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说说几个武侠女作家

武侠的世界里,女性作家好像一直处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武无武魂,侠无大义。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女性武侠作家,是拥有自己一片天地的。下面,结合个人的阅读经验,试着说说几个武侠女作家:

  一、沧月

  代表作:《听雪楼系列》、《七夜雪》、(《镜系列》)等

  沧月《七夜雪》之前的武侠作品,有新人初出茅庐的锋芒,用尽新人的特权之后,到《七夜雪》是一变,之后,转向幻想领域写作,《镜系列》以及连载的《羽系列》。

  《七夜雪》之前的作品,我大致看过,几年后,还能记得的只有《幻世》一篇,或许是太虐心的原因吧,《听雪楼》失于人物性格的单一,而其他短篇作品也有此弊病。

  这一时期,她的作品带着一种小女生的偏执,言情的特质远高于武侠,文青色彩也比较浓厚,在作品中引用的一些诗文,有种生搬硬套的感觉,还有一些对外国文学作品情节的借鉴。

  《七夜雪》被认为是沧月最好的武侠作品,言情武侠可能更合适一点,情节和主题确实比之前的作品有所进步。不过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主体内容之外的一些东西。

  首先,后记,七夜。

  “我并不是一个天才,也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写作训练。一直以来,驱使我不停地书写的唯一动力、只是心底那种倾诉的欲望。

  就如一个女童站在人海里、茫茫然地开口唱出了第一句,并未想过要赢得多少的掌声,但渐渐地身边便会有一些人驻留倾听。她感到欢喜,也有惶惑,只想尽力唱得更好一些。

  ——但是却渐渐觉得,只凭着最初的热爱和天赋,所能触及的终究有限。”

  这篇后记,是让我感动的,或许女性写武侠本来就不该强求她们要有那种男性的抱负和侠义,写故事,本来就是织梦,怎么能强求每个人做的都是一样的梦呢。

  总体而言,沧月是一个想象力较丰富的作家,她的优势在于情节的出奇,用她的话来说,沧月是一个织梦者。

  其次,我想说的是《七夜雪》的跋

  “跋涉千里来向你道别
  在最初和最后的雪夜
  冰冷寂静的荒原上
  并肩走过的我们
  所有的话语
  都冻结在唇边
  一起抬头仰望
  你可曾看见七夜的雪花盛放了又枯萎
  宛如短暂的相聚和永久的离别
  请原谅于此刻转身离去的我
  为那荒芜的岁月
  为我的最终无法坚持
  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
  却终究抵不过时间”

  这篇跋放到最后,确实有些催泪,好多人被“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究抵不过时间”虐了一把,但单拿出这首诗来看的话,席慕容的味道过浓了那么一点。

  跋涉千里来向你道别,我最初和最后的月夜。——席慕容《最后的水笔仔》

  为那荒芜了的岁月,为我的最终无法坚持,为所有终于枯萎了的蔷薇。——席慕容《成长的定义》

  如果用席慕容的诗来总结《七夜雪》的结尾的话,这一句其实也很合适“想你从千里之遥奔赴到我的身边,原也只为了这一刻的低回和缱绻”(席慕容《雕刀》)

  《七夜雪》之后沧月基本转向了奇幻领域的写作,但是在《镜系列》里还是有武侠的影子,比如“为天下苍生而拔剑”等,因为她的奇幻作品,基本都没看过,不妄言了。

  二、飘灯

  女性武侠作家好像对李商隐都有某种偏爱,沧月的笔名源自“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飘灯的笔名则是李商隐的另一首诗“珠箔飘灯独自归”,对她笔名的另一种解释是“追着追着,自己就成了一盏灯”。我更喜欢第二种解释。

  飘灯代表作:《苏旷传奇》、(《亚马逊女王》)

  飘灯被认为是古派武侠的代表,个人觉得,她的作品得古龙的风骨,“求新求变求发展”,步非烟是觉得要“革金庸的命”,飘灯则是把古龙那种创新的精神,带到了作品中去。

  《苏旷传奇》带有一点轻小说的感觉,少了正统武侠的沉重话题,多了一种向上的正能量,把飘灯的一些信念传达了出来,据说,这是夹私货的最高水平,那么,飘灯确实做到了。

  从《苏旷传奇——重整河山待后生》开始,到《游必有方》、《随波逐流》,飘灯逐渐减少了对古龙的模仿痕迹,前期苏旷系列的情节安排还能明显看出古龙的痕迹,到后来,完全成了飘式的故事。

  武侠的世界里不是只有沉重和抱负,不是只有责任和复仇,爱情和友情,还应该有一种人生的态度,就像苏旷的名字,旷,“这江湖很险恶吗?我怎么不知道。”论女作家的侠气,我认为飘灯当推第一。

  “我穷惯了,丁是丁,卯是卯,只想要一个恩怨分明。”

  “自有胸中丘壑,重整大好河山。”

  女子尚有如此侠气,一众腻腻歪歪,酸不拉几的男性伤感青春文学作家,岂不应该愧怍吗?

  狠夸了飘灯一顿,也说说自己对飘灯作品的一些不满吧。

  一:对外传投入的心血远没有正传多,有几个外传并没有特别出彩,比如《妇道》等。

  二:建议《苏旷传奇》在适当的时候完结,苏旷的人物形象基本已经完整,系列故事没必要一直写下去,古龙除了陆小凤之外依然还有楚留香。

  值得提一下的是飘灯的幻想作品《亚马逊女王》获得了国内最高幻想文学奖“银河奖”的金奖,有点搞不清为啥写武侠的女性作家男性作家都写过或转型去写奇幻,或许,奇幻武侠在本质上就有相同点吧,在奇幻大兴之前,武侠正盛之时,其实武侠也是一种幻想文学。

  三、盛颜

  代表作:《寒鸦劫》、《三京画本》(连载中)

  盛颜被认为真正在武侠上有所创新,有所精进的少数作家之一。倪匡认为盛颜“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

  个人觉得,评价有点华而不实,不知是我没看懂,还是确乎名不副实。

  先说《寒鸦劫》,“我的左手还挽着暮春,右手却已触到了初夏,这远大时节,不可承受,只可叙述。”据盛颜自己所说,她想探讨一个主题“爱如死般坚强”,“劫”所取的解释,也是远大时节的意思。作为中篇来说,《寒鸦劫》基本符合佳作的水准,但被认为是“武侠第一中篇”明显有点抬高了。

  说盛颜的创新,其中一个原因是《寒鸦劫》的视角不仅是局限于中原,而是远至耶路撒冷,让江扶风到西方去求取圣药,这是盛颜的创新,但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败笔,起码在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江扶风到西方的那段故事,跟整篇小说有种不搭的感觉。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每一章前都有朴树的歌词,歌词很美好,但是每每让我觉得有种穿越的感觉。

  就以上几点来说,《寒鸦劫》仅仅是盛颜的新手作,根本谈不上“武侠第一中篇”,即便有人抄写《寒鸦劫》,有老师在课堂上讲《寒鸦劫》,这仍然不能说明《寒鸦劫》本身多么完美,相反,只能说明,抬高一个作家所用的方法比较可笑了。

  《寒鸦劫》之后,盛颜开始创作《三京画本》。《三京画本》的创作非常慢,几乎是半年出一点半年出一点,如果靠写书吃饭的话,估计盛颜早就饿死了……不过,慢工出细活,《三京画本》确实少了《寒鸦劫》的违和感,多了应属于作家的认真。论人气,沧月可能是第一,论侠气,飘灯可能是第一,但是说到认真,我认为是盛颜。没有几个武侠的创作者能将宋朝的人情风俗考察到如斯地步再动笔,《洛阳伽蓝记》中所记录的一些风土人情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关于民族问题,《三京》也不仅只着眼于汉族,相比于金庸《天龙八部》乔峰的身份所引发的争议,《三京》则是体现了盛颜一种宽大的民族观念。

  四、步非烟

  代表作:《华音流韶系列》、《武侠客栈系列》

  步非烟是北大的博士生,文学功底确实很强,但是正因如此,有时读她的小说,感觉她在炫耀文采和功底。

  比如《华音流韶曼陀罗》,当时读完,写了这么一段评:

  注入太多的印度,佛学,虽是底蕴深厚,才华横溢,却过于束缚,作者序言:“侠即逍遥”,却如庄子,想而难以不借一物。

  读中文的人,写小说,总是想得特别多,想东想西,想起历史上的司马迁,觉得自己要接孔子的班,想起张载,觉得要为往圣继绝学。倒成了无形中的枷锁了。

  《华音流韶曼陀罗》最喜欢的是其中一段写蜉蝣国的,在那个国家里没有文字,人们早上生,晚上就会死。

  “她眸子中透出一种敬畏,遥望远天,缓缓道:‘本来文学之玄虚奥妙,就非文字能全部传达的。仅就诗歌而言,贵国自《风》《骚》以降,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人才之盛,在天下万国中也可称佼佼,若非为文字章句所限,成就自当可与鄙国并肩,只可惜仍落入以辞害意的圈子。倒是贵国大贤庄周‘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说,与鄙国之人所见略同,又可惜千百年来真能领悟此语者寥寥,终究是隔了一层。’”

  这段故事的核心取自庄子,把庄子的一些思想写成小说情节,确实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这一点上,说步非烟在竭力创新,也不为过。

  五、藤萍、沈樱樱、扶兰、窃书女子、赵晨光……(作品不大了解,暂空)

  武侠女作家当然不止我列出的这些,还有很多,但我比较了解的是以上四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返回顶部