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解放战争] 马歇尔调处国共冲突失败的背后


早就预见国民党、中共、苏联三方关系纷乱复杂的美国,在《双十协定》被内战的炮火吞噬,成了一抹灰烬后,代表着“正义”站了出来:历尽劫难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饱经战火世界人民需要和平,必须停止内战!

1945年底,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选派二战风云人物、地位显赫的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处国共冲突,马歇尔多次调解过看似无法解决的纠纷,让势不两立的对手握手言和,被罗斯福总统赞誉为“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格与罕见的才华”,他的出马足以证明美国对国共问题的重视。

因为史迪威这个铁杆,马歇尔了解了不少蒋介石,虽然他知道此次使命艰难,可马帅是一个喜欢挑战的军人,更是一个渴望成功的将军,他还希望中国人民能过上安生日子。

可有时好心与用心并不一定能办成好事!

中国有一句老话“天地万物,相克相生”,有些人命里注定相克,正如蒋介石与马歇尔。

陈立夫得知美国要派马歇尔来华的消息后很着急,当即向委员长率直进言:国共问题,宜直接商诸苏联,反易解决,若由美国出任居间,使苏面子过不去,徒增阻碍,此其一。照我观察,共方利于拖延,俾有时间整军以对我。美方对于共党问题,见解不深,易受其欺,此其二。国共问题,据我推测,调解机会极少,马歇尔将军英雄人物,为世所称,此番出任调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如何下场?其咎若诿之于我方,我又何以自处?此其三。[1]

蒋介石觉得很对头,无奈外交部已将同意马歇尔来华的电报发了出去。

1945年12月23日,马歇尔将军以杜鲁门总统特使的名义飞抵重庆。

正如陈立夫所预测,马歇尔将军一踏进中国,就与蒋介石闹得很不愉快。24日,为其生日,委员长特别安排了一个盛大宴会为其接风与祝寿,不料彼竟以殖民地总督式的口吻,大大责备了国民党一顿,参加的文武百官,听了甚为不悦。[2]蒋介石在日本投降后,成了百年来中国及亚洲声望超高的领袖,更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而马歇尔也是二战的大英雄,这两位举世声望超高的军人在一起,就像两块硬碰硬的石头。

马歇尔公开此行目的:让共产党交了军队,令国民党让出一部分权力,将共产党统一到国民党为主的联合政府中。

为完成这个神圣使命,马帅制订了三个目标:停火、裁军、和平。

在马歇尔的努力下,和平进程初见成效。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经过3天的讨论后达成停火协定。就在停战协定签订的当天,政治协商会议也正式召开,蒋介石宣布:从今以后,“各政党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得在法律范围之内,公开活动”;“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现行法令,依此原则分别予以废止或修正。司法与警察以外机关,不得拘捕、审讯及处罚人民”。甚至可以准许各地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和依法实行自下而上的普选。[3]

蒋介石这番话雷倒了马歇尔和全国人民,因为独裁的蒋委员长开始讲民主了!

作为回应,中共也公开宣称:“全国人民在战胜日本侵略者之后,为建立国内和平局面所做之努力,已获得重要成果。中国和平民主新阶段将从此开始。”[4]

国共这一唱一和,让中国人民看到和平、民主的曙光和希望!

国民党与中共唱完高调,马歇尔动真格了。

他要求国民党在政治上做出一些重要的妥协,必须放弃“一党专政”,让人们确信国民政府开始走向民主,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说服共产党交出军队,实现真正的和平。1946年1月22日,马歇尔向蒋介石递交了一份由他亲自拟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草案),主张成立“临时国务委员会”,取代最高国防委员会,并明确了国民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地位。马歇尔还告诉蒋介石,美国陆战队不可能长时间留在中国,国民党在西北和东北的地位因为苏联的原因正严重削弱,这是当下限制中共坐大的最好办法。马歇尔的一番好意,蒋介石却不感冒,可是碍于马歇尔手里掌握着运兵和援助大权,他只能先乖乖听话,否则他就会失去东北,失去源源不断的美援。

执政党已表态,在野党也不唱反调,国共双方迅速通过了政治协商会议决议,这其中包括承认蒋介石的领袖地位、组成宪草审议委员会,增加国民大会代表,并拟定1946年11月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

马歇尔的第一项任务算是顺利完成了,很快又奔向第二个目标:裁军。

1946年2月初,马歇尔提出了“整编中共部队与中国政府军合并之基本方案”,要求中国军队象西方国家那样真正建立在军队与政治分离的基础上。

方案一提出,中共拍手赞成。

2月8日,中共中央在致重庆代表电话中说:“马歇尔所提办法,对于破坏国民党及地方系军队的原来系统是彻底的”,“应在原则上赞成他的意见”。但根据中共中央自身的体验和经验,断言:方案中许多工作东西还仅仅是马歇尔的幻想,“是今天行不通的”,“军队中的派系亦将长期存在”。[5]

2月14日,三方讨论通过整军方案:

第一期整编,国民政府方面将陆军缩编为120个师,分在12个地区进行。共军方面缩编为30个师,分五个地区集中进行,完成期限为6个月。

第二期整编,全国保持国防军共20个军,每个军3个师,共60个师,其余一律遣散退役;长江以南所有国民政府之军队共编10个军;华北方面所有之国共军共编5个军,以共产党在华北之军队编为4个军,国民政府在华化之军队编为1个军;在东北方面所有国共军队编为5个军;以上统编完成之期限为90日。[6]

国共只在军队缩编比例、开始统编日期、宪兵性质和文件的标题等问题有一些分歧,其他都意见一致。

这对打打闹闹近20年的冤家突然变得这么友好,连马歇尔也觉得不对劲了:这其中有必有蹊跷!

马歇尔这个二战中最伟大的战士,虽然经历过最复杂的战争,却不了解错综复杂、明争暗斗的中国政治,他不知道国共这种表面的顺利只是一种假象,这对争斗了19年的冤家,是永远也讲不和的。

谈完整军问题,中共提出:当下必须解决东北问题!

提到东北问题,马歇尔也头痛了,因为到1946年1月,共产党在东北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已经超过20万人,并控制许多重要的地区,可国民党进入东北的部队不到10万,仅占领了南满的部分地区,更关键的是,百万苏联红军还赖在东北不走。

这回马歇尔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不该在停战协定里将东北排除在外。

这是为何?

当初,苏联提议林彪的东北部队改名叫“东北民主联军”(原名“东北自治军”),算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武装力量,与共产党没有什么关系,苏联支持东北民主联军,并不违反《中苏协定》。正是这个由头,让马歇尔上了斯大林的当。

等到马歇尔意识到后,为时晚了,如今只有怎么弥补这个错误了。

马歇尔一面积极帮国民党向东北运兵,加强国民党在东北的军事实力,一面积极谋求中国的统一。马歇尔站在蒋介石一边,中共也意识到:国民党不断向东北增兵,我现不能增兵,又不能破坏交通,有时条件对我甚有利,我又不能主动向敌进攻,待敌获得有利时机突然向我进攻,我又被动”,一旦春季到来,冰雪消融,敌人可能有顺利登陆,东北已占地区将会陷于严重困难之中。[7]中共的担忧当然不会摆到台面。

就在一切进展还算顺利时,1946年3月中旬,马歇尔回华盛顿商洽金融贷款等问题。

临回国前,马歇尔到太原会过阎锡山。兴许是山西的老醋伴饺子让马歇尔兴致盎然,马帅自信地对老阎说:“我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国共之间的矛盾,因为我给共产党的条件比苏联给他们的更好。”

听罢,老阎圆圆的脸上露出了几丝诡秘的笑容:“你这是在谈交易,如果共产党想做交易的话,你就能成功。但是,如果他们的目的是接管这个工厂,那么这交易就做不成喽。”

马歇尔心里一沉:“你认为共产党真的不会妥协吗?”

阎锡山说:“这我不能肯定,这完全取决于共产党是否愿意放弃进行世界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马歇尔无奈地回答:“如果不成功,美国将全盘退出。”




[1]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343页

[2]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344页

[3]《中央日报》,1946年1月11日

[4]《新华日报》1946年1月12日

[5]《中央至中共代表团电》,1946年2月8日

[6] 蔡文治《回忆马歇尔将军在华调处国共合作的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107辑,中国文出版社,第123页

[7]《东北局彭真至中央并林彪电》,1946年2月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