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早晨,师长陈光、政委肖华把曾思玉叫去。陈光手中拿着一封信,神情严肃地说:“曾主任,交给你一个极其重要十万火急的任务。这是毛泽东写给四方面军徐向前总指挥的一封信。你带六团第一营和师部备用电台,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昨天经过的那个岔路口。无论如何要把毛泽东的亲笔信送到徐总指挥手中,这是关系到党和红军前途和命运的极其重要的一封信,任务艰巨,困难很大。但是,你是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红军干部,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任务。如果遇到意外,哪怕牺牲自己也要设法将信送到徐向前总指挥手中。” 曾思玉回答说:“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完成。”随后,陈光、肖华带曾思玉到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所在的屋子里。陈光向毛泽东报告说:“这是我们师部通信主任曾思玉,由他来执行送信任务。”毛泽东见到曾思玉,满脸露出笑容:“哎呀,你不是给我选派担架员的曾主任吗?主任亲自出马,一个顶俩。我相信你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次送信的任务。”然后用手指着地图说:“徐总指挥从东面来,一定会经过这个岔路口向毛尔盖去,你必须争取时间,抢先赶到岔路口等候。”曾思玉立即敬礼回答:“请主席放心,我坚决完成任务!”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吐了出来,看着曾思玉,神情变得更加严肃:“曾主任,那可不是一封普通的信呀,送这封信说不定会付出重大代价,甚至还会流血牺牲的!”曾思玉不假思索地回答:“主席,跟着你干革命,我们红军战士心里就亮堂,就高兴,为革命事业牺牲自己也是光荣的!”
随后,曾思玉带红二师第六团第一营和电台,冒着细雨,迎着迷雾,向目的地跑去。经过强行军,大约在下午2时,曾思玉和所率的第一营就赶到了岔路口,立即对东西两面道路观察,并判断出徐总指挥的马队尚未经过此路口,曾思玉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心里想,这下可好了,完成送信任务更有把握了。随即命令营长曾保堂带部队立即布置警戒线,还派出观察哨,用旗语作信号联络等候。曾思玉带一个班则在岔路口南侧雪松下休息等候。大约等了两个小时,观察哨的旗语信号报告,东面有一支骑兵队奔驰过来了。曾思玉心想,可能是徐总指挥的马队来了。果然,先头几个骑兵飞奔而来,刹时就到了面前,曾思玉立即拿着信摇晃着并高喊:“同志们停下,停下!徐总指挥来了吗?”马队停了下来。曾思玉问:“请问哪位是徐总指挥?”一位马背上的红军战士回头指着徐向前说:“这位就是我们的徐总指挥。”曾思玉万分激动而惊喜地问:“您就是徐总指挥?”得到肯定回答后赶快把信呈上。徐向前接过信,看信封是毛泽东亲笔所写,就迅速拆开仔细地看了一遍。只见他眉头紧锁,脸上突然严肃起来,并非常气愤地随口说出:“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当时站在徐向前身边的曾思玉心里也是极度紧张,他向徐向前敬礼,然后问:“报告总指挥,您有回信吗?”徐向前略为思索后说:“没有回信,我写个收条签上名字。”并详细地询问了曾思玉的职务,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的身体状况。曾思玉接过签字的收条后,逐一作了回答,并向徐向前敬礼,然后就返回追赶部队。后来,曾思玉在他写的《前一百年》回忆录中详细地回忆了这一情节:“给徐总指挥送信,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徐向前,徐总指挥的高级指挥员风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揣摩着,毛泽东给徐总的这封信,可能是揭露张国焘妄图危害党中央的阴谋,阐述为了挽救红军,避免红军内部冲突而造成互相残杀的悲剧。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领右路军继续北上的事实真相,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当时,身为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在历史最危急的紧要关头,旗帜鲜明地回答:‘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才使张国焘的阴谋未能得逞,为维护红军的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天上午,曾思玉赶上了大部队,回到了师部,并简要汇报了送信过程。陈光、肖华听完汇报后,满意地说:“通信主任亲自执行,火速送毛主席的亲笔信,圆满地完成任务,使毛主席放心了!”曾思玉把徐总指挥签字的收条交给了陈光,陈光迅速派人把收条送交毛泽东。
曾思玉带侦察连意外缴获国民党报纸。毛泽东看后高兴地在大会上宣布:“我们再经过几天行程就到陕北,就同陕北苏区红军会师了。”
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到达甘肃省岷县哈达铺(今属宕昌县)。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后,在他写的回忆录中说道:“红军先头部队在攻占哈达铺时果断地拿下了邮局,这是很长时间以来他们占领的第一个邮局。他们在那里找到了国民党的报纸,毛泽东和他的指挥官们兴致勃勃,一口气读完了这些报纸。”通过报纸,毛泽东知道了陕北有红军的消息,决定下一步到陕北去落脚。奥托·布劳恩(即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在《中国纪事》一书中回忆,1935年9月在甘肃省岷县举行军事会议,“坚持以前的决议,继续向陕北的苏维埃根据地前进,而且要加快速度。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关于陕北形势的新消息起了作用。”这个“陕北形势的新消息”是谁提供的?
1935年9月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后,陈光师长命令曾思玉率红二师侦察连化装成“中央军”到哈达铺进行侦察。连长梁兴初化装成“中央军”中校,曾思玉和指导员曹德连化装成少校,几名机关人员和副连长刘云标化装成少校副官,走在队伍的前面。
哈达铺是甘肃省岷州境内一个较大的镇子,回汉两个民族居住于北。傍晚时分,曾思玉一行到达哈达铺。正巧,国民党鲁大昌部下一名少校副官带领一支有几十匹马的骡马运输队也刚驻进了哈达铺一个骡马店。当曾思玉、梁兴初等人带领侦察员进到镇公所时,这位国民党少校副官和镇长急忙走了出来,表示欢迎:“你们辛苦了!兄弟我没出来远迎,还敬请原谅!”很快,曾思玉他们就了解了运输队的基本情况,并得知骡马队驮着服装、弹药以及面粉等物品。少校副官带着曾思玉、梁兴初他们来到骡马队。“中校”梁兴初说:“少校副官,骡马运输队的东西全部交给我们接收,不打收条!”这位少校副官听后顿时脸色变得苍白,吓得不知所措。梁兴初接着讲道:“你不用害怕,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共产党红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你可能都听说了吧?只要放下武器,一律给予优待。”就这样,少校副官和他的骡马队人员乖乖地放下武器,当了俘虏。清理物品时,有一捆报纸引起了曾思玉的注意,因为他知道,毛泽东非常爱看报纸,更知道报纸对于当时被严密封锁下的红军的重要性。曾思玉、梁兴初、曹德连等就以最快的速度把报纸上交了师部,陈光、肖华很快就把报纸交给了毛泽东。
红军占领哈达铺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索尔兹伯里在回忆录中写道:“哈达铺群众倾城出动,热烈欢迎这些跋涉二万四千里走进这座古城的男女战士,他们以欢呼、笑脸和各种食物来欢迎这些疲惫憔悴,但斗志旺盛的红军战士。”9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哈达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曾思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场设在一座关帝庙院里,大庙院内有一座戏台,是供人们赶庙会看戏用的,只好临时把它当作会议主席台。当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王稼祥、张闻天等人健步走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首先,由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宣布开会,然后请毛泽东讲话。
这时,只见毛泽东向大家招手致意,微笑着向大家说:“同志们好!”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高声地呼喊:“毛主席好!”
毛泽东又挥了挥双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开始作报告。后来,曾思玉多次回忆了毛泽东的这次讲话内容。1996年10月17日,曾思玉在中共中央举行的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座谈会上说:“对于长征的这一伟大意义,还是1935年9月红军到达哈达铺,毛泽东在接见红军干部时就作了深刻的阐述,他用洪亮的声音对我们在座的同志说:我们的长征是不会白走的,她是播种机,沿途留下了受伤的同志,会生根发芽;她是宣言书,扩大了共产党的威望,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使几万万民众知道,中国工农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剩下的这几千人,人数是大大地减少了,力量虽然小了,但这是我们党和红军的精华,有了我们这些坚强的同志,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起来!”2010年冬,曾思玉又回忆起毛泽东的这次讲话:“‘我们这些幸存者终于踏过了千山万水,突破了敌人腊子口最后一道防线,胜利地到达这里。我们所剩人数虽然不多了,但我们是红军的精华,我们是钢铁英雄汉,是革命的骨干。正如古语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突破了敌人围追堵截,我们胜利了,长征就要胜利了。我们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我们红军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红军是英雄好汉。我们红军是宣传队,向全中国人民大众宣传……我们是播种机,把红军的种子播种在十一个省内,我相信它会发芽、开花、结果的。张国焘搞分裂和危害党中央,他们南下,此路是不通的,他们还要回来的。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红二师侦察连在哈达铺俘获了敌人的一个骡马大队,缴获了新近出版的报纸,上面登载了陕北‘赤区’的消息,那里有一支红军。我们再经过几天行程就到陕北,就同陕北苏区红军会师了。’毛泽东话音刚落,会场上就立刻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和快乐的欢笑声。”
曾思玉他们弄到的报纸,为党中央决策把红军的“家”安在陕北起了重要作用,又一次得到了毛泽东的夸奖。正如索尔兹伯里在回忆录中所说:“现在,在距江西的出发点成千上万里之遥的哈达铺,长征确切的目标才日渐明确了。”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召开后,根据党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正式改编为陕甘支队,向陕北根据地挺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