啊,”我说,“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

(6)无解而结

高行健的获奖小说《灵山》具有典型性:

也没有喜悦,喜悦是对忧虑而言。

只落着雪。

我不知我此时身在何处,我不知道天堂里这片土地又从何而来,我四周环顾。

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懂,还以为我什么都懂。

事情就出在我背后又总有只莫名其妙的眼泪,我就只好不懂装懂。

装作要弄懂却总也弄不懂。

就是这样。

(7)无终结

“这个怪人的日记还没有结束。日记作者没有抗拒住诱惑,又提起了笔。不过我们觉得,可以再这里打上句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

莫里斯·布朗肖认为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把结局看成对结尾的不可能性的超越”的一次了不起的实践。同样没有结局的还有卡夫卡。

(8)总结提炼哲理,升华小说意义

鲁迅的《狂人日记》的结尾是一节,只有两行字,却极富哲理,说出了作者的心声,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9)转换语言叙述时态

《复活》的结尾:

“从这天晚上起,对聂赫留朵夫来说,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这样说倒不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环境,而是因为从这个时候起,他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对他来说都取得了一种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义。至于他一生当中的各个新阶段会怎样结束,那是后来的事了。”

(10)        漠然和空白

鲁迅《孔乙己》的结尾,只写了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至于孔乙己死前的情感状态,鲁迅保留了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11)以补充性文字结束

尼古拉斯·埃文斯的《马语者》结尾是法兰克给安妮寄来了汤姆的一封信。

“信封里面,包藏在一张白纸中的是那段当他俩在小河屋里共度最后一晚时,汤姆从她手里取回的绳子。白纸上,他一共才只写了这么几个字:

以免你忘记。”

以补充性文字结束,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不过,中国式的补充性文字多是对人物后事的补充,比如家庭、子女、享年等。

2.结尾的一般性原则和要求

(1)自然而然

(2)可以结尾时,要坚决果断、干脆利落

(3)结实有力,不在结尾时卖弄文采。这主要是针对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追求结尾的“巧妙”,因为它的切入点靠后。长篇小说的切入点靠前,过于追求“巧妙”,往往会对小说的结构造成伤害。

(4)不能散乱,要收束线索,不可横生枝节。

(5)要给读者留有回味、思索和想象的空间,不能把一切都写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