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至12月日伪军扫荡后,冀东抗日根据地基本区,成为日伪军占领区或游击区。1943年2月初,晋察冀军区第13(冀东)军分区以主力三分之一留在热河省(1956年撤销)南部山区。以主力三分之二发动恢复基本区战役,分东、中、西三路向基本区挺进。东路第12团由滦河以东地区出发,越过滦河,进抵丰(润)迁(安)滦(县)东部地区,遭日伪军阻击,退回滦河以东地区:中路第11团和军分区警卫连、特务连,由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率领,由喜峰口南下,进抵遵化县丁家岭;西路第13团由长城典崖关以东地区南下,到达蓟县九百户,遭日伪军合围,暂时退回山地。在东、西两路返回的情况下,中路仍坚持前进。部队深入基本区后,日伪军遂调集兵力追击、围攻。在丁家岭,中路部队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日伪军70多人,缴获步枪20多支。部队继续南下,进至丰润县西南之南坨、南青坨一带,配合地方干部展开恢复工作。18日,日伪军再次调集玉田、丰润、唐山、天津等地部队6000余人,围攻进入基本区的中路军。11时许,日伪军在炮火支援下,向南青坨进攻。八路军依托村落杀伤日伪军约280人,缴获步枪20余支,19时突围,向遵化县芦各寨方向转移。日伪军在后尾追。19日拂晓,当八路军进入小屯时,日伪军主力已乘汽车迂回至芦各寨堵击,当地守备日军和伪治安军7个团共1万余人也蜂拥而至,构成以芦各寨为中心方园15公里的4道封锁线,妄图迅速歼灭八路军。为摆脱困境,八路军抢占芦各寨周围各要点,坚决抗击日伪军进攻,以待夜晚分散突围。此时,日伪军依仗优势兵力和炮火展开攻击,开始以整连整排兵力冲击,继之以小组分散冲击,最后以1个中队配合伪治安军300—400人进行集团冲击,均遭猛烈回击,未能得逞。23时许,八路军以坚决迅速动作分别突出重围,转至滦河东和长城以北地区。
此役,八路军共毙伤日伪军400多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7支。
冀东第二次恢复基本区攻势作战
1943年7月至9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东部地区第二次恢复抗日根据地基本区的攻势作战。
6月,晋察冀军区第13(冀东)军分区主力由滦河以东、长城以北进入冀东抗日根据地基本区,7月分三路遂行第二次恢复基本区的攻势作战。东路第12团主力和第7、第8区队,由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率领,由滦河以东地区进抵丰(润)滦(县)迁(安)地区后,于8月5日在夏官营击溃榛子镇日军1个中队和伪军一部的联合进攻,歼灭伪军1个整连。尔后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唐山市以北地区,另一路东转至上五岭以北地区,配合地方千部开辟工作,并攻击东陆庄子及洼子地封锁沟上的一线碉堡,恢复遵化铁厂以西地区。9月16日,乘胜争取丰润县胡各庄据点伪警察1个大队反正,攻克下水峪到左家坞一线全部碉堡。同时。县、区武装到处袭扰日伪军据点,攻克9座碉堡。至此,打开了滦河以西地区局面。中路第11团两个连和军分区侦察连到达玉田县南部后,分兵两路,连续攻克和逼退义王庄、孟四庄等4个日伪军据点,击溃日伪军400多人的尾追。此后,日伪军再不敢轻易出动。八路军乘机以排为单位展开,破坏日伪军交通,摧毁伪政权,配合地方恢复、整顿抗日政权,迅速打开蓟县、玉田,宝坻地区的局面。中路部队积极恢复丰润、玉田、遵化地区。第11团两个连和第4区队两个连,与地方干部相配合,进入遵化,玉田边界棒子峪和西山口,歼灭前来合击的日伪军300余人,尔后又攻克亮甲营据点。县、区武装攻克唐山市附近的4座碉堡。至8月底,丰润、玉田、宁河,遵化中心区已初步恢复。西路第13团大部和第2区队开辟通县、顺义地区,进展顺利。第13团1个连和警卫连恢复蓟县、宝坻、三河地区,先后攻克蛮子营、马兰庄等据点,但由于蓟县地方工作已被日伪军破坏,部队无法立足,于9月中旬退出。
此次作战历经3个月,八路军作战80多次,攻克点碉40处,毙伤日伪军1000多人,缴获追击炮两门,轻重机枪24挺、步枪1600多支,冀东抗日根据地除蓟县外,基本区大体上恢复原状。
冀东区1942年秋季反扫荡战役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9月至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东部地区反击日伪军扫荡的作战。
9月中旬,日军第27师团师团长源田指挥本师团及关东军1个联队(1000余人)、伪治安军20个团(两万人)、伪满军4个团(3000人)、杂牌伪军(3000人),共46000余人,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日伪军此次扫荡,先是控制军事要点,形成大包围态势,接着以局部扫荡掩护大规模挖沟建点,同时以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相配合,对基本区反复清剿;随后,又在长城内外和热河省(1956年撤销)南部山区实行“集家并村”,推行“三光”政策,制造“绝缘地带”,企图摧毁冀东抗日根据地,消灭冀东抗日力量。
中国共产党晋察冀分局第13(冀东)地委、晋察冀军区第13(冀东)军分区部队,为避免与日伪军决战,将主力第11、第13团先机转移到日伪军侧后热(河)南、滦(河)东等地打击与牵制日伪军,开辟新区;留第12团主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与日伪军周旋。
日伪军发现八路军冀东主力部队外转后,即以绝对优势兵力轮番出击,并驱使从当地、山东、冀中抓来的20万名民夫,于10月中旬在长城内外构成三道封锁线,先切断长城内外的联系,然后在抗日基本区挖壕、筑碉堡,实行分割、封锁。留在基本区的抗日部队和游击队,坚持斗争,打击日伪军。10月间,丰(润)玉(田)遵(化)和丰玉宁(河)联合县游击总队,相机突入宁河县境,攻克日伪军据点板桥。蓟(县)宝(坻)三(河)联合县地方武装第2、第4大队,在宁河七区水地与日军100多人遭遇,击毙其30多人,小部队游击战虽然打击和袭扰日伪军。日伪军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并强迫20万名民夫挖沟筑碉,到年底,挖成贯穿全冀东地区的主要封锁沟10道,封锁沟深3米,宽5米,共毁良田684.4万余亩。在封锁沟和公路线上,三里一碉,五里一堡,每碉派两个班至1个连兵力驻守。冀东地区被日伪军分割成很多细碎的小块,遭到日伪军严密封锁。在此情况下,地方武装又从基本区退出一部,坚持基本区的斗争愈加困难。转移至长城北承德地区活动的部队,11、12两月,对驻长城沿线日伪军发动一次小型攻势,先后攻克上峪车站、杨家黄岭、双宝镇等20个据点。其中,黄花川一战,毙日军田中大队长以下43人,俘日伪军100余人,缴轻机枪3挺、长短枪125支。同时,派精干武装潜入基本区,做恢复工作。
此役,八路军采取避免与日伪军决战的方针,八路军主力转移到外线,保存了有生力量,但抗日基本区为日伪军占领,使北宁铁路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大部变为日伪军占领区或游游击区,冀东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
陕北。延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