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上一主题 悬 念
下一主题 背反规律
搜索

事与愿违式

小说结构
小说结构: 结构

      这种结构的组织方式是:主人公从一开始就怀着一种强烈的主观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便付诸行动。他自以为要达到目的了,但由于种种他并不了解的客观原因或偶然因素,事情的结果偏偏朝着他愿望的反方向发展,使他的愿望落空。

      以这种方式组织小说结构的代表性作品,有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及法国作家法朗士的《克兰比尔》。

《警察与赞美诗》的主人公是流浪汉苏贝。在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决定去触犯法律,到监狱中去住三个月,以躲冬天的寒冷。他先是想进了一家饭馆白吃一顿,可是还没进门就被侍者领班发现了他的破皮鞋和烂衣衫,于是被推了出去。他又用石头砸商店的橱窗,见到警察也不跑,但就在这时候有人从商店里跑出来,警察去追那一个人。他终于走进了一家小饭馆,吃饱以后就宣称分文没有,可是侍这并没有叫警察,而是把他扔了出去。他当着一个警察的面去调戏一位妇女,说请她喝啤酒,不料那妇女马上表示同意。他在街头吆喝胡闹,警察竟然把他当作了庆祝球赛得胜的大学生。在一家小铺内,他抓起了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刚刚放下的一把雨伞,没想到那人的伞是刚捡到的,以为是物归原主。如此等等,他就是达不到进监狱的愿望。他躺在街头的长椅上,听到了教堂里传来的赞美诗的声音。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自食其力者去找份工作,根本就不想进监狱躲冬寒了。就在这时候,警察把他送进了监狱。这也是第二次事与愿违。

《克兰比尔》与《警察与赞美诗》的组织结构近似,但情节却相反。叫卖小贩热罗姆?克兰比尔这天沿街叫卖青菜,在一家商店门前被商店老板娘叫住,停了下来。老板娘拿了菜进去取钱的时候,警察来了,让克兰比尔立刻走开。他在等着拿菜钱,解释着而没动地方,于是警察动了肝火,并且认定他骂了“你是一头该死的母牛”。他以这句话反问,使警察更加愤怒,于是他被拘留,尔后被判15天监禁。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完全违背克兰比尔的意愿。从监狱中出来以后,克兰比尔继续卖菜,但人们都知道他刚从狱中出来,所以都回避他。卖不出菜,他陷入饥饿和贫困。天下着大雨,他依然在沿街叫卖,这时候他想到了可以避雨也能吃到饭的监狱。于是进监狱就成了他当时的强烈愿望。他想到了上次进监狱的原由,照方抓药,他发现一个警察后就对警察说:“该死的母牛!”可是警察却不理会,他进监狱的愿望也得不到实现。
“事与愿违”的组织结构方式,更便于标点人与社会的冲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